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中世纪英国史资料 (1. 大宪章) -- 梦里依稀

共:💬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中世纪英国史资料 (1. 大宪章)

    发信人: otto (霍枯燥),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世纪英国史资料 (1. 大宪章)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Nov 6 19:07:49 1999), 站内信件

    关于《大宪章》

    打个不算特别恰当但是比较好理解的比方,假设我们从中国乘飞机飞往美国--飞

    到关岛了,这的确是美国,但是离其本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好比《大宪章》刚刚

    颁布,离真正的法治和民主的路还任重道远;等飞到夏威夷了,这也的确是美国,

    可是上面除了毛利土著、日裔华裔、海军大兵和旅游者之外,要想看看典型的美国

    人恐怕还是找错了地方,这好比Simon De Montfort和Edward I时期议会刚刚试运

    转,机制开始建立,模子已经越来越成型了,但还不能算货真价实;只有飞过了落

    山鸡,才是真正地到了美国,好比经过了光荣革命,英国以至近代的法治和民主才

    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不过实际上加州到处西裔亚裔印度裔犹太裔人士成群,其美国

    味道仍然欠一点火候,还得开一阵远路四处兜兜才成,好比光荣革命后的三百年人

    类的继续探索和完善补充.回头看看离着十万八千里的关岛,虽然你尽可以嘲笑那

    地方如何挂羊头卖狗肉,但那是大家都不得不走过的路,也是一个明白无误昭示方

    向的路标,其意义不说自明.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宪章》卖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狗肉,见识一下刚刚摆脱蒙昧

    状态的英格兰人怎样在拉丁知识阶层的帮助下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并且从

    欧洲的边陲上升为世界的中心.

    [翻译正式的历史文件是件难度极高的事情,笔者的水平显然极其有限,如果读者

    发现什么问题或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请不吝指教.]

    The Magna Carta

    《大宪章》

    [John在1215年6月15日为男爵们所迫在Runnymede签署的《大宪章》]

    John, 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England, Lord of Ireland, Duke of Normandy

    and Aquitaine, and Count of Anjou, to his archbishops, bishops, abbots, earls,

    barons, justices, foresters, sheriffs, stewards, servants, and to all his

    officials and loyal subjects, greeting.

    约翰,以上帝、英格兰王、爱尔兰之主、诺曼底和阿魁同公爵以及安如伯爵的名义,

    向他的大主教、主教、教士、侯爵、男爵、法官、自由民、郡长、侍从主管、侍从

    以及他的所有的官员和从民,诏告.

    [John这时已彻底丢掉了Ireland, Normandy和Anjou,成了Softsword, 这里还是顾全

    他的面子加上了称号.]

    Know that before God, for the health of our soul and those of our ancestors

    and heirs, to the honour of God, the exaltation of the holy Church, and the

    better ordering of our kingdom, at the advice of our reverend fathers Stephen,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primate of all England, and cardinal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 Henry archbishop of Dublin, William bishop of London, Peter

    bishop of Winchester, Jocelin bishop of Bath and Glastonbury, Hugh bishop of

    Lincoln, Walter Bishop of Worcester, William bishop of Coventry, Benedict

    bishop of Rochester, Master Pandulf subdeacon and member of the papal

    household, Brother Aymeric master of the Knights of the Temple in England,

    William Marshal, earl of Pembroke, William earl of Salisbury, William earl of

    Warren, William earl of Arundel, Alan de Galloway constable of Scotland, Warin

    Fitz Gerald, Peter Fitz Herbert, Hubert de Burgh seneschal of Poitou, Hugh de

    Neville, Matthew Fitz Herbert, Thomas Basset, Alan Basset, Philip Daubeny,

    Robert de Roppeley, John Marshal, John Fitz Hugh, and other loyal subjects:

    在上帝的面前,为我们、我们祖先和子孙后代的灵魂无恙,为上帝的荣耀,为圣教会

    的升华,为我们王国的富强,在全英格兰地区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Stephen(Langton)、

    神圣罗马帝国枢机主教、都柏林大主教Henry、伦敦主教William、温彻斯特主教Peter、

    巴思和格拉斯通伯里主教Jocelin、林肯主教Hugh、伍彻斯特主教Walter、考文垂主教

    William、洛彻斯特主教Benedict、副执事Pandulf长老及教皇家人、英格兰圣殿骑士团

    团长Aymeric兄弟、蓬布洛克伯爵William Marshal、沙里斯伯里伯爵William、沃伦伯

    爵William、阿伦戴尔伯爵William、苏格兰警备Alan de Galloway、Warin Fitz

    Gerald、Peter Fitz Herbert、珀依图总领Hubert de Burgh、Hugh de Neville、

    Matthew Fitz Herbert、Thomas Basset、Alan Basset、Philip Daubeny、Robert de

    Roppeley、John Marshal、John Fitz Hugh及其他从民的建议下:

    [Poitou是Aquitaine的一个地区,当时还在John手里,由Burgh掌管]

    1. First, that we have granted to God, and by this present charter have

    confirmed for us and our heirs in perpetuity, that the English Church shall be

    free, and shall have its rights undiminished, and its liberties

    unimpaired. That we wish this so to be observed, appears from the fact that of

    our own free will,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present dispute between us and

    our barons, we granted and confirmed by charter the freedom of the Church's

    elections - a right reckoned to be of the greatest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to

    it - and caused this to be confirmed by Pope Innocent III. This freedom we

    shall observe ourselves, and desire to be observed in good faith by our heirs

    in perpetuity. We have also granted to all free men of our realm, for us and

    our heirs forever, all the liberties written out below, to have and to keep

    for them and their heirs, of us and our heirs:

    一.首先,我们已向上帝保证,并且通过本宪章以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名义再次永久确

    认:英格兰的教会是不受约束的,其权利不会被削减,其特权不应被损害.我们希望

    这一明显由我们自己的自由意志决定的条款将得到遵守,毋论现在我们和我们的男爵

    们之间的纠纷,由本宪章确认教会选举自由--这项权利对教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并经教皇Innocent III确认.我们自己必须遵从这一自由,并希望我们的子孙也能

    够永久地遵从它.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我们赋予我们国土上所有自由人如下

    特权,并将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以及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保持之.

    [译者注:这第一条重复着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以后的法律也都如此,比如私有

    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之类.但在这里对John来说有特别意义,教皇

    Innocent III刚刚恢复他的教籍取消了对英格兰的禁教令,代价是John接受了教皇派

    来的主教Stephen Langton并且接受教廷对英格兰教权的控制,这段话以他的名义说正

    是时候.英王对教会的影响从John这起几乎就成了零,所谓“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

    归上帝”,由国王统领政权,由教皇统领教权.等到Henry VIII为了婚姻之事和教皇

    闹翻创立圣公会(Anglican)那是多年以后的后话了.

    《大宪章》的为首执笔人就是Stephen Langton,原文用拉丁文写就,是典型的中世

    纪知识阶层的作品--当时教士在知识界处于垄断地位,罗马教廷使用的拉丁文就是

    一切正式知识的载体,英语和德语那时都是没有文化的标志,要等到乔叟(Geoffrey

    Chaucer)和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以他们的努力为这两家非拉丁语的语言翻案了.

    当然,等到出了莎士比亚和歌德以后,就再也没几个人认为英语和德语是野蛮人的

    语言了.

    Stephen Langton其人思路清楚逻辑严密,颇有现代名律师的风范--或许应该说现代

    律师得有他的风范.这六十三条关系复杂的款项我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至少写这

    第一条时Langton脸上可能有的为教权胜过王权而做出的表情我就做不出.:)

    事实上,笔者是从不相信那些说漂亮话的政客的,这些人平时三句话不离“民主”

    “自由”“平等”“法治”“人民”等美丽的词汇,其实那都是要听众们也就是人民

    们对他们实施“自由”“平等”.等到这些人做事情时,法规是可以被诠释成另外

    一个样子的,民主就是他们为民做主,自由平等?你在做梦?你这种被洗了脑的家

    伙还知道什么叫自由平等?我能答理你就是你的运气了.

