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一次部分参与的打架经历,关键词:西藏人。 -- jet
没错,这句话是我写的。写完后就觉得应该写朝鲜族和蒙古族,可终究人懒了吧,想想反正讨论是顺着前面话过来的:
还有其他民族如朝鲜族蒙古族呢你说的吧,
我在下面明确引用这句话并回复:
朝鲜是不是可以近似看作东北地域里的民族?蒙古则是接壤。
这句话里的朝鲜显然是指朝鲜族。但语法再如何有问题,和地理有什么关系?你没义务教育我小学地理,我倒要偏执下教育你怎么在网上混辩论。抓人一句话的失误就直接引申到辩论本身话题的对错上来,除了说明你的心虚还能证明什么?
第一,谁都知道朝鲜和朝鲜族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现在你拿人懒做借口,说明你缺乏一种认真的做事态度。那么,你前面声称的"杀人不偿命"之类的措辞是不是也属于不负责任的顺口乱说呢?如果是你自己一个人如何自言自语我不管,可是你在网络上凭借一张信口开河的大嘴,以感情煽动来蒙混过关的伎俩,就想拥有话语权,当有人指出你的问题的时候不但不肯承认,还要教育他人"怎么在网上混辩论“,这样的讨论精神是我实在不能苟同的。
第二,就算你说的是朝鲜族和蒙古族罢,第二句"蒙古则是接壤",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是指蒙古族,这句话在汉语里根本不通。如果是国家,蒙古根本就不和东北三省接壤。另外,东北三省的蒙古族并不少,每个省都有蒙古族自治县。也许你又会狡辩说其实你说的是内蒙古,可那又对不上你所主张的"前因后果"了。总之,完全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说什么。因此,没有中国人该有的地理常识,汉语说得不好,看样子你得选一样了。
总之,错了就是错了,死不认错恼羞成怒除了能让你得到阿Q式的精神上的胜利,并不会让你的形象就此在旁观者的眼里高大半分。
蒙古接壤则是指蒙古族的聚集地至少也和东北地区是接壤的。我前面已经说过,无论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顺着讨论话题下来的,写在引用你的话的下面!
是不是有了笔误就代表讨论的另一方观点是:
然后则是:
你知道为什么花这个精神跟你唠叨半天么?我的是笔误,你的是思路混乱:
东北少数民族问题没南方严重是因为东北人彪捍。
举了个北京维族小偷亮刀结果被人打死的事例,就想证明南方的维族小偷危害性并不高。
对政策的不妥点提出质疑,就是:什么都能和否定TG扯上关系。
等等。。。思路小又不愿意去认真去思考别人说的话。
到了最后,想抛开论点抓人一句笔误继而诛心,看来真正恼怒的是你,好吧,我就把这句话还你吧:
错了就是错了,死不认错恼羞成怒除了能让你得到阿Q式的精神上的胜利,并不会让你的形象就此在旁观者的眼里高大半分。
另外再加一句,你的品很差。
靠近东北的内蒙古地区风俗和方言都跟黑吉辽差不多。但很多人提起来都是东三省,连很多东北人都想不起来内蒙古的部分。有的时候把整个内蒙古都算作在华北地区。
你自称可以当人老师的辩论就是一直这么找辙的?LOL
从哪里能得出上面你后找补的一大串意思?看了我前面的回复才想起加"蒙古族""聚集地""至少""东北地区",你觉得你短短几个字里面能包含这样大的信息量么?
自己的汉语讲得这样差,反而责怪别人"思路小""又不愿意去认真去思考"了。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一点点语误没什么大碍,只要能让别人明白就行。可是,你所声称的语误能到你这样完全词不达意的程度,一而再地出现,短短两句话就出现了N多次,我认为你是在侮辱汉语。
你到现在你还没有正面回答我的如下几个问题,看得出你后面极力想把话题引开。请解释:
1)“杀人不偿命"是不是你不负责任的乱说?
2)你动不动就拿自己人懒做借口,是不是说明你缺乏一种起码的认真的做事态度?
到现在为止,我对你的所有评价如"死不认错"从上下文来看都是有根有据的。而你一直不停地给我加上"心虚""品很差"等等评语,又不见你拿出任何根据。所以我有理由也要求你给出合理的根据来。
另外,声称TG的民族政策不合理的是你,所谓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我只不过从各个角度质疑,你把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晴上升到TG的民族政策不合理的做法是错误的,结果这就使你可怜的脑袋陷入混沌了,然后就说其实是别人思维混乱。诡异的是这个时候你偏偏又没有说"蒙古则是接壤"的时候展现的跳跃型思维了。
精神胜利法的一个精髓就是逃避。你挨了一箭,鸵鸟式地把箭一拔,漫无目的地扔回去,管他中没中目标,反正是"送还"了。所以,说你精神胜利法真没有冤枉你。这次想必你又可以原封奉还了,然后再给我贴上若干无凭无据的"品很差"之类的标签,你就又Win了呀。
总之,你口口声声要教育我"怎么在网上混辩论",但就你这样的中文水平和辩论水准,我认为你没有资格。
动不动的意思应该是经常吧?请问我有吗?夸大事实本身,来攻击别人,此为一。
我反复强调这句话是笔误,就算语不达意也好,但我是写在引用你的句子下面,再结合我本身的观点来看,应该很容易看出这句句子的真正意思吧。现在看来,和你这样的人辩论真是要象防贼一样,因为随时可能一句话写错,变成了N多次,侮辱汉语。上纲上线,此其二。
再来看,我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打架斗殴是普通的事情,但从楼主所说的这件打架斗殴的处理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看,是存在着少数民族政策有其不合理性的。这里说的打架事件是有着和普通事件相比的特殊性。可我反复强调的这点,你视而不见,到你嘴里变成了:
你把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晴上升到TG的民族政策不合理的做法是错误的.嘿嘿,那你为什么不回答你把我对TG政策不合理的质疑上升到反对TG的高度上去?看来我写了这么多,你还是不理解或者是有心为之。
我反复追问你的几处思路混乱处,你避开不谈,见前帖:链接出处,请回答,谢谢!!!OK,我现在来回答你的问题:“杀人不偿命"是不是你不负责任的乱说?
