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从中国职工收入低于印度说起-上 -- rtf0

共:💬11 🌺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文摘】从中国职工收入低于印度说起-上

    请葡萄等高手评论一下。

    http://www9.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122718.shtml

    ??从中国职工收入低于印度说起

      

      最近一则报道引发了诸多观察者的热评。该报道称,中国的GDP增速虽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但工资增速却远落后于这个幅度。不仅如此,目前在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快速增长的印度还要低10%。(《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14日)

      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将它视为一个坏的现象来加以批判。有论者认为,这是源于两国竞争战略有别,中国实行“廉价劳动力”策略,它依靠单纯的追加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长久之计;或者以为中国的收入不公平,导致制造业收入偏向资本所有者。如是云云,貌似有理,实则大谬。其中事理,待我慢慢道来。

      

      一、中国的低工资是市场定价

      中国的职工工资,除了公务员和国有企业的职工之外,已经是市场定价。而制造业,鉴于其中大多数企业已经属于非公有制企业,并且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人数已经远远多于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将中国的职工工资视为一个市场的产物。既然中国农村有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资本的相对稀缺使得资本方更具有优势,从而取走更多的剩余。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但我们必须接受它。

      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拿政府说事,其实过去这么多年,中国各级政府在有关私营企业的最低工资、限制童工以及劳动条件方面出台了不计其数的文件,何尝有什么大的改观。市场的力量要远远大过政府的主观意愿。近两年“民工荒”的出现,却自然而然让劳动力的价格上升了不少。这说明,在中国,劳动力价格,已经基本上由市场决定,不是简单地批评政府或某些企业家就能够万事大吉了。

      我们不但不能够批评低工资,还必须承认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感谢低工资。正是它,才造就了中国在制造业史无前例的扩张,也造就了所向披靡的中国造产品。低工资成就的廉价劳动力,是中国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任何其他因素,诸如华侨投资、体制改革管理进步、庞大市场,都不足以解释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必须将廉价劳动力视为最根本的原因,如此才有可能谈其他方面。

      当中国的工业化完成之日,廉价劳动力就会消失殆尽。那时,中国的竞争力将依赖于资本与科技,但是在目前,中国仍然而且必须指望廉价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我们还必须认识到,中国能够保持廉价劳动力越久,对中国就越有利。因为它意味着中国的工业化时间越长,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第一,其他国家,尤其是印度、巴西等等发展中大国,便要更长久地等待工业化。在全球统一市场上,当制造业都向一个国家集中之时,只有待这个国家工业化完成后,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才可能将从低端开始,转移产业出去。而印度、巴西虽然也可以关起门来搞建设,但不会有什么大起色。因为在WTO框架下,一则是回旋余地不大,不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则是最多只能保护国内市场,而不存在全球竞争力。第二,时间越久,中国越有可能积累技术能力,它表现为产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这些传统产业可能会升级,从而越难以转移出去。比如打火机产业,当它的分工如此精细并且形成一个集聚的产业,在可见的将来,很难想象它能够整体搬迁到温州以外的地区,更不用说国外。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不知还能够保持多久,直观推断,应至少还有四、五十年的时间,甚至可能长达百年。在这段时间里,只要全球贸易体系不倒,其他的发展中大国基本上丧失了任何工业化的可能。这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残酷,但逻辑确乎如此。在上个世纪前七十年里,当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的时候,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取得任何机会。现在,总算轮到中国了。

      

      二、印度的高工资有问题

      再回到工资问题上。中国工人的工资既然已经市场化,那么就不存在什么根本的硬伤。纵然可以在某些制度方面作些调整,但不可能改变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这一基本事实。现在的问题的是,印度工人凭什么拿比中国人更高的工资。这里,隐含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问题。

      与中国一样,印度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是无限供给,至少从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理应如此。印度的制造业显然总体上落于中国,但是印度的制造业工人却可以拿更高的工资,这可以说明两点:第一,印度的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不存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现有的工人能够拿较高的工资,那是由于没有更多的人与他们竞争。具体的原因可能是种姓制度、文盲太多、印度劳动法保护现有工人利益,或者其他什么因素,这里姑置不论。第二,在世界范围内,印度的制造业必然缺乏竞争力。劳动力价格高于中国,资本投入却低于中国(中国的积累率现在是世界第一),印度的制造业能够有所发展,只能归功于它的贸易保护(现在印度是对中国提出最多反倾销的国家)。

