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萨苏十八套剧本的回复和一些想法 -- 李弥

共:💬87 🌺125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马粪蛋子表面光,千万别当成搪瓷的……时间会展现其成色!

      老萨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为了发掘马的闪光点,“累得中文中几个有限的暧昧词儿声嘶力竭加班加点地赶任务”。

      台湾的事情,只能寄望于大陆同胞、中央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他一切,都是外因;内因在我们自己。不管它是马粪蛋子上台驴粪蛋子上台,只要我们自己稳住阵脚,增强实力,坚持原则,见机行事,台湾就一定是我们的。

    • 家园 【原创】感谢大家的热烈讨论,以及我的一些回复

      先抛开马英九的情结,本性和教育如何不谈,基本上我认为如果他上台,两岸会平和一些,大的突破说不上,但总会有一些进步。所以我也支持马英九上台

      第二个,我觉得大家都很强调交流和互信,但是我相信即使交流和互信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大陆的人有很多,以前从没来过,在来过之后很失望,更加瞧不起大陆的台湾人也不少。所以在台湾经济和实际的生活水平和民众素养强过大陆的期间,台湾民众有这种你们穷人不要来抢我的钱沾我的光的心理会继续存在。所以,关键还是在我关于统一的好处的回帖里面希望的那样,通过实质的三通,为统一和互信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三通,真的实现谁也离不开谁,而不是台湾人心里觉得是你大陆人求我来救你的经济。

      第三个,其实菜菜丛的想法在现在普通台湾人的心里很普遍。我现在赚钱很好,干吗还要统一?所以许文龙才会说中国其实就是台湾的经济殖民地。我要先说的是,现在都不是三通,三通是台湾的资金,人员和技术可以自由的流过来,也是大陆的资金,人员和技术自由的流到台湾去。这才是三通。现在台湾对从台湾到大陆有各种的限制,比如说投资的上限不能超过总资本额的40%,否则就要几十倍的罚款,甚至取消台湾户籍(就像对旺旺集团老总做的一样)。当然台湾人可以通过第三地转进大陆,但是无形中就加大了风险和成本,将数量众多的台湾中小资本局限在台湾。然后是对技术的限制,大家还记得当初台湾8寸晶圆厂要到大陆的种种风波吧。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人员的交流,为什么大陆和台湾谈直航或者节日包机的时候,一定要强调客运,而台湾却强调货运?一方面,台湾想采取更多主题来拖延的方法,另一个就是希望即能帮助台湾经济,而不涉及人员来往的货运。为什么大陆强调客运,因为大陆十分看重人员的自由交流。这是一个风向标。如果人员交流真正自由,就会有更多的台湾人参与和融入大陆的经济发展当中,这一点比更多的台湾人来参观和旅游更加重要,参与和融入,就意味着普通的台湾人将自己的发展和事业与大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台湾开始和大陆真正结成命运共同体。

      我最终要强调的是,大家不要忘了,三通也是大陆的资金,技术和人员能流入台湾。我为什么期待能实现大陆人去台湾旅游,这只是两岸关系的一小步,却是迈向最终统一的一大步。开始实现真正的两岸的人员交流。虽然只是开始,我希望如果马英九上台,能有更多这样的开始和扩大。当大陆的资金和技术(也许不包括人员)可以大量的进入台湾,在台湾就可以形成自己稳固的势力(或者说代言人),可以充分的帮助台湾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摆脱产业代工的经济从属地位,扭转台湾人的殖民地情结。当然这很不容易,我只能希望在马英九上台后,能有一些突破。大陆的资金,技术,和人员进入台湾,大陆就可以切实的帮助和扶植台湾,和台湾形成紧密的共同体,真正同呼吸,共命运。

      在这个基础上,我同意菜菜从的观点,三通不代表统一,但是三通就意味着台湾不再独立。

      其实我上面所说的,大陆清楚,台湾清楚,美国更清楚。关键就是谁有实力来实现自己的战略。

      • 家园 台湾需要大陆的资金技术扶持?

