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山水之间的华夏先民(一) -- 矽藻

共:💬4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山水之间的华夏先民(一)

山水之间的华夏先民(一)

矽藻

虽然人据说是从平原上站起来的,山却是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周口店的山洞为旧石器时代的古人提供了庇护,山顶洞也为新石器时代的人所衷爱。只是这些山的经历过于久远,早已在人的记忆中湮灭了。

希腊神话保留了一些古人对山的记忆。你看希腊人神谱中的诸神,个个是天神,对凡间的眷恋就是山。宇宙的主宰宙斯,与十二諸神就常驻在奧林匹斯山上。

华夏先民是不是也有山的经历?

黄帝成仙

与西方的神话世界不同,中国的神话,除了神以外,还有仙。神与仙经常是并举的。“神”固然具有神性;考查仙,从字面上看,是“人” 加“山” 。所以抛开仙的神性,“仙” 只不过是山中之人而已。只是后世的人们是在平原发达的,“仙” 的人性越来越少,少得没有了;“仙” 的神性愈来愈多,终于和“神” 一起升到了天上,而成为神仙。

昔日汉武帝祭黄陵,就是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如今还在祭的黄陵。刘彻不愧是千古一帝,黄陵的香火烧了那么久,没有人怀疑。刘彻提出了一个问题:黄帝不是成仙了吗?为什么会有埋BODY的“陵”呢?汉儒,也许是东方朔解疑说:黄帝是成仙了,黄陵埋的不是BODY,而是衣冠;黄陵是衣冠冢。解释是不错的,只是黄帝看起来还是升天了。

黄帝何许人?据《史记》记载,黄帝以兵师为营卫,往来无定所。剥离传说神性的一面,真相应该是这样的:黄帝巡视着他的子民,某次巡视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因为黄帝或许是从山中来,他的子民于是就猜想黄帝回到了他的故地,传送着他的故事:黄帝“仙” 去了。本来很实事求是的描述,到后来演义成了神话,黄帝上天做了“神仙” 。

美学上有“距离美” ,然其说也。

颛须,山中之帝

颛顼在《大戴礼•五帝德》中是“绝地天通” 的圣者。何谓绝地天通?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作参考。马丁路德倡导了宗教改革,于是新教勃兴。这新教与旧天主教到底有什么区别?林林总总很多,关键就一条:旧教的教民是不能与教神上帝直接打交道的,沟通要通过神父;新教的教民则是自主地与教神上帝沟通。

在顓頊的时代,九黎作乱(应该理解成九黎人民革命),九黎的地望是在今天山东的西北部。古人革命如同近人革命一样,也是要精神支柱的。古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巫法过后,人的迷狂。太平天国的杨秀清在这方面就有绝活。顓頊弹压了九黎,只准他这个大巫师点灯,不准九黎的小巫师作法以沟通天地,为革命准备精神粮食。

看起来顓頊相当于旧天主教中出了一个教主,成功的弹压了鼓吹改革的小神父,于是新教没有了。当然,旧天主教没有出这么一个人,新教今天也是很发达的。

顓頊是何方人氏?《史記》云:“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有史载顓頊葬在汉水流域。这些史载有点玄妄。但从顓頊的名字来看,其人应为山民。他的名字是专用字,因为汉字是意符,创制该字的时候,应该很好的兼顾了被描述者的属性。颛者,从山,从而,从页。“而” 就是象圣诞老人一样的大白胡子。“页” 即项上人头。颛字从而,从页,一个白胡子老头,很符合《帝王世紀》所描述的顓頊:二十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九十 八岁卒。颛字从山当是对顓頊属地的描述。

如果黄帝真是山中人,在平原制造霸业,他的后代顓頊则成功地延展了这种山之霸业,并培养了一种政治势力。且看《尚书尧典》。

尧问四岳。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於!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象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四岳是一个人吗?如果是一个人,为什么后面又成了 “岳曰” ,而不再称为“四岳” ?若为一个人,此人势力相当恐怖,前可以否定尧对鲧的成见,后可以强推帝位的接班人舜。舜的帝位说是禅让而来,其实不是那么会事。《竹书纪年》称尧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是被舜给囚禁了,尧的儿子丹朱想去看老豆,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尧问的岳显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政治能量的一群人,近人称之为“山头” 。四岳只是泛指。

看起来华夏先民真还有一个山中时代,这个时代还或多或少的保存在历史的记忆里。

夏代考古,考了很久没有什么成绩。考的地方不对呵。上古华夏权力中心大概是与山有关的。到了商周以后,才最后挪到了平原。有夏一代,还在那里扭捏呢,还没有最后来到华夏古典文明滥殇的平原地区。所以在中原挖不到什么夏的遗存,挖到了一个二里头文化,离先商还不远。

除了华夏先民的山中时代,他们似乎还有一个水上时代。

英语之描述地域的词是“REGION” ,它与描述军事单位的词“REGIMENT” 是同源的。英语本身虽然历史很短,但它从属的语系相当的有年头。地域的概念与军队相关,说明在上古的时候,英语族群祖先的地域观似乎是划地为牢,以控制得到作为界限。而华夏先民的地域观是“州”。如《汉书•地理志序》云:“昔在黄帝,……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州者,水中陆地。这个意思亘古未变。今天,我们依然称“七大洋,五大洲” 。

如果华夏先民不是与水有着某种缠绵悱恻的经历,不是经常徘徊于州前州后,只怕不会最后以州称地吧?

进入华夏历史的后期,华夏子民也不再称州了。唐宋称“道,路” ,元以后称“省,行省” 。

华夏先民生活在山水之间。

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打开眼界,实在是有意思。对山的感情也许是返祖?

如果说人是从猿人进化而来,山的环境对猿人的丛林生活也许会比平原上要便利很多。只是进化到人之后,生活的习性,所依赖的食物来源不同,在平原上的生活要比在丛林中的生活更加的容易一些。只是人改不了猴子习性,潜意识里多少还会怀念一下“山”吧。

山中人为仙,有意思。

家园 山洞对於早期人来讲是太重要了。

山洞对於早期人来讲是太重要了。山对於中国人而言,可能还有

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汉语言的形成。

---97ed.com---

家园 嗯?汉语言的形成是怎么和山洞相关的?难道是因为壁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