    反而是Langton这样有些书卷气的呆子才真正相信这些抽象的原则,把自己的才华

    投入到里面订出些切实可行的条款,并且靠着阴差阳错的运气得以实现之.

    我再不需要他们说的诺言,

    我再不相信他们编的谎言,

    我再不介意人们有的流言.

    我知道我们不懂甜言蜜语.

    能保护我们这些小民的仅仅是冷冰冰的法规和自己的抗争而已.]

    [译者:第二条到第十一条这十条是关于遗产法的,其缜密不下于其派生出来的现代

    遗产法,Langton不熬白几根头发填补他能想到的所有漏洞大概写不出来.]

    2. If any earl, baron, or other person that holds lands directly of the Crown,

    for military service, shall die, and at his death his heir shall be of full

    age and owe a `relief', the heir shall have his inheritance on payment of the

    ancient scale of `relief'. That is to say, the heir or heirs of an earl shall

    pay #100 for the entire earl's barony, the heir or heirs of a knight l00s, at

    most for the entire knight's `fee', and any man that owes less shall pay l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cient usage of `fees'

    二.任一伯爵、男爵或是其他由国王直接分封土地的人死后,其继承人如满龄则需缴

    纳“遗产税”,缴税以从前的尺度为准.也就是说,伯爵的继承人或继承人们必

    须为整个伯爵领地交一百镑的税;骑士的继承人或继承人们必须缴付一百仙,不

    过上限为整个骑士领地;其它人依此类推,按照从前的“领地”定义为准,欠得

    少也缴得少.

    3. But if the heir of such a person is under age and a ward, when he comes of

    age he shall have his inheritance without`relief' or fine.

    三.但是如果继承人不足龄并且处于被监护中,以后他满龄了也不必缴纳遗产税.

    4. The guardian of the land of an heir who is under age shall take from it

    only reasonable revenues, customary dues, and feudal services. He shall do

    this without destruction or damage to men or property. If we have given the

    guardianship of the land to a sheriff, or to any person answerable to us for

    the revenues, and he commits destruction or damage, we will exact compensation

    from him, and the land shall be entrusted to two worthy and prudent men of the

    same `fee', who shall be answerable to us for the revenues, or to the person

    to whom we have assigned them. If we have given or sold to anyone the

    guardianship of such land, and he causes destruction or damage, he shall lose

    the guardianship of it, and it shall be handed over to two worthy and prudent

    men of the same `fee', who shall be similarly answerable to us.

    四.不足龄的领地继承人的监护人只能从领地内获得合理的岁入、税收和徭役.获得

    这些利益时他不得损坏人力物力.

    如果监护权被赋予了郡长或是任何一个替我们领取岁入的人,一旦他损坏了人

    力物力,我们将扣除他的收入作为赔偿,并将土地授予两个同一领地上的高尚

    和谨慎的人管理.这两个人必须替我们或是我们指定的人领取岁入.

    如果我们将监护权给予或售予任何一个人,而此人又损坏了人力物力的话,我

    们将剥夺他监护权,并将土地授予两个同一领地上的高尚和谨慎的人管理.这

    两个人必须同样地替我们领取岁入.

    [如何克制搞破坏者]

    5. For so long as a guardian has guardianship of such land, he shall maintain

    the houses, parks, fish preserves, ponds, mills, and everything else

    pertaining to it, from the revenues of the land itself. When the heir comes of

    age, he shall restore the whole land to him, stocked with plough teams and

    such implements of husbandry as the season demands and the revenues from the

    land can reasonably bear.

    五.监护人监管期间,他必须以领地本身的岁入保养领地的房屋、园林、渔场、池塘、

    磨坊以及其它所有附庸.当继承人足龄后,他必须归还所有土地,外加领地岁入能

    供养得起的合理范围的耕牛及时令农耕需求.

    [不但不能搞破坏,还得搞建设,并和平移交建设成果]

    6. Heirs may be given in marriage, but not to someone of lower social

    standing. Before a marriage takes place, it shall be' made known to the

    heir's next-of-kin.

    六.继承人可能由婚姻取得继承权,但他的出身不得比被继承的一方低.

    婚姻发生时,继承人必须让次继承人知情.

    [这一条是赤裸裸的门第限制--不同门第的人可以通婚,但被剥夺经济权利.

       而且为了防止某些人搞小动作,受影响的人必须有知情权.]

    7. At her husband's death, a widow may have her marriage portion and

    inheritance at once and without trouble. She shall pay nothing for her dower,

    marriage portion, or any inheritance that she and her husband held jointly on

    the day of his death. She may remain in her husband's house for forty days

    after his death, and within this period her dower shall be assigned to her.

    七.丈夫死后,寡妇可以无条件地立即得到(夫家财产中)属于她的婚姻分成和继承分

    成的部分.她不必为她丈夫的遗产、她的婚姻分成或者任何她丈夫死亡日那天由

    她和她丈夫共同拥有的继承物付任何费用.她在丈夫死后可以继续呆在夫家四十

    天,并在此期间领回她丈夫的遗产.

    [坚决保障势单力孤的寡妇的人权.]

    8. No widow shall be compelled to marry, so long as she wishes to remain

    without a husband. But she must give security that she will not marry without

    royal consent, if she holds her lands of the Crown, or without the consent of

    whatever other lord she may hold them of.

    八.寡妇不应被强迫再婚,她可以按她的意愿寡居.但她不能未经她的领主同意就结婚

    (如果她的领主是君主的话,须经王室同意),为此她得做抵押.

    [虽然保障寡妇的人权,但如果她的举动影响了谁的领地,领主有否决权保护自己

    的利益]

    9. Neither we nor our officials will seize any land or rent in payment of a

    debt, so long as the debtor has movable goods sufficient to discharge the

    debt. A debtor's sureties shall not be distrained upon so long as the debtor

    himself can discharge his debt. If, for lack of means, the debtor is unable to

    discharge his debt, his sureties shall be answerable for it. If they so

    desire, they may have the debtor's lands and rents until they have received

    satisfaction for the debt that they paid for him, unless the debtor can show

    that he has settled his obligations to them.

    九.只要债务人有足够的动产还债,则无论是我们还是我们的官员们都不会去没收

    为偿债而提供的土地和出租的房地产.

    只要债务人偿清了债,他的担保就不能被继续扣押.

    如果债务人无法偿债,则其担保人就应对此负责.

    除非债务人能够证明他已经完成了对担保人的义务,则如果担保人愿意,他们可

    以占有债务人的土地和出租的房地产直到他们获得他们为债务人偿债所付的相应

    赔偿为止.

    [债务逐渐成法,而且政府尽量不影响这种只和两方有关的事情.]

    10. If anyone who has borrowed a sum of money from Jews dies before the debt

    has been repaid, his heir shall pay no interest on the debt for so long as he

    remains under age, irrespective of whom he holds his lands. If such a debt

    falls into the hands of the Crown, it will take nothing except the principal

    sum specified in the bond.

    十.如果任何人从犹太人那里借了钱,并且死前未能偿清的话,无论领主是谁,他的

    继承人在未成年之前都不必付任何利息.如果债权人最终成为国家的话,只付本

    金即可.

    11. If a man dies owing money to Jews, his wife may have her dower and pay

    nothing towards the debt from it. If he leaves children that are under age,

    their needs may also be provided for on a scale appropriate to the size of his

    holding of lands. The debt is to be paid out of the residue, reserving the

    service due to his feudal lords. Debts owed to persons other than Jews are to

    be dealt with similarly.

    十一.如果一个人死时还欠犹太人的钱,他的寡妇可以得到丈夫的遗产而不必付这笔

    债.如果他遗有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们供养也可以以他占有的土地(和总土地)

    的比例(从岁入中)获得.债务则由剩余的财产中扣除欠领主的徭役后偿付.

    欠了非犹太人的钱也照此同样办理.

    [犹太人果然厉害,走到哪里都是债主,英格兰也不例外,这里显然把犹太人

    做债主认为是公理一样的东西了.]

    [另外,由此可见英格兰本来有犹太人,不过都被John的孙子Edward I赶跑了.]

