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载】(水寒)老有所养,谁来养? -- 东东山

共:💬18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转载】(水寒)老有所养,谁来养?

    http://www.zgjjzk.cn/document/2004/200442/cz01.htm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现在的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不生孩子其实是种自私的表现,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社会角度出发是危险的。

    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正确吗?当然正确。下一代年轻人即使有些缺点,对老年人有些“不孝顺”,但没有他们的话,老年人一点养老保障也没有。现在计划生育再不停止,以后社会问题将很大,还不计算独生子女因为“众星捧月”效应培养出来的孤傲、狂妄、自私性格给社会带来的损失,谁来养活庞大的老年人口?

    有人说现在存钱,今后自己养活,但存的钱不过是一张纸,今后谁来将这些纸换成财富?有人说以后有退休金,但退休金也需要年轻劳动人口提供。表面上看,未来一对独生子女夫妇要养活七口人(假设只养活双方父母和自己以及独子的话),事实上远不止七口人!因为还有一些没有小孩的老人也得由社会供养,还是得通过增加税收到全部年轻人身上,间接还是年轻劳动人口养。

    从国家角度看,老年人口比例不能太大。我们这个群体今后需要下一代养活,一旦下一代人口太少,我们这一群体所持的社会股票就会贬值,甚至成为废纸。比如说,本来100个年轻人养活20个老年人应该没有问题,但今后是20个年轻人养活100个老年人,就算这100个老年人存了一大笔钱,但需要这些年轻人才能转化成消费用品,还是要靠这20个年轻人的劳动。

    因为社会承担了很大部分供养老年人的责任,个人少了后顾之忧,给人一种“不要靠年轻人养”的假象,现在有人不愿生育小孩了。要是大多数人都这样的话,其实是种自私的表现,一方面不想承担抚育小孩的责任,一方面又想将现在的财富长期保值甚至升值,他们其实是在剥削别人的下一代。从个人角度看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可以实现,但从社会角度出发却是危险的。因此不仅要生孩子,而且要适当调整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与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脱钩,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否则社会非常不合理,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税收倾斜政策给那些多子女家庭适当优惠是合理的,但还不够,还不足以弥补他们养育小孩的付出。单身人口多交了很多税,多孩子家庭免税,中小学免费。你以为多孩子家庭赚便宜了?他们付出的更多。美国政府是明智的,并且也有能力这样做。中国现在九年义务教育都还不是纯粹的国家义务教育,而且北京等城市不但享受较高的教育条件,反而分数线远比农业省份要低,造成义务教育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

    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现在的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既然有这样的好事,又不要承受养育小孩的负担,又能有养老保障,为什么还要生孩子呢?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初期,政府鼓励集体化,在统一食堂里吃饭比自己家里还要好,有这么好事情,都一窝蜂加入集体化。结果呢,出现大的饥荒,谓之“自然灾害”,不是人灾又是什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是老有所养,但在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养呢?

    • 家园 【文摘】印度会追上中国吗?(

      印度会追上中国吗?(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

      印度会追上中国吗?

      透视中国

      BBC驻北京记者 傅东飞

      近些年来,印度和中国的经济都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面对不同的困难。BBC驻北京记者傅东飞刚刚结束在印度的数天行程返回北京。他对印中两国的情况进行了比较。

      大量投资已使北京变成现代都市

      几年前,大概是2003年吧,中国的高速经济发展似乎突然惊醒了世界。我记得BBC北京记者站的电话铃忙起来,从此就没停过。

      现在,世界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亚洲国家-印度。每次打开电视或者翻看一份杂志,已不再是关于中国的崛起,而是中国和印度的腾飞。

      人们对中印进行比较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它们都拥有10亿以上的人口,每年的经济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以上。

      我觉得,很多人都希望印度能够在两个亚洲大国的竞赛中获胜,成为下一个超级经济强国,因为印度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但我本人对这一点并不看好。

      过去八年我一直住在北京,上周仅在德里呆了四天。因此,让我对两个国家进行比较是很困难的。但在印度度过的短短的四天,使我对中国有了新的认识。

      新认识

      德里给我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好像全世界的人口都被塞进了这座城市,街道不负重压发出痛苦的呻吟,空气中弥漫着震耳欲聋的噪音和各种难闻的气味。

