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老五磨剪子(上) -- 履虎尾

共:💬67 🌺10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老五磨剪子(上)

    虎女长大了,俺想,虎女虽然生在岭南,长在广东,但俺们却是地地道道的关东人。不过呢,俺们关东的冰雪运动,虎女一样也不沾,别说滑冰滑雪了,真正的冰雪是什么样的,她都不知道。如此这般,岂不是枉为关东人?所以,俺带虎女上街,给她买了一双旱地溜冰鞋。

    溜冰鞋刚买回来女儿挺开心的,嚷着要学。谁知道没新鲜几天,兴趣没有了。明明是俺陪她去玩,却变成了有求于她,竟然如此跟俺讨价还价:爸爸,你要是不给我买熊猫“公崽”,我就不学溜冰了!!!

    有个谜语,谜面是四个字,当头一棒,打主席诗词两句,你能猜着不?猜不着吧?告诉你吧,谜底就是“天地转”,“嗡嗡叫”这两句。不是你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的太快。

    履虎尾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谁给你买溜冰鞋呀?拉到吧,别说溜冰鞋了,有一样玩艺儿是大人给买的吗?一样就算!掰着指头盘算盘算,一样也没有。那,要是玩起来,需要点“道具”啥的,怎么办?怎么办——自个儿鼓捣呗。

    冬天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滑冰的好时候来了,冰上运动是孩子们的共同喜好。“冰剑”(就是跑刀)和“冰刀”(就是花样刀)都不错,可是,那是看人家玩的。俺们院儿里的孩子可是连摸都摸不着。俺们这些贫民窟里的娃娃玩什么呢?俺们又俺们的滑冰器械,就是“冰划子”和“冰车”呗。

    冰划子,是自己用木板和铁丝做成的。找一块比自己的鞋底子稍小一点的木板,木板不薄不厚,要结实一点儿。再找筷子粗一尺多长的两根铁丝,最好是那种不生锈的“铅丝”。用铁钳子把铁丝的两头弯过来(俺关东话管“弯”这个动作叫“隈”,呵呵,“WEI”过来),盘在木板上,再用锤子砸牢固了,一个冰划子就做好了。冰划子的玩法同冰刀差不多,都是站着滑的;不同的是,冰刀是固定在冰鞋上的,把鞋穿上就行了;而冰划子是一块木板,要用绳子绑在脚上才能玩的。每天一吃完饭,一大群孩子吵吵嚷嚷地来到运河边上,往地下一坐,往脚上绑冰划子。为了栓得更紧,还用根铅笔头在绳子上别上几圈。冰划子绑牢了,就可以在冰面上飞快地滑行了。

    冰划子是站着玩踩着它滑的,冰车呢,是坐在上面,坐着滑的。冰划子的制作技术要求比较简单,相对来说,“冰车”的技术要求就高了一些,而且,随着时代的前进,冰车制作技术也在向前发展,优胜劣退,与时俱进乃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对不。我们根据冰车制作材料的不同,可以将冰车时代区分为“初级”与“高级”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的冰车,说不好听了,不过是一个大号的冰划子而已。找一块一尺多见方的木板,其面积正好就是娃娃屁股的大小,只要能坐得下一个娃娃就够了。这块木板虽然不算太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娃娃都装备的有的。有的娃娃有个自个儿专用的冰车,而更多的娃娃呢,没有这块木板。没有木板可怎么玩呢?有办法,就是用其它的东西代替,把自己家里的灶坑盖板,或者是垃圾箱的箱盖“借来”,钉上两根粗铁丝,当冰车来用。等玩完了,把铁丝拆下来再还回去。

    钉铁丝的冰车有其局限性,这就是它只能在平平的冰面上滑,遇到一道斜坡或者一堆积雪,你就过不去了。为了玩得更开心尽兴,你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过渡。于是,冰车发展的高级阶段顺应历史得要求而来临了。

    高级阶段的冰车,木板还是原来的木板,下面的金属物大大地改进了。娃娃们不再用粗铁丝往上钉了,而是改用“三角铁”了。所谓三角铁,那是关东土话地说法,它正式的学名是“角钢”。角钢啥样的呢,两条几毫米厚、二寸来宽的钢条,逞直角状结合在一起,这不就是角钢的样子吗?“三角铁”的一面好像是一把“冰剑”,用来在冰上滑行;另一面呢,用来固定。而且,有的三角铁呢,在其中的一面上还钻的有小孔,正好用来拧螺丝钉的,好把三角铁固定在木板上。沈阳是重工业城市,又紧挨着媒都抚顺,钢都鞍山,孩子们钉冰车,别看木板不好找,三角铁那玩意儿可就老鼻子了,要多少有多少。所以,当第一个娃娃发明了高级阶段的冰车后,所有的孩子也就都与时俱进,过渡到“三角铁”冰车阶段了。

