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春运,酒店和房租 -- 斩鞍

共:💬42 🌺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春运,酒店和房租

    春运,酒店和房租

    吴敬琏先生提出春运涨价一说,网上骂声一片,这个是意料之中的。这个问题薛兆丰去年就写过,一摸一样的观点,也是骂得很惨。不过薛不如吴名气大,回帖里面恶骂多了,讨论的成分就少些。

    说春运涨价之前,先说另外的涨价现象。

    以前在杭州做酒店。当时国内造高星级酒店风气极盛,广大群众的日子又不如现在富足,很多城市的高档酒店都饿的前心贴后心。我们那个酒店也不例外,辛辛苦苦一年做下来,利润只够还贷款利息的。那阵子黄金周才开始没两年,酒店就迅速找到感觉了。每年五一,十一,差不多就是一年中唯一可以冲满房的时候了。一头把旅行团推得干净,另一头开始门市价卖房。

    这样下来又是一两年,消费者不乐意了。每年黄金周都是旅游局接到投诉最多的时候。到了99年,市政府也跳出来了,那年国庆前一个月,市府就发文明令要求各家宾馆酒店不得逾越日常价格,“乱涨价”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处”。行政会议上,总办两个指头捏了这个文件出来汇报,老总不屑地说:懂么不懂,话么死多。总办主任说:好歹是个文件啊,怎么办呢?老总说:不理它,我们又没涨价,恢复门市价格而已。

    我们当时的标准房价格是1200左右,但是日常根本卖不出去,散客房基本保持在600-900之间。

    说到客房定价,有好几个套路,比如什么千分之一法什么赫伯特法的,但是我刚开始做酒店的时候觉得特别奇怪:因为家家的门市价都和这些套路没大关系,主要是以同档酒店为标准。市场定价也是个标准方法,不过既然大家都卖不出门市价,为啥大家还都这样定呢?这几年听国内的同事说起来,才知道价格已经开始向门市靠拢了,当年可是看不出来的---谁知道长三角的发展会这么快?也只有在黄金周的时候,才知道门市价标定的好处。

    那年大家还是都卖门市价,我们做前厅的就在不停控制超卖比例,中低档酒店还有超卖价格的。投诉一样多,最后市政府也没拿出什么惩处办法来,就这么不了了之。后一年,索性连文也不发了。

    客房涨价和春运涨价有什么关系呢?

    吴说:限价是价格扭曲,造成资源的人为稀缺。反吴的观点说:春运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运力不足,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涨价不解决这个问题,限价起码能让一部分得到好处。反吴的观点乍一听是很有道理的,但稍微分析一下,里面也有问题。

    客运和住宿有点象,就是需求有时际变动。平时酒店卖半价客房是反映市场需求,旺季卖门市价也是一样反映需求?这是不是说客房数不足呢?显然不是。如果酒店的客房数能够充分满足旺季需求,那么淡季的时候大家一定死得很难看。铁路运力也许不象当年的酒店客房在平时那样过剩,但是毫无疑问,如果运力能够充分满足春运需求,那平时也会存在严重过剩。那么提高运力本身不是春运的完美答案。

    回到涨价问题上来,为什么春运不该涨价呢?一种流行的观点是:铁路是垄断行业,根本不存在市场竞争,谈什么扭曲价格?涨价肥了的只有铁老大。我既然对铁路没有经验,还是从酒店的角度来批评一下这种观点。铁路诚然是垄断行业,但这本身不构成是不是可以涨价的决定因素。客房市场是高度市场化的,尤其前些年国内的连锁更少,宾馆酒店都是各自为战,然而到了黄金周的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涨价,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满房,不管涨价还是降价,对客房销售数量没有大的影响。这样的情况下不涨就是放弃手中的利润,没有任何直接利益。供需矛盾大到这样一种程度的时候,市场里有几个参与者没有区别,因为总供给数量就那么多。

