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母亲心●女儿心 -- 四不像5

共:💬47 🌺7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母亲心●女儿心

都说女儿和妈妈最贴心,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呢.在这点上,我得说我顶多算个夹袄.在我家,姐姐和妈妈似乎更贴心,爸爸最宠的是我.姐姐的性格,长相都随妈妈.见了我们的人一般都会这么说,姐姐漂亮,妹妹...气质好.而且我这个人的个性,说起来是有点儿格色的,或者说好听点儿是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不喜欢什么事都和妈妈倾诉.妈妈是个聪明人,从来不追着问我,只是说我,外表看上去好象挺柔弱的,其实心里主意很正.

直到十年前我自己也要当妈妈了.我在美国怀孕生小孩的时候,妈妈过来照顾我.那时候我仗着年轻,什么功课都不肯放下,我的预产期是暑假的最后两周,那之前我一边准备博士论文的proposal,一边还要教暑期课,而那门课刚好在我预产期前三天结束.那时候我不开车,每天坐车到学校去,回来的时候,总能看见妈妈走到小区外边的车站来接我,替我背书包.我进产房的时候,陪伴在左右的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自己悄悄坐到外边去了,后来她告诉我,看着我开始阵痛的时候,她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所以躲出去擦眼泪.那之后两个星期,学校又开学了,我又回去当全职学生并且教一门课,并且马上通过了博士论文proposal. 后来有人问我怎么那么快那么顺利就毕业了,我说除了我的时间差打的好,我妈妈帮了我太多.

最近我常常会想,如果十几年前我没有到美国来,而是留在妈妈附近,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有时候会很惭愧地想,我毕业以后也工作了七,八年了,竟然从来没有在经济上孝敬过爸爸妈妈,回国时候礼物都不太买.我知道他们在国内生活的很好,甚至不断地寄东西给我,甚至给过我很重很重的礼物,而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我想如果买下一个房子,我要再买大些让他们来看我的时候有个大些的guest suite住,或者在自己家附近再买个condo给他们住...可是这样的相聚也是短暂的,爸爸妈妈在国内有自己的生活,也不会和我常住.和妈妈也会说起这些话题,她总是说,你们现在长大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了,只要你们过的开心,妈妈就很高兴了.

生活,踏上了某一条轨道,有时候真的没有太多的选择.而现在我能欣慰的是,我知道我生活的很开心,我知道爸爸妈妈也为我高兴.

家园 都是大俗话,不过俺也说不出新鲜的了

母子连心,女儿受罪,做母亲的感同身受 甚至比自己受罪更难过

大多数儿女都欠父母很多... 根本还不上

对父母而言,子女能过得幸福,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和安慰

等你爸爸退休了,每年可以把他们接过来住上三四个月。如果住得惯,就考虑入籍这些长久之计。人和人挺不一样的。大多数老人都不喜欢美国,但也有特别喜欢和适应的

我们来美,毕业工作两年之后,开始每年给两边父母各两千刀,外带一些衣物之类

岳父母买房子时额外支持了5000刀

不多,就图个心安

家园 太强了,本科后三年拿下博士?

嗯嗯,做五度的测试的时候有道题是通常是顺心意还是顺逻辑,我选的是逻辑。。。

上次看到采薇是说90年代初上的大学,就算大学毕业是94年,那么文中说十年前采薇MM要当妈妈的时候,也就是博士的proposal的时候是97年。太强了,我一直以为本科毕业去美国读博士至少也得五年呢。。本科后三年拿下博士,难怪前面谁说采薇下河,呛倒一片,采薇实在太强了!!

花一个花一个。

我前面三年都是白天上班晚上上学,忙得连拍拖的时间都没有,呵呵,收入也一般,所以一直也没机会接我妈妈来我这里玩一玩。我所能做到的就是每年都省钱回国。所以等我去年底一毕业,涨工资了,可以承担多一个人的生活费用,今年我就请我妈妈来玩了,而且特地搬到以前我从不考虑的老年华人活动比较多的东区来住,特地找了一对老年夫妇的房东,这样白天我上班了,我妈妈在家和他们一起去参加各种活动,每天上午都五六十个老头老太太在一起打太极拳太极剑,然后跳舞的跳舞,合唱团的在一起练习那些老的苏联歌曲,什么红莓花儿开啊,喀秋莎啊,(他们下周末还要参加母亲节表演),下午再去图书馆看中文图书杂志,周末我再带她出去玩,到处逛逛,所以即使是完全陌生的地方,她也不会太寂寞,有一天甚至还说,哎,到国外一点都不用担心嘛,到处都可以找到中国人,天可怜见的,她哪里知道我专门带她去她能看得到中国人的场所吃饭啊,买菜啊,买衣服啊。。。

