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练武记 -- oiler2

共:💬28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练武记

    我年轻的时候有一阵子身体不好,不好到不能上体育课的程度,老师说,你去找张老师学太极拳吧,这样每学期也可以按体育60分处理,不然你很难毕业。

    于是我就去找张老师参加太极拳班。张老师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却也满面红光,一口答应我加入他的训练班,除了约定每周两节课之外,并说每天早上他在操场教拳,希望我也参加。教拳完全免费,而且加入退出随意,很多同学对拳术感兴趣,来跟着比划几天,也就索然无味。很少有坚持下来的。坚持下来的都已是高手.

    我因为没有别的选择,也只好坚持下来,跟着比划,好在前后左右都有高手,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杨氏八十四式太极已近学完。每周两节课都不教新内容,而是改架子,一个动作要反复做几十次,一节课下来就大汗淋漓,加上每天早起,胃口就开了,身体就好起来。两个学期下来,已经比原来还健康,但因为喜欢太极课,也没有申请回来上正式体育课,所以我的体育总是六十分,几年间,再没有得过三好学生奖。

    张老师在太极界人脉很好,不时能请到大家来给我们辅导,其中最常见的是傅家父子,傅钟文和傅家生。老先生接近八十的样子,挺着大肚子,少先生也有四十左右,个头都不高,也就一米七左右。不像现在,当时大学生尚属天之骄子,傅家父子也以能辅导我们为荣。很尽心尽力。

    俩人每次来都带一群徒弟,性致好的时候老先生还要表演一下推手,推手通常不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上,怕伤着,总是老先生的几个徒弟,有时单个,有时全上,都被老先生推出老远。佩服之余,当时我的想法也有点古怪:这些人跟老师这么多年,还是超不过年近八十的老师?是装的,还是本身就笨?或者是老师根本就不想把秘密教给他们?少不更事,现在想起来自己那时的想法就觉得好笑。

    少先生打拳甚是好看,穿着白练功服,如同一团云彩在慢慢飘,又如小河在潺潺流。我问少先生什么时候是最佳练拳时间,他说,要是养身体最好早上,练功夫,最好半夜12点之后。我本来想练功夫,一看时间不对,也只好作罢。

    后来还请了不少当时上海的陈氏太极高手,其中一个女的,忘了叫啥,看起来三十多岁,自称接近六十了,每次陪一个近八十的老先生,也忘了姓名,来教我们太极实战用法,我记得他们一来是因为认识到太极还有驻颜作用,(当然这是胡联系归纳法得来的,就因为她练太极,而又看起来年轻)想想自己如果到六十岁也依然能玉树临风,那干劲是不一样的;二来是还真学了不少有用的东西,虽然大部分忘了,但毕竟有一两手记到现在,都是在被动情况下转败为胜的小技巧,对付那些不会擒拿术、不想大打、又爱出手的人特别有效。表演起来特别有效果,“你看你把我这样了,动不了吧,看我”说着一晃身,对方已被制住,这时候哪有不服气的道理。单对方如果是擒拿高手,这些都白费,因为几乎所有的擒拿招数,都有破解的方法。出了国,发现很多武馆老板也用这些唬老外,一唬一个准。

    毕业后到单位,深深理解生命在于运动,打球不在行,又不爱跑步,于是就坚持每天早起练拳,练拳要找僻静的地,一个小花园是我常去的地方,有一天早晨,练到一半,忽然觉得不好,有人偷拳...

    to be continue

    • 家园 俺当年没学完,现在只会半套陈氏83式

      看来还是得赶紧把剩下的半套练熟。

    • 家园 有人评价一下行云流水吗?