    三角铁做的高级冰车好玩极了,我们经常坐着冰车在运河的冰面上滑行。玩冰车的娃娃两手各攥着一根冰签子,盘着两腿坐在冰车木板上。俺笨,腿又硬,不会盘腿坐,就跪坐在冰车上。手中的冰签子向后一使劲,猛的一撑,冰车就飞也似的向前滑去了。

    用冰签子撑虽然也挺好玩的,但太累了,不一会儿的功夫,你就会浑身冒汗,两臂发酸——玩不动了。于是,娃娃们就想出个窍门,利用马路的斜坡,在斜坡顶上坐下,应用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哧溜溜——一滑到底……

    关键词(Tags): #溜冰#冰划子#冰车#三角铁元宝推荐:雪个,
    • 家园 花送东北老乡
    • 家园 【击节送花】穷有穷玩法

      哪个年代的孩子也缺不了玩儿啊.

    • 家园 【原创】老五磨剪子(下)

      慈恩寺南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斜街,这是一条足有一百多米长的大斜坡。每逢大雪之后,由于车压人踩,路面上的积雪被踩结实了,多出了一层厚厚的,滑滑的冰壳。这疙瘩紧挨着郊区“五三社”,离闹市有一段距离,卫生局、交通队不管不问,鞭长莫及,没有人来铲除冰雪,打扫卫生,整个冬季,路面都被冰雪覆盖着。于是,这条冰雪覆盖的漫长斜坡,就成了娃娃们坐冰车“打出溜”的最好的滑道。而且,由于车辆稀少,行人也不多,也没有人、车跟俺们争道,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吃完了早饭、午饭,娃娃们就纷纷地拖着自己的冰车,来这里打出溜了。娃娃们把冰车在坡顶上摆端正了,在冰车上坐稳当了,别的娃娃在他后背上用力送一把,呵呵,就是推一下子,给他一个初速度,冰车就从斜坡顶上起步下滑了。路面上的积雪早已经被过往的行人踩实了,被过往的车辆压硬压平了,滑得很。娃娃得意洋洋地坐在冰车上,那感觉,就像是鸟儿飞起来一般,真是“郁作”极了。冰车越滑越快,越滑越快,从坡顶猛冲下来,一直能出溜到运河旁边的公路上去……

      玩冰车的滋味美极了,可惜的是,太受季节的限制,只能在冬天玩三个月,等开春了,东风一吹,冰雪消融,就没法玩了。

      然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突然的那么一天,一个孩子发明了四轮小车,用轮子的滚动代替了三角铁的滑行,哈哈,俺们在其他的季节,也可以玩“打出溜”游戏啦。

      新发明的小车,车板就是原来做冰车的那块木板,娃娃们拆下了木板下边的三角铁,安装上了几个轮子。用什么做轮子呢?呵呵,根本不用动那份脑筋,有现成的,这就是街道工厂、街道仓库里边多得不可再多的轴承啊。

      俺们沈阳是重工业城市,说起轴承来,更是老鼻子了,那是比三角铁还要多。原先,轴承一箱一箱的就在工厂里公开地摆着,屋里装不下了,甚至送院子里放着去。不怕别人往家拿吗?不怕,没人往家拿这个。这铁疙瘩不能吃不能用的,啥用也没有,白给你你也不要,对不对?可是呢,从打娃娃们发明了用轴承代替轮子制造小滑车,大批的轴承于是乎就失踪喽,都被孩子们给偷回家去喽。那时候,不论去谁家,只要他们家里有个把的男娃娃,得,准能从他们家里搜出几个、十几个的轴承来。俺们院儿的那个长顺子最为贪心,把街道工厂的轴承搬回家一整箱!呵呵,一整箱啊,估计一两辈子用不完,连他玄孙玩的滑板车轮子都预备好喽。

      最初的滑板车是四轮车,四轮车的好处是跑起来平稳,摩擦力也小,不会翻车。缺点呢,也是明摆着的,就是没法拐弯。在溜直溜直的道上还行,滑道要是打个弯,那可就抓了瞎,眼瞅着小车朝路边水沟里跑去,坐在车上干着急没办法……

      怎么办?商鞅变法呀,王莽改制呀,技术革新呀,发明创造呀。呵呵,沈阳的娃娃聪明到家了,很快的,滑板子车也升了级,由“四轮阶段”上升为“三轮阶段”了。

      三轮阶段的滑板车,两个后轮还是原来那样固定在车板的后部,前轮。由原来的并排两个,变成了木板前面中间的单独的一个。前面的这个独轮不是死的,固定的,而是活的,能够自由的转动。娃娃在木板前面挖了一个洞,安装着轴承的那根木棍从这个洞里露出头来,娃娃又在木棍的顶上,按一个横梁,就像自行车的车把一样。呵呵,当然,这个横梁呢不高,紧贴着木板,娃娃在滑板车上坐着,用脚踩着横梁,控制着车的方向。

