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说一个故事,大家来聊聊(正文内容有失误,补充见最下连接) -- 葡萄
话说一个帝国,这个帝国了不起,不过那和说的无关.(别砸我,我喝口水继续)
那帝国起家的时候,兼顾强敌环伺\债台高筑,缺兵少粮,高额的债务国家通过对债权国发动战争抵赖,缺少兵和粮就利益大国争霸获得各种支援,对付各类强大的对手使用的是一种叫均势的手段.至于,没钱又缺少资本的话,没办法他们的国王叫他的子民自己想办法,他能给他子民的是各种叫许可的一纸空文,子民去抢,去贩奴去贩毒.就这样,这个国家的子民在做商人的时候做商人,做强盗的时候做强盗,还兼顾着做牧师忽悠到世界各地.到后来,通过这些手段这个国家在他们最重要的殖民地势力范围的远东出现了三家大公司.A公司,在殖民地呼风唤雨,权力几同国家权力,风头一时无二.B公司,在殖民地有发钞权,也所谓执一方财货牛耳称霸一方.C公司,没有先发优势,也出头晚,尽管财雄势厚也算的一方诸侯,可要和A公司与B公司比,最多是个不起眼的小兄弟.小兄弟只能在A公司与B公司的余萌下混口饭吃,上海人管这个叫:讨生活.
话说,这个国家逐渐从一个弱国变成强国,然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然后居然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随着新势力的上台,他们对管理国家尤其是一个世界性范围的帝国国家有着和以往不同的深刻认识.他们在完全掌握国家政府之后,就颁布了禁奴令与禁毒令.这下,在远东的三家公司就到了一个关口,因为这三家公司利润最丰厚的来源就是贩卖奴隶与鸦片.
A公司的选择是和国家对着干,并试图收买国会议员修改政府法令.B公司的选择是偷偷摸摸瞒着干,希望可以两边沾鲜.而C公司则痛下决心洗手上岸,逐渐完成了主营业务的转移.不久之后,A公司落了个被强制解散的收场.B公司尽管保住了发钞权,但是那发钞权很快同时被C公司获得,并且C公司在获得国家支持下获得了80%的货币发行份额,B公司就此一蹶不振.C公司,在完成转型后跟随帝国的势力把经营扩展到世界各地.在一个时期,他的总部的穹顶画上了他们公司在亚洲的全面经营势力范围的象征图.那建筑也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美的建筑.
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已经知道,我说的这个帝国就是当年的英帝国.那风头一时无二的A公司自然是大名鼎鼎的英国东印度公司,B公司的名字叫渣打公司,而C公司则是在最近刚被评论为世界经营最好的银行的HSBC.
这个话题我记得还是一年多前和人讨论国家转型期间,市场领道企业决策及可预计的前途时候我提的一个佐证.所谓国家转型期间的认识,无非牵涉如下内容:
1.国家的前途走向
2.国家基本价值观的取向
3.对国家控制力及其控制意图下基本取舍的认识
4.作为领头羊企业转型的利弊
5.面对转型,对领头羊企业的各种博弈结果的基本判断
结论:是集合众弊以收最小损失,还是集合众优以获最大收益,这是个问题.
呵呵,不知道大家会怎么想,怎么选.
正文内容有失误,补充见最下连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可以做错事,不可站错队。
怎么有4朵花了?
你以后就照着这个模式,可好??
那就不好了.
所以有的话,听的懂的人自然会懂,这样就足够了.
作为既得利益者想要让他们放弃口中的肉自然是不情愿的,加上前两年肉吃得多,身板好,难免想跟主子龇龇牙。而那前两年就营养不良的也就没什么选择了:老实听话还有口饭吃,跟着龇牙说不定就要成给猴看的鸡。就好像风浪之中巨轮可能会一折两段,随波逐流的舢板却可能全须全尾的回来。。。
时代似乎不一样,东印度公司1869年彻底结束,当时渣打和汇丰刚刚成立不久。
现在是A公司有着强大的外援且自身实力不断壮大。新势力还看不到胜利的迹象。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858年被英国政府取消,其表面原因是他无力偿还政府贷款面临破产.实际原因是,英国政府已经不必再通过东印度公司在次大陆进行遮遮掩掩的统治了,是兔死狗烹的典型.不过,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上下贪污与骄横也是最终是英国政府痛下杀手的主要原因.
现在的渣打银行是由两家英国海外银行合并而成。他们分别是:英属南非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 of British South Africa, the)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1911年后译名改为:印度-新金山-中国渣打银行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the)。 而我说的这个渣打银行是在维多利亚女皇的特许(即“渣打”这个字的英文原义)下于1853年建立的。
而汇丰银行是在1865年成立的,实际要诞生在东印度公司解体之后.
这里我要向各位道歉,我表达的意思不准确.我整理下比较准确的信息是这样.早年在英属印度,由于东印度公司实际掌握了印度军政财政全权,所以在远东与印度崛起的洋行银行实际都是东印度公司出身的职员或者与东印度公司有密切联系的商团与银行.渣打是特许银行,是第一个在香港获得发钞地位的银行.而说到汇丰的成立,尽管现在汇丰在自己史策标榜如何,当时实际是组建汇丰的几家英国洋行在香港受到垄断洋行的排挤才被迫搞了个所谓在上海与香港同时开业的上海香港汇丰银行.
正文中说到的鸦片,英国政府的全面禁止,是在1914年,之前只在英国本土禁止,这是我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引起大家误解也请原谅,这里给大家道歉了.
不过再细说一点正文想说明的问题是,当时英国政府的政策转变,是顺应英国现实需要的一种转变.当英国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且过往的殖民政策已经使殖民地的统治越来越被激烈的各种矛盾所困扰.所以英国殖民者需要一种可以称为道德与正义外衣的政策工具,缓和殖民地矛盾,在殖民地进行精耕细作的再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人开始了禁止毒品贸易与禁止奴隶贸易.也正缘由于此,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统治.并扶持作为新兴力量的汇丰,既与国家利益保持一致的财团势力,让他们成为英国政府的手臂\触媒利益工具和扩张工具.汇丰也正是借着这样的转型,从一个边缘化的财团,成为在东亚乃至亚洲英国殖民地不可一世的银行集团.希望我的表达,可以让大家理解,并为我正文中的失误再次道歉.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1.国家的前途走向
3.对国家控制力及其控制意图下基本取舍的认识
A公司总体还处于攻势。
新兴势力总体处于守势,偶尔在紧要的地方反攻一下,也有得手的记录。
更像是A公司在打攻坚战。
我认为胜负尚且难料。或者请葡萄透露一下判断胜负的依据?
知道点点所以不能说,这个是游戏规则
我说过,让人赌大小的事情我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