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1) -- 山而王

共:💬16 🌺9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1)

    一向不太关注宏观经济,但是看了陈经兄之<<中国的官办经济--世界上最怪异的经济>>一文以及部分网友的回贴,又实在有话要说。

    仅说说从老爷子那儿听到的一些事情。我没有数据。老爷子也说了不写回忆录。但是老的经委领导大部分还健在。各地经委对口机构/办公室的老人应该还在。只要您有心,完全可以引证我所说的这段历史。

    大约1985年前后,经委成立<<国务院机电产品出口办公室>>。该机构一诞生就有几个不同寻常的地方:

    1) 虽挂靠在国家经委下面,但其级别等同于部。历届主任都是部/副部级。所以该办公室可以直接向各部、国家银行、海关发文。

    2) 它直接向周建南汇报。周建南何许人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此人在经委人脉极广,威名卓著。极得小平同志、姚依林同志的信任。(彼时朱爷好象是经委副主任吧?)机电办的成立、结构、宗旨、权限等,都是其一手策划。他更向小平同志主动请缨,专门领导该办公室。其远见卓识二十年后回想起来,仍令我钦佩不已。

    3) 人员来自各部,不限于经委一个系统。有意识的选择不同领域的技术专家。该办公室更招收了清华硕士毕业生并送到美国攻读MBA,归国后委以重任。其意识之开放大胆,在当时各部委都是罕见的。

    4) 手握财权。该办公室鼎盛时期,每年有几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建设出口创汇基地。这笔钱是这个办公室说批就批的,其它各部委,包括经委领导都不得挪用。另外,该办公室还拥有进出口批件权。这个权有多大,我想搞过对外经贸的都应该知道。后面我会说。

    5) 该办公室在各省直辖市都设有对口办公室。级别是司局级。

    (状态不是很好。一点一点写吧。)

    • 家园 花灯

    • 家园 花,花,花
    • 家园
    • 家园 写的很好

      期待下文,花之。

    • 家园 留个记号慢慢看^^
    • 家园 【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3)

      起步之初,百事唯艰。

      88年前后,机电办先后组织国家大厂的当家人到国外学习。学什么呢?什么都学。市场,经营,管理,公关,技术,销售。那时对于国际商贸中国有几个人懂的?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包装、什么样的价位才是人家想要的?怎样才能打开销路?

      这里要介绍一点常识。在美国,象HOMEDEPOT、SEARS这样规模的商场是不会直接和厂家打交道的。他们一般有自己的供货商,这些供货商有的直接采购,有的还有更小的供货商。我们如何能打进这个层层链接里面去?

      就算产品生产出来了,还有包装、运输、银行、海关呢。那真是一个自上而下不断教育培养学习摸索的过程阿。您去打听打听,许多厂里40岁上下担纲的搞外贸的就是那时被各个厂子送去什么外语学院培养出来的。要的是懂技术懂外语懂商贸的人才。今天这些私营企业大老板或者他们手下主抓技术和销售的能员干将,查一查根子恐怕很多都是从哪个国营大厂研究所出来的吧?

      人才是一方面,寻找市场是另一方面。今天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处都有中国制造,都有中国商人的身影。在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下,无须政府的胁从扶助,中国制造已经成长壮大,敢于到国际市场上拼杀了。

      然而当年,我们的无数厂家尚在学习起步。这些市场调查,铺路搭桥的事情就是由中国的政府官员一个一个国家进行的。您能想到的地方,基本上他们全去调研过了。您知道中国的拖拉机销往东南亚吗?您知道中国的汽车销往巴西吗?您知道中国的电信技术销往塞浦路斯吗?

      调研回来,进行市场分析。但并不是说我们就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您别忘了,80年代的国内现状是基本没有私营企业,搞机电的很多企业以前是搞军工的。而且大部分企业技术落后设备老化。这就要引进了。

    • 家园 【原创】巨大的推手 - 85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出口创汇增长所作的努力(2)

      先说说85年的出口情况。大概全国年出口100个 亿。以原材料、农副产品、轻纺产品为主。机械电子产品基本上没有。这就是常说的出去一火车皮,换不来一台机器。惨阿!

