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清海军甲午遗事 殉国第一舰广乙 (下) -- 萨苏

共:💬17 🌺9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大清海军甲午遗事 殉国第一舰广乙 (下)

从整个海战过程看,林国祥使用的战术仿佛为广乙舰量身定做的一般,应该说,既表现了高度的战术素养,也充分发挥了广乙的特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894年参加北洋大阅的广乙舰,可以看到其舰首侧面漂亮的飞龙纹,这是清朝海军舰艇的特征

广乙舰是福建船政局的经典作品,这艘带有浓厚法国风格的战舰,在我国海军造船史上可说很有特色。

福建船政局和法国颇有渊源。在中法战争结束的时候,有人责骂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原因之一就是法国人日意格在捣鬼。这里面的原因是福建水师的大部分舰艇都是福建船政局建造的,而船政局聘请的技术总顾问,正是这个法国洋鬼子。

责骂自有责骂他的道理 – 为什么把军舰的装甲设计得一打就透?为什么锅炉凸出在水线之上,很容易被击中而造成军舰失去动力?为什么把火药库和舰桥设计的这样近,一被击中损坏就特别严重。。。

其实,如果对比当时其他国家的同等军舰,就会发现,福建水师舰艇的设计并不离谱,比如火药库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舰只吨位太有限,在这么大的船上布置各个舱室位置上几乎没的选择。这些问题都不能说日意格有“捣鬼”的嫌疑,只能说技术进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时的战舰,正在从木质船体转向钢铁船体,以福建水师舰船的造价和建造技术,最初只能造木壳舰,马尾海战中损失的主要军舰如扬武都是木壳舰,自然在炮弹面前一打就透。实际上当时日意格等人也在努力进行技术革新,中法战争中于镇海击败法国舰队的三艘中国南洋水师巡洋舰中的开济号,就是福州船政局建造的铁胁木壳战舰。在船厂船台上被法国舰队重创的半完工巡洋舰横海号,也是铁胁木壳战舰。说到锅炉,福州船政局则是由立机(就是立在水线上容易被击毁的那种锅炉)而卧机,而新式立机,而新式卧机,逐渐改善的。到一八九零年广乙舰下水的时候,福州船政局的造舰水平在世界也可说是一流水平,其建造的平远号装甲巡洋舰代表了那个时代亚洲最优秀的舰艇设计水平。日意格不是吉普赛人,帮助建立福州船厂的时候也料不到中国法国会用他造的军舰相互打仗。

题外话,看晚清历史,当时聘任的外国顾问不乏皓威李泰国之类的坑蒙拐骗之徒,但也有些人是颇有职业道德的,比如北洋水师的总顾问琅威理,正是他被排挤走(以爱国的名义)以后,北洋水师的军纪渐渐涣散,又如致远舰上的总管轮余锡尔,何邓世昌并肩作战直到舰沉人亡。日意格在福州船政局的发展史上,应该有他的地位,而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当时最成功的造舰基地,也无言地肯定了他的作用。

更题外的话是还有一个法国工程师当时在另一个远东国家服务,就是在日本的三景舰(松岛,岩岛,桥立)设计者白劳意,这个家伙要说设计上的问题更大,他按照日本人安装击穿镇远定远大炮的要求,设计建造了这三个怪物,结果甲午海战中这三舰的主炮总共才打了13发炮弹,无一命中,而这三艘军舰日本可是几乎倾全国财力才造下来的。事后并无人骂白劳意捣鬼,日本方面很能理解白劳意已经尽力了,是自己提出的要求强人所难。要在中国,这种态度叫洋奴哲学,不幸,这方面没什么气节的日本,造船业的发展比庚子年所有外国人都被指责为妖怪的大清帝国快多了。

更更题外的话是,几乎所有接手中国队的外国足球教练离开中国前都被骂得体无完肤,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所有老师面对中国足球队这个学生的时候都变成了混蛋。

言归正传。

点看全图

《北洋水师》站站长城中月先生展示的广乙舰模型

广乙舰,就是福州船政局设计的精品。它采用全钢舰体,造型轻快简洁,而且至少有八个独到的特点 – 我们也从这些特点看为什么说林国祥的战术很符合广乙的特点

第一, 该舰采用康邦新式卧机,两台锅炉,可以达到2400马力,其锅炉舱深藏舰体内部 – 这使它的机舱要害不容易被击中。战后日军在广乙的残骸上发现,其水线以上被击中大口径炮弹十余发(威海卫之战中靖远号只被一发120毫米炮弹击中要害就座沉了),破坏极其严重,但由于机舱在隐蔽处,该舰中弹之余仍能保持较强的机动能力。

