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歼10最新新闻 -- Tasle

共:💬20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歼10最新新闻

今天上网看到一则关于歼10的新闻其中提到“么中国空军己公开的最少有48-50架歼十战机列装并形成战斗力,目前成飞正开足马力生产歼十,歼一10战斗机目前还在使用俄罗斯生产的发动机。据外电消息,在2005年中国已经订购了100台AL一31FN型发动机,并且在今后,中国还将有可能购买150台该型发动机。2007年不知中国空军可否再列装一个歼十团......”

是不是说明,太行发动机量产或质量还是没有过关啊。

如果已经公布有段时间的发动机还是不能量产,那么提造大飞机是不是早了点。还是假造大飞机之名,继续增大“太行”系列的投资。

真是紧张啊。

家园 换发动机的话就是改型了

所以不会很快的。

家园 中央台作节目时那个试飞员李中华说过,10的原型机用的太行!

后来服役的型号用的AL一31FN,太行在可靠性上还是不如AL一31FN,毕竟10是单发,加上干起来怕掉链子

太行在指标上超过AL一31FN,缺点就在可靠性上(但是这只要有时间,总改得过来的),所以目前用的俄国货!

现在好象有一些11是太行和AL一31FN各用1台(双发的发动机可靠性差点问题不大)。

家园 10号也就150架的装备计划,出口的不算

空军真正宠爱的是J11B

家园 不同意。

商用涡扇发动机和军用涡扇发动机是两码事。高涵道比和小涵道比的差别,军用涡扇发动机更强调推重比和超音速性能。

应该说太行是完全过关的产品了。我军对俄式重型军用发动机的采购并不能说明对太行的不信任。个人觉得更靠谱的解释是由于我国的生产能力,供不应求啊。而且AL一31的采购并不仅仅装载于歼十,而是要装配在歼十一和歼十两中飞机上。需求量非常大,继续进口俄式发动机显然是为了保证供给。

至于大飞机项目,那是与此无关的。

家园 150是旧消息了... 照造生产线那个速度, 不止
家园 10和11并不矛盾

作为高低搭配,两者并不矛盾。10的价格肯定要便宜不少,11有更远的航程和载弹量。

家园 转一小段文章,希望能说明问题

记者问:

  目前歼十使用俄罗斯的AL-31FN发动机,未来可能换装我们国产的“太行”发动机,那么这两型发动机的性能水更好一点呢?

  试飞员李存宝说:

  目前还是AL-31FN好一些,其加速性、空中启动包线和地面启动时间都要好一些。

  

  目前涡扇-10地面启动时间约90秒,AL-31FN只要一分钟;

  

  我们空中停车后要进行风车启动的速度下限是600千米/小时左右,AL-31FN只要450千米/小时;

  

  加速性能方面,AL-31FN只需5秒就能把速度增加起来,我们要超过5秒。

  

  这几个不足中,最要紧的是空中启动包线,因为这是单发飞机,停车后要靠降低高度来增大速度,如果停车高度比较低,可能都没有足够高度来加速到600千米/小时,那就要跳伞弃机了。

看来太行虽然定型了,但是成熟度根AL-31还是有差距,不过这些东西可以逐步改进.近几天看到网上有人发文,从606的官方报道中分析出,启动难的问题已得到解决.另外据传第一架原型机使用过太行,后来好像因为成熟度不足,而转向AL-31,为此后机身还专门做了修改(好像太行要比AL-31的要粗一些).即便是太行现在完全成熟了,修改后机身,装机,试飞,恐怕又要1,2年的时间.现在最缺的是时间!再加上发动机的数量应多于飞机(考虑备件),所以新进口一批,不足为奇.太行估计还是会先用在J11上,毕竟双发飞机,保险系数高.

家园 这段是《兵工科技》上忽悠人的。。。
家园 我记得汉和上说过2005 年达到年产两个团,第三条生产线在建

如果消息靠普的话,现在应该还是比较可观的

家园 楼上几2位说得很好,我认为150架肯定不止!