      德里有1500万人口

      打开电视,看到的情况十分相似。各个频道之间跳跃着印度宝来坞的艳情影片、流行音乐,新闻频道的报道中充斥着没完没了的政治丑闻和富翁显贵的放荡生活方式。

      习惯了中国的电视频道,在这里看到的几乎令人吃惊。

      当来到民主国家的最初喜悦平定之后,我开始注意到了印度的另一面。

      我下榻的旅馆十分昂贵而且情况糟糕。在我的房间,我根本找不到高速上网的插头。而这在中国的任何一家饭店都属于标准设备。

      当夜间温度仍然高达30度时,饭店突然停电,空调立即停止。我大汗淋漓地躺在床上难以入睡,盼望赶快回到从来没有发生过停电情况的中国饭店房间。

      返回中国时也是一波三折。

      拿到飞机票一看,起飞时间是凌晨三点一刻。这肯定不对。赶紧给前台打电话询问。

      “没错,先生。”服务员说,“机场太小,所以许多航班必须在夜间离开德里。”

      在两个车道的公路上经过长时间堵车后,终于赶到了德里的甘地国际机场,没想到,凌晨时的机场竟也人山人海,检进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询问排在前面的人得知,每天情况大致如此。

      当驱车行驶在拥有六条车道的北京机场高速公路上时,我为返回一个正常运作的国家感到松了一口气。车驶过北京郊区一个村庄时,我还禁不住留意到,人人穿戴整齐入时。

      经济奇迹

      无数印度优秀青年研发着世界上最新式的电脑软件

      和印度相比,中国的许多地方显得那么的不同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在德里,人们告诉我印度的新经济奇迹,无数的优秀青年研发着世界上最新式的电脑软件。

      我想到中国的新经济,无数的农村人口流往城市,在工厂里吃苦流汗,制造着从球鞋到等离子电视各种产品。

      也是这些人,在春节时回乡探亲,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口袋里装满了钞票。

      中国不是一个自由的国度,而且存在各种严重的问题。但它所取得的成功却不容低估。这些成就是开放和民主的印度所望尘莫及的。

      • 家园 这种文章还转?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就这一句,就知道作者的水平了,居然还能当bbc记者。您还给把字变色了,是不是怕他丢人不够啊?

        远的不用去找,本坛本版里就有你所谓在偏远农村都见不到的东西。

        http://www.cchere.com/article/800404

        • 家园 不要冲动嘛。。。

          俺倒不是说那位记者说得都对,不过这段话您再看看,再想想

          在德里,我吃惊地发现,数以千计的人衣衫褴褛露宿街头,一文不名。而这种情景,在中国最偏远的乡村也见不到。

    • 家园 此文的评语 胡说八道

      难道如许随便生就没有养老的问题了??

      事实上,因为人口的绝对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社会负担的养老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更何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劳动力绝对量过剩的问题不会得到缓解。

      • 家园 你连劳动力下降的趋势和速度都搞不清楚,就别刻舟求剑了!

        人口政策要立足于人口结构的和谐、要防止未来劳动力的短缺。近来一些政府部

        门和学术界将争论的话题集中在人口政策与劳动力是否短缺的问题上,有人认为,应继

        续不折不扣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生育率,只要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解决劳

        动力的需求问题,就没有必要顾虑所谓的劳动力短缺。也有人主张改革人口生育制度,

        他们从人口急速下降会导致未来劳动力短缺这一可能趋势出发,希望改变现有的一孩化

        政策。实际上,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除需要一定经济活动人口外,还需要一定比例

        的家庭劳动人口,以支持老年人的居家供养和必要的新生人口的生殖。日本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经济徘徊不前,就深受家庭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影响。因此,在思考未来人口发

        展战略时,应该着重从人口年龄结构的和谐程度去思考人口政策,要防止未来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的劳动力短缺。

        • 家园 下降了好,本来就是过剩
        • 家园 简直是无理头

          我问你几个问题

          1 随便生就没有养老的问题了么?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实行这一政策,我们从70年代末到两千年因为计划生育少生的人口最后都将在人口高峰期进入老龄人口。整个社会负担的老龄人口将更多。

          2 劳动力下降就是坏事情么?只要能够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算不得什么坏事情。相反,劳动力过剩会导致社会的就业等一系列的压力。

          3 你从来就没说清楚过,中国未来会有劳动力短缺么?如果有的话,将发生在什么时候?

