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翻译】大前研一访谈--中国与台湾 -- holmers

共:💬16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翻译】大前研一访谈--中国与台湾

    本文是对大前研一在台湾接受赵少康访问的直译.

    作为日本知名的研究未来战略发展的专家, 大前研一的看法,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不同的视点 题目是我自己加的, 翻译这些, 不代表本人的任何立场或倾向, 只是想放在这里, 让大家来评判.

    1) 中国过去十年经济发展迅速, 你认为下一个十年里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日本的发展将会是怎样?

    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因为四十岁以上的国民不具备管理的才能. 我在中国东北的大连市设立了一个部门,但问题是那些四十以上的中国人唯一读过的书是”红宝书”, 他们是属于过去的人, 受当时盛行的思维影响, 非常害怕独立思维, 害怕问问题. 所以在中国管理人才的缺乏是巨大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各地都有台湾人. 有份统计说目前有超过两百万台湾人在负责大陆公司的日常运营, 市场开发. 如果没有由台湾所注入的这股管理人才, 中国将无法作为一个制造大国运作下去, 它完全不具备这个能力. 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中国不具备完整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在有效利用外来投资, 外来技术, 外来人才, 外来公司, 外来设备,外来机械方面做的非常好. 具体讲, 他们从日本进口机械设备, 从台湾进口管理人才和资金, 从韩国引进制造业人才. 所以如果你看一下今天中国非常繁荣的出口业, 60% 是来自与外资相关的企业, 而不是单纯的中国公司. 事实上中国前三名的出口商全是台商! 应该说中台的关系有些古怪, 政治上不相往来, 经济上却如同度蜜月一般.

    2) 日本的经济最近走出困境,大幅成长. 是不是可以说日本经济的复苏也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呢?

    这正是为什么我会把日本复苏称作”威而刚”经济. 日本传统的产业,比如钢铁,造船, 机械业等等, 过去濒临绝境, 因为日本国内在90年代没有多少需求. 然而中国几乎是突如其来的变成了我们最大的客户, 是客户而不是竞争者. 6% -7%的日本经济复苏要归功于中国的发展. 这是个中国带动的经济复苏, 现在人们的信心恢复了,日本银行里有了巨额的储蓄,人们又有钱可花了. 经济层面非常之好,但这是由迅猛增长的中国经济所触动的.

    3) 你是否认为日本经济过分依赖中国会有些危险?

    这并不危险, 因为中国永远都不会生产出具备日本式品质的机械! 那些在制造业上取得成功的中国商人, 往往不会继续从事制造业, 而是转变成房地产商 (land developer). 相较于产业, 他们更倾向商业化! 跟许多日本,或者台湾韩国公司不同,中国人更热衷于赚钱. 今天中国赚钱的方式之一是为全球公司提供制造服务. 但如果你深入的了解这些商人本身,他们最大的期望是赚钱,业绩增长,以及同市长省长们搞好关系! 而市长和省长更关心自己城市的发展,因为如果他们不能保持连续两年7%以上的增长的话,他们就会被革职! 所以在中国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政治与经济的结合,他们并不致力于让自己变成在全球具竞争力的公司, 也许只有两三家公司例外. 也因此,我一点儿也不担心中国的进步. 中国要成为全球化的强权, 她一定要有全球化的公司, 在全球范围内具竞争力的公司. 我完全看不到任何的中国经理人有这样的雄心!

    4) 那么台湾呢? 台湾有这种全球级的经营人才吗?

    我认为快了! 过去的十年台湾取得的最惊人的进步,就是一些全球化公司的出现,特别是在为全球品牌提供制造服务的OEM, ODM领域. 现在这些公司醉心于把自己变成独立的全球化公司. 比如以前从属于Acer的BenQ. 他们都很有竞争力. 但你如果看一下一些新成立的公司以及他们年轻的领导人, 我认为台湾人在全球竞争当中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他们中的很多人能讲日语,因为你必须了解日本才能与日本的机械制造业接手; 他们会讲普通话, 这使他们能跟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劳动力, 从而在人力的开发利用管理上比任何人都干的更好; 他们中也有许多人能讲英语,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成功的在美国欧洲和其他地区开拓销售市场. 这世上没有其他国家象台湾这样可以同时理解这三种语言,文化. 所以台湾的特长就在于它的沟通能力,它对中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地区深刻的了解, 台湾的公司也因此表现高于同侪! 这种优势让所有人嫉妒, 除了台湾人自己! 台湾人倾向于忽视自己所拥有的这个强大的优势!

    如果你看一下台湾公司比如联电,台机电, 宏基, 这些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处于领导地位,尽管他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品牌. 二十年前你很难想象台湾会有这么多具全球竞争力的公司, 现在却有了至少二十家. 比如在液晶显示屏, PDA, PC, 和外缘设备等领域. 25年当中我来台湾不下两百次,亲眼目睹台湾跨越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一直在为台湾发展问题而殚精竭智, 开拓思维, 思考如何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强权. 而现在这些目标已经实现. 如今所缺乏的,就是对未来5-10年发展的远见!

