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分析一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敌后/正面战场 -- Alarm

共:💬180 🌺200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就叫造谣!

        很好的例子:

        [txzd200] 于:2006-08-29 02:55:58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扫荡时,八个日本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的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迟浩田将军感慨,抗战时在他家乡的那个县,七八个日本兵,打着一面太阳旗、扛着一挺机枪和四五条步枪,就“扫荡”了全县,赶着几万人到处“跑反”。

        这样类似的事儿俺刚好听说过,都是抗战初期GMD兵败如山倒时的事儿。悲哀啊!给篡改成“根据地”时期的事儿,那就是无耻了!

        实话实说,删帖随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理解成根据地我看也没什么问题

          这样类似的事儿俺刚好听说过,都是抗战初期GMD兵败如山倒时的事儿。 悲哀啊!给篡改成“根据地”时期的事儿,那就是无耻了!

          韩复渠是38年新年前后不战而退出山东的,从县志上看短暂的一段真空时期之后就主要是gcd的武装填补了这一空白。再说抗战初期的华北日军军纪尚可,且在那几个月的真空时期日军进占鲁北非常顺利(台儿庄属于鲁南地区),因此也谈不上因挫折而报复性的大规模屠杀,所以可以推测在当时的招远“跑反”并不是一个普遍行为。况且,在我们的语境中,“扫荡”是指日伪军针对敌对势力控制区的军事行为,那么原话提到的几万人的“跑反”很可能就是发生在成立gcd武装进入招远之后了。

          另外,从县志上看,41年招远被划分成南北两个县前后都有相应的gcd的行政机构,说是根据地我觉得没多大问题(不知道迟将军提到的县是指哪个县,划分前还是划分后?),顶多算是根据地的薄弱地区。

          这里也有一段(招远属于胶东)

          外链出处

          1937年10月,日军侵入山东。为开展山东抗日斗争,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于 11月~1938年春,先后在徂徕山等十多个地区领导举行抗日起义,建立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1938年5月,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书记(12月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6月起,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各地起义武装使用八路军抗日游击支队番号,分别在鲁中、鲁西、鲁南、胶东、清河等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2月,统一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同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率军政干部百余人由山西到达冀鲁边区,同当地抗日武装会合,统一整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创建冀鲁边抗日根据地。由第 115师第343旅第685团改编的苏鲁豫支队于年底到达(微山)湖西地区后,与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创建了以丰县、沛县为中心的湖西抗日根据地。

          至于七八个鬼子就能横行是否是诬蔑,那就要问报纸记者或迟将军了,不过当时的他也就是小毛孩一个,十有八九是乡人的口口相传,也作不得真,我以为原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日军的嚣张气焰而已。

          • 家园 造谣就是造谣!

            [txzd200] 于:2006-08-29 02:55:58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扫荡时,八个日本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的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您爱咋理解咋理解,别栽在人家迟将军头上啊!

          • 家园 抗战爆发的时候迟浩田八岁多

            而他家乡那个县发展成为抗日根据地已经是抗战爆发后至少两三年的时候,其后还经历了和日伪军的拉锯阶段;也就是说,八年抗战、迟浩田的家乡至少有一半时间属于游击区。

            • 家园 游击区和根据地的界限是怎样划分的呢?

              可以说是活跃的游击区,也可以说是根据地的边缘地区(敌我交错)而显得薄弱。

              或许gcd行政机构在招远的存在只能说明象征意义,那再摘录一段关于招远黄金的:

              外链出处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中国共产党胶东特委率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三军”)西上创建了蓬(莱)黄 (县)掖(县)抗日根据地,于7月在九曲成立了“招远采金委员会”,9月在灵山成立“采金委员会”,隶属胶东特委。国民党蔡晋康部进驻玲珑敲诈捣乱,迫使中共招远采金委员会撤到黄县,当日军占领玲珑,蔡晋康闻讯而逃,特委领导的采金委员会转入玲珑外围。1940年8月招远采金管理委员会改为“玲珑采金局”,领导群众采金,筹集抗日资金。

