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认为中央准备牺牲房地产,保护其它行业了. -- 路边野草

共:💬70 🌺38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北京工业还是比较发达的。

有首钢等一大批企业。而且大部分国有垄断企业的总部可都在北京啊。

还有,北京的IT业可是很发达的,不光是软件业。还有电子企业和精密仪器企业。北京亦庄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可是有不少电子企业入驻的,而且这些企业的技术力量在中国属于高端,基本只有上海和深圳可以相比。不少知名企业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

当然北京是首都,这对它的房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家园 调整幅度得看外贸形势,

外贸形势特别不好,房价可能要大跌(老百姓可以用买房少花的钱买服装电器和汽车去);外贸形势如果有惊无险,房价可能还继续大涨。国家只是要做好准备,如果外贸形势特别不好,要准备弃房地产保制造业。而且要提前将房价大跌对经济的危害(主要是国有银行的坏帐)降到最低。

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大不要紧,先把由于欧美贸易保护主义而滞销的产品都买进再说。现在国内除了房地产和食品外,人民日常的其它消费品(穿和用的)哪个不是整体在降。

有钱去买车去,去多买服装去,去多买家用电器去。

家园 我也是认为政治因素对北京房价的影响大于地区工业因素。
家园 不吵架,只谈现实

例如在房产风口浪尖的上海:

上海,1.2万左右的的商品房,对于本土居民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难受的负担,这个是铁一般的事实,而不是个案,如果硬要把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归结为炒作,是否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

最典型的上海购房:老夫老妻拥有一套老房子,手头存款70万左右,拿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剩下的就是每月4900到6500元(按照贷款70到90万,20年,房屋面积100平方以上)左右的按揭,对于在上海正常收入的夫妻二人,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中部地区,例如武汉、南昌、长沙,这个购房前提和条件还要宽松不知道多少。

眼睛光盯着特殊的无房人群,毫无意义,仅仅是能购按照最底限度的正常标准收入人群,就足以把城市中心以及郊区以内的房产买的七七八八,这里还没有计算在城市经商的外来人口和其他。

假如非要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买的起商品房,那么我无话可说。

是啊
家园 说实话,我非常佩服tg的一点

就是他的“认真”。他想要干成的东西,还真的一件一件的干成了,他真的认真去干的那些事情,往往是干的出乎意外的好。这一点,比大呼小叫的其他家伙强得多。

家园 呵呵

"欧美贸易壁垒对中国冲击最多的就是长3角珠3角的出口创汇企业。"

实业如果不赚钱了,投在不动产就成了选择

"江浙的出口企业可不少啊。苏州的工业园,还有昆山的。浙江的民营企业由多少?"

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数目天天在增长,但房价没见到下跌. 可见制造业的利润并没有全部投回本行业, 而是投到房产业. 制造业不足以吸收新生的资本.

家园 不花不行

是啊
家园 希望继续军备

如果10年之内不打仗,那才是可以松口气了。

呵呵
家园 失业工人是买不起房子的

实业如果不赚钱了,投在不动产就成了选择如果搞实业不赚钱,把企业关了。员工怎么办?满城失业人员如何让富翁们投资的房子增值。

这些企业的规模和数目天天在增长,但房价没见到下跌. 可见制造业的利润并没有全部投回本行业, 而是投到房产业. 制造业不足以吸收新生的资本. 老百姓有钱了,购买力提高了,增负担更高的房价,房价当然会涨。你原来有10万元,8万用于扩大再生产,获得收益,现在有20万了,还是80%(16万)用于继续扩大再生产,剩下4万肯定比原来2万的购买力提高了。

关键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经济基础比欧美还有不少差距。除了面向国内的国有垄断企业以外,待遇好的企业外企居多。普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比较弱小。当中国工业完蛋了,外资只会离开中国,而不是在中国投资房地产,象他们在97年对东南亚所做的。而此时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根本无法吸收外资离开所留下的失业人口。大量的失业人口(这些人原本是消费的主力军,特别是住房消费的主力军)如何托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你可以比较日本和东南亚。日本在90年代初经济危机时,由于拥有丰田、本田、松下、索尼等本国大企业。这些世界知名企业依然在国际上拥有强大竞争力。日本经济挺了十几年(前些年房价一直在跌),终于挺过来了。

而东南亚各国97年以后,外资都撤出到中国发展了,本国工业企业基本完蛋。经济彻底完了。房价呢?你去泰国、印尼炒房地产试试。97年以后,就韩国缓过来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有现代、三星等本国大企业。

