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东北工程 -- 老广

共:💬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东北工程

东北工程简介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文化发达,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近代以来成为列强侵略扩张、争夺霸权的重要地区,而东北边疆问题就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关注研究的对象,对帝国主义御用文人们炮制的企图分裂中国东北的种种谬论进行了批驳和回击。自19世纪中期清人研究东北疆域著述《朔方备乘》问世至今,东北疆域与地方史研究已有近150年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门学科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相关研究专著约有200多种、专题学术论文达数千篇。学者们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了有关东北疆域与地方历史的所有领域。在地方史、边疆民族史、边界沿革史、朝鲜移民中国史、东北与周边国家地区关系史等方面有较多的建树,形成了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边疆地区的影响尤为重大,具体到东北边疆,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还包括日本、美国,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多边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还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

特别是近十几年以来,随着东北亚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东北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一形势下,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别有用心地在历史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歪曲史实,少数政客出于政治目的公开宣扬种种谬论、制造混乱,使得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也给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维护东北边疆地区的稳定、促进东北边疆地区的发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神圣使命。加强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的学术研究,促进东北边疆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是社会科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进一步促进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了进一步维护东北边疆地区的稳定,经中央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联合组织了大型学术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并于2002年2月正式启动。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 为期5年,是一项跨学科、跨地域、跨部门的大工程。该项研究旨在将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纳入学术化轨道,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深化研究。同时,做好应对国际上挑战的准备,争取完成一批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为了加强“东北工程”的组织领导,首先成立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三省党委宣传部等为主的领导协调机构,由李铁映、项怀诚同志为顾问,由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同志为领导小组组长;其次建立了18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由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大正同志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三是组织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三省社科研究部门、大学研究机构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同志共同参加的研究队伍,分工合作,共同攻关。

“东北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以往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集中优势力量攻克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的难点问题,使整体研究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系列化、权威性的研究成果。该项工程的课题分为研究类(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翻译类和档案资料类三大系列。其中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东北民族史研究;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研究;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国东北边疆与俄国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关系史研究;东北边疆社会稳定战略研究;朝鲜半岛形势变化及其对我东北边疆稳定的影响研究。

预期本项工程结束后,各类基础研究成果等将为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以维护边疆稳定和促进边疆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将采用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溯本求源、动态跟踪、趋势预测,为各级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学术咨询。

为了完成好上述课题研究,“东北工程”专家委员会强调,在该项学术研究工作中必须强化5个意识,即:第一是政治意识。这项工程的直接目标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就是要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大目标出发。第二是全局意识。这项工程是以东北边疆为研究主体,东北边疆是中国边疆的组成部分,同时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东北边疆地处东北亚地区,研究东北边疆战略格局离不开对现在东北亚整体战略格局的研究,而东北亚战略格局研究又离不开对整个世界格局及对21世纪世界整体格局的把握。所谓全局意识就是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全局意识和置于世界的全局意识。第三是责任意识。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遵循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宗旨。要严格杜绝实用主义,杜绝非科学研究。第四是精品意识。该项工程的研究成果要为我国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要为后人研究边疆历史提供基础。所以,研究成果要经得起时间考验、也要经得起学术争论的考验。第五是诚信意识。承担该项工程学术研究项目的研究者要坚持“自律”、“诚信”的原则,必须按课题责任书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东北工程”专家委员会强调,做好东北工程,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即:1、处理好政治与学术关系。我们反对把历史问题学术化,学术问题政治化。2、处理好研究与决策关系。研究是决策的基础,但是研究不等于决策。应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拿出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结论。应遵循“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原则,若处理好研究与决策的关系。3、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要关注历史上的难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把历史难点与现实热点问题作为研究的首选课题,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起来。4、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协作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开展攻关项目,不仅需要多学科专家参与,而且必须是个人钻研与集体协作有机结合。希望研究者为了共同目标互相理解,互相谅解,精诚合作。5、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提高就是出精品,出具有高学术水准的精品。抓好出精品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普及的问题。普及有两层含义,一是必须面对大众,让学术走向大众,让大众理解、了解学术;二是把研究成果精练为调研报告,包括历史问题的调研报告,提交有关部门参阅。将普及与提高结合好,是推动东北工程顺利发展一个重要方面。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于2002年2月正式开展工作以来,得到中国社科院、黑龙江省委、吉林省委、辽宁省委的大力支持,在李铁映同志、项怀诚同志的关心下、在以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洛林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专家委员会委员及工程办公室的同志,兢兢业业,扎实工作,保证了此项学术研究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东北工程”开展前后,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特别是东北三省的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专家学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东北工程所拟定的学术研究系列中,从而为“东北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东北工程”虽然刚刚起步1年,但已经显现出在推进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东北工程”的带动下,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和高校先后成立了相关机构,制定了开展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规划。除东北地区的学者外,也引起国内其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把研究的中心逐步转移到与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相关的课题上来,在国内学术界深入开展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的热潮正日益形成。