      这样的升级,就像是从W98前进到XP,使只能玩一个季度的滑冰溜冰运动,变成了一年四季都能玩的游戏。俺们院儿里的孩子们开心极了,一放学,饭都顾不上吃,扔下书包,拉上小车就往外跑。人来得少,就自己玩;要是人来得多,就来个比赛,看谁得速度快。

      金属轴承滚动在水泥石子路面,发出刺耳的噪声。“四大难听”里面所说的“嚓锅戗地驴叫唤”,比起轴承撞地面来只怕是小巫见大巫了。偶尔路过的行人,双手紧捂耳朵,两脚紧倒腾。而娃娃们呢,却觉得这是人间最优美的音乐了。

      前屋的“小五子”,外号叫“粘豆包”,就是摸不得碰不得的“沾包赖”。不论是谁,不小心碰着他了,得,他狼狼哇哇哭起来就没完没了的。他爸他妈拿他当宝贝,出了名的“护犊子”,谁要是惹着“粘豆包”了,他们一家子堵着你家房门骂。就这么“娇气”的小五子,那天跟人家撞车了,连人带车翻了几个个,跌得鼻青脸肿的,膝盖上蹭破了一大块皮,疼得“粘豆包”嘶嘶的嘶气,出乎意料得是,粘豆包一滴眼泪也没掉,爬起来又继续滑起来了。

      速度比赛开始了,十来辆滑板车一字横排,十来个娃娃摩拳擦掌,一个孩子站在路边发令指挥。只听一声令下,十几辆滑板车一起向前冲去。哗啦啦,哗啦啦,地面震得山响。那派头,那气势,跟后来的方程式比赛也差不了多少。翻沟里的,爬上来再滑;从车上摔跤掉下去的,爬起来继续前进……

      一百多米的赛程跑完了,跑第一的娃娃腆着肚子高声炫耀:“俺第一!俺第一!”呵呵,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啊。

      跑第二的娃娃立即给他泼冷水,念叨起了那首流传了没有一千年,也有八百载的民间童谣:

      “打头白打头,

      打二住高楼。”

      这时候,跑第三的娃娃站起来接着老二的节奏往下唱道:

      “老三骑黄马,”

      呵呵,为什么是黄马而不是白马黑马红马,俺就不清楚喽,反正俺那疙瘩的娃娃都这么唱,兴趣都在黄马上。跑第四的娃娃呢,他也有词,他的词儿更狂妄:

      “老四坐天下。”

      “坐天下”?那不是皇上吗?呵呵,最得意的要数跑第五的那个娃娃了,就见他双手掐着腰,高高地腆着他的胸脯子,用压倒一切的口吻高声喊道:

      “老五磨剪子——”

      哈哈哈,最开心的时刻到了,所有的娃娃围住了跑第六的那个倒霉蛋,所有的指头都指点着他,然后,嬉皮笑脸地唱道:

      “穿老六的PY子——”

      关键词(Tags): #轴承#滑板车#老五磨剪子
      • 家园 哈哈,打出溜,同喜同喜

        潍坊人

      • 家园 虎老师,关东也说“郁作”啊?

        我们山东这边也有这么念的,不过是“娱作”,作要轻声

        山东关东真是一家啊

        • 家园 当然是一家。

          俺的祖籍是山东潍坊,顺治年间先祖从登州渡海,逃到辽东的。“郁作”这词到底怎样写,俺是一窍不通,此词东北人(特别是满洲人)普遍使用,俺原来还以为这是满语或者蒙古语的词汇呢。原来山东人也说啊?!葱兄所说的“娱作”,除了声音一致,内涵也对,应该是正确的!

          恭喜: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 家园 巧了巧了,葱也是潍坊人,

            潍坊说娱作的地方也不多,主要是昌乐县以东几个地方,可能虎老师先祖家乡离我们家也不是很远了。

            顺治年间就去了,这应该是第一批闯关东了吧?

            • 家园 五百年前是一家!

              真应了这句话了。

              听家里长辈说,俺家是明朝初年由山西迁往山东的,“若要问俺家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到山东后就住在潍坊,据说,潍坊至今还有老家的人。呵呵,俗话说“五服亲尽”了,十多代啦!至于元朝时候,则一点儿都不知道喽。

              • 家园 这就更巧了,我们也是山西来的

                嘉靖年间(这么写没错吧)?

                到我这一代已经是十九代了

      • 家园 哈哈哈,这歌谣有趣的很哪
      • 家园 看来咱们俩的童年是一样滴.好好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