    [遗产是传宗接代时的一个问题,《大宪章》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既保障了

    国家的税收,又鼓励建设解决了农业问题.任何国家,包括近来的中国,首先要解

    决的是农业问题,然后才能谈其他问题.英格兰的经济基础从此以积累为主,不受

    人口换代的影响,逐渐成为周边地区的一霸.而在此之前,英格兰王主要倚仗的却

    是Normandy, Anjoy和Aquitaine的势力和法兰西王对抗.]

    • 家园 都 铎(Tudor) 王 朝

      都 铎(Tudor) 王 朝

      今年Summer Intern时交了几个人品和口味都比较对路的美国朋友,有一位特谈得来

      的对刚出的"Elizabeth"录像带特别推崇,所以两天前就租来看了一遍.果然是部不

      寻常的片子(http://www.checkout.com/video/title/info/0,,925351,00.html),

      总评为五星级不说,多项指标也均为满分.片子确实很引人入胜,但更有意思的是

      导演和主演都不是什么大牌名角,导演Shekhar Kapur是印度人,主演

      Cate Blanchett是澳大利亚人,别说我这种文化边缘人对之没半点印象,就连那几

      位美国朋友也对之不甚了了.不过最使我感兴趣的是这部影片所隐喻的文化现象-

      -不论是导演所来自的印度,还是主演所来自的澳大利亚,抑或是炒作这部影片最

      来劲的美国---都是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而大英帝国的兴盛则是从Elizabeth I

      时代(公元1588年)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Armada)开始算起的,在那以前西班牙是

      世界第一强,在那之后就是大英帝国高人一头了.而且决定现代世界格局的其他事

      件也随之而来:我们今天仍然苦学英文--新东方赖以生存的滚滚财源,乃是Elizabeth

      大娘打的基础啊--1586年英国舰队前往加勒比海和西班牙争雄,要不然说不定今

      天我们就得苦学嘴里打嘟的西班牙语了;Elizabeth I死后五年(公元1607年)Virginia

      成为了大英的殖民地,而Henry Hudson正启程前往今天纽约的Hudson湾;又过了13

      年第一批新教徒乘Mayflower号到达麻省的Cape Cod,也就是离这台BBS一百麦的地方,

      于当年冬天骗了我们的印第安黄种兄弟的不少火鸡,感谢完上帝送来如此笨蛋之后就

      把笨蛋们杀的杀赶的赶直赶到今天西部的印第安保留地里为止(Marcus Ulpius Traianius

      注意了,别东张西望,说你呢:).以后的事情可以看看Michael Mann拍的《最后的莫

      希干人》(The Last of the Mohicans),Hugh Hudson("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的

      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和Henry Hudson有什么关系)的"Revolution",Margaret Michelle

      的"Gone with the Wind",对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的历史也就多明白个几分了.

      还是言归正传,个人感觉热炒Elizabeth实际上是在美的Anglo-Saxon后裔发泄寻根情

      结的一种表现--主演Cate Blanchett的确在剧中有上佳表现,但是剧中情节绝不是

      真正的Anglo-Saxon的历史,而是为了戏剧效果创造出来的--看剧中的那些法国人

      和西班牙人,仿佛是为了衬托英国人而存在的小丑而已.英俊潇洒的法国国王之弟

      Duc d'Anjou被刻划成了一个令人作呕的易装癖患者,代表堂堂之世界第一强国西班牙

      的是个长得象摩尔人奥赛罗一般黑不溜秋的Alvaro de la Quadra,而苏格兰女王

      Mary好歹也是Elizabeth的侄女(Mary的祖母Margaret Tudor是Elizabeth的父亲Henry

      VIII的大姐),只是因为她的母亲是法国人,就被刻划成一个谁都能上的荡妇--

      当然Mary大娘历史上的记录确实也不怎么样,可总比Elizabeth这个私生女(Bastard

      Queen)强不少吧.怎么也想不通像Sir Francis Walshingham这样的秘密警察头子还

      精通风月不成?--我可没听说希姆莱和戴笠有这种特长啊.看录像的时候头半个小

      时我根本就没搞清楚哪位是哪位,赶快打开字幕并拿出英国史狂翻才对上了号.:)

      可能还是从"玫瑰战争"开始说起比较合适吧.

      都铎家族是因玫瑰战争(War of Roses)而获得王权的.这个名称来源于英国王室

      内部争夺王位的双方的族徽--一方是Henry IV的Lancaster家族,族徽上有红玫

      瑰,另一方是Richard,Duke of York的York家族,族徽上有白玫瑰.当年看张爱

      玲的小说,内有一篇《红玫瑰和白玫瑰》,开宗明义就说是用来隐喻热烈的情人

      和平淡的妻子的,还以为张是研究英国历史出身的,借古讽今来了.仔细一看原

      来不是,玫瑰只不过是佟振保对那个给他带来柳下惠名声的女孩的称呼罢了,方

      知非也非也--张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最后一段把两只没有平放在一起的鞋

      想像成一个怯怯地走来的鬼,也真够让人佩服的了,不过从小事中见大历史就太

      难为她了.

      又扯得远了,这玫瑰的名称原是容易让人想起些比较罗曼蒂克的事情来,也亏得

      贵族味十足的英国佬会把杀戮和玫瑰联系起来,他们的贵族体系也是和作战英勇

      并且战而胜之分不开的,换言之,就是建立在杀戮的基础上的.

      一个国家最珍贵的当属土地,这是最根本的资源,否则脚底下踩的东西都没有了,

      大家也就都直通地狱,毋论如何种出庄稼获得食物,再吃饱了饭造计算机上BBS了.

      因为这东西大家都想要,那么产生争夺时往往结果就是一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君不见动物世界也有类似现象--在唯一群居的猫科动物狮子的社会里,雄狮的

      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尽管这些家伙平常懒的要死,食物都是母狮辛辛苦苦捕获来

      的.不为什么,只是因为这些懒家伙每天都要到领地上逛两圈保护本帮领地,并

      对外来入侵者进行无情打击而已(懒蛋子哪里去了,这回是说你呢,哈哈哈 :).

      争夺后的最大赢家就是国王(King).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一切土地,至少是在

      名义上,都是属于国王的.小小的英格兰被划分为近四十个郡(shire),由英国

      国王(King of England)分封给高级的贵族(noble),再由高级贵族递归下降地分

      封给低级的贵族,直到最后分配到佃农(tenant)手里耕种为止.在封建政治里面

      有两个方向,上面这个是top-down的方向,决定所有权归属;还有一个bottom-up

      的方向,决定食物和财产的分配,领到土地的人必须向上一级上贡和负责.这个

      体制像极了现代各国军队的等级制度,下面提到的贵族称号则颇似军衔制,本来

      英格兰在中世纪就从未停止过战争,这种体制最适合军事动员和指挥,也是适应

      当时环境的结果.

      国王也是人,当然也有七情六欲要结婚生子,他的直系宗亲和姻亲就构成了王室

      (Royalty),包括王后(Queen)、亲王(Prince)、公主/王妃(Princess)和大公(Duke).

      关于亲王和大公的区别,我的理解是在英格兰有无领地的区别---自十五世纪

      Henry V征服威尔士(Wales)之后太子就被封为威尔士亲王(Prince of Wales),以

      免太子厚此薄彼打破英格兰各郡之间的平衡,而国王的其它儿子则封到什么领地的

      就算什么大公,最没用的留在身边当心肝宝贝亲王.

      高级贵族(peer)包括侯(Marquis)、伯(Earl)、子(Viscount---s不发音,i发eye音)

      和男(Baron),Nobility包括peers和他们的家人.比方说X是一个子爵的小儿子,

      按长子继承的原则他没有称号,但他仍然属于nobility.而X的儿子就只能属于

      gentry,因为父辈已无称号了.长男继承权(male primogeniture)是称号(title)

      继承的原则,长男继承一切(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这一切也包括债务--

      祈祷上帝赐与一个好爸爸是和长男地位同等重要的 :).但是英国人不信孔夫子,

      没有"夫为妻纲"这一条,他们喜欢长男只是因为打起仗来一般而言长男最得力罢

      了.有时候长女也可以继承一切,不必担心女人被丈夫压迫,强悍的女人一样可

      以压迫老公 :).