        啊哈哈哈。

      • 家园 我一大心愿就是去台湾故宫

        那么多国宝啊,真想一辈子睡那里不出来了

      • 家园 一些补充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写一些关于台湾人海岛心理的文章,等我想想,干脆混在关于本省人的悲情里面一起好了。

        外省人逃到台湾,本省人本来就在台湾几百年(至少明末到现在三百多年);而且现在台湾的主流文化是白领阶层的城市文化,又不断宣传小而美。所以台湾人的心理处处透着一个小字,哪怕是亚细亚的孤儿这样充满悲情的书,也处处是无家可归的小字。

        所以台湾人心里面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心理在守在台湾本岛的人们当中十分普遍。很多台湾的朋友出来的感慨是台湾太小了,不出台湾,不知天下之大。有个台湾朋友(高雄人)说得好,在台湾的时候,以为谢长廷宣扬的亚太转运中心如何了不起,世界关心,亚洲瞩目,好像高雄一下子就成为亚洲经济的核心一样(好像他们对台湾的宣传),出来之后才知道,谁知道你高雄,都是个屁。台湾人在岛内都以为全世界都同情台湾的民主自由,支持台湾对中国的反抗,特别应该是美国。出来之后,才发现这全是屁话,美国人才不理你,根本敌不过国际政治的现实,于是他们心理就更加悲切,更加相互之间取暖,他们一定要找到和自己一样的同伴才安心。

        所以菜菜从说的台湾人认为统一之后好处就没了,大概也是他们的小的一种反映。这个只有经济交流一步一步深入之后,他们切实听到并看到统一的好处才行,还要提供充足的保险。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岛内没有代言人,我们不论做什么,说什么,都被岛内的统治者扭曲的不成样子。但这些也只有一步步的来解决。

      • 家园 送朵花

        有空的话,去英雄本色写个回忆录吧,嘿嘿,李弥的故事写出来还是挺不错的。

        • 家园 感谢啊

          李弥的经历是很有趣的,说实在的,也很悲情。

    • 家园 期待谁都是白瞎,只能期待自己

      为什么呢。因为以现在台湾的政治制度和风气,任何政党或政治人物要想混到上位,在两岸问题上首先要考虑的都是台湾老百姓的想法,而不是大陆的想法。

      而从各种民调来看,台湾普通民众都是反统偏缓独,所以不管你心里怎么想,只要想上台就得顺着这个调子,至少不能逆着这个调子走。

      对大陆来说,马比陈好,国比民好,不是因为他们有希望促进统一,而是相对来说不那么极端,不会把台湾从缓独得道路上往极独赶,给大陆增强摊牌实力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另外他们在交流问题上的心态远比扁扁们好,这样既能增加的两岸联系,对双方的经济更有好处,又降低军事走火的风险。也许还能给和平统一留下一点机会。

      剩下的就看大陆自己了。

    • 家园 欢迎辩论欢迎交锋,只要控制好情绪,不妨多挖文章出来

      台湾那边说是游行,参与的人大多是当娱乐来的。大陆以前曾寄希望与某个人,现在的政策是,别玩的太过火

    • 家园 我靠,兵团司令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敢问这位大大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

      • 家园 因为我对他的历史很感兴趣,特别是在缅甸的历史
        • 家园 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字

          当然这是您的自由,俺无权干涉。

        • 家园 李弥的故事的确很精彩

          从一个勤务兵最终爬上高位,其中多少辛酸多少故事又有几人知?他在缅甸的故事也该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在抗战的打松山真是一个惨烈,有人回忆说,打完松山,参谋报告胜利的消息时,李弥僵直的坐下来,然后眼泪就掉下来了。

          他好象是一个师打得只剩下六个连了,伤亡比例十几比一,不过也留下了难得的中国人导演的玉碎战,小鬼子在中国人手里玉碎的战例好象全部是在缅甸。

          第二部分是后来土共越境攻击,异域孤军,最终败退收场,怎么感觉他这一生都透着悲情?

          • 家园 松山整体来看打得非常的差,简直就是糟蹋人力物力!

            李弥算是国军将领中不那么王八蛋的一个,所以他最终惨胜……

            在抗战那么困难的年头象松山一样糟蹋宝贵的人力物力,打这种蠢猪式的烂仗,其实一帮人都该上军事法庭!!!

            • 家园 他没有能力主宰什么

              上头的压力摆着,老蒋一再限定日期,不然就军法从事,美国人也不断在给压力,小鬼子的工事也确实不好对付,而且连慰安妇也是视死如归,说小鬼子是一千死士并不为过,你还能要求李弥怎样?他先把指挥部搬前面去,然后自己带敢死队冲,一个副军长兼师长,他的确尽了军人的本分。不是他不那么王八蛋,是前面的人流的血给他提供的经验教训,但是他提的那些对于最终胜利有一定作用是肯定的,包括小炮直射,用火焰喷射器,还有埋炸药,他作为军人在那一仗中我觉得他还是称职的。

              虽说他是个副军长,但是当时松山所引起的关注度极高,他是没有能力主宰什么的,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军人的本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