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被视而不见的孙子四大阵图 风,林 ,火, 山。 -- 三力思
首先声明,这篇只是本人游戏之作。没有考据,没有参考。
一直有人觉得中国兵书常和过去一般文言文一样,多范范而言,没有坚实的实用价值。有名的八卦阵,天门阵什么的都是文人的想象,不可能实际存在。把士兵的队列改改就能发挥出某种惊人的战斗力,一般地说是难以置信的。
其实说起来没有那么复杂,人的生理构造决定了人可以很容易对付来自前方的威胁,而对付来自侧面和后方的威胁就比较麻烦。当然一个人可以轻易地通过转动身体来面对威胁。一群人要这样作就很麻烦。如果威胁来自上方,仰上攻击都是令指挥员很头痛的事。
阵法其实就是熟练地利用种种人本身的弱点,用不同的手段使敌人暴露出他的弱点,而以我之强攻敌之弱。现代的讲法是战场气象环境学(天时)拓扑学(地利)加心理学(人和)。
回归主题, “风林火山“典故出自中國《孙子兵法·军争篇》:「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被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用在他的军旗上才闻名于世。反正我是从日本漫画里第一次见到这个联词。一般的理解是这几句都是比喻句,军队应该行进象风一样迅速,驻守象森林一样紧密,攻击如同火一般猛烈,把关就象山那么不可动摇。这些当然都不错,谁不想他的军队是这样。但具体如何做到,孙子好像就没有交代了。其实孙子已经交代了,只是藏在字里行间和读者玩达芬奇密码。
風阵行军
这个風一定要用繁体字,因为撇划就是阵图。一横,一撇,一捺都是部队布署。头上一横是先锋,后面近军,两边骑兵斜斜打开有利于展开又同时保护侧翼;中军指挥在中央。最后一横后卫。
实例:行军阵都是这样的
林阵驻守
林字的中横就是防线工事,头上一人工事里警戒。大部分人防线后预备;但随时进入工事防守。
实例:朝鲜战争阵体战,兵力配置前轻后重,火力配置前重后轻。
火阵攻击
用“灭“字更好解释。对敌人的一线防守,集中攻击一点,突破后旁边两点沿边攻击扩大突破口,后军突进敌后。
实例:苏军反攻惯用战术。
山阵不动
山阵是个陷阵就是利用敌人的攻击把敌人引入死地。利用队间的空隙引进敌人然后两边包围。
实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孟良崮(没成功)
佩服佩服...
为什么“灭”用的是简体?
不知道根据“滅”字能摆什么阵...
开个玩笑
《龙韬》中有《阴符》篇云:“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之符长九寸 ,至失利之符长三寸而止。”
真的阵图不可能太复杂,太复杂了指挥官就无法根据实地情况灵活变动。但基本的对阵排列应该可以用一个半画半字的兵符来表达。现代参谋在精确军用地图上标明敌我进行战棋推演在古时还不太可能。一般地说一个指挥官有好几个对阵方案已供参考是很正常的。由于汉字的象形性和指挥官对排阵方案的正常保密,这些符号被一般人认为拥有某种神秘力量可以左右战斗。
有名的魏信陵君窃得的兵符,除了军印还得带作战计划。不然你拿了军印就要多少兵有多少兵吗?被晋鄙怀疑是正常的。
不就是很尊崇风林火山这几个字么
这四字都是象形的,所以它们本来就和表达的意思的实际形态相似。
而阵法又和比喻的实际形态相思。
所以,阵法和字相似。
论证完毕~~
不错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还是汉字比较传神
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