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烂文大赛 -- 马伯庸

共:💬20 🌺5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烂文大赛

烂文大赛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闲人和烂人,尤其是前者和后者的组合。

说起爱德华.乔治.布尔沃-利顿 (Edward George Bulwer-Lytton)在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这位老先生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也算是一位和狄更斯等量齐观的文学大牛,经常被一些小资在言及维多利亚文学时候装作不经意地甩出来。

他这一辈子写过不少著作,比如《庞培城的末日》,而且还有不计其数的格言传世,(有兴趣者可以用“布尔沃-利顿“为关键词百度之),最著名的就是那句“笔强于剑”(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他还发明过“群氓”(the great unwashed)一词的首创;就连瓦格纳还曾经拿他的小说改过一折歌剧——就是大名鼎鼎的《黎恩济》。

听起来这个人就似是一位19世纪的文学巨匠,尽管不广为人知,但所有治西方文学史的学生们都会以敬畏的口气提及——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这位老先生最负盛名的不是之前列举的那些成就,而是他一部叫作《保罗·克利夫德》小说的开头。这个开头是这样写的:“这是一个幽暗的暴风雨之夜……”

It was a dark and stormy night; the rain fell in torrents--except at occasional intervals, when it was checked by a violent gust of wind which swept up the streets (for it is in London that our scene lies), rattling along the housetops, and fiercely agitating the scanty flame of the lamps that struggled against the darkness." --Edward George Bulwer-Lytton, Paul Clifford (1830)

我没仔细考证最早是谁开始发难的,不多的资料里显示,这句开头在文学评论界相当有名气,被公认为是史上最糟糕的开头之一。

这个开头究竟烂在哪里呢?因为它七绕八扯,能一句话说清楚的东西非要拐了好几个弯用极其别扭的方式说出来,标点和括号使用的毫无意义,先写个分号又接了个连字符,最重要的信息却搁到了括号里,描写可谓杂乱无章,不忍卒睹。

“这是一个幽暗的暴风雨之夜……”后来逐渐竟成了习语——就好像罗,哦,不,郭四维同学的“斜上四十五度角的忧伤”、“泪流满面”一样——经常被人拿来开涮,甚至包括《斯奴比》……具体请参考WIKI。如果你跟一个欧美的文学青年聊天时候以“it is a dark and stomy night“开头的话,保不齐会惹得对方一阵大笑,然后给你一拳。

不幸的布尔沃-利顿老先生就这样“名”垂千古,永远与这个开头绑在一起。

而这种不幸在1983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3年,圣何塞州立大学大学文学系一个叫斯高特·赖斯的文学教授发起了一项比赛,比赛的内容是评选出文笔最为糟糕的小说开头——有点类似电影界的金酸梅奖——据赖斯自己说,这个创意就是源自于布尔沃-利顿老先生那句“月黑风雨夜”,因此他非常欠地把这个比赛命名为“布尔沃-利顿小说大赛”,简称BLFC。

比赛的主旨就是搜集各种烂小说的开头,并评选出他们其中最烂的一个。赖斯老头还堂而皇之地把那个著名的开头放到主站首页,作为评判标准的准绳。他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们希望投稿的作者有些才气,但千万不能有品味。”烂人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Snoopy的作者甚至跑过来为第一届比赛提供了奖品,至于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第一届烂文大赛只在校内进行,一共只有三篇投稿,但从第二届开始,BLFC就开始声名远播,时至今日,每届的投稿数量已经逾万篇,光是结集出版的书就已经有五本。

这个比赛举办到了今日,已经演变成一场盛大的赛事,它不仅包括一个总冠军,而且还有分类冠军。主办方设立了几个文学类型的奖项:推理类、历史类、幻想类、科幻类、西部类、浪漫史类,儿童文学类等等。

我就喜欢这种东西。

1983年首届冠军得主的作品是这样的:

骆驼在第二天死的很突兀,塞琳娜摩娑着她光滑的指甲,焦躁不安——自从旅途开始以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怀好意地考虑这是否能消融在那些小麻烦中,就象她和巴西尔一起渡过的其他周末一样。

--Gail Ca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1983 Winner)

从得奖作品里能看得出要成为烂文开头的几个特点:一,毫无节制地使用各种从句;二,莫名其妙的内在逻辑;三,比喻或者描写要够烂。

当然,有些得奖作品是因为作者够烂,有些得奖作品则是因为作者故意去烂而且烂出花样来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些东西往往是无法翻译出来的,比如1985年的冠军得主的作品:

She wasn't really my type, a hard-looking but untalented reporter from the local cat box liner, but the first second that the third-ra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ourth estate cracked open a new fifth of old Scotch, my sixth sense said seventh heaven was as close as an eighth note from Beethoven's Ninth Symphony, so, nervous as a tenth grader drowning in eleventh-hour cramming for a physics exam, I swept her into my longing arms, and, humming "The Twelfth of Never," I got lucky on Friday the thirteenth.

