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点culture shock -- 端娘

共:💬28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一点culture shock

    昨天晚上,楼下的韩国一家来邀去坐坐,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一个是韩国的姑娘,一位是中国的小伙。半中间来了一个澳大利亚的老小伙,带来了一点culture shock。

    聊天本来很高兴。只不过四个亚洲人的话越来越少,就听澳洲老小伙白话了。端娘插空跟旁边人交流了一句,澳洲老小伙追着问你们说什么呢,旁边人说:“It's a secret.”老小伙大摇其头说:“This is rude.”大家都愣了,咋啦?人家说了,我们澳洲人不喜欢这样,你们可以另找一天这样,今天我在这里,这样很不好。明白了,感情不乐意了。我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这简直跟个小孩子似的嘛,不告诉我就不跟你们好!一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要是我说跟你没关系你怎么什么都想知道,好像会让气氛更不好,也就纳闷着不吭声。老小伙自己换了话题,接着侃。

    散伙出来的时候,老小伙又道歉:“如果我刚才有点rude,请原谅。我们澳洲人都是直通通的,会马上表现出生气,但是也会很快原谅。”端娘表示东西方差异么,没关系。唉!我现在想,其实挺好的机会,告诉他得明白东方人的思维方式:别人不想告诉你的就别追着问;还有,你生什么气啊,是你让别人尴尬啦……总之,你们直通通可别要求大家都直通通啊。

    我接触的老外不多,但是在国内的时候认识一个德国人一个法国人,后来比较熟,会因为一些文化差异发生激烈的沟通。总觉得他们到东方来了,也号称自己多了解东方文化,可是姿态总是居高临下的在评判:哦!你们怎么这样你们怎么那样!法国的那个娶了中国老婆,后来还好点了,偶尔说说,老婆会收拾他。

    虽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但到了国外好像就总是被贴上标签,你是中国人,你是澳洲人。自己也渐渐的觉得我代表的就是中国人,澳洲人,说话也是我们中国人怎样,澳洲人怎样。在日本更过分,统统贴上外国人的标签,然后就是外国人不懂垃圾分类,外国人说话声音大,外国人不排队……可能就是巴西的一个学生把纸的酸奶盒放进了塑料收集袋,中国同学聚会时吵了点,韩国人在食堂排队招呼后面的同伴加塞了。统统划到外国人的一边。

    一个人从小生活的文化环境一定会留下深刻的烙印,大致不差,可是在具体交往中个人性格什么的影响更大吧。中国人和中国人可差远了去了,一家子几个孩子还七长八短呢。非得这么一划线,像生物学分类似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化标本。

    忽然想起小时候玩的游戏,我们要求一个人,然后一边越来越多一边越来越少。还真是社会生存的演习,告诉你人就是要站好队的。就算你不想站,别人也会把你画到不站队的那一队里。

    我这一点culture shock,好像就是突然觉得被澳洲人划出队来了。

    关键词(Tags): #文化休克#文化标本#日本
    • 家园 这也可能是个dry joke

      aussie people can be just like this sometimes - and they just expect you to return his dry humour in a similar way. However I'm not sure about the exact scenario when he said that so I'm not sure here.

      For example, there was once that we have some Chinese, some aussies, some Americans and a French taking photo together; the American guy who tried to take the picture for the rest of us was trying awkwardly to find the best angle by lowering down; everybody was trying to hold his laugh and appear polite, but my aussie colleague said "get down on your knees bitch." And then we all laughed really loud. Quite some culture difference here isn't it?

    • 家园 澳洲人的确是有点儿Rude

      他们自己也承认的,还颇带点儿自豪的意思,宛如当年解放军进城后开会,一句:“我是个大老粗!”就博得满堂彩的味道。走在澳洲的街上和美国或者欧洲不大一样,总觉得周围的人想撞你,其实是这帮憨头憨脑的家伙没有看路的概念罢了。

      澳洲人还多半是满实在也好交往的,他们自嘲说生性Rude,英语老吃掉一半的原因是自己的祖宗是英国弄来的江洋大盗,下雨在一个洞子里躲雨,这个男大盗女大盗女大盗男大盗就养出澳洲人来了。。。

      日本人与澳洲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澳洲人是移民国家,能够尊重与理解多文化共存的世界,知道菜是五味调和出来的,而日本是单一民族国家,排斥性和自卑感并存,看待外国人宛若油跟水,这,大概就是历史和文化的微妙之处了吧。

      • 家园 这个要说明一下!

