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面对中国军工的质量 贺龙元帅第一次震怒(上) -- 李根

共:💬26 🌺3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面对中国军工的质量 贺龙元帅第一次震怒(上)

    1960年11月14日至2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工办主任贺龙、总参谋长罗瑞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自朝鲜访问归来时视察了哈尔滨发动机厂、哈尔滨飞机厂、沈阳飞机厂和沈阳发动机厂,贺龙元帅亲眼看到这些厂航空产品质量问题严重,3年未向部队提供一架合格的飞机和发动机,大批产品积压的事实,十分震怒,严厉地批评了这4个工厂的领导人。

      全国人民不吃猪肉,不吃鸡蛋,不吃苹果,换来的东西,你们搞成这样,制成超差品,你们忍心吗?

      11月14日,贺龙一行由三机部副部长刘鼎、航空工业局副局长油江陪同,首先来到哈尔滨发动机厂视察。工厂为便于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在装配车间布置了一个小型展览。

      在参观展览、听取工厂领导汇报的过程中,贺龙元帅和罗瑞卿总参谋长针对工厂的工作特别是产品质量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十分严厉地批评工厂弄虚作假,3年没出一台合格发动机;批评厂领导“为什么搞那么多民品?”、“你们工厂是航空工厂还是民用工厂?”并指出:“工厂没有树立为空军服务的思想”、 “军工厂就是部队的仓库,部队的后勤部。”临走时指示工厂:“停产进行质量整顿,要一刀两断,彻底革命。”

      尔后,贺龙一行又来到与哈尔滨发动机厂一墙之隔的哈尔滨飞机厂。在厂党委书记王福海、厂长梁洪涛、总工程师胡锡川陪同下,视察了厂铆接、装配等车间。

      视察完毕,贺龙元帅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40分,在工厂第二会议室,召集了哈尔滨市7个军工厂主要领导干部和省市委有关领导参加的会议。贺龙等领导讲了话。贺龙亲眼看到军品质量问题如此严重,两厂3年来未生产出合格的发动机和飞机,作了三点指示:

      1.质量问题要狠狠地抓,要开展质量整风,要整好,不这样就不能解决问题。只图数量,不顾质量,3年未出合格飞机这是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

      2.质量整风要树立对立面。党委内部要树立对立面,大会也要树立对立面,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和平共处”是不行的,不斗争就不能解决矛盾。

      3.要开展批评。批评军老大,批虚夸,批弄虚作假,批欺上瞒下。

      贺龙说:“质量整风要下决心搞好,不彻底解决问题交不了帐,不但向部、局交不了帐,向军委、中央也交不了帐”。又说:“第一次见面就给了严厉地批评。下次来,如果还是这个样子,就不是批评的问题了,就要追查党性、责任问题了。到那时,问题就严重了。因此,要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问题。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要拿出合格产品。当然,也要解决技术、生产、管理问题。”

      在贺龙元帅的这次视察中,还对周恩来总理送给越南胡志明主席的一架直5,因有故障,滞留南宁,无法出国一事做出决定,直5停止出国。

      这件事的原委是这样的:1959年12月,国产化的直5及其发动机试制成功后,周总理决定送一架直5型专机给越南胡志明主席作为生日礼物。 1960年5月,哈尔滨飞机厂和发动机厂接受了改装任务(航空工业局决定改装两架直5)。两厂职工经3个月努力,期完成改装任务并试飞合格。9月15日运抵南宁,经就地试飞,情况良好,准备即日飞赴越南。恰值此时,航空工业各厂贯彻军委指示,开始整顿质量。哈尔滨发动机厂经全面复查工艺技术资料,发现直5 发动机有4处问题,需在直升机上再作一次振动试验,为此于10月17日,三机部向周恩来总理书面报告此事称:“试验合格后,即可保证出国使用。”贺龙元帅视察工厂时,驻厂军代表夸大发动机的质量问题,并把装用少量国外成件说成是是装用别人的发动机,故贺龙做出了停止出国的决定。后经检查这架直升机工作正常,调往新乡部队长期使用良好。

