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也分析一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敌后/正面战场 -- Alarm

共:💬180 🌺200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在那种情况下保命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他是

        不是河南人!

      • 家园 老服理解错了

        河南因为是四战之地,各种武装来来往往,当地人早就有武装自保的传统,豫中会战时期对汤军下手,是因为汤军保境安民不利,他们就趁机缴了汤军的枪以自保。这只能说明汤军之差,说明不了别的。

        如果河南老百姓那么相信日本鬼子的“正义观”,为什么八路军一过黄河就应者如云呢?王树声的部队一年就扩大了10倍,可不是靠撒豆成的兵。老百姓心里清楚着呢。

        刘震云的胡说八道,不过是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之辈的自白,和河南的老百姓挂不上钩。

        • 家园 非也非也

          河南因为是四战之地,各种武装来来往往,当地人早就有武装自保的传统,豫中会战时期对汤军下手,是因为汤军保境安民不利,他们就趁机缴了汤军的枪以自保。这只能说明汤军之差,说明不了别的。

          自保、跟帮鬼子带路、支前、进而缴国军的枪献地给日本人,那是两码事儿。尤其是在吃日本军粮救了命之后。

          如果河南老百姓那么相信日本鬼子的“正义观”,为什么八路军一过黄河就应者如云呢?王树声的部队一年就扩大了10倍,可不是靠撒豆成的兵。老百姓心里清楚着呢。

          王树声过黄河?那是1944年底的事儿了吧?

          这说的是1942-1943河南遭旱灾蝗灾、几乎死光光情况下国府救援不力使得日本人有机可乘、在1944年春胳膊肘向外拐的事情。

          有奶便是娘,谁给奶了,就跟谁走。没有国家大义,没有敌我之分;在生存和死亡的选择之后,这些都变成扯淡了——这才是1942-1944年的河南人。

          刘震云的胡说八道,不过是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之辈的自白,和河南的老百姓挂不上钩

          刘震云这书,不过是挖出当年的旧事,来说明政府不力的时候民众也干得出不义的事儿来。

          • 家园 老服,非也非也

            自保、跟帮鬼子带路、支前、进而缴国军的枪献地给日本人,那是两码事儿。尤其是在吃日本军粮救了命之后。

            中国这么大,找几个汉奸出来还不容易,给鬼子带路有几个,支他妈前的有几个,缴国军枪献地的有几个?那些拿这个说事的可从来没说清楚过。

            王树声过黄河?那是1944年底的事儿了吧?这说的是1942-1943河南遭旱灾蝗灾、几乎死光光情况下国府救援不力使得日本人有机可乘、在1944年春胳膊肘向外拐的事情。有奶便是娘,谁给奶了,就跟谁走。没有国家大义,没有敌我之分;在生存和死亡的选择之后,这些都变成扯淡了——这才是1942-1944年的河南人。

            还是那句话,有奶便是娘的有几个?

            豫中会战6月结束,王树声10月过河,中间有好几个月,如果河南人真的谁给粮食就跟谁走,日寇在当地的统治早就稳定了,哪还有八路军的立足之地。八路军在河南的大发展,岂不正好说明了河南老百姓的态度?

            刘震云这书,不过是挖出当年的旧事,来说明政府不力的时候民众也干得出不义的事儿来。

            我看是某些人自己想当婊子,拿当年的老百姓垫背罢了。

            • 家园 要我说,未必

              还是那句话,有奶便是娘的有几个?

              缴了中国5万大军的械,你说有多少?

              三个五个的,能做得到?

              豫中会战6月结束,王树声10月过河,中间有好几个月,如果河南人真的谁给粮食就跟谁走,日寇在当地的统治早就稳定了,哪还有八路军的立足之地。八路军在河南的大发展,岂不正好说明了河南老百姓的态度?

              这中间不仅仅有几个月,也有一茬收成,对不对?

              有粮食填肚子,才想得起自己是中国人了,对不对?

              缴自家军队的械这事儿,没跑儿对吧?

              再怎么“自保”,也没有在人家没上门抢你杀你的时候这么自保法儿的,对吧?

              作了鬼子帮凶,有啥理由也不能说是义举。

              顶多算个生存本能罢了。

              这种时候落下的仇汤情节,也能做数?

              咋就不念着南口了呢?

              还是对这样一贯抗日的人就是看着不顺眼?呵呵

              • 家园 啥叫偷换概念 这就是典型阿
              • 家园 老服在故意混淆概念哪

                首先,缴汤军的械是什么时候?是在汤军崩溃以后,不是在汤军和日军血战的时候,对不对?

                其次,缴了汤军的械以后,是投日了,还是关起寨门来自保,这是完全不同的,对不对?

                综合起来,在汤军不能保卫国土的时候,缴了当初横征暴敛的溃兵的械自保,凭什么算鬼子帮凶呢?13军溃逃的时候,碰上来缴枪的,自报是85军,就能蒙混过去,同样是国军,待遇却不同,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说一千道一万,你始终回避了究竟有多少人是自保,多少人是投日这个关键问题。你为什么始终回避这点呢?

                被人缴枪的时候想起南口来了,怎么横征暴敛的时候就想不起来当初人家是怎么箪食壶浆支援了呢?

            • 家园 国军,共军,日本人,那都是狠的主儿.

              老百姓惹不起的.

    • 家园 广西方面不是反攻了么?

      国军——豫湘桂,日军集结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正面战场上最大规模的进攻兵力(不过还是比当面国军少得多,河南、十五万打四十万,居然把汤司令撵得把司令部的电台都丢掉了),国军一溃千里、再溃千里。然后呢?战线稳定在日军兵锋止步之处,一直到日本投降前夕,国军还是没有反攻

      国民党部队1945年5月开始收复南宁、柳州、桂林、全县。这不算反攻?

      • 家园 这个属于局部反攻

        目的是打开一个港口接收美援,而且动作迟缓、笑话百出(1945年8月17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精彩得很——抱歉,实在太有戏剧性,我实在拿不出一点严肃和尊敬的情绪来描述它)……国民党的这个局部反攻计划(没错,80%以上的内容最后停留在纸面上而没有实施,日本人投降得出乎意料的快),实在不足以道哉!

    • 家园 帮楼主补充一下

      一、面对着日军进攻带来的困难局面

      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扫荡时,八个日本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的数万军民弃城而逃。

       

      二、面对着日军的削弱和无力化

      再也没有打过像抗战初期那样的百团大仗,楼主在楼下解释过理由了。

      “百团大战”刚打完,负面后果尚未体现出来,自然是“军事上有缺陷、政治上正确”的;到了1941、42年华北抗日根据地面临了严重困难、负面后果充分体现出来,也就升格成了“军事上不正确,政治上也不正确”;到了今天,我们站在历史全局的高度再看,又变成了“军事上问题致命,政治上正确”。很正常,时不同、势不同而已;

      • 家园 我已经大致上猜出你是谁

        你的风格让我感到很熟悉……而你注册的日期也很巧合。从现在开始,你使出任何招数也不会让我觉得吃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