                在抗日战争争的艰苦岁月里,招远县人民生产黄金对抗日战争做出较大贡献。当时生产的黄金送到胶东行署,送到鲁南党中央派出机关,送到革命圣地延安。敌占区人民生产的黄金,经常遭到日军警备队掠夺。我们的同志在反掠夺斗争中经常与敌人碰在一起,战斗时有发生。生产出的黄金凝结着革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忱,铭刻着革命人民同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业绩。当时的处境,武装护送黄金不仅要避开频繁的军事“扫荡”,而且要穿越敌人炮楼的重重封锁线。革命前辈回忆当年的反掠夺斗争时,深切地悼念那些在反掠夺斗争和护送黄金中英勇牺牲的战士。

                1939年2月27日,日本侵略军小川支队和汉奸刘桂堂部侵占招远城,翌日占领了玲珑。呻嚷:“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可见日本帝国主义对玲珑早有唾涎。玲珑很久就有:“玲珑山十八层,金梁玉柱在其中,尖斗砂子平斗金,牧师窃牛囚金洞”的传说。当时的侵华日军占领华北后,成立了叫北支那开发公司”,是日本对华经济掠夺最大的基地公司,负责华北地区金、银、铜、铁、煤及铁道等工矿企业的组织与开发。这时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家,凭借帝国军事势力,纷纷来到华北,开发占领区的资源。据山本市郎(日本人占领玲珑后期的选矿课长。现在机械工业部,任高级工程师)介绍,随日军开发掠夺玲珑黄金资源的第一个是“鬼怒川矿业公司”,两年后因不得力,以打乱了“北支那开发公司”侵略计划为由被“北支那”无条件赶出玲珑,又与三菱矿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金矿开发组合招远矿业所”,至日军投降。那时,日军在不到五华里日玲珑矿区屯驻了一个日军中队,还在四周山上修筑了七座炮楼,矿区周围架起了三层电网和铁蒺藜,严加防守,在矿区唯一通道上设立三道岗哨。距离矿区最近的小蒋家村老百姓全被赶出家园,驻着一个伪军连和一个机枪中队,玲珑四周的大园、九曲、台上、欧家夼等村都设立了伪军据点。日军为了强化治安,还惨无人道的镇压矿工的反抗。当时的开采用风动机凿岩,炸药爆破。为加快掠夺,1941年7月建成了 150吨/日选厂,雇用人员1200人,对大玲珑、小玲珑、玉子涧、井湾坡实行空前规模地掠夺式开采。

                日军盘据玲珑六年半中掠夺去多少黄金,说法不一。1947年7月,北平“保定绥靖公署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原玲珑金矿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曲运鸿生前向法庭依法控告“原玲珑金矿股份有限公司日本股东利光鹤松等10名,1936~1937年间,掠夺去玲珑山洞外贮存矿石20万吨,冶炼净金16 万两,请求引度处理赔偿”一案,194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部长陈启天批转给山东省建设厅查案核办,适因我军围困济南,此案未结。但提出赔偿的黄金16万两可作掠夺依据之一。

                日本在招远县掠夺黄金资源的第二个场所是蚕庄东北方向的金钱沟、虎头沟金矿。1941年日军盘据蚕庄,为掠夺金钱沟、虎头沟黄金,赶走了这里的采金群众,由他们开采。于1942年强拉民工修通了公路,将开采的矿石高品位的运到龙口,装船运至日本南方直岛冶炼所。安20盘石磨,抽调周围村青年妇女推金磨.到1944年秋蚕庄解放,两年半的时间推算掠夺黄金20000两。

              能在财政上作出较大贡献,相信gcd对招远的控制力也不是一个游击区就能说得过去的吧,所以我还是比较倾向于招远是根据地的薄弱地区。

              不过到底算不算根据地,见仁见智吧,只是我觉得出于一个不同的理解就要扣一顶造谣的帽子也实在说不过去,再说了,即便不是根据地,那偏听偏信也只是人家自己的事情,又没有强迫你来相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