      11月20日,贺龙一行又来到沈阳。视察沈阳飞机厂。贺龙在沈阳飞机厂总装车间看到大批飞机因质量问题不能出厂,成品材料积压浪费,非常痛心和气愤,严厉地批评说:“中央关于军工产品质量第一,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求数量的方针,为什么没有认真贯彻?”、“你们为什么不按文件办?我们宁可肉不吃,鸡蛋不吃,油不吃换来的东西,你们搞成这样,为什么做成超差,你们还有没有良心?”贺龙副总理在总装车间向同来的女同志说:“女同胞,你们看,这些都是废品,我不看了,越看越生气。你们的板报上写的都是‘质量第一’,就是不照办!”这些批评在全厂干部、职工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在厂试飞站,驻厂军事代表向贺龙元帅反映,“上次空军接收的飞机,也是不合格的。”

      贺龙吃了一惊,“上次听说那架飞机合格了,我在电话会议上还说‘要发电报表示祝贺。’原来是架不合格的,我们受骗了!”罗瑞卿也气愤地说: “你们敲锣打鼓喊着报捷,我们听了非常高兴。我想,外国专家撤走了,我们自己也可以造飞机嘛!我见了毛主席、刘主席和周总理,见了元帅们,都报告了。大家都挺高兴,还给你们发了贺电。没料到你们是搞假动作,瞒上啊!”原来,驻厂军代表所反应的这架飞机,是工厂返修的第一架机号为0104的歼6甲飞机。

      沈阳飞机厂在1958-1960的三年中未出一架合格的歼6飞机。在1960年5月18日和6月24日,歼6飞机两次进行全机静力试验均提前破坏(第一次 93%;第二次91.3%),在航空工业系统造成极大震动。装配成的111架飞机,没有一架合格,全部积压在厂,沈阳飞机厂成了“养鸡(机)场(厂)”。

      沈阳飞机厂开始返修第一架歼6甲飞机是在1960年7月末开始的。该机经全面检查,发现大小故障1401条。检查了各系统的导管,发现有铁屑、砂子、胶皮、纤维、油膏等多余物。有的系统经36次清洗,才达到无多余物。装在外部的橡胶件全部产生裂纹报废。以加大直径的铆钉更换了严重超差的铆钉。返修拆换工作相当艰巨。据部件装配车间统计,返修一架飞机部件的工时15000小时,相当于新装配一架半飞机部件的工作量。返修的飞机,虽在技术上勉强达到要求,但飞机外形有一定的缺陷,如蒙皮划伤严重,铆钉不平和镦头偏斜等。此外,由于不协调,应该互换的部分零件、组合件和部件不能互换。在返修过程中还用了不少加大螺栓,使维护工具不能通用。因此,不得不制造一部分备件和专用工具,随返修的飞机出厂。

      根据歼6两次静力试验不合格情况,苏联总设计师代表谢苗诺夫提出加强机翼的方案。在主梁与后长桁三角区以铬锰矽钢板加强,这样,在银色的机翼根部,背上了一块黑色的加强钢板,这成为歼6返修飞机的最明显的标志。

      8月1日,背了加强钢板的0232号机(返修的第3架歼6甲)进行全机静力试验。加载到设计载荷的110%时才破坏,静力试验合格。以后,歼6、歼6甲均用此方法进行加强。

      按理说,飞机背了加强钢板才勉强可以使用,本是航空工业的“耻辱”,应认真反思,汲取教训。但在那个浮夸风盛行的年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8月末,当返修的第一架飞机试飞合格(实际上还有故障)。工厂即急急忙忙向上级“报捷”,印发了“号外”,并杀猪41口,在全厂大肆进行庆祝。省、市、航空工业局也发来贺电。

      贺龙了解了这一情况,怒斥这种弄虚作假的恶劣作法(在其后召开的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议上,此事被作为一个弄虚作假的典型予以公布),当即果断地决定: “重新试制!不要采取改良的办法。新的与旧的要一刀两断,不要藕断丝连。从图纸、资料、工艺规程,第一道工序,一直到出飞机,都要严肃认真。” 罗瑞卿表示赞成:“对,从头做起。新的、旧的之间划一条线,不要搭界。新的,按正规做法搞,重新投料;旧的,这批不合格的飞机,要考虑补救办法。”他问厂长和工程师:“你们有什么打算?”他们回答:“我们就照这个指示办。”

      当时航空工业局副局长(后任航空工业部副部长,2004年逝世)徐昌裕回忆当时的情景说:贺老总来沈阳飞机厂那天,他正在工厂招待所里写材料。厂保卫处处长急急忙忙来找徐昌裕,说薛少卿局长叫你赶紧到厂里去,贺老总正在发脾气,你要小心啊!徐昌裕知道是因为飞机质量问题,当他赶到贺老总那里,刘亚楼劈头就说,就是这个徐昌裕,空军出来的,现在忘本了!贺老总问,你是干什么的?徐回答说在航空工业局管飞机。他又问以前干什么的,徐说以前是空军修理厂的处长,贺再问在空军以前是搞什么的,徐答是从延安来的。贺老总听说是从延安来的,情绪好了一点。他又发一阵脾气,罗瑞卿也跟着说。