      这使我想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工人。当时中国工人的工资并不低,甚至比日本工人还高。一个工人有工作,就可以养活全家(甚至在当代,中国工人仍然做不到这一点)。与绝大多数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农民相比较,工人却可以过着相对较高的生活。但是,我们绝不可因此而称赞当时中国的竞争战略。这样一种畸形的制造业工资对于国家竞争力毫无益处,它使得全中国到处充斥着日本的制成品,而中国只能以生丝、煤等原料出售于世界市场。畸形的工资,畸形的资本结构,畸形的市场,注定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工业化的失败。

      现在不妨跳出亚洲。我们会发现,拉美也是典型的职工高收入国家(这里所说的高收入,是相对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均衡价格)。在那里,工人(当然更包括那些一切与现代工业以及西方经济相联系的就业者的收入)都普遍高于无业游民以及农民。巴西多的是无地农民,但他们似乎对于工人的工资无法构成压力,无法使他们的工资降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国际资本的介入,使整个经济依附中心国家,从而畸形拉高了与西方联系的劳动力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拉美陷阱,其实就指由于经济的外向性而导致的畸形高工资,从而无法构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廉价劳动力。

      对欧洲经济史的学习让我们得知,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大量的失地农民,才为现代工业提供了劳动力,更准确地说,必须先有廉价劳动力,才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向全世界倾销商品。读《资本论》,当许多英国童工死于血汗工厂时,没有人不觉得毛骨悚然。这种童工与女工的生命所换来的代价是,中国土布的家庭生产者被逼入绝境,整个中国农村以及纺织业从此破产。世界市场的残酷性就在于,你不廉价,你就没有竞争力;而你一旦廉价,对手就死在你手下。虽然尽管到后来,技术的进步与全球利润的增进,最终也提高了欧洲工人的工资。但是历史的启示已经昭然若揭:廉价劳动力是一国工业化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Tags): #低工资#罢工
    • 家园 垃圾文章,是不是那个出名的历垃圾的文章?
    • 家园 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胡扯淡! 不值得讨论。

      垃圾文章。

    • 家园 一些相反的数据

      美世咨询发现中国的工资成本高于印度

      中国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大连,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在所调查的中国42种职位中,95%的基本工资成本要高于印度;

      中国经理和专业人员的收入为印度同等职位的两倍以上;

      在过去的5年中,印度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1.5%,而中国为7.5%;

      在这两个国家里,80%以上的职工都对其所在组织持积极态度。

      2005年11月14日北京

      根据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的一项调查,打算在亚洲建立低成本分支机构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着比印度还要高的工资成本。报告显示,在所调查的中国42种职位中,95%的基本工资成本要高于印度。基层工资上差别还不是很大,但就高层来说,经理们和专业人员的收入为印度同等职位的两倍以上。

      调查发现中国人力资源经理们的年均收入为32000美元,印度为15100美元;在中国,项目经理和金融分析师的年收入分别为23400美元和13200美元,而印度分别为10000美元和8400美元。

      在低收入职位方面方面,中国的客户服务助理年均工资为2400美元,印度为1600美元,熟练生产工人在中国年收入为2300美元,而印度为1900美元。

      美世全球合伙人Mark Sullivan说:“由于中国和印度拥有熟练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工资成本,它们已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地点。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将其后台业务部门转向这些国家以减低日常开支。尽管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成本都比欧美低廉,但印度在工资成本上比中国还稍低一些。”

      “在印度,虽然工资成本相对稍低,但公司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数量却很大,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Mark Sullivan说,“如果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继续下去,在以后几年中印度将面临着大幅度的工资上涨,”他接下去说:“雇主们将面临的挑战是他们要保留高层人员并使低端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以便组织能够不断发展。”在美世主持薪酬策略咨询工作和向美国跨国公司提供咨询服务的全球合伙人Steve Gross说:“当跨国公司考虑向中国和印度外包业务时,工资仅仅是算式中的一个变量。组织需要衡量其它的运营成本,以及与市场的接近程度等因素以便确定最合算的运营方式。之后他们就可以将精力放在制定能够保留和吸引合适技术工人的薪酬方案上了。”