老年华人在国外,其实空气环境会比国内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很好,但如果没有适合他们的活动场所,没有可以一起参与的老人活动,没有朋友的话,他们是会很寂寞的,而精神不愉快,呆着也会没意思。而且,我自己会觉得,老人已经辛苦了一辈子,很多人接他们到国外的时候都是有实际困难,比如为了帮自己带小孩,我就在想,其实这些老人在国外,如果不是为了爱自己的孩子愿意帮他们的忙,否则,天天带孩子的话,又见不到自己的老朋友,又没有自己的圈子活动,有多少是真的愿意留在国外的呢??

我一个朋友的姐姐,呵呵,也是天津的,也是在美国,休斯敦,因为夫妻都全职工作,也是请父母来住,名为住,实际是帮忙照顾他们的小孩,结果,父母住了三个月,实在是住不下去了,太寂寞了,据说把住处附近的湖里的鱼差不多也钓完了。坚决回国了。

虽然,每个人家里情况不一样,需求不一样,但我知道好多人为了绿卡,哪怕工薪再高,也可以几年不回国看望父母,而一旦有孩子了需要父母帮忙了,就赶紧搬父母过来。这样的做子女的,我觉得过了些。虽然我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

但,毕竟,父母不是家佣,妈妈更不是老妈子。

家园 女强人哩,花一个!
家园 proposal只是开题

我们学校规定的是proposal和最后答辩defense之间最短间隔半年,也就是可以论文开始做就proposal,也有人做到相当程度才proposal.我是前者.我哪有本事三年毕业,第一年通过两门core course qualify考试,第二年通过三个field qualify考试之后才可以开题的.我做的是跨系的joint degree,所以第三年还加考了一个field.我是按正常5年时间混毕业的.

说起在美国生活,我妈妈还挺适应的,我们这里华人社区活动挺多的,我妈妈是那种比较外向喜欢结交的,所以她在这里并不寂寞.不过要等到我爸爸退休以后看他们愿不愿意来住长一些了.

就象你说的,父母不是老妈子,我是想即使来住,要为他们创造的条件再好一些.

家园 我其实是比较没心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纪大了,我最近常常想这些事。

象你说的,道理都懂,有时候就求个心安.我以前做的不好.

家园 表酱子说

事实上,来美的中国人,很多都不给父母钱的。这种事本来也没有一定之规,关键看个人感受。如果心里觉得有歉疚感,给点钱或者通过其他方式,都可以而且这种事一定要夫妻俩商量好

说句自私不孝顺的话吧,其实给了父母钱,他们也不花,早晚还是我们的,只是他们知道这是儿女给的钱,心里舒坦,那种幸福感是无法替代的

老说法儿,老人是替儿女膛(白字)灾的。他们多活十年,我们就多十年平安日子

家园 美国强人太多

慢慢的年轻时的锐气就磨没了,甘心做普通人.

好在在美国,普通人也可以衣食无忧

知足长乐吧

只是离父母太远了

家园 这个太强了,这样也能坚持下来,厉害!我不行!
家园 5年够快了

我的几个读博的同学(应该跟你的专业很相近),好像只有两个人是5年毕业的,他们在读博期间也没有生孩子,其他几位都是超过5年

你是强人中的强人啊

家园 你也够厉害的,我前几年打得都是体力工,

后来身体实在是顶不住了。休息了一个月了,下来看来还得接着打,现在后悔也晚了。哈哈!

我让我妈来,她都不来,我以为她跟我客气。结果我姐说她确实不想到处跑,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在国内走走她都不愿意。不过我妈说等我有孩子了就过来给我看孩子,我说算了吧,您还是安心养老吧。

家园 玩儿命拼一下四年也差不多

我同学有四年毕业的,而且论文做的很强

我没这个本事

家园 崇拜中。。。

点看全图

家园 女人是比较有耐力的
家园 厉害厉害!

女强人一个——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