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证一件事,关于林彪和张学良的 -- airman

共:💬103 🌺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求证一件事,关于林彪和张学良的

    今天去邮局给公司发货,遇到一个50多岁的大叔。与我侃侃而谈。其间提到,林彪是抽大烟的,而且还直到死也没戒。也提到张学良也抽大烟,但是后来戒掉了,是刮骨疗毒戒的。

    想跟河里的各位DX们求证一下,有谁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确实。

    尤其是林彪的那个,那人跟我说MZD同志就是知道林彪抽大烟所以故意让他当接班人。

    小弟无知,各位见笑~~!

    • 家园 【原创】简单明了(尽量不用专业术语)一下

      首先定义毒品:凡能使人在使用之后产生依赖的物质。

      非法毒品:法律规定的、禁止擅自使用的毒品。

      这么说还有合法毒品?是的。烟草制品、酒精制品……很多啊,呵呵……。

      所以,这里讨论的对象“仅”指非法毒品,简称毒品。

      非法毒品(即这里称毒品),有许多,根据他们的化学结构、作用方式等,可以分为几类……。弄清这些分类、有多少种毒品等,对我们的讨论,却不是必要条件。

      这里讨论的毒品,基本上都是作用于人体的神经-大脑系统的,如同其他物质一样,毒品具有XYZ的作用(正作用),毒品也有副作用,但基本不直接地、急性地构成对生命危害,所以,由毒品的作用,加上副作用,可以得知:一般来说,毒品没有直接生命之虞。弄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讨论。

      使用毒品是生了病吗?笼统地说,成了瘾君子不能算是得了病,这是我的看法,当然可以讨论。这个看法基于: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而使用毒品是人自己的选择,包括医源性染上使用毒品。这是戒毒的道义依据,毒品是可以戒的。而“戒”生病则是非人力可为(不是不可“防止”啊)。

      切入特定的讨论:戒毒,是否有“禁区”,某种或某N种毒品,戒不得,因为戒了要死人?答:没有所谓的禁区。所有毒品都是人为使用的,基本上作用于神经-大脑系统的所有毒品,没有生命之虞。顺便提一句,戒毒者受不了“断毒”之苦,自杀的概率,远低于“失恋”之痛苦引发的自杀率。

      那么,一上来就彻底断绝毒品(已被称之“粗暴”戒毒,呵呵……)的戒毒方法有生命危险?一般而言,也是没有的,而且常常是必要这样做的。

      人体的神经-大脑系统,一般工作机理:神经感受到、传递“刺激”,连续性刺激到一定程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等的综合),即达到某阈值,才产生生理效应。似乎有点量变、质变、飞跃的意思,但还是用“阈值”解释。

      毒品刺激神经-大脑系统,亦呈这个作用模式。不同的毒品,作用的神经-大脑系统的部位、通道等各异罢了。所以,这象是所谓的“0 和 1”游戏,要么0,要么1,1=100%。毒品有最小有效剂量,这个剂量却不能简单分割、也不能间隔地迭加。换句话说,减少毒品的剂量,也是 0 和 1,“一上来就彻底断绝毒品的戒毒方法”,即使有生命之虞,也没有办法,想不粗暴来着,可是遇到的是0 和1,怎摸办呢?

      意志在戒毒时的作用?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自觉性强,自制力强,能够坚持到底,就是意志强。防微杜渐,避免染上毒品是意志力体现。染上了毒品,及时摈弃,是意志力发挥。上瘾已久,下决心根

      除,更是意志力的张扬。意志力不是多数人能达到的才叫意志力,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的,也是意志力,不是其他。戒毒必须强调人的意志力,戒毒成功与否,基本上就看意志力。有没有舒舒服服戒毒的可能?目前没有,等科学发展呢,不过,科学能解决轻松戒毒不吃苦头?我不乐观。

      以上都是讨论单纯的瘾君子和戒毒。

      有没有可能,在戒毒过程涉及生命的,就算是偶然事故?戒毒涉及生命,在特定情况下,有,非但不是事故,可以说是必然。

      给生病的瘾君子戒毒,得十分注意生命之虞。前面说了,一般而言,单纯的瘾君子,不算是病人。有没有某种、某类特定的毒品,其瘾君子“自动”成为病人?据我所知,也没有。使用某特定毒品,倒是容易让瘾君子得病(因为它的副作用相对大些、使用者易改变生活习性等)。这样,人们似乎可以说这种毒品“危险性”更大。

      成了瘾君子,继续往那条黑道上走,越陷越深,毒品剂量越用越大,毒品副作用越来越凸显,瘾君子随之上瘾而改变生活习惯,导致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脏器受损……。此时,瘾君子真的生病了,并且病越来越重,……再来讨论戒毒时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应该说已经出了“戒毒”范围,而是“如何医治有毒瘾的患者”的话题了。