      根据调查,在过去的5年中,印度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1.5%,而中国为7.5%。印度现在拥有除美国之外最大的英语语言人群。

      “中国市场非常复杂,工资变化非常大,”在上海任职的美世大中华区人力资本咨询服务总监Jeff Fuller指出,“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公司薪水比其它大城市高20%。如果是和乡村地区比较,则工资差距更大。”

      企业文化

      中国和印度都相当依赖强调道德规范和传统的价值体系。然而,调查显示,员工们的动机是不同的。中国雇员容易为个人成就感、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激励,而在印度,雇员更注重对高级管理层和组织声誉的信心以及合理的薪水。在这两个国家里,80%以上的职工都对其所在组织持积极态度。

      美世报告: 中国和印度:人力资源优势比较成本相差960美元

      网站: www.mercerHR.com/china-indiareport

      编者按: 工资已四舍五入为最接近100美元的数字。

      * 新闻中的中方数字为北京地区。整个调查也包括上海地区的工资信息。

      中方和印方不同岗位的年均基本工资

      职位

      中国工资(美元)

      印度工资(美元)

      人力资源经理

      31,958

      15,097

      市场经理

      25,808

      14,294

      项目经理

      23,409

      10,039

      软件开发工程师

      13,457

      10,277

      财务分析员

      13,194

      8,408

      会计

      8,994

      5,685

      高级客户服务官员

      8,293

      8,203

      销售代表

      5,094

      4,738

      客户服务助理

      2,418

      1,601

      生产工人(熟练工人)

      2,334

      1,853

      关于美世咨询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咨询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了解、开发、实施并准确评估其人力资源系统和政策的有效性。美世成立于1937年,在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190家分公司,拥有超过15,700名顾问。

      美世咨询于1995年进入中国,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大连、香港和台湾设有8家分支机构,咨询顾问超过250人。美世咨询顾问具备超过10年的在华咨询经验,在中国拥有超过2,800多家大型客户。美世通过与国有、民营及上市企业广泛的合作,在业内积累了极高的声誉。

      • 家园 这个帖子也有问题。是说的跨国公司的高端人才。

        而没有提及富世康这样雇佣20万廉价民工(仅仅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工厂。(此外还有许多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血汗工厂) :)

        从人数上讲,这才是大头。 :)

    • 家园 这个制造业劳动力价格低10%的说法有多大可信度?
    • 家园 个人感觉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有一定影响

      。中国所包含的经济形态从极发达地区到极不发达地区都有,而在不发达地区所需要的生活成本并非很高,这也让许多人愿意接受在发达地区明显偏低的工资。

      因为在中国农村,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只要不是教育医疗和子女这些支出的大项,日常生活支出并不高,小两口出去打几年工,存点钱,回家乡做点小生意,这一幕在中国每天都在上演。反观印度,他们没有可能限制农民进城,许多农民都选择住在城市的贫民窟,虽然他们收入比中国工人高,但是生活质量恐怕还比不上中国农民,城市的生活成本毕竟还是会比在农村更高,这也让他们对于低工资是无法接受,而工会为了维护工人权益的斗争,虽然对工人有好处,不过真把资本家赶跑了以后,想被剥削也没机会了。只能是双方妥协,都让步。

    • 家园 中国制造业职工收入低于印度不奇怪

      因为工作机会不一样啊.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是工资部分决定于生产率,部分决定与教育和技能.

      印度制造业职工人数远少于中国制造业人数.100个中国人和100个印度人分别去申请工作,30个中国人和10个印度人能拿到制造业的工作.有理由相信这10个印度人更是佼佼者.高出的工资大概是教育和技能的报酬吧.

