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我们学校一定要有院士! -- northeast
大学毕业已经多年了,回想母校,常有往事值得回味。自我感觉与“院士”有关的故事值得一写,就写出来吧。
先说明一下,“院士”以前的称呼是“学部委员”。“学部委员”什么时候改的“院士”我没记住,以下内容中的“院士”一词一般也包括以前的“学部委员”,不再特意区别了。
要说我的母校,比起北大、清华等少数名校,当然只能是高山仰止、自叹不如;但比起其他大学,多少还是可以一比的,即使不敢说一定强于对方,也不会相差太多。记得那时候听说过一些各种名堂的“高校排行榜”,我的母校一般在三十名左右。顺便说一下,各种“高校排行榜”常有被人非议的,有的批评也确实有道理,比如有人说,各高校专业分布不同、差异很大,“高校排行榜”简直是拿苹果和橘子相比。但我感觉,拿苹果和橘子相比固然有不妥之处,但是很多时候说好苹果比烂橘子强也有一定道理吧;确实有些高校由于专业与其他高校差别太大难于挤进“高校排行榜”(比如各个医学院),但说实话这些高校(比如各个医学院)更在乎本专业或行业的“排行榜”而不是“高校排行榜”。
我的母校虽然有一定的实力,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有一个不小的尴尬:没有“院士”(这里指的是没有健在的院士,我的母校历史上是早就有院士的,但已经去世了。)看看周围的其他高校,有的高校各方面几乎都比不上我的母校,可人家却有那么一个或两个院士,相比之下,真有点让人感觉没面子。
我的母校那时候为什么没有“院士”?要总结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我的母校在我刚入校的时候叫“XX工学院”(后来更名为“XX大学”),这个“工学院”三个字就意味着以工科为主。听母校的老师们讲,以前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学部委员)的评比其实是偏重理论上的建树,工科学校在这方面很吃亏,你工科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干出不小的成绩,在中国科学院的那些“理论家”的眼里可能却是这样的结果:“这算什么成绩?理论水平不高!XX年前某位科学家就已经从理论上证明这样做是可行的了……”我的母校的老师们遇到这种情况,常常只能无奈地背后发发牢骚:“这些理论家,估计自己家的灯泡都不会安……”有人会说,你的母校不会自己争争气,在理论上有点突破?问题是我的母校之所以成为“工学院”,就是解放初国家“院系调整”的结果:比如数学系,算是偏向理论的吧,国家一声令下,并入邻省一高校去了(母校后来的数学系是文革后重建的);建筑系,据说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建筑系(我没考证,不知道是否真实),被调到别的城市了,能给母校留下的只有“建筑馆”这个名称了……也不是总有被“调整”走的,也有被“调整”进来的,比如说……采矿专业:从母校的历史资料上可以看出来,解放后,很多学校的采矿专业经过国家的“调整”,潮水般地涌进了我的母校,我和很多同学不禁感慨,这么一个冷门专业(因为艰苦,招生很困难)居然汇聚了这么多学校的光荣历史呀……
当然,虽然是“工学院”,也不是没有人在理论上有建树。我当初就听有人说,要不是因为某些因素,不说别的系,就是我所在的系,就能有两个院士!哪两位?是我所在的系一老一年轻(“年轻”也是相对而言的)两个老师,我姑且称之为M老师、N老师。M老师多年前就是理论上的高手,一大堆高深的理论在我当学生的时候就搞得我眼花缭乱(所以毕业后,我就把这些高深的理论还给老师了);N老师是文革后我所在的系的第一个博士,据说为人很“狂”。这两位是“工学院”少见的理论上的高手,但当初也没成为院士,原因,据说(只能是据说,因为我也只是听别人说)M老师太老实、不擅交际和联络感情;N老师太“狂”,不太擅长团结同行……还有老师感慨:“要是我们学校在北京就好了,想北京XX学院那样……”,这里的“北京XX学院”(后更名为“北京XX大学”)与我的母校在解放后划归XX工业部,是全国重点大学中少见的“部属院校”,(而大多数全国重点大学都是教育部直属的)。我的母校的老师们总感觉“北京XX学院”因为地处北京占了不少便宜,这么说也确实不是空穴来风,那时候的交通、通讯可比不上现在,别说手机、MSN、QQ还不存在,就是打长途电话还得排队到邮电大楼排队去呢,与中国科学院、XX工业部同在一个城市,参加个学术活动、汇报个工作都比外地的方便得多呀。
