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与时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 秦砖汉瓦

共:💬19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与时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原文受scorepiking的启发。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00;ID=110244&zst=1

文中提到一个事情,就是毛泽东的话:“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老毛看的很清楚。

事实上,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也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才有这种看上去几乎是天生的优越感。指点江山,以天下为己责任。这种优越感,应该说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的传统。现在的,以前的,特别是以前的知识分子,总是不自觉的带有一种清高的意味在看世界。原因?原因是儒家的教育:万般皆低,唯有读书高。不自觉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书人,多少都有一些毛病在,就是看不起“非读书人”。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个典型。哪怕自己再潦倒落魄,一样还是个精神上的贵族,照样底气很足的看不起下层人士。

不错,圣贤书里有着哲人的思想汇总,是笔大财富,继承了,就不必走那些弯路。毕竟那些哲人的头脑不一般,而且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在那里思考、思考、再思考,从一个极大的角度看社会。他们的思想,对于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有一种期待,也有一种指导。

问题是在于,当一个人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不免就会脱离实际,不免就有一种建造空中楼阁的倾向。而大多数的知识分子自己,一边是穷经诰首,接受这些思想,一边是免不了自己也会有些思考。但是真正愿意走到人群中,去了解大多数人的需求的,很少。

无为而治,实际上是只治理上层,而放弃下层。下层是自由发展,没有多少约束。在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这样的方式保证了一种“民主”的存在:上层做上层的事情,下层做下层的事情,不到迫不得已,大家可以做到互不干涉。因为下层只要丰衣足食就可,对政治并没有多少需求,而上层只要整个社会稳定就好。

当下层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了,于是上层和下层的矛盾就出来了。由于以上的构成,上层和下层之间的沟通就是个问题,必要的情况下,不是一个镇压一个,就是一个推翻另一个,换个朝代了事。

可是,换了朝代,换了汤,换了药么?没有。因为上层的知识分子依旧是原样,还是继续脱离下层。下层呢?因为衣食的保障,也就无所谓上层怎么样。朝代换过,大家怎么着还继续怎么着。

只有当农业经济为主的局面被打破。个体经济无能为力,合作式经济为主体的时候,这种上下层的关系才有可能发生本质意义上的变化:“知识分子”不再是上层的主导,不在有天然的社会优势。

社会关系已经改变,现在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呢?变了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请问一下,文中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什么呢?区分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标准是什么呢?

恕我愚鲁,实在不知秦兄想说什么?

家园 不好意思,写的仓促,简单了。知识分子,我指的是

中国历来的“文人”,还不能算上那些搞自然科学的人。鉴于中国古代一向对文政的推崇,哪怕到现在,自然科学的人还是有限,空谈“误国”的人多。

如果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以自然科学而不是政治天下为己任,恐怕现在的中国应该很发达了。可惜的是,朝代一代一代的换,文人政治却没变。

如果哪天这个“知识分子”这个名称有更多的“科学家”的含义在的话,中国才能算是有点希望,不然,嘴巴来嘴巴去,吐吐口水沫子罢了。

家园 呵呵,好文好文,于我心有戚戚焉
家园 我不觉得那个手中没有权力的知识分子空谈就能误国

误国的都是掌握政权的当权者,当然他们也许是有些知识的,但应该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家园 问题是肉食者要靠这帮文人出馊主意

就好比小布什吧,这家伙整个一宗教狂加学习障碍症患者,英语四级都没通过,偏偏当上了美国总统。于是就有人说了,没关系,当美国总统不需要聪明,只需要有个智囊团给他出主意就行了。

可是问题在于,这家伙能知道什么是好主意,什么是馊主意吗?

好吧,有人会说象小布什这类家伙不是普遍现象。其他智力正常的人当总统就知道什么是好主意,什么是馊主意了。

呵呵,事情也不是这样。陈水扁智力正常吧,可是如果他的智囊给他提建议说“还是和大陆统一的好。”他会接受吗?