    • 家园 【文摘】从中国职工收入低于印度说起-下

      三、穷国高工资的逻辑

        为什么穷国,或者说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的工人能够拿到一种畸形的高工资,实在值得好好探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高工资,并不是相对于资本所有者而论,也不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而只是相对于该国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均衡所实现的理论工资所言。这种高工资的坏处,前面已经指出,但是因为它的普遍性,我们不可以轻易放过它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这是源于现代工业从中心国家扩展至边缘国家时所造成的依附而引起的。现代工业从西方进入发展中国家时,它或者是面向出口市场,如拉美;或者是面向国内的市民或上层阶级,如旧中国或当代印度。不管其产品的市场所在,由于该产业是从西方移植过来,在其工业化之初,由于依附国的技术力量的薄弱,其产业工人必然会拿上相对于本国其他国民的较高的工资。

        但是根据逻辑,尽管最初穷国工人能够拿到高工资,但如果有庞大的产业后备军,产业工人的工资将被压低,并最终保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竞争力。为什么旧中国、当代印度以及拉美国家没有实现这一点?这很可能是原于各种各样的政治与社会因素,下面列出几种可能的重要因素。

        一种因素是总体国民素质太差,太多的文盲根本无法进入市场与现有的工人竞争。文盲虽然也可以称之为劳动力,但他们基本上无法进入制造业,而只能依照传统在农业中天然就业。如此表面上的劳动力无限供给事实上是一种假象,那些新进入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人尚无法从根本上把劳动力价格降下来。6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当代印度的高文盲率与工人高工资存在着相关。

        一种因素是,现有的工人具有强大的谈判能力,从而保证自身相对于整个社会的较高收入。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工人经常举行罢工当,当代印度也是如此,前些时间因为本田开除一个不合格的员工就举行印度工人就举行大罢工。这种基于经济利益的罢工在本质上是对一种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反动。当然,工人的谈判能力不一定就表现为自身的罢工,另一种表现就是政府也倾向于维护现有工人的利益。据说到印度投资的外国公司都很为印度的劳动法头疼。上个世纪50年代前半叶的中国政府在这方面也比较突出,当时的政府极力为工人争取经济利益。

        另一个因素是传统。这里指劳动力再生产所包含的必要条件。在一个妇女和儿童都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地方,劳动力的价格不仅是该名工人的维持生命所需的生活必需品,还必须包括其家人的生活所需。我们看50年代的中国工人,当时的一个常见情况是,一个人有工作,可以养活七、八个人。虽然工资只有六、七十元,在上有两个老人,下有三、四个小孩的情况下,而老婆只在家持家务,这样的日子不可能过得很宽裕。但无论如何,毕竟能够生存下来,这也说明一个普通的劳动力价格并不低。

        还一个因素是这个市场太依附于西方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产品主要是面向出口,而投资却来自于多国公司。多国公司当然能够开出高工资,但是本土的制造业却无法发展起来。没有本土的制造业投资,自然也就没有劳动力需求,而现有的制造业工人,实质上与其公司管理层一起,构成了买办力量。他们不是促进工业化的力量,相反成了阻碍工业化的势力。

        上面说了这么多,它们表明,当穷国实现工业化的时候,工人高工资是一种普遍现象。相形之下,目前中国工人的低工资虽然是市场化的产物,但从历史来看,却具有特殊性。我们已经摆脱了拉美陷阱,对此我们应该感到庆幸。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凭什么就能够将工人工资降下来呢?

        

      • 家园 【原创】从中国职工收入低于印度说起-下下

          四、感谢1958年

          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能找客观的要素禀赋,因为在这方面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与中国差不多,而非洲的穷国似乎更有理由拥有廉价劳动力。这似乎应当寻求历史上的转折点,就象诺思将专利权的发明视为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一样。

          真正的秘密就在于1958年。50年代中期,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一直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7年。据统计,从1953年至1957年,全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提高了40%。而这一切到了1958年,便完全改观。

          直接降低劳动力价格的措施就是中国政府降低工资水平,并且在此后将职工工资冻结了几十年。1958年2月6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中普通工和勤杂工的工资待遇的暂行规定》,要求:今后新录用的建筑业中正式的和临时的普通工(一级至三级)的工资既不可超过当地一般农民的收入过多,又要照顾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别,因此,他们的工资标准,应该以相当于当地普通工主要来源地区的一般中等农业社中劳动力较强的农民的收入加上城乡生活费用的差额为原则予以规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今后新录用的临时普通工的工资标准,应该大体相当于或者略低于当地建筑业普通工的工资标准。与这一文件出台前后,国家有关工资方面的政策,如计件工资、奖金、稿酬标准,几乎普遍都程度不同的下降或者取消,停止了企业经常性职工升级工作,调整工资由国家统一安排进行,调整次数减少;工资标准和工资等级线一再下延,工人技术等级和干部职务等级工资制实际上已无法执行,不少年份全国工资水平出现下降。当然,在这里还必须说明的是,降低并冻结工资并不限于工人,干部的影响也非常大。1959年2月7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降低国家机关三级上党员干部工资标准的决定》,决定在1957年降低后的国家机关10级上干部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将国家机关1、2、3级的工资标准合并一级,并且降低为400元,从而缩小最高工资标准与其他各级工资标准之间的差距。50年代前期,干部家里请保姆的现象还非常普遍,很多年后,习仲勋夫人还提起当时他们有四个孩子而没有请保姆的现象,以说明与其他干部的差距。但自年1958以后,家庭保姆几乎在中国消亡了几十年。

