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对蒋介石的一点补充看法 -- 温相

共:💬113 🌺41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Re:【原创】关于对蒋介石的一点补充看法

        全国性的“天怒人怨”是抗战胜利以后的事情。

    • 家园 国民党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做,应该做,但是没有做的

      比如比较温和的土地改革, 减租减息等, 抗战期间的共产党没有实行直接剥夺地主土地的土改政策,但是就靠减租减息的政策在敌后的农村站住了脚, 可惜的是中共获得全面胜利, 失去制衡以后, 就不肯实行这样温和的土地政策, 要去实现自己的基本教义所确立的理想了.

      • 家园 有误。

        “比如比较温和的土地改革, 减租减息等, 抗战期间的共产党没有实行直接剥夺地主土地的土改政策,但是就靠减租减息的政策在敌后的农村站住了脚, 可惜的是中共获得全面胜利, 失去制衡以后, 就不肯实行这样温和的土地政策, 。。。”

        我党实行温和的土地政策仅仅是在抗战期间,45年后就在东北大斗地主,不然怎么激发东野大军的士气?这还没到全面胜利的日子呢。

        • 家园 啊啊啊啊的更正基本正确

          应该说在全国胜利后的初期对民族资本家的政策还是比较温和的, 但后来就变了.

          • 家园 【联想】一位北大朋友的看法

            他这么评价我党上台前后的表现:

            “上台前高呼要民主,上台后零民主。国民党统治时期多少有些民主,像鲁迅这样专门骂政府的,既有阵地可以发表文章,稿费还很多。”

            我党在土改地主政策,民族资本家的政策上几次变动,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温和是形势需要,严打是既定目标。

    • 家园 给两个REFEENCE --- 关于梦里依稀的知识来源背景

      打听梦里依稀的知识来源背景 (蜜饯;

      我的专业同这个一点也不相关, 知识都是从互联网上学习来的, 关于我这次写的东西, 给两个REFEENCE:

      毛泽东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

      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

      以前常去 MITBBS, 不过当时我在那里的时候可是左派, 思想这种东西的潜移默化很厉害的, 有的时候你虽然持相反的论点与别人辩论, 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对方的影响.

      所以我以为今天的中国, 全面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也许还不得其时, 但是应该有新闻, 言论和思想自由.

    • 家园 鱼和渔的问题

      关于梦里依稀的:

      “腐败, 是中国各个王朝的不治之症, 但治疗这种癌症的有效方法是再一次分田地, 均贫富吗? 或者是彻底的共产主义? 历史已经给了否定的答案。”

      反复地均贫富,分田地确实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我对此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但对于抗战胜利后的老百姓,如何建立公平的机制,这是“渔”的问题,太遥远。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名言“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但那只能是在别人有饭吃的时候。抗战刚刚胜利时,中国百姓的困苦是可想而知的。在此时只给“渔”而不给“鱼” 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三年内战,老百姓最终选择了共产党,是因为他们了解共产主义胜过三民主义吗?根本不是!关键是共产党的土改,分田地。从小的方面上说,这使得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算“渔”。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样的分田地根本没有建立抑制土地兼并的机制,但至少让农民眼前几年可以保证温饱,又可以算“鱼”。因此共产党一着搞定人心。

      非常遗憾的是,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如果进行土改,只能进行暴力土改,不可能进行比较和平的赎买。这是由两个原因制约的:1,中国土地的辽阔,2,国家财政的空虚。这两点决定了国民党政府即使想进行和平土改,也有心无力。基于暴力进行的土改,其必然后果就是内战了。

      我认为梦里依稀的问题在现在是很有意义的,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探索出一条如何避免中国的这种“暴力革命,新政权,腐败,暴力革命”循环的道路。但在抗战胜利后的中国,这个问题有点过于“先进”。中国老百姓的传统是在有“鱼”(土地)的时候也不怎么考虑“渔”(如何建立社会公平机制)的问题,更何况当时多数老百姓没有“鱼”。

    • 家园 南京珍珠桥惨案?

