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海外的华人应该怎样教育子女的祖国观念? -- 牛铃

共:💬57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海外的华人应该怎样教育子女的祖国观念?

    无感而发

    第一代移民好像比较简单,虽然入了籍,中国就是第一祖国,加拿大是第二祖国,就像中国胃,改不了。

    但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子女呢?好像应该教育他们把加拿大当作祖国吧?毕竟他们的大部分人生要在这里度过,而以后他们的子女可能连中文都不会了。。。

    仅供讨论一哈

    • 家园 问题太大,越想越怕

      站在全球的角度,站在全人类历史的角度,在哪里生活,何为故国都不是那么重要。

      或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地球也不过是个小兄弟,何况我们人类呢。

      可是我们是个可怜的小个体,有点思想,有点自尊,活在当下。

      我们连自己的脚都管不住,怎么能要求孩子的心呢?

      何去何从,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吧。

    • 家园 好题目阿,难讨论阿

      俺同意小孩子是上帝的礼物,多可爱。他们的人生该怎么过,迟早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但是他们成年之前,那就是养不教,父之过(母亲可以没事了?)

      俺的女儿快六岁了,已经上一年级了,自从kindergarden开始,就不太愿意讲中文了,虽然每周六都送去中文学校,在家也经常提醒她要讲中文,可是平常她接触的东西,中文的可就太少了。

      最难办的事情,是她对中国的印象并不好。去年曾经在国内住了半年,环境当然没法和这边相比,上个厕所能难为她得很,甚至憋着到家才方便。再就是国内幼儿老师风格和这边格格不入,这边讲自由发挥,她如鱼得水,那边讲一切服从,她可就适应不了。

      现在和她开玩笑,就是说:送你回中国好吗?她一定大声地说No。如果说爸爸要去中国待很长时间,你去不去,她才勉强答应说可以。

      以后的日子都是她自己的,俺看也就是顺其自然吧,尽量多教教她亲近中华文化。不过加拿大和中国没有多少战略上的冲突,所以对将来俺还是乐观的。

      • 家园 我在溫哥華

        中國人多。朋友也不少。家裏大人都看新時代電視。我的女兒11歲。上中文班及講中文(廣東話)沒問題。

        但她閒來,都是看英文書及英文台。所以祖國觀念,對她來說就十分困難。對她來說,中國是遠在天那方....。

        上一輩的移民,當時種族岐視還嚴重,當年的中國人,就算他們在加拿大誕生的下一代,都仍有在異鄉的感覺。但我們的下一代.....

        • 家园 可以说现在隐形歧视依然存在

          这种环境依然会提醒我们的下一代: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中国人。我女儿那么小,才上一年级,居然已经碰到过白人小孩叫她回中国去,这说明白人之中依然存在他们才是加拿大人的顽固思想,自己不敢公开说,偷偷告诉自己的小孩。我自己上学的亲身经历:曾经有白人当面质疑我们这样的移民所谓对加拿大的loyalty,其实那个人还是刚刚从美国来的,就因为她是白人,所以自我感觉比你们有色人种要更加忠于加拿大!我老实不客气地予以驳斥:都是移民或者移民的后代,谁也没有权力质疑别人所谓对国家的忠诚!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是基于真实的故事,讲三个获得英国籍的阿富汗移民或者后代回访阿富汗故乡时,碰上美国攻入阿富汗并被逮捕,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被送到关塔纳莫,即使是英国公民,也没有得到英国领事的保护,没有得到任何法律程序的保护,根本没有律师和公正的法律审讯,而有的是被殴打、虐待和逼供!所谓的证据薄弱的可笑,而同时拉姆斯菲尔德大言不惭地向全世界宣称,所有在关塔纳莫的囚犯都受到符合日内瓦公约的待遇,而且符合人道。实际上这三个人最后不但没有证据说明他们是恐怖分子,反而有确凿证据说明他们是无辜的,只不过是到阿富汗参加朋友的婚礼而已,结果不得不释放了他们,还企图拉拢他们为美国作间谍,还恐吓他们不得向外界讲述关塔纳莫的真相。事实是,直到最近,关押在那里的700多名囚犯中只有一个人被起诉,那就是澳洲的Hicks,还是一个白人。看完这部片子,对比美国的所谓人权和反恐战争的高调,真是有令人作呕的感觉。有一个出生在加拿大的阿富汗裔少年,自然是加拿大公民,他在阿富汗参加了对抗美军的军事行动,一直关在关塔纳莫,眼睛失明,身体衰弱,加拿大外交人员根本没有得到探视他的权利,更谈不上公正透明的法律审判了。哈帕在闭口不言此案的同时,频频向中国故作姿态,为疆独恐怖嫌犯玉山江出头,摆出一付捍卫加拿大公民权利的假相,他以为中国比美国大爷好惹罢了。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依然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说句老实话,我对将来中国和西方发生大冲突时,海外华人的可能处境不予乐观。不管你的立场是左是右,到时候很可能一样以种族划界,即使华人有加拿大国籍或者美国国籍,出现关塔纳莫那种肆意践踏少数族裔人权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因为今天这样的危机已经在埋下伏笔。住在加拿大也好,美国也好,华人们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不管你是亲中也好,亲台也罢,你可能永远是异类,那一天关塔纳莫的噩梦也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 家园 飞人说的对啊!所以我常常在想,要不要海归?
          • 家园 这种事多了去了

