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回头再说萨达姆之死 -- 碎片与记录

共:💬9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回头再说萨达姆之死

    萨达姆之死,已经过了将近一周。正如大多数人所预见的,萨达姆之死,并没有改变伊拉克国内的局面——它既没有使得局面更混乱,也没有使得局势明晰起来。今天新闻说一个美国人和他的两个翻译在巴士拉被绑架了,算是一条新闻,但伊拉克什么时候少了这种新闻呢。

    但萨达姆之死,对美国方面来说,我却颇有一些东西看不清。

    在河里,我曾经发帖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即对美方来说,最合算的应该是将萨达姆永久囚禁,让他对人们的印象逐渐被淡忘;但要处死萨达姆,当今伊拉克政府的推动力势必很大,因为他们是那样一群人——永远会对萨达姆充满仇恨,因为他们也永远对萨达姆怀有恐惧,因为潜在的萨帮报复,或者万一一日美军撤走形势失控。同时,现任伊拉克政府也需要萨达姆的死来证明一些事情:首先是他们完全控制了伊拉克的局面,他们对于国内而言足够的强势;其次多少算是一点民主政体的象征,尤其是对于拉拢那些对萨达姆怀有刻骨仇恨的群体而言,“看,一个民主政权帮你们灭了心头大恨。”

    但,萨达姆之死,无论以何种方式,就长期来说,它都会在中东地区对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阿拉伯民族的自尊心。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元首,被西方国家的军队推翻,且最后被处死,这种印象对于所有怀有大阿拉伯情愫的人来说都是一个伤疤。这就像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日本人在1930年代杀入中国,然后以1927年血债为由把蒋介石给处决了,我想这个结果无论对于何方中国人都是难以接受的,哪怕是对于CCP而言同样如此。

    而且,美方与现任伊拉克政府,虽然在法理上找到了处决作为个人的萨达姆(而不是作为元首的)的理由:反人类罪行。但是从行动开始到最终实现对萨达姆的宣判,这一过程却是不合理的——即最开始入侵伊拉克并推翻当时政权,在法理上是非正义的。这一过程,无疑将在长期上增加这部分阿拉伯人士对西方世界的仇恨。

    萨达姆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也会造成阿拉伯世界对西方的反感。众所周知,萨达姆在历史上一度是亲美、亲西方的;如果我们回去点数历史,除了入侵科威特这个事件,萨达姆事先并没有取得老布什政府的认可并自己产生了错觉之外,事实上萨达姆政权很少做出忤逆美国政府的事件(后来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是个笑话)。而处死这样一个人,当然也会在阿拉伯世界中增加对美国的不信任感。它的实质效果跟处死一个一直对抗西方世界的领袖,或许没有多少程度上的差别。

    其次,对萨达姆之死,反映最正面最强烈的,基本上都是对萨达姆自身有着刻骨仇恨的,如其国内的敌对教派以及科威特人(伊朗的反应比较奇怪,再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层面上,萨达姆对少数人所做出的罪行(如库德尔人)将会被大多数人所遗忘。

    再次,在长线上看,萨达姆的复兴党所做出的推动伊拉克社会变革的成绩,将会被阿拉伯世界的改革派以及部分大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提起。虽然也有河友提及,萨达姆与其复兴党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被他们后来所发动的对外战争与对内专政所抵消掉了;但对于那些渴望改革与统一的阿拉伯人士而言,萨达姆及其同志的所做所为,依然有着重要的“符号意义”;且与上一点相关,萨达姆对外战争以及对内专政所带来的伤害,会逐步地为那些没有感同身受的人们遗忘。

    回到美国这边的角度。我虽然认为处死萨达姆,主要是美国满足其目前在伊拉克的合作伙伴——时任伊拉克政府之要求所做出的举动,但在日期的选择上,却很令我意外。由于我对他们的民俗了解甚少,所以我并不知道在新年前一天对于穆斯林的意义。

    在这一天处死萨达姆,把萨达姆当作向先知亚伯拉罕献出的“牺牲”,固然可以满足伊拉克现任政府的成就感(向萨达姆的支持者及教派调心),但同时也挑衅了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后面这种效应,或许是伊拉克政府毫不在乎的,但美国人却不能不在乎。那么,美国人纵容在宰牲节这一天处死萨达姆无非于三种可能:1- 小布什的幕僚们在这个问题上对穆斯林的习俗知之甚少; 2-美国政府的确想向伊拉克国内的不稳定因素挑衅,随之而来的应当是小布什政府的向伊拉克增兵的计划(但这一计划目前在其国内被民主党大为攻击 美民主党施压要求放弃增兵伊拉克),但美国政府并没有从整个中东局势以及阿拉伯世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3-美国政府的确无所谓于向整个中东地区挑衅,那么问题就来了,美国政府又打算在阿拉伯世界中执行怎样一个政策呢?