      (教会里的等级主教(Bishop)相当于侯爵,大主教(Archbishop)则相当于公爵,关于

      教会在英格兰的影响等到Henry VIII时天主教和新教冲突时再说)

      这种政治体制事实上是一棵树,前文已经说到是个准军事体制,和黄仁宇先生提到

      的我们东方人皇帝之下就是万民的平面结构很不一样---一个是为了打仗抢其他

      土地的,种地只是辅助手段;一个是为了种地的,打仗只是自卫手段.这棵树暂时

      就说到这里,下面是另一棵树,就是英格兰王室的血统继承关系.只按父系计算那

      是一棵树,若是父母双方都算我也不知道那叫什么(network?),还是按树来说吧.

      这棵数里有几个分叉中间节点比较关键,因为他们是很多其他人的共同祖先.这里

      首先要说的是爱德华三世(Edward III),因为他是玫瑰战争双方的共同祖先.

      • 家园 从Brave Heart到Elizabeth (1)

        发信人: otto (霍枯燥)

        先来谈谈英格兰王的命名,免得被下文的那么多Henry, Edward, William搞糊涂了.

        命名时是把所有国王的first name放在一个一维数组里,碰上重名的情况,轮到这

        位是重名的第几号就在名字的后面加一个罗马数字表示第几.比如

        数组 array[ ] first name title

        ---------- -- ---------- -------------------

        0 OOOOO 五筒一世 (OOOOO I)

        1 IIIIII 六条一世 (IIIIII I)

        2 PPPP 四匹一世 (PPPP I)

        3 WWW 三万一世 (WWW I)

        4 WWW 三万二世 (WWW II)

        5 PPPP 四匹二世 (PPPP II)

        6 O 大饼一世 (O I)

        7 PPPP 四匹三世 (PPPP III)

        8 PPPP 四匹四世 (PPPP IV)

        9 I 幺鸡一世 (I I)

        10 PPPP 四匹五世 (PPPP V)

        这几个四匹在血缘关系上不见得是一条线下来的直系亲属,甚至可能连姓都不一样,

        林四匹张四匹李四匹都有可能,只不过是他们各自的老爹都喜欢四匹这个名字取重

        了罢了.

        由于长男继承的原则,一般而言国王传位姓氏是不变的,这就是王朝的名字的由来.

        Tudor王朝的前任叫做Plantagenet王朝,这个名字既长的绕口又说来话长---公

        元1066年诺曼底大公"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 Duke of Normandy)

        征服了英格兰,上文中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就是老威廉从欧洲大陆带来送给英格兰

        的见面礼.老威廉死于公元1087年,死时把祖宗传下来的Normandy按长男继承的传

        统给了大儿子Robert,把自己打下来的英格兰江山给了老二William II,这样英吉

        利海峡两岸又恢复成了老威廉动手以前互相独立的样子.可谁也未料想最小的老三

        Henry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公元1100年William II打猎出了事故身亡,Henry趁机

        夺权,并于公元1106年反其父之道而行之从英格兰发兵攻下了诺曼底,又把两边连

        在了一起,这就是亨利一世(Henry I).英格兰和法国北部这种缠杂不清的关系为

        爱德华三世时英法爆发"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打下了伏笔.另外让人感

        慨的是仅仅事隔三十年,英格兰就从被诺曼底攻打变成了相反,可以看出一点先进

        制度对国力的促进作用.

        亨利一世据说有个私生子,正式承认的有一子William和一女Matilda(和其母同名),

        小William死得早--海战时船被击沉淹死在英吉利海峡,老亨利经历了一次白发

        人送黑发人的惨变,将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Matilda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王

        Matilda I(女王和王后在英文里同是Queen,但女王是先天的Queen,不同于嫁给

        King才获得Queen这个title的王后.可以想像这种违例的事情若没有特殊背景是不

        大可能发生的).中间虽有Henry I的侄儿Stephen的篡夺王位,但其子Henry终于在

        Stephen死后成为国王,是为亨利二世(Henry II).亨利二世其实是亨利一世的外

        孙,其父是Count of Anjou,父姓为Plantagenet.于是后来的直到亨利七世之前

        的所有英格兰王便都姓起了Plantagenet,Plantagenet王朝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summary:

        William, the Conqueror

        |

        +------------------------+---------------------+

        | | ||

        1. Robert 2. William II 3. Henry I

        ||

        ||

        Matilda I

        ||

        ||

        Henry II

        中间细节太多,还是让我们快快进入Edward的世界为好.电影Brave Heart的发生

        时间也是Plantagenet王朝期间,那个老国王是"长腿"爱德华一世(Edward I,

        Longshanks,当然姓亨利二世姓的Plantagenet了),据史书记载的确也是那么精明

        强干心狠手辣.大家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英国犹太人"的说法(想起读《爱因斯坦传》

        时爱因斯坦开英德两方媒体的玩笑---爱发表狭义相对论成名时英德敌对,英国

        媒体非说爱是瑞士犹太人,德国媒体非说爱是德国科学家.爱调侃曰:如果我没有

        发现相对论,那么对于英国媒体来说我就是德国科学家,对于德国媒体来说我就是

        瑞士犹太人了!),便是"长腿"爱德华干的好事--他把所有的犹太人一个不剩地

        全部杀的杀赶的赶逐出了英格兰,所以大英帝国的昌盛基本上和这个伟大的民族没

        什么瓜葛,所以说现代世界的发达基本上和中华民族没什么关系,我们也不必太自

        卑了嘛."长腿"爱德华还有不少惊人的战绩,和苏格兰的关系基本上也如Brave

        Heart里所说的那样.其子Edward II有个狐朋狗友Piers Gaveston,应该就是那个

        被推下高塔摔死的老兄的原型,但历史上Longshanks只是把Gaveston放逐了事,并

        没有杀他.也没有证据显示他和Edward II之间有龙阳之事.Edward II对不住自己

        的老婆,让别人沾了大便宜,这事也是有的,但把Isabella送到William Wallace

        的床上就是Mel Gibson的胡闹了.即使真的像影片所说那样,因为还未见Edward II

        和Isabella有什么动静,那也只是Edward II的大女儿Eleanor出身可疑,第二胎出

        生的长子Edward III的身份当无可疑之处. :) Just kidding, 其实此事事实上绝

        无可能,因为Isabella嫁给Edward II时才12岁,而当时Wallace已被Longshanks处

        决了三年了.

        真正起到影片里Wallace那个敢插英格兰王一条腿的角色的是个叫Roger Montimer,

        Earl of March(在威尔士)的人.Isabella和Edward II的关系确实不太好,当小

        Edward十二岁时Edward II派她去和她兄弟法国国王查理四世谈判,结果她带上儿

        子就跑到兄弟那里再也不回来了,随即成了这个Montimer的情妇.两个人闲着没

        事一商量,Isabella还想保留英国王室身份,Montimer也有把子力气,看看Edward

        II是个没用的废物,第二年便一起杀回英格兰废了Edward II然后置之于死地,再

        把小Edward扶为国王,俩人做起了摄政王的角色.

        没想到Edward III和他祖父一样,也是个精明强悍的主.Edward II丢了的东西,

        基本上被他一样一样全捡了回来.先是在18岁那年发动政变监禁了摄政的Montimer

        和Isabella成为真正的国王,Montimer后被处死,Isabella被软禁.在巩固政权之

        后又学他的祖父,开始了又一轮征服苏格兰的战争.Brave Heart片末那场战斗叫

        Battle of Bannockburn,是Robert Bruce围困Stirling城时的决战,当时被围困

        在城内的英军感到支撑不下去了,就定了个投降的日子,放出话来如果那天援军不

        到就投降了事.Edward II派去的援军终于提前一天赶到,但是却被Robert Bruce

        以逸代劳在Stirling附近的Bannockburn击溃.