我说杀人不偿命是有一定根据的。
另外,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过纪实文学报告写过发生在新疆地区的汉人和维人冲突导致汉人死亡,结果维族人并没有受到死刑处罚,汉人抬棺示威的事情。再结合河里的几位朋友的亲身经历,我相信这绝不是空穴来风。
写到这里,我觉得非常好笑。我对自己的笔误一口承认,至于其他的,应该说辩论本身都没结果,哪里来的错误?居然在你嘴里成了:到现在为止,我对你的所有评价如"死不认错"从上下文来看都是有根有据的。
我仔细看了看你写的,字里行间多是:极力想把话题引开,拿出任何根据。。。。。多的是形容词和副词。
现在,和你说,你辩品很差,绝对是有根据的。讨论问题就讨论贝,写错句子很正常。你如果真不理解,就直接问好了,问清了,继续讨论。尽管从上下文来看,我认为是可以理解出其中所想表述意思的。可就这么句错句,居然变成了:
看得出来,这位同学委屈极了,一再说我在上纲上线,好吧,先把眼泪擦擦,让我再开导开导。
请问,怎样从
能引出你这个
这个"蒙古族""聚集地""至少""东北地区",是你看了我前面的回复才想起加的吧。尤其这个"至少",更是可疑,说不定你以前都没想到东北三省里面还会有蒙古族自治县(hoho现在你肯定是不承认了)。我本来是说你地理差,你又不肯承认,始终管这个叫笔误。很好,汉语差也可以归结到笔误,不过,笔误能误到前后信息量差别这么远,你随口说六个字,就要别人给你补上额外的20个字,你真是太有才了。
结合你那个"杀人不偿命"的说法,说你缺乏一种起码的认真的做事态度,没什么错误。
你所谓思路混乱的指控,我已经回答你了,见上个贴子:
原来在同一个贴子里问几次,就叫做"原来在同一个贴子里"反复追问",然后假装看不到对方的回答,在后面的贴子再问一次,这该叫做继续"反复追问"了。
扭捏了很久,你终于肯回答你的"杀人不偿命"的断言了。可惜你找出的这一段并没有说明你的论点。第一,这个法规仅仅适用于民族自治地区,可是,上下文所一直讨论是内地的少数民族问题,所以你就偷偷摸摸地把新疆的民族问题加进来。第二,这个法规并没有说要偏袒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如果某种特殊情况下少数民族杀汉人可以杀人不偿命,那么同样情况下汉人杀少数民族也可以杀人不偿命。何况,连这样的法规你也没有找出来。看来你还有的忙啊。
hoho,就知道汉语学得不好的你要抓住这个做文章。汉语本身是不严密的。一个方面就是在集体名词上。集体名词可以指全体,也可以指全体中的一部分。网上去google"中国人""日本人",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为证明我不是瞎说,姑且随便来一个吧:
现在看看我的原话:
"否定TG的一部分"是"跟否定TG扯上关系","否定TG"!="全盘否定TG";
又让你"思维混乱"了吧?嗯,这个对创造出“蒙古则是接壤”的才子来说未免有点绕了。汉语不好也没啥,一点也不耽误用"没品""心虚"之类的词来教育别人"怎么在网上混辩论",说错了又怎样,"口误"嘛。
你的委屈我也能理解,但是我针对的就是你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中国治安差,法官徇私舞弊,也算是有点普遍的现象。如果诉讼双方都是汉族,即使不公平也无可奈何;但是,如果里面一旦涉及到少数民族,那么就可以把宣泄口扯到民族政策上去。同样,国家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的没的也都可以让TG成为替罪羊,如海外的某些人在骂的那样,反正是既简单又轻松。所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其实就是思维的懒惰。
有了一张大嘴,再来点感情煽动,似乎就能在网络上呼风唤雨了。不过大嘴虽然轻松,但是一旦遇上较真的人,被抓住痛脚可是很难过的。(看你找"杀人不偿命"多辛苦啊)。虽然,你口误的本事很高,可以从区区6个字让别人去猜剩下的20个字。既然能加字,想必也能减字了,然后"对自己的笔误一口承认",就以为可以把责任一笔撇清了。然而说出的话,就如同拉出去的屎,是没那么容易坐回去的。
你终于赢了,我输了。
因为我觉得继续讨论下去就是车轱辘,我反复说A,你视而不见,继续说B。
面对一个为一句错句可以洋洋洒洒翻来复去上纲上线讨论几千字的人,我承认,我的时间不容许我再如此纠缠下去。
不过我在这里忠告你句,你听不听随便。这社会上总有比你好胜心,虚荣心更强,思路更乱却又喜欢拉横屎的人。
反正还是错句。你仍然以为我就是为了揪你的错句的,而不是你自始至终不负责任、思维懒惰的态度。
你临走前奉送给我的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评语,就算再加上几倍的形容词,我也是不介意的,反正仍然是不负责任的乱说。不过,倒是终于让我好好领教了你所自诩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