    事实上,萨达姆的死各方的反应,依我看来,是出乎西方世界的预期的。笔者所看的新闻电视台,主要是BBC。BBC在萨达姆被处死的第一天,全天播放的几乎都是整个世界如何拍手称快,而后才逐步反映出,从中东到整个世界对此事件的非正面的、甚至是反对的那部分声音。事实上,除了伊拉克内部而言,明确地、积极地跳出来对萨达姆被处死的国家叫好的国家似乎只有科威特与伊朗,这两个对萨达姆有着深仇大恨的国家(或许我遗漏了一些)。当然,整个西方世界尤其是有士兵被派驻伊拉克的国家,其政府普遍是拍手称快的,但同样也对是否应当处死一个国家元首怀有争论,如不少的欧洲国家。

    这是BBC上一条关于萨达姆之死各方反应的新闻链接:

    处决方式使“萨达姆成为烈士”

    而对萨达姆被处死的录像的外泄,也是一个微妙的信号。笔者记得,从BBC第一次播放新闻中,即可以看到官方的录像,同时也已经看到了手机录像的部分镜头(如萨达姆倒地之后的那个录像,非常模糊,我判断应该是手机录像的一部分)。而对此事件的严厉态度,则完全是在各方反应,尤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在各国的游行以及部分国家的抗议之后,美军以及伊拉克政府才做出的。更奇怪的是,按照新闻,萨达姆的死应当有超过20人的见证者,而私人录像的拍摄者居然是两个卫兵,这未免让人觉得奇怪。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无论是伊拉克政府,还是美军,在当时都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事件所带来的各方反应。

    萨达姆之死,在短期,当然不会带来中东地区或阿拉伯世界的剧烈变动;但是在长期而言,从此事去观察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及效果,观察阿拉伯国家的发展,依然是一个有影响的事件。

    起码这一点我是赞同的。我曾说,萨达姆应该在与美军的对抗中战死,这样会使他成为一个阿拉伯英雄;那如今,即便他没有战死而是被处死,但他依然也会成为一个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只是这种英雄形象需要一定的时间被沉淀,被塑造而已。

    • 家园 借伊拉克什业派之手或之名打击伊拉克逊尼派

      打惨了就拿什业派的伊朗吓唬科威特,沙特这些逊尼派国家。

      吓得这些国家愿意出钱出兵赞助了再对伊朗开打。

      peace between the Sunnis and Shias is bad. so Saddam has to die, reportedly, in Shias' hands, in a humiliating way.

    • 家园 萨达姆的确可能被符号化亚

      萨达姆的被处死,很难说日后会不会成为阿拉伯世界的圣徒

      随着时间的推移,萨达姆的专制会渐渐被遗忘,而他早期生涯中的理想主义和阿拉伯大一统思想会逐渐显得鲜明起来

      正如我每次回忆起《大决战》的一个镜头——那个蒋介石站在中华门城楼上说“我当死在这中华门之上(原句忘了)”——时都会很感动,而不会在意晚期国民政府带来的种种腐败和社会问题。回到现实中时我往往感慨蒋介石为什么不真的在中华门上殉国。当然,这对一个有自由生存意志并渴望复仇的人来说并不公平。

      可惜的是虽然无论蒋介石或萨达姆都没有勇气选择殉国这条路,但美军却主动的造就了殉国的萨达姆。

      伊拉克临时政府想处死萨达姆以巩固自己的基础或是让人们忘记萨达姆,但结果也许会造就一个“不朽的萨达姆”出来。

    • 家园 花。另请问

      处死萨达姆的那一天在伊斯兰教里有什么特别含义么?

    • 家园 萨达姆会成为英雄的

      成为中国人的英雄。

    • 家园 受教,受教
    • 家园 花。长知识了。
    • 家园 占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