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指南「车」与指南「针」 -- 長禾
中学的时候,曾经问历史老师:「历史课本上说,黃帝发明指南车而大败蚩尤;指南针则为宋朝四大发明之一,那这两种东西到底有什么不同?」记得老师当时好像回说:「大概指南针放在车上就是指南车。」这样回答当然过不了关,记忆中最后老师好像蒙混过去,没给我解答。
后来读了机械,才知道真有指南车这玩意儿,它还真是一个车子,原理解释如下:
车子如果有左、右两个轮子,当直线行进的时候,两个轮子走的距离完全一样,但如果车子转了湾,比如说向左边湾过去,而车轮完全贴紧地面转动,没有任何车轴方向的滑动摩擦,那么外侧轮,也就是右侧的轮子会走一个比较大的圆弧形,换句话说,会走比较远的距离。
根据微积分的分析,转弯时不管半径是大是小,甚或是以车轴中点为中心,一个轮前进另一个轮后退来转弯,最后车子转动的角度,和两个轮子行走距离的差,都是成一个固定比例的。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设计一个聪明的机构,当车子左转了一个角度,我们只要根据右轮多走的距离,导引到让车上的指针 (或小人手臂) 右转相同的角度,对站在地面上的人看来,车上的指针在车子转弯前后,指的方向是不变的。
这样的机构,可以简单的解释如下:
我们如果用两掌夹住一支铅笔,而两掌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向左、右移动去搓动这支铅笔,对面的人会看到铅笔在原地转动,但位置既没有像左移,也没有向右移。可是如果两掌向两边移动的速度不同,则铅笔除了转动以外,还会向移动比较快的那一支手掌方向移动。以极端状况来帮助直观的想象,如果上面的手掌向右移,而下面的手掌静止不动,则铅笔不仅会转动,还同时会向右移动。把这样的平面动作转换成机构,只要五个齿轮,就可以把前面所讲的指南车的运作原理表现出来。
根据史实,其实没有人相信黃帝真的用这样的机构可以在大雾中定向,因为机械误差太大,野外地又不平,几里地下来,车上的指针要维持定向可不容易。比较被大家接受的说法,其实指南车是在战国时代巧匠做出来的宫廷玩具。
时至今日,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每一台汽车里,都有和指南车完全一样的机构,只是其功能与指南车恰好相反。
当车子转弯时,如果由引擎传过来的动力让左、右轮转动的速度一样,则行走距离不同的两个轮子必然会对地面产生严重的摩擦,这样的摩擦会马上损坏胶轮。所以汽车的动力轮其实不是同轴的,两个轮子中间有一个叫做「差速器」的装置,其功能就是根据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同的速度分配到左、右两轮。摩擦力大的就分配少一点速度,摩擦力小的分配多一点的速度。 同样以极端状况来帮助直观的想象,开过车的人都知道,当有一个轮子陷到软泥里时,再怎么加油,都是吃不住地面的那个轮子在转动,稳稳咬住地面的另一个轮子,因为摩擦力相对较大,所以分配不到转速。
相隔千把年,差速器和指南车的机构的确完全一样,只是正好倒过来用而已。
世界上还有指南车吗?嘿,当然有,北京军事博物馆就有一个,当然是后人复制的,位置好像在秦铜马车复制品的那个展间。
台湾也复制了好几个,最有趣的是淡水的黃帝神宫也有一个,而且还不是用现代齿轮的型式,是仿古用圆盘上面栽钉子,两个圆盘上面钉子互相咬合的方式来做的,这样的机械精度,可以让车上的小人手臂在荒郊野外维持定向,可就没人相信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皇帝」为「黄帝」之误,抱歉!
是因为它有两个差速器的原因吗?
为的是在换档后保证两个齿轮转速一样,减少变速箱齿轮的磨损。
4驱车是可以把发动机的动力在全部4个车轮上分配,比普通车凭空多出来两个驱动轮,所以更不容易打滑。4驱的动力分配是通过分动器来的。跟差速器应该不是一个路子。
我有一篇回复指南车不是磁原理,我所知道的指南车是
差速器不是transmission吧?
展开讲一讲?
在一个月内,你自己的帖子自己都可以修改的。在回复和分页之间,有个修改的选项。
试试看?
这样你就不用道歉啊。。。。
謝謝,剛出新兵營,還摸不清東南西北,感謝前被指教!
变速器是减速用的,不同的齿比就是不同的档位。
变速器经过传动轴之后再到驱动桥,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一部分。
差速器用行星齿轮机构分别同左右两个半轴相连。
转弯的时候,外侧的轮子走的路比内侧多,如果两半轴转速一样则轮胎无法保持纯滚动状态.
这时候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两个半轴可以用不同的角速度转动.
这就是普通的轮间差速器。
直路的时候,最上面的传动轴带着整个差速器和两个半轴转动,左右半轴转速一样。差速器中的锥形齿轮是不转的。
弯路的时候,外侧轮胎有滑拖动,内侧轮胎有滑转,这样产生一个力,使得上下两个锥形齿轮发生自转,外侧的半轴转速会增加,也就是差速器自动把更多的动力分配给了外侧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