        Robert Bruce早在"长腿"爱德华时代的1306年就称了苏格兰王,但马上就在称王

        的当年被"长腿"打败跑到爱尔兰边上的一个小岛上作民运人士去了.据说在岛上

        悟出了武林秘诀,"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到获取最后的胜利",于第

        二年再杀回苏格兰和"长腿"捣乱,"长腿"于当年死去,不知道是不是被他气着了.

        "长腿"死了,Edward II是个百战百殆的国王,经Bannockburn一役Robert Bruce

        的王位就这么稳了下来.

        据史记载,好战的Edward III十五岁时(1327年)就亲自率兵攻打苏格兰想恢复祖

        父的大业,但是毕竟还太嫩,尚不是老奸巨滑的Robert Bruce的对手,打不赢不

        得已在第二年签了Treaty of Northampton(北安普顿是英格兰中部的一个郡,南

        安普顿是英格兰南部Hampshire郡靠海的一个城市)承认苏格兰独立和Robert Bruce

        的王位.又过了一年Robert Bruce死去,传位给儿子David II.以后的斯图亚特

        王朝和现在的温莎王朝身上都有他的血统.

        Edward III再打苏格兰主意的时候搞了个曲线救国的把戏,毕竟是贵族,白纸黑

        字签了条约承认了人家的王位就不能不认账.这次他出钱出力支持另一个争夺苏

        格兰王位的苏格兰贵族Edward de Baliol攻打David II,自己先在后台玩一会儿

        傀儡戏.Edward de Baliol在他的支持下于1332年攻入苏格兰并称王,但不久就

        被David II的势力又赶了回来,两年后Edward III赤膊上阵,亲自出马在Halidon

        Hill大败David II,让Edward de Baliol作了几年苏格兰王.de Baliol实际上是

        Edward III的儿皇帝,一上台就学石敬塘割了苏格兰南部的几块地方给英格兰.

        相较之下还是David II得民心.几年后David II和他父亲一样卷土重来又把de

        Baliol赶回英格兰,de Baliol最后把苏格兰王位禅让给Edward III.这样就又成

        了"长腿"时期英国国王争夺苏格兰王位的场面,只不过主角变成了新一代的David

        II和新两代的Edward III了.这两家的缘份实在是不浅,以后还有好戏连台.

        正在双方缠斗不休之时,南面的法国救了苏格兰一命.

        summary:

        England Scotland

        Edward I (from Henry III)

        ||

        ||

        Edward II Robert I

        || ||

        || ||

        Edward III David II

        • 家园 从Brave Heart到Elizabeth (2)

          发信人: otto (霍枯燥)

          summary:

          lengend:

          1. [X] 代表X是英格兰王,英格兰王的顺序自上向下自左至右

          2. 双线代表派生出英格兰王的家族遗传关系

          3. 横向如果有线代表婚姻关系,箭头方向代表 男 --> 女

          [William, the Conqueror] ---> Matilda of Flanders (France)

          ||

          +----------++----------++

          | || ||

          Robert [William II] [Henry I] ---> Edith, Matilda (Scotland)

          ||

          ||

          [Matilda I] <--- Platagenet, Geoffrey Angevin

          || Count of Anjou (France)

          ||

          [Henry II] ---> Eleanor of Aquitaine (France)

          ||

          ++-----------++------------++

          || ||

          [Richard I] John

          ||

          [Henry III]

          上文说到过自"征服者"威廉以来英格兰和法国北部就一直保持一种剪不断理还乱

          的复杂关系---英格兰王家的祖业反而是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这里稍微说明

          一下法国的地理,法国地图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戴着眼镜向西方张望的人头,诺曼

          底(Normandy)就是盟军在1944年登陆的地方,就是那副眼镜所在的部位,在法国

          北部的中间地带;沿海岸向东北方向是佛兰德斯(Flanders),就是额头的部位;

          沿海岸向西南方向是布立塔尼(Brittany),就是大鼻子的部位;Brittany的正西,

          Normandy的正南,是安如(Anjou),大概是鼻腔的位置;Anjou再往南直到西班牙

          边境,就是Aquitaine,大致是口腔的所在;Aquitaine的下部靠近西班牙的地方,

          就是下巴颏那块部位,叫加斯科尼(Gascony);在西班牙境内靠近法国的地方,

          沿比利牛斯山脉自西向东依次是Castille, Navarre, Aragon和Barcelona,看着

          很像是衣服领子.法王的大本营是巴黎一带,名为布洛瓦(Blois),基本上就是

          大脑所在的地方了;而小脑所在的靠近现在瑞士的那一块地方叫勃艮第(Burgundy).

          在以后的历史里,这些名字和英格兰都或多或少地会发生一些关系.

          [胡扯两句,大概可以帮助记忆一下这些看起来乱糟糟的名字.我开过的一部车的

          颜色是一种红色,填表登记时填Red检查的人说不对,说那叫勃艮第.我一瞧,

          勃艮第勃艮第,勃艮第公爵不是李尔王里向小女儿科第丽霞求婚的人之一么,竟

          然能和法兰西王争婚,怎么又变成颜色了?回来一查,原来是一种葡萄酒的颜色,

          想来是因勃艮第出的葡萄酒而得名的吧.]

          下面我们就来粗略看一下英格兰和法国之间的历史恩怨.这段历史又要从"征服者"

          威廉说起了.话说诺曼底本来就是英格兰王的祖业,"征服者"威廉时Normandy和东

          邻的法王以及南邻的Anjou之间是敌对的关系,威廉娶的是东北面的邻居Flanders

          伯爵的女儿(名Matilda,她的孙女Matilda I的名字与此相同.前面有网友问为什

          么英格兰王重名的这么多,应该和西方人喜欢以自己的配偶或自己的父母的名字命

          名子女的风俗有关.问过老美,他们这么做一般是以名字纪念自己的亲人),颇有

          些合纵连横保持政治平衡的意味.

          到了威廉的儿子Henry I的时候,虽然亨利一世的夫人是当时苏格兰王的姐姐,但

          他的女儿Matilda I的丈夫,就是后来Henry II的父亲,又是来自法国的Anjou伯爵.

          Henry I的儿子威廉之所以淹死在英吉利海峡,就是因为当时老亨利想祭出和亲这

          一法宝去除一个敌人,获得一个朋友,来个一箭双雕.但天不遂人愿,William在

          回英格兰的路上出了事没能完成这一事业.William死后五年老亨利终于等到了机

          会,因为女儿Matilda的丈夫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Henry V(和英格兰王Henry V是不

          相干的两回事)死了.又过了三年老亨利总算把女儿嫁给了Anjou侯爵十六岁的儿子

          Geoffrey Angevin(Plantagenet其实是此人的外号,因为他的徽章上有一种叫

          Planta genista[金雀花]的卉草),了却了一桩大心事.自此Anjou就和英格兰联系

          紧密,电影Elizabeth里那个追求女王的易装癖就是当时的Anjou公爵,这也算是一

          种传统友谊了.

          亨利二世继承了父亲的Anjou和母亲的England及Normandy,又娶了Aquitaine的女继

          承人Eleanor,这一下王国的势力包括了英格兰和半个法国,变得空前强大起来,史

          称Angevin帝国,是Elizabeth I之前英格兰最强盛的时代.

          (这个Eleanor of Aquitaine非常有意思,她本来是当时的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

          的夫人,因为肚子不争气14年都生不出一个儿子被法王休了,当时她三十岁,结果

          被继续合纵连横政策的亨利二世娶到了手,哪想亨利化腐朽为神奇,结婚刚六年就

          生了四个儿子,其中包括那个"狮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 I),最绝的是Eleanor四

          十五岁那年还老当益壮生了那个篡了理查的王位的John,这可真是要把当初休掉她

          的路易七世活活气死.:-)))

          有不少史书,尤其是英国皇家自己的版本,把Plantagenet王朝从Henry III开始算起,

          而把Henry II,Richard I和John的这段历史称为Angevin王朝.这有违姓氏变换王朝

          更名的惯例,因为实际上Henry III是John的亲儿子,姓氏没有更动,但也有它的道

          理.一方面是Richard I和John的时代把帝国的领土丢得差不多了,一切有赖Edward I、

          Edward III和他那些能征善战的子孙们重新努力;另一方面英格兰王族的法国血统慢

          慢地开始消融,在Angevin王朝的时代英王的法国血统比法王的法国血统还要只多不少.

