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最近的加税 -- MRandson

共:💬53 🌺8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关于最近的加税

最近的股市加税,于是一片绿油油。说真的,加这么点税就能如此,估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包括中央)。

周五,听说某些部门紧急开会布置社会稳定事宜,严防群体事件。于是某朋友尽管身陷其中,却撺掇我入市,长期牛市的局面没有改变,现在是买入的机会。我同意前半句,但是对“长期牛市”四个字的理解与朋友大相径庭,于是不同意他的后半句。

想看明白以后的发展,就要明白中央的心思。

首先,中央为什么这么做。有人认为是为了改善股市投资环境,为了发展良好的投资体系。这个我认同,但是我觉得不是主要原因。改善投资环境的话,对杭萧钢就不应该轻拿轻放。套句老话,改善投资环境任重道远,要从长计议。 中国股市是庄家市,这个东西涉及法制建设,涉及部门利益,涉及投资者心态,不是短期能改变。所以,如果仅仅为了改善股市投资环境,中央没有必要下这么重的手。

就股市看股市的话,砸股市的泡沫是主要原因。

但是如果在大范围看的话,抑制本轮经济过热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从人民币升值以来,外汇储备就集聚增加。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升值加速、外汇储备增加加速、通货膨胀加速、股市指数上升加速。呵呵,有意思啊。

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其实都是有关联的。

海外的各位可能感觉不到,国内的价格,尤其是食品价格是日新月异。食品价格上涨,仅仅是猪瘟造成的吗?鸡蛋三个月翻了一翻,食用油也在急剧上涨。没有猪瘟,猪肉也便宜不料。

中国消费品通货膨胀指数其实很不合理,食品的部分加权太轻。何况中国的统计数据在报告问题的时候,往往刻意淡化。

食品上涨到这种程度,这还得了。

有人说,中国缺猪肉,于是让股民割肉。呵呵,这话还真不完全是玩笑。

可以讲,本轮牛市主要是各种外来资本给打起来的。热钱进入中国,开始是楼市,现在是股市。于是,市面上的货币增加,造成流动性过剩。中国股市先是热钱启动,然后带动部分国有和社会资金,现在发展到裹胁存款,甚至养老金,集中力量冲击中国宏观经济。造成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积聚上升。

今年227的时候,日本加息,日本资金回流,全球股市一片惨淡,中国股市下跌9%。530的时候,中国全线下挫,日本、美国反而上扬。原因很简单,中国股市中的日本资金回到日本,或者改道投资美国。说热钱没有进来的说法,完全是自欺欺人。

有人鼓励加速升值。对制造业来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已经不可接受了,此其一。一双拖鞋48元人民币,人民币兑美圆8:1的时候,增加6美圆外汇,6:1的时候,增加8美圆外汇。不论怎么样,这双拖鞋只要卖到美国,中国国内就增加48元人民币。此其二。人民币升值更加刺激热钱的胃口,吸引更多的热钱,此其三。

升值已经不灵了。

然后是银行提高准备金,加息。一面冻结货币,一面鼓励大家存钱。这两招都用了若干次,没用。也不好使了。难听点,央行黔驴技穷了。

还有是鼓励境外投资。把钱投出去,国内的钱不就少了吗?这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从整个环节上看,就股市还有空间。不打压股市,打压谁?

从整个宏观经济大盘子讲,股市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为经济稳定发展和遏制通货膨胀,股市这点利益根本就不算什么。股市调控,是宏观调控大盘子中的一部分。有些人认为,中央会在3500点,出台一些东西挽救股市。我觉得,这样的看法,未免自我感觉太良好了。太把自己当回事情了。如果股市指数归零的同时,中国经济能降温,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的话,中央肯定要牺牲股市。

这次调控股市是宏观经济调整的一部分。觉得中央为了股市而调节股市的看法,应该把眼界放开一些。

中央有没有后手,我相信,肯定有。现在不拿出来,是给不坚定的各位跑的机会。分化、瓦解、孤立、集中精力对付一小部分。杀伤一小撮,教育一大片,是中国的政治哲学。

其实,中央是最民主的。中央的经济政策也是下面各个部门经济建议的汇总。这个问题拖到今天,也是各个部门利益搏弈的结果。看看项怀诚现在的身份,就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出股市如同啤酒的话了。

这次由财政部的出手,说明财政部的意见目前占了上风。死了都不卖的各位要小心。

不过,也不必太悲观。一方面,要看调控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如果抑制了股市,热钱的势头仍然高涨,中央可能对股市就缓一些。当然,如果宏观经济形势迅速好转,中央也会对股市手下留情。

另一方面,本轮调整虽然是调整宏观经济过热的一部分,但是中央不会完全忽视股市的利益的。毕竟有项怀诚那样的大佬在,还有汇金那样的公司,他们的话,中央还是要参考的。何况,几千万股民的利益也是要考虑的。真弄得有人上吊、跳楼、自焚,就不是玩笑了。说真的,如果有一两百位股民,为了全体股民的利益勇敢地站出来,为股市而献身的话,估计中央这次会手下留情,提前收手。

所以,长期牛市不改。近期嘛,顺势而行,别和中央对着干。

呵呵,在中国混要记住: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元宝推荐:爱莲,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打压股市能给中国经济降温么?