      没有想抬谁的杠。只是简单明了(尽量不用专业术语)一下,“一上来就彻底断绝毒品的戒毒方法”危险否?这一最初讨论的题目。

      BTW,毒品的剂量是0和1,那么从时间上下功夫,能不能做到温和一点啊?我的理解,原来N小时使用一次,能不能逐渐拉长?问过用此办法戒烟的,被告之,不可能,只会加大烟瘾。想了一下,真是这样,而且增加戒毒者痛苦。

      每天(24小时)用一次毒品为例,加到28小时。戒毒者必须受“瘾来了”苦,4小时。这样进行6天,受苦24小时。增加到32小时,进行6天,受苦48小时……增加到多少算尽头?不同毒品、上瘾时间不同、剂量不同,这个数字会有所不同。取最小的吧,3星期。这样达到3个星期使用一次毒品,需要330天,其中戒毒者受毒瘾之苦的时间,累积达220天,受得住吗?显然,这个办法行不通。

      • 家园 【原创】不要误导大家

        毒品的分类不同,其作用机制完全不同。把尼古丁和酒精与drug放在一起,是不对的。毒品中最危险的是海洛因和可卡因,像大麻,摇头丸,K仔等其他毒品与前两者在作用机制上完全不同。有些国家把大麻合法化,而没有把海洛因合法化,是有医学生物学理论依据的。简单说,海洛因直接刺激脑内奖赏中枢,解剖上叫做伏核(Nucleus accumbens),属于皮层下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海洛因直接激活阿片系统,就是人或动物的正常奖赏通路。说得直白一点,人和动物活着就是为了让这个奖赏系统兴奋,带来快感。自然奖赏物包括食物,水,以及性快感。海洛因对奖赏系统的刺激强度是自然奖赏物几百倍。所以成瘾研究中的一种动物模型就是所谓压杆模型,老鼠压一下杠杆,埋藏在脑内的电极就刺激一下奖赏中枢。结果是老鼠不吃不喝,不停压杆直到死亡。人一旦用过一次海洛因,就会永远记住海洛因带来的超强快感,这是人和所有动物的本能,可以想像一下这个人的后果。所以说海洛因是一次吸毒,终生戒毒。而可卡因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它不直接刺激奖赏中枢,而是阻断多巴胺的回收,使得多巴胺在突触间隙停留的时间增加,进而增强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奖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伏核多巴胺系统活动增强同样会带来快感。只不过可卡因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不能直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而是延长它的作用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可卡因需要服用两三次之后才会成瘾的原因,也是很多可卡因成瘾者喜欢把其他药品(还包括性行为)与可卡因同时使用的原因。至于其他类型的毒品,没有这两类危险,一种是中枢兴奋剂,比如冰毒,就是摇头丸。另外所谓的K仔,就是katamin,一种兽用分离型麻醉剂,可以使人产生幻觉。

        尼古丁的成瘾机理完全不同,尼古丁是中枢乙酰胆碱N受体的自然配体,可以激活乙酰胆碱受体。第一次吸烟,除了难受没别的感觉。但如果你坚持吸一个月,脑内的乙酰胆碱系统的活动就会下降,因为你持续摄入外源性配体,脑内的系统自动下调。之后如果你停止摄入外源性尼古丁,就会出现脑内乙酰胆碱系统功能不足的情况。乙酰胆碱和学习记忆有重要关系,你会觉得十分的不舒服,难受,注意力无法集中,烦躁等等戒断症状,虽不会致命但十分难过,以至于你只好再去吸烟,以缓解症状。这是尼古丁成瘾的负性强化机制,而海洛因和可卡因则是正性强化机制。对于任何程度的尼古丁成瘾者,完全戒断一周后生理依赖大部分消失,而心理依赖可能会持续数年甚至十几年。比如不久前去世的CBS主播,在戒烟十几年后重新开始吸烟,最终死于肺癌。连尼古丁的心理依赖都如此之强,更何况海洛因了,所以‘一次吸毒,终生戒毒’并不是耸人听闻的口号。

        去年广州有医院推出损毁成瘾病人伏核的方法来戒毒,之后被禁止。这个方法是十分不人道的,因为没有了奖赏中枢,人会觉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在有戒毒可能性的前提下,采取这种方法实在是应该受到谴责。

        没有任何一个医院或者医生敢于对海洛因成瘾病人进行无替代药物的急性戒毒,病人即使不会死亡,对其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

        元宝推荐:闲看蚂蚁上树,
        • 家园 有个疑问

          “冰毒,就是摇头丸”?这个..不准确吧?我古狗了一下,好像“冰毒,化学名称是甲基苯丙胺”、“摇头丸,化学名称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摇头丸是冰毒的衍生物”。

          广州有医院推出损毁成瘾病人伏核的方法来戒毒

          这个确实听说了,电视还报道过,猛夸啊~~还让“患者”“现身说法”呢,也是夸怎么怎么好啊,跟广告似的。被禁止了?