所以,一个统治者选择建议的出发点就是他的基本政治信条。和他的政治信条不符合的,虽然可能是个非常好的主意也会被当作馊主意来对待。

那么是不是符合了统治者的基本政治信条的建议就会被接受呢?也不是这样。好比当了州长的斯瓦辛格。有人给他提议说加州应该大力发展太空工业。他是不是就接受这个建议?不见得吧。

所以,一个统治者选择建议的基础是他能够理解这个建议。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统治者必须对他完全不懂的东西做出决策,那么该怎么办呢?好比二战的时候罗斯福必须决定到底是不是要造原子弹。这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广泛征求意见,至少要问几个懂行的专家,才能够决定。

那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怎样才知道这些专家是懂行的?只牵涉到科学的话,稍微简单一点,这些专家的成就都是硬碰硬的。如果他们说的话不符合科学定理,立刻就可以被其它专家否定的。但是牵涉到经济和政治可就没一定了。这中东西不能随便试验。而且在一个地方就算搞成功了,换一个环境就有可能完全失败。而失败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轻的,如民运分子老是绕在嘴边的那句“饿死三千万”:),重的,国家就有可能会灭亡。

这个时候,统治者会看一下“舆论”或者“民意”。(不要跟我提什么选举,公投之类的。你总不能事无巨细什么都公投决定吧。)舆论是什么呢?民意又是什么呢?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有闲又识几个臭字的人在那里扯嘴皮。就好比我们现在在干的一样。那么这些“舆论”或者“民意”。是不是就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想法呢?有些是,有些不是。好比主贴里的那些酸臭文人天天坐在那里闭门造车的就不是。但是如果让这种“舆论”或者“民意”变成了主流,那么国家就危险了。

所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除了要忧国忧民,还要做调查研究。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包括咱们这种网上扯淡:)。

家园 那最终误国的还是作决定的统治者

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必然是有专业知识的人,至于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当然看什么事情,至于提出的意见,方案是不是合乎实际情况,就看他作的研究是否正确,按照你说的,看他做的调查研究是否彻底,

做对了就可能是成就,做错了就可能是误事。

笼统的讲知识分子误国从何谈起?

至少,共和国的历史,是统治者不听知识分子的唠叨独断专行而误国的事情多些。

家园 其实作决策当时谁知道谁是谁非?

不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一些人嚷嚷是不会误国的,你看全世界嚷嚷的人还少吗?所谓的"李老师"都在嚷嚷呢.知识分子其实也是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而已.农民都可以嚷嚷,知识分子凭什么不可以嚷嚷?

关键是政府要能不偏不倚的收集信息,能有效的纠错就可以了.与知识分子清谈相比, 更可怕的市政府盲听偏信,甚而一意孤行啊!

家园 中国文化可以分为两块

一部分是士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

前者包括百家争鸣,魏碑汉印等等,后者是钟敬文教授研究的那些东东,比如民间文学,窗花剪纸等等。中国文化被破坏最严重的也正是士文化这个范畴,其实它是非常富有魅力的。这个阶层最后一代纯粹的人物是曾国藩,蒋百里,李叔同,王尔烈等,可谓上马杀贼,下马露布。有说法讲,文人清谈,以鲁迅为甚。这个有些过分,不过认为知识分子只会清谈误国或许有些偏颇了。

家园 一直不明白这个“露布”是什么意思?
家园 古代捷报,称为露布

后引申为公告,告示等,因为公开张贴,非有极好文字者不敢为,以此代表文才。

露布,捷书之别名也。诸军破贼,则以帛书建诸竿上,谓之露布。盖自汉已 来有其名。所以名露布者,谓不封检,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谓之露版。

阿康谦虚了。

家园 我是这样理解知识分子

本身没有力量,必须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某个阶层上,但只要依附上了,就像一个乘号一样,那个阶层的力量就会增加几倍。

所以每个朝代都争取知识分子,是由于他们的放大作用,而他们自身没有力量,给人一种请谈误国的感觉

家园 长见识,老萨真是博学啊
家园 中国文化在知识分子身上最大的沉淀,就是不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

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家园 对,每个人都可以嚷嚷,关键在于政府是否有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鉴别这些嚷嚷。

清议并不误国,误国的是不让人清议,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