    现在谈限价,恰恰是因为铁路是国家垄断,如果铁路是一个多方竞争的市场(当然这不符合经济规律),那么根本不可能对企业进行行政限价了。

    问题是怎么办?酒店在黄金周的时候一天的收入也可以抵上淡季的半个月,但是有多少人会为了这几天的收入去多盖一两百间客房呢?毕竟一年的黄金周只有那么几天。卖门市价的好时光没有能持续多久,到01年我出国的时候,五一黄金周虽然还是满房,门市价卖出的却已经非常少了。在供给这段的改变不算太大,但是消费者迅速学会了调节需求。五一住房基本以上都是事先预订,早的甚至在两个月之前,门市散客不过是二十来人---更多的人索性不在这个时候出门了,花钱又受罪。春运涨价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呢?我想,如果运力明显不足,而春运的利润够厚,那么铁路从自身利益出发增加运力是可以预期的。如果到了这样一个临界点,增加运力的收入不能满足平时的维持,那么需要调节的就是需求这一端。春运涨价,而非限价,可以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当然,其中具体的操作要比在网上胡扯复杂精细得多。

    最后,说一下房租的问题。

    网上骂涨价的人大多从民工立场出发,考虑的是草根感受,我相信他们自己可能很多与春运涨价限价无关,动机很纯洁。不过恰恰是因为无关,可能会有一些局限。我在这里举房租限价的例子说明一下。

    我住在CUPERTINO,这里没有房租限价,可是隔了几条街的SAN JOSE就有,明年不得超过5%好像。年初房东涨了我两百块房租,我非常气愤:D,深深后悔为什么没有住在SAN JOSE。其实我很清楚房租限价不是个好东西,如果我是在寻找出租房,我就会发现尽管我愿意比现在的租户出更高的价钱,但是没有房子可租,而房东也无法获益于更高的房租,受益者只有现有租户。房租限价的观点,学界是已经彻底批倒批臭了的,但我还是气愤,因为我是现有租户。

    假设有1000个民工要回家,铁路运力只有300。涨价以后,只剩下300个民工要回家,问题解决了么?没有,因为另外700个人只是没钱回家,不是不想回,他们还是不满意。可要是不涨价呢?也还是只有300个民工可以回家,只不过可以回家的人换了换:有时间排队的人可以回家,愿意出高价的人不可以。这300比那300有优越性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300和我这样的房客一样,都属于受益于现有系统的人。

    总结一下:运力是不是可以超过300,这与涨价是可以正相关的(注意,是可以不是一定,既然这是行政垄断,市场规律就不完全发挥作用)。但是运力限制范围以内,毕竟只有300人可以回家,涨价是一种筛选方式,未必比限价不公平---除非认为有钱点的就没有同等的回家权力。我们可以不管经济效率上的损失,但是要说这300人更需要社会的关心,未免有些来由不足。好比我虽然不满意房东的涨价,倒也不至于认为自己就是应该比别人用更低的价格租到房子一样--毕竟我未必在这一家公寓住一辈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应该涨价,但利润怎么分配是个关键问题

      首先现实存在票贩子,而且很多有关系的票贩子。就算不涨价,买不到票的还是买不到票。票贩子利润很高。如果涨价后,票贩子的利润空间缩小,铁路的利润增加。如果铁路部门把这部分利润投入到铁路建设当中去,多建一米铁路,这涨价就有意义。不涨价,只能让票贩子多赚,票贩子可不会把多赚的用来修铁路。

    • 家园 把700跟300换一下位,思考一下,就会发觉不是经济问题。
    • 家园 春运和黄金周完全不同。

      例子中的酒店房价变动是在黄金周的情况下,这与春运是完全不同的。黄金周的消费是弹性的,市场需求可以受到价格较大的影响,大家都有切身体会,现在黄金周去著名景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春运就不一样了,人们回家的需求太强烈,消费需求是刚性的,受价格的影响很小(不能说没有),限价的意义就没有多大了。

      最令人生气的是,铁路票价在平常的日子里是限价的,到了春运这种需求高峰就不许限价,要来市场经济了。需要了就是市场经济,不需要了就是计划经济,这是标准的强盗逻辑。姓吴的既然这么支持价格自由,为什么不主张铁路票价在日常时间降价?难道他真的不清楚其中的利害吗?要放开就一起放开好了!鄙视国内的许多学者。