第二, 广乙的轮机舱上方敷设了一英寸厚的钢制装甲,用于保护机舱。虽然大东沟海战证明当时的炮火可以轻易摧毁三英寸的装甲,但广乙的实战似乎可以证明这种装甲并非无用。这是因为日军检查广乙残骸时发现其左侧锅炉侧面装甲被击穿,导致锅炉被毁。但右侧锅炉安然无恙。这大概就是广乙舰撤出战场时航速减弱但仍能行动的原因。假如没有装甲,恐怕炮弹会深入更多,破坏更大。这一英寸装甲起到了减轻损失的作用。

第三, 广乙舰船首上部有一段穹甲,这个设计有两个好处,首先正面对敌冲击的时候穹甲可以起到对前甲板的保护作用,其次有利于在恶劣的海况中执行任务。海战中林国祥以舰首对敌,显然有利用这段穹甲部分遮挡日舰正面射来炮弹的目的。

第四,广乙舰装备有四具鱼雷发射管,舰首两侧各一,舰尾两侧各一,而该舰的火炮相对较少,仅在左右耳台和尾部各安装一座主炮,驾驶台四角各安装一门47毫米速射炮。这种布置加上船首的穹甲使该舰更像一条鱼雷袭击舰。林国祥显然也理解这一点并在平时对鱼雷攻击训练抓得很紧,在校阅中林国祥指挥广乙舰施放鱼雷,“均能命中破的”。而战斗中,他也始终试图靠近日舰发射鱼雷,这是一个扬长避短的打法,因为单拼吨位或者火炮,广乙根本不是日舰任何一艘的对手。

第四, 广乙舰驾驶台前下方有一个颇为隐蔽的钢甲堡,厚两英寸(模型上可以看出),这就是广乙舰的指挥中心,可以从这里通过传声筒指挥作战。不过,这个指挥中心有些问题,那就是位置太低,固然比较安全,但视野太差,保命有余而不利指挥。从实战描述看林国祥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三层的舰桥之第二层舵轮旁指挥战斗,这里视野开阔,不过十分危险,战斗中林险些死在此处。

第五, 广乙舰虽然是钢壳船,但其上甲板包括舰桥二三层甲板都是铁骨上面铺木,因此重量较轻,使该舰航速比较快,操舵也灵活。这显然是为了使它有充分的速度以便发挥鱼雷炮舰的特点,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这样的甲板对士兵保护性太差,而且起火后损坏极大。

第六, 该舰设计最大的缺陷就是装备了三根桅杆。这是因为当时设计师还拘泥于军舰必须考虑用帆航行的惯例。实际上三根桅杆在舰上徒增累赘。特别是第一根桅杆,造成该舰无法配置前主炮。有资料显示广乙在桅杆上设有机关炮,但从实际照片来看,广乙任何一根桅杆上都没有桅盘炮位,这种说法似乎不确。

第七,该舰是中国海军最早装备速射炮的军舰(速射炮,即管退火炮,可比常规架退火炮射速高4-5倍,日军主力火炮都是速射炮,而中国仅有五门),其左右两舷各装江南厂制120毫米速射炮一门,正是这种相对先进的火炮,使广乙可以在和日军的炮战中支撑良久。

广乙的最后命运十分遗憾,在经过和日舰的激战之后,船小炮小的广乙负伤太重,被迫驶抵十八家岛搁浅,林国祥等焚舰以免资敌,随即登岸。由于岸上清军已经撤退,广乙残军遂分成两队,一派随大副赶往平壤,一部随林国祥登英轮回国。广乙舰成为甲午战争中殉国的第一艘军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被焚毁的广乙舰 (可否对照猜测拍照的位置?)

