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易先生走进三国世界 –脑袋上顶着光环的董国舅 -- 萨苏

共:💬19 🌺9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随易先生走进三国世界 –脑袋上顶着光环的董国舅

说刘备是土包子,很多人会难以接受。按照三国志记载,刘备这个人少年时代就爱赶时髦,不喜欢念书,和曹操一样,两个人都喜欢养狗。这恐怕不是杜撰。这样的人会是土包子么?

当然,反例也是有的,彭永言发牢骚的时候说刘备 – “老革荒谬”。老革,就是老卒,老兵痞的意思,隐隐说刘备文化修养不高。

不过,我这里说的土包子,和刘备的文化修养无关。萨是说刘备到许都的时候,在政治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包子。

在此之前,刘备从未有在帝国中央政府任职的经验。

古代和今天不同,在京师任职与在地方相差非止以道里记。今天从北京某个部委派到地方为督抚,那叫挂职锻炼,意味着即将重用有当总书记的可能了,而古代从中央派到地方去工作,叫做“出” – 被从朝堂里轰出去了的意思。所以,刘备到许都,我有一比,如同民国时冯玉祥进京。

冯玉祥何许人也?每升官必和顶头上司打架,脑后反骨一直长到肚皮上的主儿。但是,当他刚刚进京的时候,却对总统府和陆军部的高官们深怀警惧,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时很是自惭形秽,认为这些都是执掌国政的国家栋梁,所以每有使唤,必是诚惶诚恐。

其实当时北洋政府没钱没权,中央的官员最窝囊了,海军司令杜锡圭在自己一亩三分地混得风生水起,想着光宗耀祖所以到北京去当总长,结果让一帮闹饷的丘八揪着脖领子从办公室拖出去几十米,总算明白了这是个什么差事,有能耐的谁在这儿干啊。

当然后来冯玉祥也终于发现,这些部里的皇皇大人们实际上是一群饭桶,于是又恢复到他的枭雄本色了。

京城,在很多地方豪强眼里,是很神圣的地方。

萨生在1970年代,没机会见到皇帝,但是参观故宫时,走在太和殿前,还是忍不住仰视之感。怎么会这么贱骨头没出息呢?您到那儿恐怕也会有同感,庄严,肃穆 – 另外,您注意到没有?那么大的太和殿它居然没有影子!

瞧这设计的,所谓天子威严,国之重器,无论是刘备还是冯玉祥,最初走进这个世界,恐怕都是以土包子自惭的。

您说汉献帝都玩到这个份儿上了,还有什么天子威严么?

有的。记得有一次汉献帝和曹操发脾气,说丞相要是看得上我呢,就好好辅佐,要看不上我呢?就干脆另立高明吧。曹操当时汗都下来了。以曹操的阅历,他又不是土包子,怎么会害怕?原因是按照汉制,曹操当时那个级别(三公)朝见皇帝,是要搜身去械,由武士持刃挟入的,虽然这只是个表面的仪式,武士大概也是曹操的自己人,但他也怕这小皇帝发了二杆子脾气跟自己来个鱼死网破什么的,那可就不值了。

后来曹操不顾一切地争取什么九锡,什么剑履上殿,我想大概和这个经历很有关系。

说起来,曹操这一点上就比刘备有见识,他是先中央后地方又回到中央,干过京师警察局长的,别管四世三公还是皇亲国戚,这些人是什么货色,有什么事儿他不明白阿?

但刘备就没他那个条件了,所以才会跟董承搞到一块儿去 – “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这里的第二个“未发”,易先生认为是没有采取行动的意思。这一点我的看法相同,只是从此文的写法看,似乎是刘备和董承他们共同拟定了某种行动计划,不过因为刘备提前找机会跑了,没有实施。

您看,认为曹操把自己视作第一假想敌之后,刘备第一个动作不是收拾收拾就跑,而是干脆加入了董承集团的密谋。为什么呢?我猜刘备最初对董承集团对付曹操是很有信心的 – 董承何许人也?有天子作依托,自己又是皇妃的老爸,这是国家的柱石,朝廷的股肱啊!在没见过世面的刘备看来,董国舅的脑袋上很容易顶上一个光环的。

想来,刘备对混进董承这个小圈子,大有去找组织的感觉。

那他第一个“未发”是怎么回事儿呢?知道了只是没去揭发,干吗不及早靠拢组织呢?在董承他们眼里,这刘备可是曹操的红人儿啊,而他的那个“皇叔”身分有多可疑这些人大概最明白。第一个人家不敢去拉他,第二个他主动送上门去,还要担心人家想“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给大耳朵来个杀人灭口。他不去揭发,已经是表明立场了。是曹操一番话,逼得刘备去铤而走险。

既然参与密谋,为何又提前出走呢?

我猜,刘备是看穿了董承等人的本事,大失所望,感到误上贼船,所以在间不容发的关键时刻来了个金蝉脱壳。

那么,董承他们到底是怎样的角色呢?

无论现存史料还是三国演义,也就是说传统上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把董承等人当作汉室“忠臣”看待的,而今天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董承不过是和曹操争权夺利而已。

那么,哪种声音是对的呢?