      • 家园 好像铁路票价在日常时间是降价的

        春运不过是恢复原价而已。。。然后被勒令不许恢复原价。。。新闻报道了。。。

    • 家园 经济学可不仅仅是价格需求

      一个决策更多时候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

      涨价对谁有好处呢,只有铁路部门。实际上作为已经 创造丰厚利润垄断国有企业,铁路部门对因为涨价而增加的利润恐怕并不是特别在意,所谓效益递减。考虑到利用近水之利广送人情或捞好处,就连铁路内部恐怕也对这个建议好感有限。

      甚至对于有钱而没有时间排队也没有关系或不想利用关系的人,涨价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好处。如果不涨价,他们照样可以从票贩子手里买到票。价格规律照样在黑市上起作用。即使涨价,就像前些年那样涨价,这些人多半还是要去票贩子那买票,除非铁路部门能把票价涨到接近票贩子的水平上。

      网络上掌握话语权的人群大都托托人费点劲还是可以弄到票的,自然票价越低越符合其利益。所以难怪在网络上是一边倒的反对声。

      至于回家的民工和票贩子,很显然他们也是不喜欢涨价的。

      总之这么一个涨价建议,好处就是把部分票贩子的利润转移给铁路部门,是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 家园 能否解释一下

        票价涨到票贩子的水平, 把票贩子的利润转移给铁路部门,同时打击了春运的需求端,为什么是不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

        铁路不拿的利益现在没有落到民工头上。涨价起来,这些人可能不满:有时间没钱的,有关系没钱的,票贩子,铁路内部的权力寻租者。他们是否组成了大多数?

    • 家园 这是管理学里典型的需求管理问题

      REVENUE MANAGEMENT,最先应用在民航,后来扩展到酒店,租车等行业。现在这种管

      理技术已经全面向各行各业铺开。这个技巧的应用条件主要是产能固定且紧张,而

      提供的服务可以细分。以最早实行的民航为例,同样一个经济舱的座位,大家付出的

      票价大不相同。你可能觉得不公平,因为飞机一旦起飞,大家享受的服务是一样的,

      包括同样狭小的空间,同样垃圾的食品,同样长度的飞行时间。服务的差别在于定

      票时的限制不同,贵的票可退可改,适用于商务旅行者,便宜票不可退不可改,只

      适用于对价格敏感的私人旅行。贵票和便宜票的比例则根据旺季和淡季的历史数据

      调整。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价格,把产品或服

      务卖给正确的顾客,也就是最需要该产品或服务的顾客。

      关于公平问题,总起来说是公平的,可以从数学上证明。但简单解释包括几方面。

      如果价格固定,那么公司对产能扩大的投资就会有顾虑。再一个,假设政府严格监

      督,商家确实只能设一个定价,那他会怎么做?多半会设一个较高的价格,来保证

      利润最大化。而进一步的后果就是有一部分灵活定价情况下可能能得到服务的人群

      永远得不到服务了,因为价格上去了。另一个后果是资源大量闲置,包括空载的飞

      机,火车,空房间,等等。简单讲,允许企业自由定价之后,高能高上去,低能低

      下来,该高时候高,该低时候低,社会效率会提高。

      再用民航业举例。七十年代美国放开定价之前,坐的起飞机的主要是有钱人和商务

      旅客。放开定价以后,航空业才有了爆炸式的发展,普通老百姓才能坐上飞机。而

      美国的铁路在放开定价后,第一反应就是关闭大量线路,因为实在是不挣钱,可见

      先前有多少资源浪费。

      最后再说说春节回家。我家雇的保姆(小时工),兄弟姐妹四人都在北京打工,加上

      各自的配偶四人,每家子女一到两人,回安徽老家过年。于是大家租了一辆老乡的

      中巴,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回家,很方便,而老乡也很高兴,回家一趟还能挣点钱。