家园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课题指南

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课题指南

(2003年3月20日修订)

   说明:

  1、 课题指南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系列;第二部分是档案、文献整理与翻译系列。

  2、 课题指南所列示诸项,主要是指研究的方向或重点,课题申请人既可以之为题目,也可据此研究方向或重点另行设计题目。

  3、 凡标有△者,为2003年度招标课题重点研究方向。

第一部分 研究系列

  一、中国疆域理论研究

     中国"国家"、"疆域"、"边界"理论问题研究

     古代中国对周边诸族、国的观念和近代的演变研究

    △封建时期藩属、属国、朝贡制度研究

  二、东北地方史研究

     东北边疆历史形成与变迁研究

    △东北边疆领土、界务交涉、边界条约问题研究

    △渤海遗址现状调研

    △"间岛"问题研究

     近代以来日本、俄国对中国东北历史地理的调查与研究

  三、 东北民族史研究

    △明清时期东北族群意识与边疆社会研究

     东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研究

    △古朝鲜历史、族源、文化研究

  四、中朝关系史研究

    △朝鲜半岛古文明起源

     朝鲜半岛国、族研究

  五、 中国东北边疆与俄国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关系史研究

     中国东北边疆与俄(苏)远东地区民族政策比较研究

    △中俄东段边界沿革及界务问题研究

  六、应用研究(略)

第二部分 档案、文献整理与翻译系列

  一、档案文献整理

     有关东北边疆史料整理与研究

     东北边疆历史地图收集、整理与研究

     东北边疆历史图片收集、整理与研究

  二、重要著作翻释

     日文相关重要著作和资料翻译

     西文相关重要著作和资料翻译

家园 第一批通过立项课题

第一批通过立项课题

序号

课题名称

申请人

完成时间

1

黑龙江通史

步平

2002.04

2

20世纪中国东北边疆文化研究

黄定天

2002.06

3

好太王碑1580年

耿铁华

2002.08

4

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经济关系史

张凤鸣

2002.09

5

渤海国史

魏国忠

2002.09

6

箕子与箕子朝鲜研究

张碧波

2002.09

7

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1861―1917)

王晓菊

2002.09

8

渤海史论

朱国忱

2002.09

9

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

李德山

2002.09

10

中韩相关姓氏族源考论

王雅轩

2002.09

11

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治边研究

胡玉海

2002.09

12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国际移民问题研究

王胜今

2002.10

13

简明高句丽史

孙玉良

2003.01

14

东北民族区域设置研究

程妮娜

2003.06

15

历朝东北治边研究

徐德源、郑冰川

2003.09

16

国际法与中朝边界争议问题

焦润明

2003.09

17

清代边疆城镇研究

李治亭

2003.12

18

《三国史记》详注及研究

刘子敏、朴灿奎

2003.12

19

长白山地区历史与文化及其归属问题研究

刘厚生

2004.02

20

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

孟广耀

2004.05

21

中国历代治理东北边疆思想研究

刘信君

2004.06

22

渤海移民的治理与归属研究

武玉环

2004.06

23

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研究

张杰

2004.06

24

鸭绿江以南的高句丽遗址调查研究

徐日范

2004.08

25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人

张宗海

2004.12

26

东北边疆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

邴正

2004.12

27

伪满时期东北边界冲突与界务交涉研究

王庆祥

2004.12

应用研究8项略

第一批翻译类课题一览表

序号

主持人

审校人

课 题 名 称

1 孙启林

顾铭学

朝鲜韩国史学界的古朝鲜、夫余研究论著选编

2 权赫秀

顾铭学

朝韩学界高句丽的研究文献

3 郑永振

朴灿奎

国外渤海史研究资料汇编

4 张琏瑰

于翠红

朝文相关重要著作和资料翻译

5 高敬洙

许能洙

中朝边境史――白山资料院丛书选译

6 张 英

曹丽琴

朝鲜半岛现状研究

7 吴建华

朴成浩

韩国和朝鲜的经济、社会状况比较

8 赵立枝

徐昌汉

21世纪俄罗斯东部发展战略和规划

9 张宗海

赵立枝

阿穆尔沿岸地区的中国人

10 张宗海

陈本栽

90年代上半期的中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问题

11 王复士

徐昌汉

条约条款业已确定

12 宿凤林

郝建恒

俄中与苏中经济贸易关系史

13 王 晶

高文凤

资本主义时代旅俄华工在远东

14 林树山

姚 风

大黑瞎子岛上的女真考古遗存

第一批档案类课题一览表

编号

主持人

所 在 单 位

课 题 名 称

完成时间

1 吴元丰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东北边疆历史档案选编?珲春衙门档汇编

2005.12

2 赵焕林

辽宁省档案馆

东北边疆历史档案选编?辽宁卷

2003.12

3 刘凤楼

吉林省档案馆

东北边疆历史档案选编?吉林卷

2003.12

4 田汝正

黑龙江省档案馆

东北边疆历史档案选编?黑龙江卷

2003.9

家园 【文摘】国际法与中朝边界争议问题(No.16)