      该办公室成立之初,经委领导接见,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每翻一番,就给在座诸位请功。(黄金大奖章)

      现在应该每年有几千亿了吧?而且机电产品是撑台子的主角。这个您只要走进美国任何一家百货店(WAL-MART,SEARS)、装修店(HOMEDEPOT,LOWES),拿起商品看看就知道了 - “MADE IN CHINA”。

      那时趁着改革的东风,广东福建有一些企业,为香港和美国公司搞来料加工。尽管这在当时看是个来钱的行当,但是并不为我们所推崇。因为来料加工基本上挣的是纯手工费,技术含量极低,两头在外(材料技术在外,市场在外)。而我们要的是技术和市场,要干的是真正叫得响的“中国制造”。

      说来可怜,那时放眼中国,能够凭自己本事将产品出口到美国的寥寥无几。那时老爷子专门跑到福建一个小厂去,因为这个小厂做的卡车轮胎专用螺丝帽直接销往美国。年销售额?50万美金。大家一定会以为是笑话了,但是就这个规模,当时已经能引起中央的重视了。

      老爷子看了非常失望。那个厂子完全是街道厂的水平,工人就是一帮当地农民。唯一的拿手绝活就是电镀。一位美国华侨为家乡引进了一套电镀设备,使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能把铁螺丝帽电镀到美国客商要求的水平。这个当时大部分中国的厂家都做不到。

      这个厂子管理之差水平之低是今天各位难以想象的。电镀晾干后,为了防止磨损,产品电镀部分应该被小心包装起来。他们呢,就跟一块铁似的,乒乒乓乓扔在一堆。老爷子当时就把那个厂长叫过来,对他说,产品要包装好,要检查质量,工人要穿工作服,防止杂质进入电解液等等。

      回来之后百思不得其解,当时我们那么多军转民的大厂,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竟然会干不过这么个小厂?为什么这么烂的东西还能销得出去?后来在北京专门接见了这位华侨客商。他道出其中的缘由。

      美国的长途运输卡车大部分是司机自己的车。所以司机们总是要把自己的车打扮的崭新漂亮。从颜色到花纹,从车头到轮胎,甚至轮胎上的螺丝帽都要好看。这个市场很小,而电镀这个行当本身是属于严重污染的,所以在美国有实力的厂子不愿意做。这个华侨一方面是看准了这个小产品的市场,一方面是爱国,想回馈乡里。因而在国内设厂。

      说到产品质量问题他也摇头。他自己一年难得来上几次,主要时间在美国跑市场,来了就说,回去还那样。在美国那边验货时,废品率是50%,电镀好的螺丝帽上到处是磕磕碰碰。他做得都灰心了。

      老爷子鼓励他不要放弃,并代表国家感谢他不忘祖国。说不行就给他另外找更好的厂子,一定支持他把生意做大做好。那个华侨很激动,表示只要国家需要,即使不赚钱也要干。

      这个华侨是老爷子接触的第一个爱国华侨。他言而有信,果然没有撤厂。后来这个产品销路不好,老爷子他们又把咱们自行车销售给了他一部分。先总理周公说过,我们中国人是不会忘记自己的朋友的。

      • 家园
      • 家园 注解一下“来料加工”

        对外贸易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贸易”,一种是“加工贸易”。既然是“对外”贸易,

        就必须至少有一头在外面。买外国东西自己用,或者自己生产东西往外卖,都是只有一头

        在外面,这个叫“一般贸易”。从外国进口东西,自己整整,回头又卖出去,这个就是两

        头在外,就是“加工贸易”。这有个比例问题,只有商品成本中进口部件成本占20%以上,

        才算加工贸易,不然好多和外国关系并不大的产品都得算加工贸易。

        这加工贸易,又分成三种。最简单的是“加工装配”,就是人家把部件拿过来,我们上些

        人去拧螺丝,回头人家把成品拿走,给我们留下计件计量的“加工费”。这些部件值多少

        钱,最终成品值多少钱,都不用知道,也不计入外贸总额里面。这是最没技术含量的。

        再复杂点的,叫“来料加工”,也是进口部件,我们加工装配一下,又回头出口给人家。

        但是部件值多少钱都讲清楚,出口的成品也讲好价钱,从差价中获得利润,这样就有进出

        口额了。这个我方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一些,得去想一些层次高点系统性的问题。估计

        山而王兄文中说的“来料加工”应该也包括“加工装配”。

        以上两种,进口与出口我们打交道的外方都是一家。另外一种最复杂的,叫“进料加工”

        ,我们“自主”向外商买来部件原料,想办法加工弄成成品,最后自己卖到境外市场去。

        进口与出口面对的外商是不同的几拨人。这里就有自己跑市场的问题了,所以说最复杂。

        仅仅从贸易模式上来看,不讲具体的加工技术细节,进料加工显然是技术含量最高的贸易

        方式。我们现在进料加工占到加工贸易的八成了,比从前高不少。

    • 家园 瑞兄从微观或者内幕背景着手很好

      你写的美国投资的微观分析,以及专项改革的“内幕”,和我从远处观察很不一样,正好互为印证。

      我也等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