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壮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 坐看风起云涌时

共:💬117 🌺28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宝送英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家园 军人穷的是多数。

尤其是那个年代。我在军队大院长大,我父亲是军人,当时,不少学生和战友也上了前线。由于当时的国情和一些政策,抚恤金真的很少,对烈属的照顾几乎都是荣誉性的(钱没有多少),记得当时烈士的父母要饭,妻子孩子无人照顾的情况很多,大人们说起来都是一阵的唏嘘。我更相信这个报道的情况,副师长又这样,主任医师又怎样?我爸的单位虽不是总部大机构,当时也是正军级别(托杨勇的福)。正师的家里也是穷的当当响,孩子见了肉就是不要命。正军的伯伯家里我也去过,除了房子大点,全是旧家具。现在一说起来军队多么腐败,电视上家属全是大富翁(王指纹的傻#DA师),这个怎么说呢,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象姬某某,刘某某的这种肯定有,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军人不是这样,至少在当时从我经历的从没有看到。相反,军人的待遇实在是太低(经济的,社会的,想想老邓韬光养晦的政策,想想当年为何提出军队经商),对死难军人的抚恤更是远远不够。当然现在是不同了,我们国家终于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我真的希望以后永远不要出现让烈士不能安心,让战友寒心的事了。

家园 你不要转换时空好不好,那个年代全国谁不是见了肉不要命

钱现代听起来是不多,但以前的钱是什么概念,80年左右俺妈单位刚工作的小姑娘节俭点的一个月消费十几块钱。有些地方本来就是穷,当时有的农村农闲时的副业就是集体要饭。就是现在,俺姥爷姥姥住的甘肃咙东,他们因为70岁以上政府每月给60块钱都很高兴。老邓韬光养晦后军属的生活水平还下降了吗?只不过现在是贫富分化比较严重,人都是不患穷患不均,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象有报道说烈士的母亲没钱从山东老区去云南扫墓,的确,现在中国有这个实力的多了去了,但烈士的老家有着个财力的怕也是极少数吧,政府没满足老大娘的心愿是有些不人道,但也谈不上有多黑。中国现在看起来富了,其实一人均还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不均就更惨了,可惜很多人高标准严要求,是以自己所在城市甚至所在国家的平均生活水平代换中国平均生活水平。

至于于医生的情况,记者也没说她生活贫困吧,顶多来了句微薄的薪水,但这本来就是加强语气的,有多微薄?如果医院不拖欠工资肯定比大多数中国人强,至少几亿农民工人不会觉得少.剩下的还说换煤气要等女儿回来,这不是扯吗?一煤气罐几十公斤呢,一上小学的小姑娘能帮上手吗?这东西还有轻微毒性呢,人家好赖也是个医生啊

家园 烈士家属得到的荣誉要多于实际利益

说难听点,常常就是为声名所累。家里有人牺牲了,家属如果还在部队,常常就是被树为标兵,三八红旗手一类。我这里绝无贬义!生者往往工作会比常人更努力,因为不能为往生的爱人丢脸,要对得起组织上授予的荣誉,同时用工作麻木自己。很多组织上,地方上给予的实际利益,还要主动高调放弃。甚至你其他医生可能收红包,她烈士的遗孀就不会,因为很多人在看她。

说到抬煤气罐,scorpioking网友可能考虑得太细了。我第一次一人扛煤气罐是我爸出去接兵,好像有个把俩月当时--我12岁,60几斤(我父母可都是军医,也有点您所谓的常识)。人家等女儿回家抬煤气,挺实在,两母女抬是好抬很多,虽然还是挺难为,一个大人,也不容易,毕竟都是女人家。

家园 要看当时的大环境!