          Angevin王朝尽管风光一时,但在和法王讨论领地时总有个矛盾没法子解决.这个矛盾

          是和前面提到的封建制度是息息相关的.在Normandy、Anjou和Aquitaine这片广大的

          法国领土上到底是谁有最终的发言权呢?

          • 家园 从Brave Heart到Elizabeth (3)

            发信人: otto (霍枯燥),

            summary: (关于本章地名,请查阅地中海地图和法国地图)

            lengend:

            1. [X] 代表X是英格兰王,英格兰王的顺序自上向下自左至右

            2. 双线代表派生出英格兰王的家族遗传关系

            3. 横向如果有线代表婚姻关系,箭头方向代表 男 --> 女

            [Henry II]-->Eleanor of Aquitaine

            ||

            +--------++----------+--------++

            | || | ||

            Henry [Richard I] Geoffrey [John]

            ||

            [Henry III]

            答案当然是法王,这是由当时的制度决定的.英王在英国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是

            在法国的领土上还是要服从封建制度的规定向法王宣誓效忠(homage).这种宣誓效忠

            的特点是以个体为单位--骑士只代表他个人,而一个领地之主就代表他统辖的领地,

            而且要经过一种特别的仪式认定.这种仪式在我们这些不相干的外人看来颇有些滑稽

            --宣誓之人须穿着正式,单腿下跪向被效忠一方击几下掌.这种仪式的内涵则非同

            小可,如前文所说,它代表了两个方向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易--从自上而下(top-

            down)的方向说,接受效忠的一方正式把领地统辖权授予宣誓效忠的一方,而从自下而

            上(bottomup)的方向讲,后者有义务上缴财物并在发生战争时统领所辖的军队协助前

            者.

            在Henry II的时代,这种交易进行地很平稳,法王路易七世也是个鸽派,双方没发

            发生大的冲突,但是在Richard时代却发生了大的变故.

            Richard是Henry II的次子(其实是三子,最大的William两岁早夭),幸运的是他的

            母亲是Aquitaine的女继承人,虽然因长子继承权他得不到父亲的所有领地,但按

            当时的规矩他可以继承母亲的领地,所以他一开始就是有封地的,不像他那位后来

            出生的兄弟John,得到一个Lackland的外号(还有一个外号是Softsword,是说John

            行军打仗实在是无能).他虽生在英格兰,但从小在Aquitaine长大,后来做了英王

            之后在英国停留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年,实际上是只地道的高卢公鸡.

            [罗宾汉的故事发生在Richard统治英格兰期间,有关的小说电影层出不穷,我比较

            喜欢前几年Kevin Costner拍的那部,不过里面的Richard是由苏格兰人Sean

            Cornery扮演的,一点法国人的影子都没有,这就是Kevin的历史没学好了 :-) ]

            Henry II和Eleanor of Aquitaine的姻缘颇有传奇色彩,这个上文已经提到过,想

            起来不仅使人莞尔.可是一涉及政治,对英格兰的老百姓来说事情就无法使人高兴

            得起来--中世纪时英格兰王的生育是影响百姓生计的大事--国王无后,则王位

            之继承会引发王族内讧甚至战争,百姓苦;国王儿子太多,则王位之继承同样会有

            种种出人意料之事发生,结果仍然是王族内讧甚至战争,百姓还是苦.Henry II和

            他的后代Edward III都是因为王后的肚子过于争气而导致后来国家内战,让外人主

            要是法王占了大便宜.

            本来Henry II的长子Henry继承父亲的England, Normandy和Anjou,次子Richard继

            承母亲的Aquitaine,三子Geoffrey继承父亲新得到的Brittany,一切看起来都是

            顺理成章的事.但是这几个儿子都不是好相与的人物,长子Henry是英格兰历史上

            唯一在父王在世之时就被加冕为王(Young King)的人物,可他还是不满足于一个

            名义上的王位,和Richard, Geoffrey一起起兵叛乱,要父亲交权.从Henry II的

            角度讲,他的精力是超人地充沛,一点权力也不肯放松,只是给儿子们一个名义上

            的称号和百年后的承诺,也是儿子们不满的主要原因.

            [Henry II是个极其好动的国王,据说总是忙个不停,不工作的时候就跑去打猎,

            一刻也不肯闲着.其个性应该和秦始皇很像,两者都是在任上统治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大帝国,而且喜欢到各地巡视亲自过问政事,大概和一个普通人买了大房子

            后到处忙着装修的那股兴奋劲儿很相像吧.

            据说当时的法王评论Henry II说:“Now in Ireland, now in England, now in

            Normandy, he must fly rather than go by horse or ship." ]

            开始时儿子们尚不是经验老到的老子的对手,无法撼动Henry II半分.不久儿子

            Henry和Geoffrey都在二十七岁的盛年早逝,只剩下Richard一家.这本来简化了继

            承权的麻烦,因为Richard成了长子,可以得到以前由Henry继承的所有领土了.但

            是新的矛盾随之而来,因为最小的John成了次子,应该继承母亲的Aquitaine,可

            Richard从小在Aquitaine长大,在他哥哥死前一直是那里的主子,这时已经是情根

            深种,说什么也是不肯放弃了.于是Henry II, Richard, John之间的关系是越来

            越玄妙.正好当时法王路易七世(Eleanor的前夫)死去,新上任的Phillip II是个

            鹰派,一心想削弱卧榻之旁的Angevin帝国的势力,1188年Richard和Phillip II达

            成协议,又一次起兵对抗Henry II.也是天绝Henry II,那时他正好生病,无法征

            战,只好于第二年签了个实际上是投降书的和平协定.不只如此,他还意外地发现

            协定上起兵反叛的名单上还有小儿子John的大名--为了给这个小儿子争领地他才

            和Richard第二次闹翻,结果这个John竟然如此对他.协定签订后的第三天Henry II

            一命呜呼,这个John的功劳应该不小.

            Richard I正式成为英王,因为他的旗帜上有狮子心作为标志,得了个外号叫Coeur

            de Lion(Lion Heart).他的青年时代就是这么传奇,以后的事情更加是变本加利地

            离谱."征服者"William I的后代里第一个比较有宗教狂热的是他的长子Robert,参

            加过第一次十字军东征(Crusade).Eleanor还是路易七世妻子的时候也和路易一起参

            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到过Jerusalem,这股狂热传到Richard I的身上,使Richard

            的一生都因之发生了变化.在世界历史上,一般会有一大章讲述公元500年--公元

            1500年这一千年间伊斯兰教的扩张,往往还有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地图相伴,穆斯林

            的版图曾经东至孟加拉(现代印度人的装束和音乐应该属伊斯兰风格),西临大西洋,

            北至匈牙利,南临印度洋.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有其中的大部分,是世界格局中不可忽

            视的一大力量.在中世纪早期,穆斯林已经占据了以前波斯帝国的所有地盘和拜占庭

            帝国的东部,基督教的圣城耶路撒冷(Jerusalem)也已被他们攻克,第一次十字军东

            征是最成功的一次,基督徒们多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于1099年将Jerusalem从

            穆斯林手中夺了回来并成立了Jerusalem王国;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Jerusalem仍然还

            在基督徒们手里,基督徒们又攻克了大马士革(第二次东征也是八次东征里唯一不是

            以Jerusalem为目标的一次);到了1187年,武功盛极一时的埃及苏丹萨拉丁(Saladin)

            利用Jerusalem国王无后,王国发生内乱之际,攻陷了包括Jerusalem在内的大片土地,

            前两次东征的成果彻底化为乌有,基督徒们毫不示弱地开始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这第三次东征最后证明并不成功,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巴罗撒(Barbarossa)、