即使热钱真的从股市撤走,难道不会转到楼市或者其他实物资产上么?而且食品类价格上涨是全球性的,加拿大美国的牛奶就狂涨,其他食物也有不同幅度的涨价。相反,食品涨价不是更有利于农民提高收入么?希望MRandson兄赐教。花之。

家园 【文摘】听老婆的话,跟党走!!!
家园 继续看吧。

分析得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由于这几年房价越调越涨的现实,国外热钱肯定还会继续进来。热钱不过今年进的速度快些罢了。房价不解决,调整宏观经济过热。2005年宏观经济也过热,跟股市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会打压股市,肯定刺激房地产市场。我估计当股市跌到3000点以前,会有大批资金从股市转到房地产市场,而且那时房价将大幅上涨很可能难以控制(地方政府的阳奉阴违,以及老百姓发现投资房子是最安全且高收益的话)。而房价高企会压抑普通人的其他消费需求(房奴就是典型的例子),使中国经济不得不越来越依赖出口。同时会使大批普通百姓越来越极端仇视政府(看看陈良宇下台时,上海老百姓的反应就能猜出来。同样青岛人是如何看待杜世程?),尤其是无钱买房而无法正常结婚生育的年轻人(包括大量的城市退伍兵)。这对社会安定是极大的威胁,随时都可能引发暴力事件。

中央是最民主的。中央的经济政策也是下面各个部门经济建议的汇总。这个问题拖到今天,也是各个部门利益搏弈的结果。看看项怀诚现在的身份,就理解他为什么会说出股市如同啤酒的话了。
希望不要加上各地方政府的经济建议。否则,肯定会打压股市,刺激房地产市场。

我认为中央最好对付的就是(1)股市,但对宏观调控没有用(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很小)。其次是(2)房地产。最难做的是,(3)全面提高居民的工资水平,政府只能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和社会最低工资,顶多还能提高国有垄断企业的工资,而且由于间接影响各地的招商引资,会受到各地的阳奉阴违的。而以上各方面对国家经济的影响,(1)可以在不改变居民工资水平(中国企业的人力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房地产没有好的影响,各地房地产商盖房有几个用好材料的,快速增长的房价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人买完房后,无钱作好的装修、买有一定档次的家电产品。1和3 都能使国内消费提高,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赖。

根据这几年的观察,如果是胡core管经济,肯定会雷霆万钧的调控房地产,显示中央的权威,让人们又一次见到当年那位带钢盔的西藏区委书记的风采。如果今年的调控还是一直由温管(胡不插手),很可能会拣软柿子捏,将股市搞崩溃,再做几个秀。

多说一句,我不明白温为什么还一直隔靴搔痒的调控房地产。这几年,北京的房价涨的最凶(陈良宇主政的上海倒是房价涨得很少)。从目前看,温的调控除了让各地轻视中央外,好象没什么作用。要不河里的老广和陈经会怀念朱总理。这样下去,未来五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对中央抱有期望。

家园 打压房市,咋不这么坚决呢?
家园 中国的事情嘛

各种经济矛盾的背后都有利益集团的影子。

房子涉及到地方地方,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三家联合推手的结果。这三家,那家势力都不弱,尤其是前两家。中央是最民主的,中央政策往往是各个利益集团和他们代言人搏弈的结果。没办法,这三家的实力强啊。

家园 调整印花税不是打压股市

手法上有些缺点, 不过既然已经调整了, 就这样了吧. 要向前看, 看基本面, 看大方向, 看长远.

牢骚太盛防肠断, 风物长宜放眼量.

家园 怕的是实业资本和用于消费的资金也进入股市吧

到时真不是过热而是要紧急刹车了。

家园 没关系,房子、股票都有

就是不留纸币,猪肉价格再涨我就回老家养猪去谁叫他要通货膨胀呢

家园 今天的形势是兵败如山倒啊,人民币也跌了0.05%

4000点就有这么大的波动,如果8000,甚至10000点会是什么后果。不堪设想。

热钱退出的时候,小心给你来个通货紧缩。

家园 通货紧缩又如何

工资还得照样发啊,生活总是要继续。

家园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家园 C'est la vie
家园 反对

反对语气及内容

如果懂就说明白

家园 呵呵,在中国混共产党的话要听,中宣部的东西是要看滴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