当时的社会普遍都穷,我所说的经济方面不困难也是针对当时的情况,也就是有饭吃,有衣穿,上学时,大单位有的有自己的学校,小单位也有共建学校,学费什么的基本全免,俺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一直到7岁才回爸妈身边,长大也是当兵,军人的待遇在80年代其实并不低,我爸爸在地方上工作十年了才拿30多块钱的时候,我最小叔排级就拿50多了,要知道那可是什么都除了的纯收入,军人待遇低是90年代到06年这个时间段内的,基本上是在比较低的线上,去年工资改革后,怎么说呢,也能算中等收入水平吧!对牺牲的烈士,我觉得现在经济抚恤上去了,但怎么说呢,社会对烈属的整体态度却下去了,,以前烈属是很光荣的呀,农忙什么的、以前有的招工什么的都是很照顾的,可是现在谁管你是烈属呀!

家园 步校子弟啊。
家园 花一朵

从照片上看,英雄一点也不威猛,谁能想到那具甚至略显单薄的躯体里蕴藏着火山一般的能量,致敬!

家园 可信,我见过一次

我军训的时候副队长有一次也是发现泔水桶里有个馒头;

教训了一下大家,然后他把馒头吃了。

虽然那不是我扔的,一起为同学感到惭愧。

您说的参战将士,我认识一个,是我姐夫(表姐)。

以前听他讲过如何领着人攻山,防炮,那个时候还小,现在回想起来

确实是英雄。他真正的事迹,我不完全回顾一下,是这样:

除了领着人冲锋三次之外,还有一次去军火库领东西,遭遇意外。

越军发现了军火库的位置,解放军赶紧撤退,有很多车辆需要撤出。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人站出来-就是他,就在最关键的路段指挥疏导车辆,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的指挥赢得了关键的时间,把我军损失降低

到了最小。为此他当时还受到军报嘉奖。归总一起,荣立二等功。

战后因为他超生,被记大过;

之后因为他抢救了一个落水儿童,再次荣立三等功;

这个儿童认他当了干爹,可惜这孩子本身血液第九因子不表达-血友病,没有

长大,在他死之前,他干爹多次给他输血抢救...

目前姐夫在养藏獒,生活快乐...

家园 当年听到过这则新闻

当年中央电视台播放发现志愿军遗骸的新闻时,我正在浴室里,依稀听到后蹿出来,镜头已过去了。我母亲说就看到几件棉衣,还有两个带把的茶缸。

家园 听风就是雨

包子还在屉上,差把火。

准备写写战友,都嫌俺手潮,没几个愿意让俺写。

俺表达能力太差,写点东西不容易,茶壶煮饺子。

这阵事太多,俺五爷留下的宅子部队要收回。全市徒步走活动忙了一个多月,好歹明天开始。下周去乡下放松放松,也不知那地界能不能下河。

家园 边境上的边民很多你根本分不清。
家园 记账等

家园 带兵馆和医生的家庭环境应该不会太差啊?

那个年代的事不清楚,我上中学的时候(90年代)有个类似的同学家里还是很有钱的,爷爷是北京军区的军长,老妈是301的医生,是我认识的极少数几个开车上大学的,而且是辆不错的跑车。不过大部分从军队科研院所出来的子弟的确家境一般。

家园 多谢老萨的资料

傅的故事,我查了查,很难找,似乎当事人都不愿意谈,只是说傅牺牲的如何英勇,但是对于战斗的起因和经过却很少涉及。

侦察大队主要做,抓舌头,消灭暗哨,偷袭一下敌人的驻兵暗堡,配合其他主力部队作战。

12侦察大队1986年9月底到战场,肯定急于求战,立功心切,与敌接触后,忘记本身的职责是特种作战,跟敌人来了一个硬碰硬,有文章说与越方战斗了半小时以上,结果被增援的敌人给粘上了,再想跑,就麻烦了。

武器一说也有点奇怪,似乎不应该只有一只手枪,除非他携带了其他装备(曾经有个军队的文宣工作者曾经记述过,他出征的装备就是一只手枪,一个摄像机,还有一个手雷,准备光荣用的),还有傅到底在这个小分队中是领队还是仅仅随行,也不好说,因为所有的故事都只有下半段,没有上半段。

不过无论怎样,傅始终是个英雄。老萨如果有兴趣,可以给大家蒸一屉大包子。

家园 说的是大实话

军队开始经商之前,大家都差不多。经商之后,富裕的也是少数人。总体上,大部分人的还是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