当年曾有一个中国将军叫做李陵,他率领五千步兵在匈奴的腹地纵横一场后,向大汉方向突围。恼羞成怒的匈奴八万精骑从后面猛扑而来。双方纠缠千里,激战数十次,李陵的汉军射杀匈奴精兵过万,直抵接近边塞仅仅一百里的地方,匈奴单于对消灭他失去了信心,准备退兵了。此时李陵的一名部下却因为私怨投奔匈奴,带去了一个消息 – 李陵,已经没有箭了。

第二天,在匈奴的围攻下,李陵全军覆没,副将韩安国战死,全军得归者不过四百人。

在战场上,洒脱背后其实和危机只有一线之隔。

丰岛海战中广乙舰对日舰的连环三击看似潇洒,实际上,却是用沉重的牺牲换来的。尽管广乙打得机动灵活,但日军训练有素,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斗力。日方三舰的作战纪录中,除了吉野舰仅仅是高速规避开广乙的攻击,未提其还击情况以外,另外两艘日舰的还击都凶猛异常 – 秋津洲舰为了阻止广乙舰逼近发射鱼雷,在短短几分钟的对战中朝广乙倾泻了大量炮弹(战后统计秋津洲共发炮413发,由于该舰仅仅在开战初期对济远进行过短时间远距离炮击,此后一直和广乙纠缠,所以这些炮弹大部分是射向广乙的),秋津洲的炮火凶猛而准确,广乙在突击过程中接连中弹,根据日方记载,一弹击中广乙桅楼,摧毁广乙舰上机关炮,又一弹击中广乙舰首,清军记载“适有敌炮击毁水雷炮洞,水雷卒未触炸”,一弹击折广乙桅杆,接着,又一大开花弹击中广乙舱面,广乙伤亡甚大,鱼雷发射器又被毁,被迫放弃攻击,隐入烟雾之中。但稍后又突出攻击日军的殿后舰浪速,浪速舰亦拼命射击与广乙炮战,这一次,浪速对广乙在短时间内就打出了245发炮弹,而秋津洲此时也赶来夹击。这一次,广乙终于支撑不住,似遭到毁灭性打击,船速明显下降,转舵穿过长安堆暗礁区向朝鲜海岸方向退却。

两舰日军官兵欢声雷动,欢声未落广乙还击的一弹即命中浪速,将其备用锚摧毁。惊讶于这艘小舰还有战斗力的日军正要追击,却接到吉野发出的“收队”信号,转令两舰追击济远。两舰只能目送广乙消失。

仅仅几分钟后,坪井又发出第二条相反的命令,要各舰自由行动。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待续]

关键词(Tags): #甲午#广乙#林国祥#丰岛元宝推荐:MacArthur,
家园 沙发没人要么?
家园 广乙舰模型看不到
家园 请再看
家园 现在看到了
家园 送花!!
家园 猜测拍照位置

是第二层舰桥向舰首方向。

家园 花等下文!
家园 您的推测也和我最初的看法一致

但是左侧边上,您可以看到钢甲堡指挥部的一角,第二层舰桥不会这样低,所以我的推测是第一层舰桥右侧走廊上。

家园 献花等下文~~~
家园 回竞猜

我也倾向于第二层舰桥向舰首方向,第一层的话,位置又太高了

想起独孤手的小说中笔杆连长的一句话

国家对我们日日用粮,月月用饷,为的是什么

家园 竞猜

我觉得:这是广乙第一层舰桥向舰首的方向,理由如下:

从照片中倾倒的一号桅杆和前面很明显的舰首穹甲来看,这肯定是舰桥面向舰首的方向。

至于说是第几层舰桥,可以这样来推断:以舰首穹甲作为参照物,从萨大给的第二张模型图来看,第一层舰桥底基的高度大致和舰首穹甲的高度相当,模型图上之所以第一层舰桥的高度比舰首穹甲略高,那是因为舰桥是木质铁骨结构,广乙弃船时自焚,烧掉了木质结构,只剩下铁制的底基了,这个高度应该是和舰首穹甲一样的。为了验证照片所在位置是不是和舰首穹甲高度一致,可以以船上的人作为参照,在照相位置的舰桥下方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带大盖帽正抬头往上看,考虑到日本人个子较矮,粗略估计该舰桥至主甲板大约是1.8-2.0米的样子,再往照片前方看,舰首穹甲前面有个穿白衬衣的人背对镜头直着身子,根据他的身高大致估计舰首穹甲高度距主甲板大致1.8-1.9米左右,这就验证了照相位置是在第一层舰桥而不是第二层。

竞猜
家园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图可以看出上面至少还有一层

而从我前两天发出的搁浅广乙照片看,其舰桥第三层被烧得已经完全荡然无存了。

家园 然也

看来需要看看那部小说了,应该写得不错阿

家园 不错

紧靠着照相者的左手边,就能看到模型上显示的那种钢筒栅栏防护装置,并且可以看到这玩意儿往上还有延伸,要是第二层舰桥的话,这个钢筒就到头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