      当天,贺龙一行还到了沈阳发动机厂。贺龙问厂长:“你们对引进的外文资料消化透了没有?”厂长说:“前几年,引进的资料有一部分还没有开箱,试制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我们把亚音速飞机发动机的零件装配到超音速飞机发动机上,结果不合格。”

      贺龙对厂长和党委书记说:“已经造出来的,要一件一件地检验,合格的就要,不合格的就不要。要下这个决心。发动机质量不好,空军就不接收。规章制度,不该改的就不改;过去改错了的,要坚决改回来。我们讲改革,是指改那些不合理的,不要把合理的也改掉了。在技术上一定要‘先学楷书后草书’,按原来资料进行改正。未经认真试验的不能随便改。我说的中心意思就这么一句:只许往前爬,不许往后退!相信你们—定能搞出合格的产品来。”

      11月21日,贺龙副总理在北陵休养所(友谊宾馆)召开会议,罗瑞卿、刘亚楼、以及辽宁省委书记李东冶、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三机部部长张连奎、三机部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薛少卿、副局长徐昌裕和沈阳地区各军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又一次严厉批评沈阳两厂负责人,并痛心地说:全国人民不吃猪肉,不吃鸡蛋,不吃苹果,换来的东西,你们搞成这样,制成超差品,你们忍心吗?贺龙说:“你们搞质量象切藕一样,‘藕断丝连’,不是象切萝卜,要‘一刀两断 ’。”“现在工厂要马上停产,开展质量整风运动”。“要原原本本按苏联图纸从头开始,重新试制,不要修修补补,搞改良主义,要下决心一刀两断。”、 “一件超差品也不能装,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贺龙元帅指定省、市委书记及三机部副部长薛少卿亲自召开沈阳飞机厂职工大会,开展质量整风。

      11月24日,召开了全厂职工大会。会议由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主持,三机部部长张连奎、副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薛少卿,辽宁省委书记杨春甫、李东冶参加了大会。焦若愚和张连奎在大会上讲话,动员全厂职工帮助领导整风,搞好产品质量,生产出优质飞机。从此工厂停产,进行质量整风运动。25日,贺龙在京给辽宁省、沈阳市、三机部、空军领导发出指示:

      (1)要彻底发动群众,就要反复深入地进行动员工作。说明这次整风是为了把党的事业搞好,而不是为了追究责任。

      (2)整风运动开展好,关键在于各厂的领导,只要厂领导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其它干部的思想问题也就此较容易解决。

      (3)在整风运动中要有狂风暴雨,也要有和风细雨。没有狂风暴雨,不会真正引起大家的警惕和震动,所以必须要打的痛,挖的深,同时,还要有和风细雨,以便把问题解决的细致和深入。目的是通过这次整风把大多数同志教育过来,使我们今后的工作真正能够彻底转变过来。对于部、局的意见,在整风运动中应该让大家提,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家有意见没有机会提,大家就不能心情舒畅,心服意服,就会阻碍运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各有各的帐,不能把帐都记在工厂的头上,只有分清责任,各自克服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才能够把我们整个军工生产的情况彻底转变过来。

      在11月这次视察东北4厂中,贺龙看到航空产品质量问题如此严重,始终愤怒不息。

      其实贺龙元帅震怒,这还不是第一次。

      贺龙于1960年1月起兼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他郑重地对大家说:“党要我管,我就要真管。我管国防工业,不能只挂牌子,不做实际工作。我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抓起来。”

      1959年9月,中共中央组成新的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毛泽东,副主席为林彪、贺龙、聂荣臻。1960年1月5日,贺龙兼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

      这是贺龙第一次主管国防工业。国防工业,是实现军队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贺龙深感责任重大。上任第二天,召开国防工业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为了工作方便,委员会下面设立一个办事机构,叫国防工委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贺龙于1月13日召开了国防工业系统各企业、事业单位负责干部会议。他郑重地对大家说:“党要我管,我就要真管。我管国防工业,不能只挂牌子,不做实际工作。我要扎扎实实地把工作抓起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