      我想说的是,各种经济高效的春节交通方式很多,灵活定价能让大家自主选择在舒

      适性,经济性,灵活性上综合起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 家园 越想越气愤,再来

      假设有1000个民工要回家,铁路运力只有300。涨价以后,只剩下300个民工要回家,问题解决了么?没有,因为另外700个人只是没钱回家,不是不想回,他们还是不满意。可要是不涨价呢?也还是只有300个民工可以回家,只不过可以回家的人换了换:有时间排队的人可以回家,愿意出高价的人不可以。这 300比那300有优越性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300和我这样的房客一样,都属于受益于现有系统的人。

      还是1000个民工,这次是打工失败,要是车票降价到0.99元特价票,1000人都可以回家,不降价或者涨价,只有300人能回去,剩下700人成盲流、乞丐、罪犯等等社会问题。价格确实筛选出了社会问题。

      举例还是要公平。

      • 家园 客运的情况,短期内价格只能调节需求,不能改变供给

        打工失败的交通费用无法承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学教科书上说资本家往河里倒牛奶的那段。

        回到主题吧!春运问题本身是运力而不是价格。如果火车上只有300个位置,别说0.99元,就是免费坐车,也还是只有300人可以回家,另外700人怎么办呢?就算立马决定再造3个火车出来,怕是也赶不上过年了。

        至于淡季是不是降价的问题:

        不管铁路还是客房,不管公有还是私营,运营者的目的都不是实现100%的利用率,即使撇开利润不谈,也要考虑收支平衡。价格降过了临界点,利用率越高越亏,降价则没有意义。我出国那年,铁路好像还是全面亏损的,现在不知道如何。如果价格里面本来没有多大利润空间,盈亏临界点就会高些。当然,在具体操作上,铁路一直很牛,这是沿袭事业单位的传统吧?

        (狗了一下,铁路2000已经实现全面扭亏,不知道主要来源是货运还是客运,我疑心货运的可能大些,不过货运价格本来就机动。客运这一块的价格相对固定,不知道是不是政策因素。)

        • 家园 现在一样有倒牛奶的

          狗了一下,陕西、内蒙都有倒牛奶的事件。

          草标社会主义一样做这些事

          回到春运涨价,铁路根据市场原则,觉得春运是卖方市场一顿猛涨,然后淡季又不按市场规则降价。这算什么?是铁道部还是铁路集团公司?我想铁道部主要应该是按照中央政府要求,完成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和铁路建设。

          说到服务铁路客站和长途客运站那差得可不少。

        • 家园 用价格无法判断谁最需要回家

          因为每个人的收入是不一样的。一个月收入一万的人只要有强烈的回家愿望他就可以承受一万一张的票价,但一个月收入一千的人无论他多么需要回家他也不可能承受一万一张的票价。所以用价格来筛选哪300个人可以回家并不公平。

          铁路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是中国政府全资所有并经营的。中国政府修铁路的目的显然不是通过铁路获取利润,否则直接将煤炭运输价格提高10倍,利润肯定狂高,但是整个国民经济就完蛋了。铁路涨价确实可以减少客流量,但可能会引起其他问题,比如很多人会提前两周甚至一个月就回家了,这肯定会影响经济。

          • 家园 下面答复了

            链接出处

            只要存在筛选,就不公平。月收入一千的人可以回家,而月收入一万的人不能,这也不能说是公平吧?如果我们假设他们的回家愿望同样强烈。

            另,如果经济完了,煤炭还有人买么?利润还存在么?那还会有人涨10倍的价么?

            • 家园 公平不是说大家都有票

              公平应该是对于1000人来说获取那300张票的机会是相等的。如果以价格来筛选,那么对于穷人的机会就远远小于富人。考虑另外一种极端的情况,即如果完全抽签决定,那么就是完全公平的,即所有人获取票的机会都是30%,但这无法反映这1000个人对回家的不同需求,可能出现抽到签的人认为倒票的利润比回家更重要从而把票卖掉的情况。为了机会均等,我们就需要一种大家都拥有的且拥有量大致相等的东西来进行筛选,那么时间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即可以使每人机会大致相等,且可以反映不同的需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