您要问老萨,老萨说都对,都对 – 提出这观点的不是专家就是豪杰,咱一个作IT的哪有资格对人家说三道四,人干吗给自己找不自在呢?

不过,我对此也有一个分析 – 董承等人代表着一种传统势力,他们的追求是要将当时的朝政恢复到东汉王朝的“正常状态”。

那么,什么是正常状态呢?君明臣贤,天下大治?那只能叫理想不能叫正常状态。东汉政权的“正常状态”,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换句话说,把持朝政的只能是这两伙人,而皇帝每每恨这些专权的家伙入骨,把他们干掉后,还得用另一批属于这两个阶层的家伙管理朝廷。

定都许昌后,局面稍稍稳定,汉王朝的国家机器,又不由自主地按照惯性试图朝“正常状态”回归了。按照理想的方式,这段历史可以如此发展 -- 外戚董承干掉权臣曹操,大权独揽,好的话做霍光,不好的话作梁冀,到了汉献帝儿子即位的时候不堪忍受董家专权,再纠集身边宦官来个XX门事变把董家灭门,宦官专政。。。

那样的话,东汉又开始延续了。

鲁肃所说“汉室不可复兴也”,说的就是这种政权模式继续存在的基础已经不存在了。这一点,董承却没有看出来。

估计刘备最初也没有看出来,他不是没看出来,是土包子进城,对朝政这块儿还晕着呢。可是和董承他们接触以后,他就明白了,靠这帮人是救不了大汉的,汉室要想复兴,只有凤凰涅磐。

为什么他会很快看出董承等人不成器呢?

估计理由有两个。

[待续]

关键词(Tags): #刘备#易中天#董承#衣带诏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家园 花看

献帝也是真窝囊,外戚,权臣,宦官。那里都指不上。让人欺侮了1辈子。

相比之下,曹髦要有血性得多了。

沙发,鱼雷!

家园 花之
花之
家园 别光花老萨了,

我还等你填坑,好埋地雷。

家园 先花后看
家园 榻榻米
家园 榻榻米垫子
家园 理由有两个:

一个是在共事人名单上把刘备排得那个低;

二个是手边没有任何靠得住的枪杆子!

如果俺是刘备,瞅猛子逃出许昌之后,一边拉杆子占地盘,一边给阿瞒发短信,告诉他全名单,然后劝勉他:“今后我为其易,君为其难,咱们共同用自己的方式辅佐大汉朝吧……”哦哈哈哈哈哈哈!

家园 就一个字

家园 这点我很同意

跟后来的戊戌变法一样,政变的人手上没有枪杆子,都快火烧眉毛的时候才想着去找袁世凯,哪来得及。董承这帮人既想着政变,又不愿意分权给军队将领或者外部势力,焉能不败?

家园 萨大说书乃一绝,我来献花顺便想偷点艺回去
家园 耍宝,耍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家园 董承这个人是有来历的

他原来是董卓旧部牛辅的部下,跟随献帝逃离长安路上倒也忠心耿耿。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献帝才娶了他的妹子当妃子。至于他和曹操作对,按照《后汉书 献帝纪》,献帝到许昌后曹操先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后(建安二年11月)“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而建安四年三月,“韂将军董承为车骑将军。”,五年正月就发生董承等谋诛曹操事泄被杀。个人很怀疑这是献帝试图通过安排先除曹操兵权,进一步摆脱曹操控制的步骤,也不排除直接干掉曹操的可能。双方实为权力斗争,这毫无疑问。而且出任车骑将军,实际上已经把双方斗争挑明了,退路都没有。

董承这个人虽然是外戚,显然是一步登天式的人物,有多少人心服就不知道了。东汉历史上外戚不少,例如梁翼(好像是这个吧,记不清楚了)等跋扈将军大多数本身就是地方豪强,本身就是实力人物,董承估计没这个背景。而且说到底他不过是个妃子的亲戚,同过去那些为皇后或皇太后亲属的外戚相比分量差远了。至于宫廷政变的难度曹操当议郎的时候就说过:“君见其易,为见其难。”司马懿政变前连司马昭都不告诉,董承倒好,到处拉盟友。刘备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就应该明白董承等人的危险处境,逃之夭夭了。

家园 与老萨商榷鲁肃所说“汉室不可复兴也”

这段对话应该是在若干年以后。刘备在许昌时,孙策尚在,碧眼儿还未领江东。曹操煮酒论英雄还贬了孙策一吧,当时还不明白狮儿难以争锋。鲁肃初见孙权是在孙策死后,周瑜将其推荐给孙权。其时孙权雄心勃勃,要学晋文齐桓“尊王”。鲁肃帮他分析说形势已经不象春秋了,反而象秦末,曹操已经独大,好比项羽,孙权想“尊义帝”是不可能的,所以“汉室不可复兴也”,进而提出固守江东,西入荆州的战略。鲁肃实在是一流的战略家。

家园 不知赵括是否还记得这一段

曹操去跟献帝说董承造反,献帝颤栗着说,

董卓已诛!

献帝也是一人才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