    5) 那么台湾未来5-10年应该怎么做?

    第一, 你们应该停止政治性的争论! 我认为台湾以及台湾人民一直被一些政治人物的口水所困扰! 这些政客从来没到过别的国家, 从来没有访问过中国, 从来没涉足其他的大国, 他们根本不了解全球范围的现实状况, 所以在台湾的政界, 可笑的现实,以及公司的表现方面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鸿沟! 极端的意识形态横行台湾政界是非常不幸的现象! 我希望这些无聊的政治话题能马上停止! 毕竟75%的台湾人希望保持现状! 保持现状意味着彼此各行其是, 而这意味着5-10年后一旦台湾拥有了全球竞争力,台湾的两千两百万人会成为世上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源.你们会被追捧, 你们的力量会增强,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再来定义台湾到底是什么! 二十年前我发明一个名词叫”事实台湾”, 别试图辨白台湾是个国家,或者地区, 而是致力于表现自己, 到那时候整个世界都会来主动了解你, 希望得到你的专业帮助. 这个我二十年前发出的观点,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 你们也确实是照着做的! 所以继续表现自己吧!

    6) 那如何表现台湾?

    你们一直在这样做啊. 举个例子,比如韩国吧, 它有多少家公司是全球化的公司? 有多少家的竞争力能在各自的领域里排到全球前三,甚至前五名? 你会说有三星, 45%的股市市场来自这一个公司. 另外有LG, 以及现代, 也许还可以算上浦项制铁, 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我本人会对这样一个在宏观经济上同样受益于中国而发展良好,却过分依赖的少数几家公司的国家感到担忧. 公司出现任何状况都会让整个国家陷入困境. 在台湾身上我没有看到类似的问题, 你们的风险被很好的分散了, 并能相互补充, 你们的国民有全球竞争的能力, 所以你们应该继续表现. 我们日本公司不具备象台湾公司那样的在中国管理的能力, 对中国和英语的了解也不如台湾人 . 不断的表现自己, 不要担心全世界是怎么说你们的, 事实上他们对台湾有很高的评价.

    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5-10年后中国会变成一个不同的国家, 你们应该放松些; 当中国情况变好了, 她也会放松一些, 届时就有了台湾和大陆协商的良好基础.

    7) 现在的台湾政治力干涉经济, 政府甚至把在大陆投资的商人法办. 这看上去非常的矛盾, 台湾在同大陆的贸易中享受了400亿美元的顺差, 但在政治和军事层面上却非常紧张, 如何解决呢?

    你们的政治人物是由人民选出来的. 如果你不断的说中国越来越强大, 台湾在衰弱, 没有前途,这会在年轻人的心理上产生很坏的影响! 而作为一个局外人, 我认为台湾的表现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好. 现在政客不断(为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而)唱衰台湾,赞美中国,并因此提倡台湾与大陆的彻底分离. 但现实是台湾是因为与中国的联系才有如此好的表现的,你们必须承认现实. 尽管政府方面有些糟糕的限制, 台商, 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通过香港, 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方. 你们在中国大陆有9万家企业, 而日本才只有三万家, 是我们的三倍多, 所雇佣的人也多的多. 我要说大家要多想想所取得的成就,而不是其中所暴露的问题, 要不然你们会对年轻人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而如果年轻人对国家有错误的认知,那就麻烦了! 你们必须让人们为你们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思考是否能干的更好. 我希望至少这些政治性的争论能终止! 更多的关注如何在全球竞争市场里表现自己. 要不然, 台湾会成为过去, 被抛弃, 两手空空. 顺便提一句,目前没人在抛弃台湾,事实上日本企业希望能与台湾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市场, 因为我们自己没法儿取得台湾企业同样的业绩!

    多想想已经取得的成绩, 想想如何改善, 如何做得更多!

    8) 简短的结束语

    两岸的政治领导人之间的对话是必须的! 中国人在心理上总会问你是否接受一国两制, 你如果不接受那就免谈. 这是个典型的中国方式! 而我们日本人认为为了缩小彼此的差异, 我们必须要见面, 要讨论! 我个人建议双方对话, 因为通过对话, 双方都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些想法. 事实上你如果跟大陆的民众进行讨论, 你会发现他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但当你拿起报纸, 那上面又只剩下一种观点.

    从我旁观者的观点来看, 中国和台湾更象是”两国一制”! 大家都是资本主义!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中国这样赤裸裸的血腥的资本主义 (brutal capitalism), 而台湾则是个更进步, 更改良了并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 与之相比, 日本几乎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 所以我认为”一国两制”, 或者我所说的”两国一制”, 都是非常好的对话的基础, 看双方有没有共同利益! 毕竟人们最终的目的是幸福,和平,高品质的生活, 而这可以通过双方的大力合作来达成. 所以老百姓应该选择那些能进行对话的领导人!

    关键词(Tags): #大前研一#中国#台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