10比11应该便宜不少,应该还是10的装备量大一些

家园 图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图片
家园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香蕉农之子的想象图?

花。

家园 前些天在鼎盛王朝里好像看到“太行”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AL-31平均1000-1500小时的使用寿命来看,10号机的全寿命周期费用还是不低的,因此网络上所谓伊朗和巴基斯坦求购10号机的信息真要好好过滤一下,除非我方同意在当地设立发动机大修厂,而且巴基斯坦的发动机大修厂是针对歼7-MG/PG的涡喷发动机,修涡扇,特别是有毛子这层关系在里面,一切还是未知数。

这几期王辉编辑的《航空档案》里有台湾张明德先生的大作,讨论10号机的多用途发展趋势,对此此公同样发表在《航空档案》今年5月刊里的高丽F-15K解析文章,可以明显地看到多用途性能的发展不仅是载机本身的问题,更是空地侦测系统、空地打击系统等诸方面合成的大体系。从载机雷达火控系统、作战半径、载弹量等多方面衡量,11B比10好像更有前途。哪怕是歼轰-7A,在雷达等国产化产品性能相差无几的前提下,4枚空舰弹+2枚近距格斗弹的已有配置也比10号机现在曝光的挂载方式要实际的多。TG穷了几十年了,在多任务挂架/武器外挂管理系统方面真还需要很长的路要摸索。

换句话说,可以预计的局部战争中,歼-8H等二代大改机型携4枚中距弹在预警机引导下高速接敌,锁定后发射,高速逃逸,一锤子买卖,貌似也是不错的选择。

家园 “歼十工程”参与者透露年内歼十换“中国心”

“歼十工程”参与者透露年内歼十换“中国心”

转新华网军事频道

“歼十”今年就能装上“中国心”!“‘歼十’的成功相当于小学生学完了大学课程,而且拿到了毕业文凭。”昨天,一批参与“歼十飞机工程”的南航校友回到母校,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董事长罗荣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文正等“歼十”有功人员向记者透露了“歼十”研制过程幕后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歼十”飞机工程,随着中国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揭晓,家喻户晓。然而在研制中却有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党委书记于以贵说,在试飞中就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有些风险项目,如发动机“空中停车”,发动机一旦启动不起来,就会失去控制。飞行员即使掌握空中停车的技术后,也需要很大勇气。在飞机速度飞到极限时,声音像大轰鸣,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飞行员必须紧盯着仪表盘,全身心控制好速度。有很多飞行员在危急关头,都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飞机,甚至可以置生命于不顾。

在研制 “歼十”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难题,而这时需要的就是急智攻关。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董事长罗荣怀告诉记者,在“歼十”研制过程中,一次在制造进气口道的超大型铸件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扫描产品时发现已超出允许误差的限度,可就这么一个“独生子”,如果再造一个周期太长,要改造吧稍微出现误差又将报废。此时工程人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先做了一个模型,用网格点来试切,这样只花了一周时间,就摸索出全部的切分数据,再用数控机床硬是一刀一刀地在铸件薄壁上磨出尺寸合格的产品。“‘歼十’的成功,相当于小学生学完了大学课程,而且拿到了毕业文凭。”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文正回忆起飞机的研制过程深有感触。据他介绍,由于起步晚,目前我国的航天制造尚存在很多缺憾,搞“歼十”的研制,实际上是把小学生放到大学学习,任务十分艰巨。参数数据显示,“歼十”属于第三代先进型战机,特别是它的机动性十分突出,转弯、爬升转化速度快,时间短。目前我国在发动机领域也正在加快发展,实际上在研制“歼十”的同时就已经成功研制了发动机,但为了更谨慎,试飞仍使用成熟发动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歼十”一定能装上一颗“中国心”。 (扬子晚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