        早期的移民刀不全是囚犯,另一个来源是淘金者。

        听一个老外说过,墨尔本的人和悉尼的人总是互相看不起,原因是啥呢?原因是墨尔本这边多数是淘金人的后代,悉尼那边是囚犯的后代。你兜里放着金子,能不防着点?

        • 家园 俺听说的是KIWI这么看OZ

          据说,以前是中产来NZ,囚犯去AU,不想现在NZ全靠AU混口饭吃了。处处想和AU比,又比不过。只好搬出历史,祖上也是富过的。当年,NZ女总理公务专机过境AU,还被要求全部检查!消息传来,KIWI都晕了。

          PS,俺一个KIWI朋友,再AU工作几年,后来回NZ。他朋友第一反映,你的口音怎么象澳洲母牛!哈

          • 家园 哼哼,对放羊国度滴小孩,俺们的态度一向是BS之

            总理专机被查算什么,上次某个NZ的部长来澳洲还被俺们的特产毒蜘蛛咬了一口,访问直接改住院了

        • 家园 嘿嘿,俺们这疙瘩港口多

          运囚犯的船就是在悉尼的the rocks登陆滴。8过后期好像大部分重犯都送到塔斯马尼亚去了,留在悉尼的倒不多。至于矿业就8行了,整个NSW就没什么矿,难得有两块也是靠着VIC的。

      • 家园 感觉很多OZ都停留在teenage的状态

        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很直爽、很可爱;有时候又会让人觉得他们很粗鲁、很无礼。在澳洲,闯红灯的白人不比亚洲人少,在地铁里大声喧哗的更是以local居多。客观的说很多时候他们没有恶意,只是天性如此。

        说到语言,澳式英语的很多用法都蛮奇怪的,刚来的时候经常搞不清对方的意思。谢谢不说thank you,说cheers mate;不客气不说u r welcome,说no worries;问客人要点什么不说may I help you,说you all right?信件结尾的问候语不用regards,用cheers(可见澳洲酒鬼多)。很多三个或更多音节的常用词都被简化成两个音节:australian太长,就叫aussiz;woolworth(连锁超市的名字)发音拗口,就叫wooley

        • 家园 that's aussie. :-)
        • 家园 cheers不光澳大利亚用吧?

          北美也常用

          • 家园 北美不大清楚

            我认识的欧洲人在email结尾处都是用regards,只有oz用cheers。也许北美也这么用?还是您说的是口语方面?

            • 家园 这个好像也跟个人有关吧

              北美这边最常用的结束语是Best, best regards, best wishes, 好像是比较正式的用法了。口语用good, 每次听到Have a good one,我就暗自发笑,真省事,不管白天黑夜,这句话通包。

              谢谢的回答有好多种,看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内容而定,一开始人家回答No problem; Sure; No worries; 然后还可以Thank you回去;还真不习惯。后来熟悉了,开始回答My honor, My pleasure(最好是带点囊鼻子的伦敦音就酷极了),

              至于三音节以上的省略,这个好像是大家都这样。不过越是受教育高的,省略的就越少。我在单位里面,除了名字以外,几乎听不到省略的单词。

    • 家园 这不是文化差异,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rude

      想想大学同学之间老乡用家乡话聊得起劲,把旁边的同学撂在一边的时候吧,比如两个上海人在北京大学的宿舍里大说上海话,或者两个海归的中国人在一大堆中国同事中间说外语,不被人说闲话才怪。在洋人堆里说别人听不懂的中国话,有什么不一样?在一起说话,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说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这是起码的礼貌。

      • 家园 是我没交代细节

        偶旁边的是韩国人,所以说的也是英语。只不过老小伙坐桌子那头,听不到而已。再说了,他跟其中一个韩国MMblabla扯日本话怎么就不考虑俺们刚来听不懂了。

        我是中国人,只觉得别人说的啥不管是不想让你知道还是不该你知道,你就当不知道得了。以前朋友吃饭,说法语也好德语也好,我是听不懂,也没想懂。要是想让我懂,人家自然就说我懂的话了。

        另,我不认为有什么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 家园 同意

          别人说话那是别人的事,哪怕他们用火星语呢。与他人有何相干。

          我倒觉得要求人家改用不相干的人能听懂的语言,才是非常粗鲁的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