--Wm. W. "Buddy" Ocheltree, Port Townsend, Washington (1993 Winner)

其实这篇文字游戏机趣横生,用了无数数字典故把数字从1到13串起来,虽稍嫌生硬但也别有味道。

2005年是BLFC丰收的一年,精彩纷呈,能人辈出。

其中大奖赢家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他死盯着她丰硕的胸部,开始幻想起他那台“凯旋-喷火”老爷车里的斯托姆伯格气化器。那是一台性能卓越、外形优美的机器,就挺立在进气歧管儿上,渴求着一双经验丰富的手去摆弄。润油管上的多边形小螺丝帽儿乞求着象销售手册第七章那样被检查和调校。”

(其实我觉得还好……作者的想象力很棒,如果是真正懂车的人的话,大概能够对这段话里隐晦的调情有更多感动——他们也许觉得调校小螺丝帽儿和抚摸乳头差不多。)

顺带一说,这篇“杰作”的作者是微软的一名电脑工程师,他得奖的时候人在中国,因此没能拿到那250美元的奖金。按照组委会的说法,他是不敢来拿……

BLFC还设立了一个Grand Panjandrum奖,Panjandrum这个名字源自于18世纪英国一位叫Samuel Foote的作家的一部烂文。2005年得奖的是一个路易斯安那人,他把印度比喻为“一条挂在亚洲毛巾架子上的湿手巾”,从而赢得这项又名“莫名其妙”的大奖。

而到了2006年,有一位加州的退休机械设计师为了增加夺冠几率,一口气提交了60篇小说开头。这位机械设计师不负众望,终于赢得了BLFC大奖。不过他自己辩解说只是想给自己的愚蠢找到一个有建设性的发泄途径。不过他的得奖作品我不喜欢,太过正统,完全符合烂文范本标准,反倒是这一年历史类、罗曼史类和科幻类的比较有意思:

历史类:

当赫克托和特洛伊的英雄们在城墙后瑟瑟发抖时,墙下的牛仔们飞奔至沙滩上卧倒,六管机枪喷吐着火舌,“咿哈”的叫嚷声响彻空气。其他渡海而来的牛仔仍旧不屈不挠,可这一切在堪萨斯州赤塔周围的木栅栏前只是徒劳。

(这篇文充分体现了烂文标准中“莫名其妙”的原则,它确实很莫名其妙……)

罗曼史类:

无视他们之间巨大的年龄、种族和宗教差异,罗伯特和希瑟之间产生的性化学物质是他所体验到最奇妙的东西;整个劳动节周末,他们就象是泡在浓咖啡里的猴子一样做爱,不是那种在动物园冲你做鬼脸的猴子,而是那种有着红红大屁股的野生猴子经过一台咖啡机。

easier to cow a fortified city than to fortify a cow city.

(这句我没想到好的翻译。这是个文字游戏,COW在前一句指威吓,后一句指牛。这篇烂文的比喻之烂,堪比前面那个汽化器。)

科幻类:

“向地球指挥部发送一条信息,征求他们的意见。即使在这么远的距离,我们也能够立刻收到回应,这要感谢那些极富创意的以波斯-爱因斯坦冷凝物为介质的相干辐射处理,当然还有奇妙的方位干涉。这使得我们可以给予彼此相距遥远的分离光子们相同的指示。”布兹船长对坐在操作椅上的羽毛人Vjorkog说,“然后告诉他们我们的生命豆舱即将在八秒内爆炸。

http://www.bulwer-lytton.com/

竞赛主页,里面放着历年来的获奖作品,闲来无事看看,大有乐趣,尽管有些文确实已经烂到看不懂。里面还有一个趣味测试,贴了好几段文字出来,让你猜是狄更斯的手笔还是布尔沃-利顿,测试文字鉴赏力,我没敢作……

关键词(Tags): #烂文#英文#文学元宝推荐:海天,
家园 再来一个沙发!
家园 花一个!俺就喜欢看这个!!
家园 比起梨花诗不过尔尔。
家园 这个太经典了
家园 感谢cctv,感谢mtv……

这不比梨花诗更烂?

家园 啥时候举办西西河首届烂文大赛呢

亲王的这个提议很好

家园 一看就是亲王的文风
家园 实在是强啊

数数这个技巧在国内的相声小品中也经常用到。

家园 ~~哈哈,花支持一下~
家园 烂出花儿来了!
家园 我觉得,这是有创意。后面参赛的肯定是花费了心思

估计脑力劳动不比写一篇鸿文来的少。

家园 可惜那一等的四方蛮夷却无福消受我天朝上国的梨花体啊~

家园 咋觉得现在不少小说都这么莫名其妙呢

像做梦写的。那个《尘埃落定》我就看不下去。

不知道是我没欣赏能力,还是他们不好好说话。

家园 话说回来——

如果确认是我没有鉴赏力,那没啥。

所谓的作家们未必有勇气承认是他们故弄玄虚,不好好说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