          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措施是让妇女进入包括制造业在内的行业,几乎将产业劳动力由此而扩大一倍。尽管早在旧上海,就有女性包身工的存在。但对于大多数妇女来说,家务劳动仍然是常态。1958年的大跃进摧毁了家庭保姆这一行业,让孩子的保育成为一种社会性事业。当时还办公共食堂,从而消灭它作为家务劳动的内容。尽管在这方面,大跃进并未实现它的目标,大部分公共食堂停办,许多孩子仍回到家里。但一点已经改变不了,那就是整体上妇女已经进入各种产业。她们大炼钢铁、当幼儿园保育员,走进田间,组织社会工作,进入各行各业。手头有个数据,1958年,农村中95%的适龄妇女,全部走出家门参加劳动。城市不清楚,但相信不会低到哪里去。妇女必须参加工作,这一个观念自1958年才发生彻底而不可挽回的变化。记得80年代,有讨论就业形势的文章,妇女不妨回到家庭去。这话一说,简直有石破天惊的感觉。事实上,妇女呆在家里,这恰恰是1958年以前的中国以及当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常态。无论如何,自1958年以后,中国的男性工人事实上已经无法独占制造业的职位。由于半边天的进入,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有了坚固的基础。

          与上述两大改变相适应的是,地方企业与集体企业的兴起。仅仅有劳动力进入市场,但没有投资是没有意义的。1958年地方工业与集体工业的兴起,对于中国经济史的意义,是无法如何都不可以低估的。张五常教授翻来覆去夸奖北京的改革,以为层层合约的设计不是堪比神工鬼匠。在他眼里,这就是中国的改革。但是,地方管理工业是1958年的发明,这是中国的独到之处。关键这一基本结构的重要性,有兴趣自可以看钱颖一等人的论述,这里不必赘述。

          所有前面这些因素,归结到一点,就是积累率的大大提高。58年降低工资水平,这意味着总值中用于消费部分的减少,这部分节约下来的钱并没有蒸发,而是用于投资。通过人为压低工资,中国取得了很高的积累率。在58年以前,一直在24%左右,但1958年一下将积累率提高33.9%。这是一个巨大的跳跃。此后,只有在少数的几个年份上,中国的积累率一直不低于30%。这个成就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有必要对1958年的工资调整再说一两句。初看上去,1958年的做法是一种人为的调整,它似乎有悖于政府应少干预的主张。但是有一点足以为1958年辩护,那就是,80年代以后,私营企业兴起时,其工人的工资仍然普遍低于国有企业职工,并且国有企业职工仍然相对较高的工资以及高福利让它在市场中节节退败。如此说明,1958年的人为降低工资,仅仅只是将中国工人拉向市场均衡价格走了一大步,但仍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均衡价格。但无论如何,必须对1958年说声感谢,因为它才以大手笔真正奠定了后来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格局,80年代的市场化只是一种顺水推舟的步骤罢了。

          

          五、结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结束战乱的中国开始了一个工业化的历程。当时,基本上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大国,除了中国,还有巴西、印度、阿根廷等国。与这些国家相比较,中国的资源禀赋并不占优势。但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却脱颖而出,在工业化过程中走在了这些国家的前面。今天来看,这与五十年代时的工资调整以及其他相关的政府政策有着不可密切的关系。

          今天,中国的工人工资仍然低于印度,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更不要因此而对于中国道路妄自菲薄。在现有条件下,中国工人的收入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终有一天,不仅仅中国工人,而且所有中国人都能获得体面的收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