国际法与中朝边界争议问题(No.16)

课题名称:国际法与中朝边界争议问题

课题主持人:焦润明

主持人单位:辽宁大学

课题设计与论证(摘要)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解决分析中朝边界争议问题的国际法理问题。

  目前学术界在研究中朝边界及民族源流问题时,以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多,而从有关国家、民族理论以及法律理论角度研究此类问题的较少。本课题首先要解决上述相关理论问题,正本清源。①总结概括国际法关于国界、条约、民族等通行理论判定领土归属的准则和标准是什么;②研究国际惯例中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解决边界、疆域争议的通则是什么;③马克恩经典作家关于解决领土、疆域、民族争议的基本理论;④我国在1962年1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中所持的处理边界争议的立场和原则。以上是本课题的理论模型。

二、应用上述理论具体分析中朝边界、疆域的历史延革及归属问题,参照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在处理边界、民族归属争议中被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惯例、通则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如下问题:历史上东北地方政权与中央的关系及其法律地位;探讨甲午战争以前中朝关系及边界问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异同,东亚秩序的独特性问题;甲午战争以后中朝关系以及划界问题的法律问题。

  本课题重点将在正归属、辩界争方面有所突破。

  首先是正归属。本课题将依据国际法以及国际惯例通则理论,参照中国史籍、档案资料以及现存研究成果,在宏观的理论上论证箕氏朝鲜、卫氏朝鲜、高句丽、扶余、渤海国五个东北地方政权都是中国中央皇权治下的地方政权,从而也就在理论上解决了甲午战争前中朝关系以及相关界争问题。

  其次是辨界争。借助于国际法中有关民族、国界等理论参照世界各国处理边界问题的通行规则,从宏观上,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来把握论述中朝之间的疆域、边界问题尤为必要。本课题在前人事实研究的基础上,部分的解决理论研究问题。

  其三是骼砺邸Mü?本课题的研究在特定领域特定层面上提出学述研究的理论模型,分析手段。在吸收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国家理论,民族理论,边界理论并把世界历史上的有关案例应用在中朝边界争论问题的研究上】/p>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课题研究具有填补学术空白、并县把国际法理论应用于边疆史地研究的学术价值。与以往多侧重于个案、实证研究相比,本课题侧重于理论研究,将有可能对今后的边界问题研究提供理论贡献,有利于促进相关研究理论规范和模式的形成。

??

课题的结构设计(主要章节):

第一章 国际法及国际惯例中的领土归属理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领土理论

 第二节 国际惯例中的划界、领土归属通则

 第三节 马克思经典作家的领土主权理论

 第四节 我国政府主张的领土主权及划界原则

第二章 对东北地方政权归属问题的国际法阐释

 第一节 从国际法理看历史上的东北地方政权

 第二节 从历史上的国际惯例看古代中朝疆域变迁

第三章 从国际法看甲午战前的中朝边界争议??

 第一节 从国际法看穆克登查边及相关交涉

 第二节 朝鲜边民越界的法律问题

第四章 从国际法看甲午战后的中朝边界争议

 第一节 《马关条约》与中朝关系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日本据朝时代与中朝界争的法理问题

 第三节 从国际法看中日“间岛案”之交涉

第五章 从国际法角度看日朝韩学者的“界争”观点

 第一节 对《朝鲜全史》有关观点的评述

 第二节 对东北殖民时代日本学者主要观点的评述

 第三节 对朝韩主要代表性观点的评述

家园 【文摘】箕子与箕子朝鲜研究(No.6)

箕子与箕子朝鲜研究(No.6)

课题名称:箕子与箕子朝鲜研究

课题主持人:张碧波

主持人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课题的设计与论证(摘要)

1、同类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状况评述: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箕子朝鲜的研究逐渐关心起来,并出现争鸣态势。对箕子身世、箕子出走的路线、箕子朝鲜的地望、辽西出土殷周己其侯青铜器的归属、古辰国、箕子朝鲜与燕秦的关系、箕子朝鲜灭亡者问题的研究,进而深入到关于朝鲜一词的由来、朝鲜一词的文化内涵、古朝鲜的文化渊源、箕子走之朝鲜的原因、《周易》中的箕子、《洪范》的文化内容、周初三监之乱中的箕子、箕子所创立的东方君子国、箕子朝鲜与中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诸多问题的研究。