            刚登上宝座的Richard I和法王Phillip II是东征军的主要领导.Barbarossa的军队立

            即就开赴中东,Richard I因为刚继位为平息国内局势耽搁了三年,Phillip II怕他走

            后Richard I在法国领土上占他的便宜也不肯走.直到1190年夏Richard I和Phillip II

            才共同启程出发开赴中东.这两人都是唯我独尊的人,东征的一路上麻烦无数,简直

            是西天取经的高卢公鸡翻版,只不过他们就住在西面,方向反过来了而已:先是当年

            冬天在西西里(Sicily)停留时和当地人发生些小纠葛,加上Richard I认为西西里王对

            他妹子Joan不好[Joan嫁的是西西里王,那时刚刚过世由新王继位],于是顺手灭了

            Sicily;同一时间里因为Richard I在讨论婚事时不肯娶Phillip II的妹子为妻又得罪

            了Phillip II,Phillip II离开Richard I径自独去中东了;第二年四月Richard I带

            着未婚妻Navarre国王的女儿和自己的妹子Joan又踏上征途,不意到了塞浦路斯

            (Cyprus)的时候未婚妻和妹子的座船迷失差点儿被Cyprus人截获,Richard又开战征服

            了整个Cyprus;事情还远未结束,六月份Richard I总算到了中东,当时的局势是先到

            的十字军们正在攻打已经被围困了两年的通往Jerusalem的穆斯林据点Acre,Richard

            一来士气大振,不久Acre被攻陷,Richard也成了英雄.可这时Richard I的干了件不

            太聪明的事情,当时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Leopold)代表德国皇帝(Barbarossa已死,

            新皇帝是Henry VI)统领德意志的军队,他把自己的旗帜的尺码做得和英格兰王法兰西

            王的一样大,因为大公的地位实际上要比国王低一等,Richard的手下就把那旗扔进了

            泥坑,受辱的大公一怒之下带领手下回了国,双方由此结仇;法王Phillip II则心里

            窃喜,他本来就看着Angevin帝国的势力不舒服,西西里岛上又产生了新的矛盾,这回

            使一回马枪也撤军回国留下正在兴头上的Richard I独力对抗Saladin.

            [还有一个说法,说Richard I和Leopold的表兄Conrad发生过争执,Conrad后来被刺,

            Leopold认为Richard与此有关,是政治争斗,夺旗事件只不过是意气之争]

            Richard I倒也是个合格的战士,在中东又取得了几场小胜,Saladin在战术上始终占

            不到Richard I的便宜,但是穆斯林的势力正是如日中天之时,Richard I尽管一度逼

            近到离Jerusalem十二英里的地方,但Jerusalem城里Saladin一再派兵增援,根本无法

            攻克,双方僵持不下.一年后双方收手停火,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以内部勾心斗角的基

            督徒体面的失败告终,Saladin成为穆斯林世界的英雄,Richard I也因为是基督徒里

            坚持到最后的一个成为基督徒们交口称赞的人物.

            Richard I的小兄弟John就没这么幸运,算起来他和Edward II是Plantagenet家族当

            国王的人中最不长进的两个,他的曾孙Edward II的特点是纨绔得干不了正事,他的

            特点则是不择手段(抑或是缺乏主见喜欢跟随居心叵测的人?)到近乎无耻的地步.上

            面说过他活活气死宠他疼他的老父Henry II,这还算他当时幼稚听信了兄长和法王

            的蛊惑.可后来的事说明他的本性确实比这好不了多少--不让他当国王他是说什么

            也不干的,可他又根本不是当国王的料.Richard I出征前给他不少好处,在Normandy、

            England都封给他不少封号、领地和税收实惠(头衔加起来尤如西方韦小宝 :).这些

            都没任何用处,Richard I走后他马上就想夺权,要扳倒Richard I留下来管事的人.

            那时Richard I还在西西里,听到风声后马上派钦差大臣回来调查,这个钦差大臣是

            Normandy的大主教,调查进行得一丝不苟,结果John被看管了起来.法王回来了以后,

            Richard I还在中东奋战,这就给了John和Phillip II这两个阴谋家以机会.Richard

            和Saladin停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已经听到了国内形势不妙的风声,不料天有不测

            风云,在回国途中船队麻烦事不断.先是天气一直不帮忙,据说使Richard I都晕了

            船.他的航行路线一直是贴着地中海的北岸,最后还是在意大利和希腊之间的亚得里

            亚海(Adriatic)中毁了船.Richard I已经受够了航海的折腾,这回就带着四个随从

            乔装打扮从意大利跨过阿尔卑斯山想去德国境内的Saxony,再从那里回国.Richard

            的未婚妻Navarre公主已经在到达中东之前成了他的正式妻子,而Saxony的统治者正

            是Navarre公主的兄弟.途中经过维也纳附近时Richard I被认了出来,而那里正是冤

            家路窄的Leopold大公的辖地,Richard I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了Leopold的阶下囚,

            这在英格兰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件传奇,也只有在浑身冒着仙气的Richard I身上才

            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

            这一下法王Phillip II的机会来了,Angevin帝国的末日近了.

            • 家园 从Brave Heart到Elizabeth (4)

              从Brave Heart到Elizabeth (4)

              发信人: otto (霍枯燥)

              法王回国后故计重施,上次是联合Richard对抗Henry II,这回是联合John对抗

              Richard I.Richard I一落到了Leopold大公的手里,John便颠颠地跑到Phillip II

              那里行了效忠礼,然后充当北路先锋去英格兰煽动叛乱去了,南路则由Phillip II

              出兵攻打Normandy.

              话说Richard I新近为基督徒们立了大功,好歹也是个功臣.德国人虽然看他是一百

              个不顺眼,倒也不敢把他怎么样了.1192年冬Richard I被囚之后,连教皇都出面为

              他求情,而他的母亲Eleanor of Aquitaine更是想方设法地营救他.将近一年半后

              Richard I终于被他母亲花了巨额赔款赎了出来,在这期间Phillip II已经攻陷了

              Normandy边界上的不少重要城堡,多亏Richard I的母亲Eleanor是个聪明能干的才

              女,此时她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靠着多年的经验和余威约束手下效忠Richard I,

              使Angevin帝国才不至于立即崩溃.1194年春Richard I获释,John被迫换了一副面

              孔请求原谅,Richard I倒也不惧他:“Don't be afraid, John. You are a child.

              You have got into bad company and it is those who have led you astray

              who will be punished”.这个把John带坏的小子当然除Phillip II莫属,Richard

              马上带兵收复Normandy,找Phillip算帐去了.Richard I当年是十字军里的头号干将,

              现在余勇尚在,慢慢地把Phillip II打回了原地.

              可也许是Richard I已经杀戮太重的缘故吧,他曾经在和Saladin交战时一次屠杀了

              2700名包括女人和孩子在内的阿拉伯俘虏,又加之征战无数,如果每打一仗就算是

              坐一次飞机的话,算算概率这飞机也该栽下来了.1199年在一次不算什么的小战斗

              中Richard I受了致命伤,马革裹尸死在了第一线.他没有子女,又因为他原谅了

              John并把他立为继承人,John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王位.

              John的运气显然还是要比前辈Stephen好多了,尽管论本事他比Stephen还差得远.

              如果Richard I能像成吉思汗那样好色多产,John这么无能的人是说什么也不可能

              坐上王位的,那样的话,世界历史说不定真的就要重写了.Richard一死,John根

              本就不是Phillip II的对手,马上把父亲的祖业Normandy和Anjou丢个精光,只剩

              母亲留下的和法王距离尚远的Aquitaine还在手中.失去Normandy和Anjou的起因

              是John的婚事,他虽然无能,但却不是个笨人.北部的英格兰已经被他哥哥闲置

              过久,这次他要娶一个英格兰贵族女子为妻以便通过婚姻更有效地控制自己能够

              称王的地方.但那女子已是一个法国贵族的未婚妻,John的做法近乎王老五抢亲,

              被告到Phillip II那里,Phillip正愁没借口收拾Angevin的势力,这下名正言顺

              地以国王的名义没收了Angevin属的领地Normandy和Anjou.要是Richard还在,当

              然Phillip说了什么都是白说,可现在是John当政,又恰逢善于救场的老母Eleanor

              以八十高龄仙去,打了几场大败仗后Phillip的话就成了真理了,John也得了个新

              外号叫Softsword.