            几乎所有的华人在国外都会碰到这样的经历,远的不说,李文和案就是典型的例子。要真正融入一个国家是很难的,美国黑人也是花了几百年才融入整个社会的,而且期间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 家园 隱性歧視

            應該仍有。但在大城市,由於外來移民太多,情況尚不算嚴重。對小孩來說,相信沒有上一代那種寄居異地的感覺。

            加拿大相對美國,傳媒的開放及人權,勝上多多。但如果今年大選,保守黨變成多數政府的話,我就相信他們會大幅度向右轉,與美國看齊。這是加拿大的悲哀!!坦白講,我對克里田甚懷念。如果不是他,加拿大會陷入伊拉克這深潭中。但如果保守黨是多數政府而美國佬攻擊伊朗的話,加拿大會如何走?

            美國現在掌握傳媒,如果戈培爾復生,都要甘拜下風!!但無奈那些以電視新聞來作為消息來源的大眾,又焉會質疑,他們所接受的資訊??

            一個大大的隱憂是美國佬正向互聯網入手。Net Neutrality這重點,在大財團的游說團攻擊下,似乎不能長保。到時連互聯網這個資訊最自由的寶地,都落入操控者手中!!

            • 家园 美国加拿大的老百姓真是naive,难怪政客有操纵空间

              所谓主流媒体对于引导民众,“居功至伟”,越来越熟练了,这帮混蛋!

      • 家园 我女儿也是在北美出生的

        小时候和贵千金情况差不多,但是今天提出来,明年暑假最好回中国去过,一是想shopping,二是想学中文。自己觉得一张中国脸,中文只会说不大能读写,太难为情。朋友中有不少小孩是这样。

        • 家园 小孩子愿意学那就最好了

          我儿子4岁半,每天看洪恩宝贝特高兴,中英文都学了,看着他觉得特可爱,原来儿子真是自己的好

    • 家园 顺其自然吧

      要是我们那么热爱中国,也不会选择在海外定居,所以教育子女热爱中国,他们看着也别扭。但是教导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必须的,因为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华人,都有共同的历史,不能选择,跟中国的纽带就要看利益联系了,是可以选择的部分。

      我就打算教一点中华的文化,去中国我以前长大的城市旅游一两次,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如何是他们自己的判断,顺其自然。

      • 家园 影响他(她)去爱中国文化,仅此而已

        我是自由派,所以非常赞同顺其自然。

        中国不是他们的祖国,所以对中国这个国家的感情更多的应该是文化上的亲近,谈不上爱。

        而且西方长大的孩子,从小感受到的很多理念和国内非常不同。他们以后主要面对的是如何在西方社会里生存发展,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这种文化背景成为他们的财富,而不是与他们所受的主流价值教育产生冲突从而变成包袱。

        • 家园 母体文化和所在国教育是不冲突的

          我从那里来——这个恒定疑问是跨文化和宗教的,也是有普遍认同性的。一个最好的例证,是西人父母收养中国孤儿后,千万百计教她们汉语,给她们创造接触母体文化的机会。

          不太明白贴主的主流价值教育是什么意思。我所在的加拿大,多元文化已经立法,政府出资鼓励中文教育,中文成绩可以做为孩子升学成绩的一部分。我和我周围的同胞,从来没有发现主流和非主流价值教育的存在。

          孩子如何把汉语和英语听说读写的一样棒,是我惟一要解决的。

          • 家园 能够让下一代保持母国文化已经很不错了

            要培养对母国的感情只有一种可能:中国成为比现在国更加富裕的国家,有更多的机会,差距大到让他们有移民中国的欲望。

            人都是逐利的个体,都会想尽法子在各种环境中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以前华人在国外保持中国文化是半被迫的,人家都不跟你通婚,你不保持都不行。现在族群之间交流多了,通婚多了,能够保证下一代开始完全不跟外族通婚都难,过多两代还要保持母国文化,难。

            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过了五代,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最伟大的国家,子孙都在那里怪我们干吗吃饱了撑的离开中国,害得他们要上新西方移民中国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