我的母校与“北京XX学院”的关系在“争夺”211名额时最为“微妙”。“211工程”很多人都知道,名额是100所大学。论实力,我的母校与“北京XX学院”进入这100所大学都没问题,可两家都还想进入100所大学的“第一梯队”(即第一批入选“211工程”,投入的资金会更丰厚一些。据说开始计划是30所大学,但后来实际比这个数多,40所?50所?记不清了),于是一场“名额争夺战”开始了……在我的母校,风传“北京XX学院”已经把XX工业部说通了,把名额抢去了;在“北京XX学院”,风传XX工业部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不会推荐“北京XX学院”,而定的是我的母校……最后,还得说XX工业部的领导有水平!最后居然把两个学校都送进了“211工程”的“第一梯队”,皆大欢喜。
成功进入“211工程”的“第一梯队”是后来的结果,但当初还没出结果的时候,母校上上下下都很紧张、忙碌,更深切地感受到了缺少“院士”的痛苦(“院士”的名额也是个硬指标呀)。那个时候,如果说全校上下有什么共同的想法,一定有这么一条:“我们学校一定要有院士!”
欲知我母校的院士们是如何涌现出来的,且听下回分解。
俺是学文的,对工科院校不熟悉。但从你给出的信息推断,你应该来自东南大学。不知我猜的对不对?
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东南大学和苏州大学(原东吴大学)这几所高校在国民党时代因地处京师,蒙地利之便一时如日中天,地位十分显赫。解放后院系大调整,这些学校作为前朝遗老,自然在削弱排挤之列,长期受压抑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质是代人受过,是政权更替的牺牲品。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学校经受些磨砺对于其长远发展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好处,最起码更能理解资源的配给不是理所当然,也更懂得珍惜时机。这几所学校近几年进步神速,能把所谓“第二中央党校”等钦定的重点高校远远地甩在身后,除了历史底蕴深厚以外,也不能说与校史曲折不无关系。也算应了“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附”那句话。
应该从学部委员那时候就有了,记得当时南京大学有十几个学部委员,东大肯定有
梁思承办的建筑系么。
关键要找到靠山(GCD的官员),然后自然有人去运作,当然还要投入金钱~~~~~~总而言之,现在的院士选举已经不那么单纯了~选出的院士称职不称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不过看楼主ID,很像那旮瘩的。
张学良当过校长。
建筑系是梁思成和林徽音建的。可惜只有几个月。
现在是不是又叫东北大学了?
沈阳的那个。那肯定听说过。
东南大学没有采矿系(或学院),建筑系是东大的硬牌之一。
也有被“调整”进来的,比如说……采矿专业
我刚看到“xx工学院”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东南大学,但看到后来不是的。
东南大学今年刚死了个院士,不会绝了吧?
东南大学以前最高时据说排过全国第六,经某院士苦心经营后,转进到第二十几。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COLOR=red]中国第一个建筑系。[/COLOR]
不过没找到建筑系调走文字,难道是这一段?
原东北大学迁北京后叫什么大学?
南京已经有了个南大,东南大学就只好简称“东大”,东北大学再叫东大就重复了,应该简称“北大”。从地理位置看,东北大学也比北京北多了,北京大学应该简称“京大”。
南开大学也是南大,差不多从建校就开始叫。南京大学可是建国后改的名。
东南大学叫东大,但是东北大学还是东大。东大软件还是很有名么。
东北大学的建筑系30年代就没了,梁思成没在那里呆多久。
那是两个人的系,全系两个职工,一个梁思成,一个林徽因。也有趣。
抗战后梁思成到了清华的建筑系。
肯定不会重名。
有这么个学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