2、对国外研究状况的评述:

  日本学界与朝鲜半岛学界对箕子朝鲜持虚无的否定态度,认为箕子朝鲜只是一个历史传说,不承认其历史存在。有的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主张箕子和箕子朝鲜是汉朝人的捏造,但又越不过这个历史存在,就在其朝鲜史中不提箕子朝鲜,却写进有关箕子朝鲜的历史内容并以古朝鲜代替。又据《三国遗事》中所记的一段古朝鲜神话传说,把它历史化,杜撰出一个檀君朝鲜来,这给古朝鲜史研究造成了混乱。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重点):

  这是关于箕子与箕子朝鲜史的专题研究,研究重点:

  (一)、朝鲜半岛的古文明:提出中华十日神话产生在半岛的命题,认为汤谷扶桑十日神话、颛顼高阳文化与殷商文化均影响半岛。汤谷(??谷)、明夷、朝鲜是半岛名称的三个发展,均源于十日神话。

  (二)、古辰国,指出三韩为古辰国,古辰国是殷商海外属地,这又是箕子“走之朝鲜”的原因。

  (三)、箕子事迹钩沉,就殷商甲骨、先秦典籍中,有关箕子史迹作了可能的钩辑。箕子是一个历史存在。

  (四)、殷商灭亡前后的箕子,内容就商纣的暴/政与灭亡,箕子被释之后“之明夷”“走之朝鲜”的历史背景与箕子心态。《周易?明夷》释义与箕子走之朝鲜的痛苦历程。箕子朝周以及《洪范》的文化到狻V艹跻笊逃嗄跖崖摇;?子朝鲜建国为东方著名君子国等是这部分的主要内容】/p>

  (五)、箕子朝鲜晚期史事,涉及箕子朝鲜与燕国的关系,燕长城进入半岛,朝鲜疆域的削弱,箕子朝鲜与秦朝的关系,秦长城东端在大同江南岸碣石山,卫满集团阴谋政变,箕子朝鲜灭亡。

  (六)、关于卫氏朝鲜的考论,涉及卫氏政权的性质与归属,卫氏朝鲜的建国过程以及从汉之“外臣”到叛汉灭亡,汉四郡的建立诸问题。

  (七)、关于箕子朝鲜研究上的争论。

4、本课题研究将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1).首次揭示朝鲜半岛的古文明及其文化渊源;对朝鲜半岛地名的沿革――汤谷―――明夷―朝鲜及其文化内涵作出说明,指出朝鲜地名为华夏汉语言文化。

  (2).对古辰国的研究是对箕子殷亡之后单单走之朝鲜的探索。

  (3).对箕子其人,指出其为殷商末年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华文化史上第一位有哲学论著的哲人。

  (4).对箕子其事,指出在殷商灭亡前后的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性格、操守以及走之朝鲜,创建东方君子国以实现其政治理想―――道。

  (5).箕子朝鲜的历史地位的论证――中国东北史的开端。

5、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把箕子与箕子朝鲜放在中华史(包括商周史)、东北史的大背景上,放在东北史的开端期的历史范畴中,运用文献学(包括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古宗教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与考古学的整合研究、史料辨析学和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进行研究思考,并在与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提高自己的研究分析能力。

6、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首次全面系统完整地勾画了箕子朝鲜史。箕子与箕子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其学问、其人品、其影响长时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评说,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事。

  箕子,作为中华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箕子其人、箕子朝鲜其事,在国内外学界争论颇多,这之中既有书缺有间的问题,也有观点与方法论的分歧,而后一点更为突显,从而使古朝鲜史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

  箕子朝鲜乃殷商遗裔在朝鲜半岛上所建地方政权,臣于周,后又臣于秦,为周秦海外之属国。箕子朝鲜为卫氏朝鲜所取代,卫氏朝鲜为汉之“外臣”、属国。汉武帝伐朝鲜,裂其地为四郡,为汉的边疆辖区。有了箕子朝鲜,方有卫氏朝鲜,方有汉之四郡,方有高句丽史、渤海史,从而构成了东北古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的基本系列,而箕子朝鲜是为中国东北史之开端。这正是此课题之价值所在。本课题的设立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也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作用。

7、本课题的结构设计(主要章节):

弁言

一、朝鲜半岛的古文明

二、古辰国

三、韩为古辰国  附:关于檀君朝鲜的考辨。

三、箕子事迹钩沉

四、殷商灭亡前后的箕子

五、箕子朝鲜晚期史事

六、卫氏朝鲜文化考论

七、箕子朝鲜研究上的争论

小结

最终成果名称:箕子与箕子朝鲜研究

成果形式:专著卷(册)数:

字数(万字):20万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