中国现在本国企业,比如奇瑞、吉利、华为等等,还需要发展N年才可能达到丰田、本田、松下、索尼的水平。

家园 政治因素是间接

政治因素使北京在许多工业领域拥有比别的城市更多的优势。特别是高薪产业,比如芯片设计等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里的白领小资是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而中央直属机关和各部委都有福利房,北京公务员买商品房的才多少。

在东北辽宁,沈阳是省会,但房价却比同省的大连底不少。

政治因素促进北京工业发展,可与上海相比。进而使北京房价与上海相媲美。

家园 有多少老人能掏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

老夫老妻拥有一套老房子,手头存款70万左右,拿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有多少老人能掏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在上海发展的白领里面,那些从内地小城市来的,父母是普通老百姓的占上海新近常住人口多大比例。这些人的父母有几个能掏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在东北,沈阳才有多大比例的中老年居民月收入超过1600的?华北的呢(比如石家庄,郑州)?西北的呢(比如西安、兰州)?沈阳的工资水平在东北就比大连低,在华北就比京津低。另外,上海也有不少下岗职工(50多岁可是不少),他们能拿出50万左右给儿女结婚购房吗?

剩下的就是每月4900到6500元(按照贷款70到90万,20年,房屋面积100平方以上)左右的按揭,对于在上海正常收入的夫妻二人,有什么问题?这意味着,夫妻二人每人要·每月要负担(2450到3250)。上海年轻人的工资水平是多少?据我所知,在上海大的外企里,普通技术人员顶多9000出头;民企的软件开发人员,不到8000(我同学在一家民企作技术总监,他告诉我的)。交完税和社保金,能剩多少?假设6500,每月交通费,吃穿等必须花费得多少钱?不生养孩子了?在大都市里,抚养孩子可是负担不小的。

仅仅是能购按照最底限度的正常标准收入人群,就足以把城市中心以及郊区以内的房产买的七七八八,这里还没有计算在城市经商的外来人口和其他。感觉您是上海人,麻烦您把上海的最底限度的正常标准收入水平报出来。我原来只知道软件开发人员的(因为我是这行的),而且我一直以为IT行业工资水平是属于较高的。

如果是中部地区,例如武汉、南昌、长沙,这个购房前提和条件还要宽松不知道多少。没错。不过他们的工资水平呢,也还要低不知道多少。武汉、南昌、长沙的房子没有炒到北京上海的程度,不是那里的地方官比陈良宇更关心底层老百姓,而是当地购买力比北京上海低不知道多少。

家园 呵呵

说一千,到一万,你没回答这问题啊:

现在投资房产赚钱,中央政府有没有能力,又如何把大小资本家从这个赚钱的行当赶走。

呵呵。连你自己都说房子要涨,那怎么又能说服别人从这个赚钱的行当离开呢?

呵呵
家园 中央政府肯定有能力

现在投资房产赚钱,中央政府有没有能力,又如何把大小资本家从这个赚钱的行当赶走。只要让投资房产不赚钱,大小资本家肯定会离开。

实际上,现在许多大小资本家(房地产商除外)都开始将转向投资股票和基金。上海的房屋租售比才2%,还不如存银行呢。北京的呢,房屋租售比也就4%左右。

中央政府有能力把大小资本家从这个赚钱的行当赶走,但现在没有魄力把大小资本家从这个赚钱的行当赶走。风险太大(针对几大国有银行的)。97年,董建华为了抑止香港的房地产泡沫。批出大量的便宜房子,结果措施太过,导致香港房市的崩溃。现阶段,如果大陆房市崩溃,炒作房地产的大小资本家会给几大国有银行带来大笔坏帐。这是让中央治理房地产市场投鼠忌器的地方。而随着股票和基金的繁荣高回报率,越来越多的人(包括那些投资或投机房地产的大小资本家)将钱投入与此,房市中买房自住率的提高。房市崩溃给几大国有银行的不良后果将越来越小。毕竟自住的人,只要还的起房贷,很少有人会把房子和坏帐留给银行,而重新租房子住。

只看政策面的调整喊了好几年,结果如何就知道。还没到紧迫时候呢,到时候就不是空喊了。2003年非典时,政府的前后表现很说明问题。

家园 希望如此

是啊
家园 是的,厨兄。但是,对消气同志还是要另眼相看

他和核心同志一起,为中国打开西方,特别是美国市场的大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美国人被他们呼悠了。。。

 没看出他们是形右而实左的坚定的共产党员。。。

 还指着他们中谁会成为中国的锅巴气夫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