      比起红朝来真是小巫大巫了。依靠学生的热情和口头能抗日吗?蒋作为最高的领导人与学生的视角当然不同。二战中美国和德国还有和谈的渠道呢,这又能证明什么?战争与和谈本来就是一表一里的事情。

    • 家园 再有一点小补充

      老蒋的家天下,家政治。是到死也改不了的初衷。比之后来的共产党的党天下,党政治原始的多,效率差的多。

      国民党为什么没有力量,为什么斗得你死我活,甚至导致失败也在所不惜。就是蒋公对政治的定位永远局限于家里人和外头人。典型的对人不对事。于是拆他墙角的,勾引外鬼的连绵不绝,直到整垮他。

      这是他政治上的致命伤。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理解他的所作所为。对他的同情仅仅是一个辛苦创业的大家长。而蒙荫的就那么几个人。这一套用来搞政治,开始行,有一定规模了一定完蛋。而且规模越大完蛋越快。

      民国的民生,江浙,东北等极少数地区还行,其他地方一片萧条。这在客观上也加速了他的完蛋。

      • 家园 从侍从室的编制就可以看出来:

        就是仿效军机处,也要有个模样,至少侍从室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仆从。侍从室从来不设主任,只有一处、二处乃至若干处。这又是制衡的原则。不过,侍从室的招牌大抵和中央文革

        差不多,都是非驴非马的机构,而作为人主和领袖的蒋介石在三十年代就走到了这一步,确实是比毛泽东步伐“快多了”。举凡是设立这些机构目的都是便于独裁,晚年的毛泽东重蹈覆辙,所以,认真对比毛泽东和蒋介石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 家园 【评论】不好意思,我在很多地方和温相有不同的“是非”观

      再发挥一下,请各位多多指教 说得不对的话,也请砖下留情  :)

      “执政以后的我党偏离了他的初衷”

      这个问题要看从什么角度看。

      从抽象的为民众服务, 为国家富强来看, 是这样的, 我相信当初多数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共产党的人都是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身体力行了其中倡导的原则;而另一方面,从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看, 他后来那样的发展又有其必然性。

      谁也不会认为一个腐败的政府是应该容忍的事务,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国家在战后的休养生息中,通过逐步改良的方式实现,一个是毛泽东,或者说共产党的办法,暴力革命,“敢叫日月换新天”,但换来的“新天”真的就好吗,如果说不那么好,那其中的曲折是偶然的政策失误造成的,还是危机早就埋伏在机制内部呢?

      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不搞共产党那样的土改, 共产党为什么在建国以后不坚持搞新民主主义? 因为国民党如果也分田地的话, 他就不是国民党, 共产党如果一直搞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 他就不是共产党。

      为什么有北伐期间“过激的农民运动”,有苏维埃时期“彻底反对一切剥削阶级,包括反对和排斥各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派别的极端倾向”,建国前后,毛泽东自己提出了新民主主义,1945年还在强调新民主主义的纲领几十年不变,仅仅几年之后他就放弃并且否定了这一正确方针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曲折”,“错误”,而且总是往一个方向“错”?

      因为,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仅仅是一个“土地改革者”, “弱势群体的代表”而已, 他是一个“真正的第三国际的共产党”,所以他在获得政权以后必然要搞计划经济, 搞“人民公社”, 不是毛泽东, 换了一个人, 也许程度会不一样, 但基本的方向不会变, 这一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程是最好的注脚。

      满清和国民党有不可比拟的地方, 满清彻底是一个无法跟上时代,无法自我更新的封建王朝, 但国民党基本上是一个近代化的政党, 它的很多纲领, 直到今天也没有过时, 只是在当时, 由于内忧外患,尤其是八年抗战的破坏,使它没有机会实现其政治主张,最终被中共领导的革命所打断。

      到底哪一方代表真正的正义和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腐败的国民党政府显然不代表正义,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政治纲领的中共恐怕也不代表正确的方向,我并无意对此问题下一个定论,还是那句话:

      为理想而战斗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何况那个理想并非荒谬绝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