          不客气地说,你目前为止在人口问题这场口水战中只做了一件事情:胡搅蛮缠。

          • 家园 你的这些陈年老帐,我都贴过,你爱看不看!你的数据在哪?

            你没数据,你是真正的无“理”头。

            1,还在问敞开生怎样blabla?

            ---你反不了二胎,就靠这个胡搅蛮缠了。

            2,还在问怎么下降,什么时候下降?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8052

            3,还在问劳动力下降,可以多么happy!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8052

            http://www.cchere.net/article/790379

            你还是修炼你的数据去,不愿意可以继续在这里骂街!

            • 家园 我准备被删掉帖子

              你简直让人恶心。在和我的辩论中,就是你的计算也得出了中国现在至少还有几千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结论。有几千万的剩余劳动力,居然还在这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说什么民工荒是劳动力供应的不足所致。

              让有脑子的人都来看看,这是你的帖子。

              链接出处

              • 家园 你最好引我的文贴出去,让大家评论,不用委屈在这里。

                社会,经济拦目都要贴。

                既然你要让大家看。就要让大家看。

                不要扯东扯西,就贴我那个文!

                我没有意愿侮辱别人,既然你提起来了,那就顺你言

                “看看到底谁没脑子!!”

    • 家园 经济学家已经开出了药方---引入外劳

      对于单个个体,可以存钱,可以投资.但对于群体来说,只能是干活的养活不干活的.

      经济学家已经为将来开出了药方---引入外劳.也就是说,现在的一胎是为将来的引入外劳作准备的.或者说,搞计生的现在卖力地消灭汉族,就是为了腾出生存空间,为将来的印度人、马来人、非洲黑人或阿拉伯穆斯林对汉族做种族替换做准备。

        • 家园 将来只怕是不可避免的

          将来引入外劳,是在“分享别人的人口红利”。这个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老有所养”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政策,比起现在的“一胎化”,政策实施的难度阻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引入外劳”是引入国占了劳力输出国的“便宜”,是引入国分享了劳力输出国的“人口红利”。

          但总是什么地方有点不大对劲。是“人口红利”还是种族替换?最后中国占劳力输出国的“便宜”的结果是汉族被其它种族替换。在历史上这种情景只有在中国战败,亡国灭种时才会出现。但现在却是中国“成功”地发展经济、自动选择的。

          • 家园 我不信你们两位(孔,东山)为中国的未来下的断语!

            这种断语我们看得太多了...已经不把它当回事了...

            不过,刚出国的时候还是怕的...当时,不是有"中国崩溃论"(章家敦著)嘛...说什么5年之内(2001年--2006年)中国经济由于金融坏帐一定崩溃,云云...去看看人家写的书吧,比你们,还有水寒写的都要"在理"得多..人家章家敦是正牌美国律师,改革开放不久就到了中国,住了10几年...书中也附有大量的"数据",言之凿凿...结果呢? 喧嚣一时,继而沦为笑柄...

            这年头,我们已不再随便相信任何一种对中国前途的预测,不管它是好的还是坏的,光明的还是黑暗的...我们只是希望中国不要乱(首先是人心不要乱,或者是不要被形形色色的"思想"搞乱),稳步前进,我坚信,中国必有一个很光明的前途..

            道理再简单不过..

            世界500强,哪家现在不到中国投资?这些大公司,都有自己强力的研究部门,对于投资的方向和前景,人家早就做了无数的分析和研究,早就得出了结论--中国前途光明...这些行为从逻辑上就推翻了章律师的预测,使得章律师的预测成为笑话,更关键的是,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使得章律师的预测成为笑话...

            我说过,千穿万穿,逻辑不穿...

            同样的,你们知道"水寒"的"理论"的逻辑有多混乱吗?

            清醒吧,同志!

          • 家园 是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来了,“计划”也会向现实妥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