              这还不算完,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罗马教廷设在英国的地区总管坎特伯雷大主教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死去,John又像抢别人未婚妻那样,聪明得特别露骨,

              硬是把教会选出的继任者一脚踢开,任命自己的知心好友为大主教,和教皇Innocent

              III顶起了牛.教皇对英格兰下了禁教令(Interdict),结果弥撒不能做,死了人也

              不能葬在被教会祝福祈祷过的地方,打乱了百姓对死后世界的期望.

              而在活人的世界里,形势更加严峻.由于他要和Phillip II较量而筹集军费横征暴

              敛,加上能征税的地方又比以前少了两大板块,因为这一进一出,英格兰的税顿时

              狂涨,一时怨诽四起.

              中国有古语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John之所以留名史册,成为英格兰史上

              的一个重要人物,也得归功于他的无能.在上面所说的如此混乱的局面下,仅次于

              国王的第二势力--代表贵族利益的男爵阶层--也就是打仗时充当千夫长,农耕

              时充当地方长官的那批人--趁机为自己争利益.1215年双方妥协签订了《大宪章》

              (Magna Carta--Great Charter),这是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重大法案.虽然其

              主旨是男爵们想方设法从国王那里获得更大的治权和自由,但制订宪章条款的人们

              在无意之中确立了包括倾向法治和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等等重要原则.而且同样重要

              的,正如Karl Poper所言,“把我们的理论化为语言,写下来,就把它们置于我们

              之外了,既然置于我们之外,我们就可以把它们作为客观实在、即不再属于我们自

              己的一部分的实在而加以批判了.”可以说不少现代法规都是这个《大宪章》的内

              容经过无数的批判和改进的结果.

              [也许对我本人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而是由这个《大宪章》代表的一种思想和六百

              多年后的《共产党宣言》代表的另一种思想之间的姓资姓社的激烈角逐带来的改变

              许多人的人生的影响.

              都说人类社会进步了这许多万年,进来进去的都是一个叫作“生产力”的东西.也

              许所谓的生产力就是一个社会以至一个个人能够调动的人力和物力的和,权力当然

              是一种最常见的调动人力和物力的方式,从前的人类社会可以说是绝对依赖这种方

              式的.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能动性太弱而强迫性太强,而且往往在强迫性导致的矛

              盾无法调和时就诉诸流血等暴力解决方案.为了化解这种强迫性,调动方也就是统

              治方总是不约而同地(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大搞神化或曰个人崇拜运动以使被

              调动方即被统治方能够更加自愿地工作.可一旦这不可靠的神化光环消失了,麻烦

              便接踵而至.

              西方人比我们东方人高明的一点就是发现并实现了另一种相对和平的解决方案--

              用金钱量化了人力和物力的调动和实现--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都认可的合同化解

              了相当一部分原来用纯强迫方式解决不好的矛盾,用工资、利润等等报酬方式引诱

              所有的人认可并投入这种运行方式.于是每个人都可以凭借和平的工作而不是依靠

              流血的杀戮和不稳定的造神运动(想起林肯说的一句话:You can cheat all the

              people some time, and som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 never cheat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来达到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就是要取得将来调动

              自己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的权利--要利用人力就要付工资雇人,要利用物力就得花

              钱买商品.于是便有了为实现这些protocol所必需的法治,便有了“私有财产神圣

              不可侵犯”的宪法第一条,便有了立法所必需的民主和防止民主自杀的言论自由等

              等等等.这些能保证你不必挖空心思当国王或一把手就能享受到不少国王和一把手

              都能享受到的东西.

              零打碎敲的商业交易自古就有之,但把社会建立在商业基础上的做法是近代西方的

              成就.西方社会走到这一步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其摸索完善的过程为时可以说不下

              700年,不夸张地说,其中所产生的丑恶不是每一个有良心和有洞见的人都能忍受的,

              它直接地导致了十九世纪两个犹太人思想的偏激,他们试图创造另一个体制来克服

              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丑恶,结果却是丑上加丑.也许西方的人们更青睐自己早已发

              现的和平解决方案,这种前所未有的新思想在它的西方发源地被视作洪水猛兽,因

              为它和前述和平解决方案完全是矛盾的,但是却在从未发现商业也可以作为问题答

              案的东方找到了知己,其影响之波及直到现在我们这代人也是深有体会的.我们东

              方人的社会基础,人力物力的调动,从来都是强权说了算而已,以商业为答案不过

              是近几十年的事,大概还没有电子计算机的年纪大,能不能认可这一答案也是个未

              知数.目前看来似乎希望很大,但现状仍然是强权大于商业,还是让我们谨慎地拭

              目以待为好.

              而因阴差阳错而通过的《大宪章》可以说是这一切的开始,共产主义运动由列宁所

              言由欧洲资本主义薄弱环节俄国开始,而资本主义的受精卵则由欧洲封建主义薄弱

              环节英国海岛孕育.]

    • 家园 多谢指教

      我好像没听说有把最后不流血的这段儿叫革命。 这光荣革命的英文是什么?

      从十七世纪的英国历史, 可以看出英国人的自由和人权来之不易。 诸侯们为了控制皇权,历经几十年, 打了大小几十仗, 换了好几个皇帝, 还曾经一段时间废除皇室, 走向共和。结果发现没有皇帝照样可以有独裁者, 情况可能还更糟。 于是再浴血奋战, 把皇室请回来。 请回来的皇帝又太霸道, 只好从外国召一个王子, 率领外国军队回来把他赶走。

      这么折腾几十年,流血牺牲,才换来一点人权的保障。 真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

      • 家园 指教不敢当 这个我也不知道 我觉得社会变革不免有斗争流血

        不过人家是斗争中有妥协, 让步, 最终能够达到"双赢",

        而中国人的斗争呢? 却总是"汉贼不两立", 要达到自己彻底的胜利, 把敌人彻底打倒在地, 并从道德上丑化, 于是永远是"成者王侯败者寇".

        而从英国的历史看, 有限的胜利比完全的, 辉煌的胜利感觉更有意义.

        • 家园 进一步回答你的问题

          我在下面回一介的短文中已有一些说明。

          实际上孔子生活的鲁国,就有点象中世纪的英国。三大家族(三桓)的势力很大,国王(鲁昭公)根本管不了他们。有一次国王发兵攻打其中一家,眼看要灭了他,另外两家出来解围。三家的心态也很清楚, 那就是不能让国王的势力坐大,把他们一个一个地吃掉 --- 他们并没有想废除王室。跟英国诸侯的想法大同小异。

          本来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无非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国王想拥有更大的甚至绝对的权力,诸侯们想保持自己的独立,不受国王的压迫。本也没什么对错。

          可是偏偏出了个孔丘。他硬说国王这一方是对的,国王应该拥有绝对权力,而诸侯要求相对独立是错的,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这是他儒家思想的精髓。

          以后的皇帝采用这一思想是必然的。用这一套思想给广大老百姓洗脑之后,就不会有人再要求相对的独立和权力了,谁愿意做大逆不道的事呢?

        • 家园 中国和欧洲的不同,更以为是势力均衡的不同,而不是道德的问题

          欧洲的情况,多数时候是和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类似,也就是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力量来主宰一切,因而在各种力量间可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多方力量的均衡,是我认为“民主”(非独裁)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秦始皇统一以后的中国,在多数情况下,一直是具有局部优势,尤其是思想文化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君权的独裁倾向。

          儒家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对于多方力量平衡不会不清楚,而且有很强烈维护的倾向,尤其是对君权的限制,唯一的遗憾,这种限制只是基于道德的限制,甚至是死谏的基础上。这也是为什么历来的儒家思想教育中很赞赏这种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士大夫”气概。没有这种气概,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君权的极端独裁。遗憾的是,没有机会来进行法律的限制。

          对君权的限制,可以参考儒家一贯的“民为上”的思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