      表演的几个都是太极拳冠军,看着挺好看的。

    • 家园 大概是怕推不动吧。

      推手通常不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上,怕伤着,总是老先生的几个徒弟,有时单个,有时全上,都被老先生推出老远。

    • 家园 ...
      • ...
        家园 别吓唬我

        我只跟你比喝酒。

        • 家园 ...
          • ...
            家园 主要是我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比武,不是多数练家的对手。

            论喝酒,目前还没有对手。(自己鼓掌)

            我在加拿大见过好多次熊,有一次,一只熊和我们的汽车赛跑,当时车速80公里。它竟然平行跟跑了一公里多。

            还有一次,一只棕熊过马路,一米多高的大胖身子,竟然及其轻松地从路边不到半米高的栏杆下一钻而过。叫人叹为观止。可见什么是“熊腰”不但极有力而且极柔软。非得太极精髓者不敢自称也,跟老兄推手,岂不是自找难看。

          • ...
            家园 主要是这个ID取的好啊
    • 家园 练太极拳的人好像都很温和

      油兄似乎是个例外。

    • 家园 【原创】练武记(完)

      我大喊一声,什么人胆敢偷拳?一个箭步冲过去,伸手点了他胸口三个大穴位。

      这是我事后根据金庸小说设想的,实际情况是,我就一个收式停了下来,笑眯眯的看着来人,来人四十岁左右的样子,一看就不是我们单位的人,

      来人说,你练的是太极拳,

      我说是的,瞎练。

      你可不是瞎练,从你的架子看,明显是由名师指点过。

      这我就奇怪了,你那里看出来的?

      你的一着一式,都是杨家老架子味道,很多小地方不是一般健身推广拳能注意到的。

      这么说虽然对我来说希奇,但也确实有道理,不禁对这人刮目相看。然后大家通报姓名,原来他是隔壁船厂的老李大哥。

      李大哥自幼练家传的螳螂拳,确实是如火纯青。后来感觉年龄大了,螳螂拳有点费力,拜在一位太极拳师名下,开始练陈氏太极。于是我就请他展示一下陈式,李大哥毕竟是根基很深,一趟陈式走下来如行云流水,真是好看。对陈式我一直是很向往,在大学也学了一点皮毛,然后跟李大哥推手,远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就提出来拜他为师,重学陈式,李大哥说我不能当你的师傅,但我可以回去问问我师傅看看他愿不愿意教你,事情就这么定了。

      过了几天李大哥来到我练功的地方,说好消息,我师傅愿意收你为徒了。

      就这么选了一天,我和李大哥一起去见他的师傅,我特意买了两瓶酒做见面礼,来到一个大院子里,看见不少人在那里练功,李大哥进去说了些什么,就有两个人出来,把我领进房子,师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方面大脸,两眼炯炯有神。问了一下我的背景,又来到院子里让我比划了一番杨式太极,觉得很满意,就说,留下吧,带酒干什么,以后不要在带东西了。从那以后,我就学起陈式来。

      后来我才知道,师傅收我是因为我是大学生,因为师傅每次都给来参观的人介绍我是某石油公司工程师,特来找他学拳等等,师傅很有面子,我也就很有面子,加上不懂江湖上的规矩,闹了不少笑话。只有一次惹得师傅发火了,那一天师傅高兴,再院子里打起了陈式二路炮棰,我站在他身后跟着比划,师傅打完,我也收 式,师傅很气愤地对我说,你以后不用来了,我看你已经出师了。吓得我赶紧道歉,其他人跟着说好话,师傅才消了气。不过事后,据李大哥说,师傅跟他说,不愧是大学生,就是比别人灵,整个二路他竟然跟了下来云云。

      就这样我在周末跟师傅学,平常早晨有李大哥辅导,进步倒是很快。一年以后工作紧张起来,就不能经常去见师傅,只是逢年过节送本挂历过去。每次师傅都让我练上一趟,然后摇摇头说退步了。弄得我很惭愧。

      要说这段时间学武收益最大的,是李大哥的女儿。

      李大哥这时提出来让我帮他上初三的女儿辅导功课,我答应了,李大哥的女儿让老师耽误了,学习在班里倒数前几名,我也真的没有花大力气,每次辅导都是把课本翻开,问那里不懂,然后按她能听懂的语言给她解释,一星期两个小时,多半个学期,我就不用管她了,一跃成为班里前十名,顺利考上了一个初中中专。毕业后进了证卷交易所,那时侯我已经在国外了,还收到李大哥充满感激的信。

      出国后有一次心血来潮,想把师傅办过来教武术,师傅一年纪大了为理由推辞。李大哥终于上了远洋船队,是高薪工作,自然也不愿意出来。

      我最早失业的时候还想过开一个武馆,竟然有个老外愿意帮忙出资,最后掂掂自己的分量,还是做石油比较好,于是作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