          不过,我当时看这个电视片,就觉得确实不人道,里面也提到了这种观点,只是仍然宣传这种方式是“解除了吸毒者的痛苦”、“拯救”了他们。

          • 家园 不好意思,我说的不准确

            冰毒和摇头丸都属于兴奋类毒品,都是属于苯丙胺类的。甲基苯丙胺因为是透明的结晶体,通常称为冰毒,而摇头丸是甲基苯丙胺的衍生物,这些衍生物有三十多种。虽然化学结构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机制是差不多的。我们说可卡因可以增加脑内多巴胺水平,产生欣快感,从而引起成瘾。而苯丙胺类毒品也可以增加脑内的多巴胺水平,但产生的效应却有所不同,可以让人亢奋,同时肢体活动增加。为什么叫摇头丸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舞厅往往是卖摇头丸的理想场所。虽然可卡因和苯丙胺类毒品都增加多巴胺,但由于它们引起多巴胺增加的机制不同,脑内作用位点有所侧重,对其他神经递质系统的附带影响也不同,所以它们引起的效应也不同。苯丙胺类的成瘾性要远远弱于可卡因。事实上,军事中早就用类似的中枢兴奋剂来使士兵(往往是特种部队以及飞行员连续执行十几个或者数十个小时任务的时候)保持清醒。

            • 家园 呵呵

              事实上,军事中早就用类似的中枢兴奋剂来使士兵(往往是特种部队以及飞行员连续执行十几个或者数十个小时任务的时候)保持清醒。

              想起SC,打针兴奋剂~~呵呵...不过,要减血的..~~

        • 家园 长知识了
        • 家园 解释通俗易懂,花一个。
        • 家园 very good explanation, flower
      • 家园 能否单列出一个主题?

        这样也便于大家回复和版面管理。谢谢。

    • 家园 戒毒的“蛮干”一说(完)。

      海洛因(HEROIN,商品名),即二乙-吗啡(Diacetylmorphine,学名),来源于鸦片罂粟(一种植物)。初成品叫鸦片(Opioid),提纯后叫海洛因。而不同提纯方法、不同纯度、不同比例的混合,……产生五花八门的名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就是二乙-吗啡,什么新一代毒品,呵呵,都是二乙-吗啡衍生物罢了,年头儿都不短了,比我们父辈的年纪都大许多。

      鸦片刺激脑中的「快乐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了使用多巴胺神经传递质的中脑。这些中脑多巴胺神经元会投射到另一个称作ACCUMBENS神经元的结构上(姑且称之“中转站”吧),随后又投射到脑皮层上。这套体系会针对海洛因的“快乐效果”以及毒

      品的上瘾作用做出合乎科学原理的解释。其他的神经传递质系统,例如相关的脑内啡呔(应该:月太,打不出来),也都与撤走海洛因的反应与抗药性有关连。

      所有对神经--->中枢神经--->大脑皮层起作用的物质,自然的也好(人体自己所产生的)、外来的也好(摄入),都“服从”刺激--->到达阈值--->生理效应。换句话说,它都与脑生理作用模式相同,“0 、1式GAME”呀:刺激必须连续不可中断,也不能间隔地“累积”,到达阈值,即到达1,否则就是0,1=100%!临床医生,用药时不能不考虑啊。

      使用毒品的人不会不知道,对某特定的“毒品”、某特定的摄入方式来说,他(她)需要多少剂量。假定这个最小剂量是10mg,5mg不会产生一半效果,5mg x 2次行不?间隔了,也不行,都等于0。这是已经证明LIAO的科学知识。

      这些道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一下,戒毒能“逐步”抽掉毒品吗?

      所有替代物:Naloxone、Methadone 、LAAM (levo-alpha-acetyl-methadol)、Buprenorphine……都有上瘾的问题,前门拒狼、后门进虎都说不定。戒毒的困难在此。

      “毒品合法化”?实际上“有闲阶层”需要不就是禁毒不止的主要原因么,有人消费,才有人“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呀。

      散布毒品“厉害无比”,冠以种种“新一代毒品”呀、“不同与以往”呀……的借口,目的就是说“戒不了,要死人……”。那才是为了“毒品合法化”嘛,您对照一下自己的看法,您正符合呀,呵呵……。

      BTW,铁的事实:49年后,GCD政府坚决杜绝毒品的渠道,果然,真的堵住了,上百万瘾君子(其中包括海洛因使用者!) GONE WITH THE WIND,根本没有死人的问题呀。这恰恰说明,真想戒毒(即恢复人体自身的“鸦片制造”工厂,在人脑内,人人都有

      哇),该如何做。

      • 家园 抛了半天砖头,终于把水风兄的宝玉等来了。顺便回18一下

        讨论的起点是下面老萨帖子里的一句话

        请教过医学方面的朋友,说戒毒不能愣来的,愣来可能出人命。

        再看你上面贴子

        目的就是说“戒不了,要死人……”

        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你的结论,一不管戒的是哪一种毒,再者又把可能(死人)变成必然(要死人)。这杠抬得。再说一次,戒毒中出现死人的情况是死于急性并发症和自杀.这也是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的相关戒毒治疗条例中的注意事项里的.

        还有

        实际上“有闲阶层”需要不就是禁毒不止的主要原因么,有人消费,才有人“铤而走险生产、销售”呀。

        毒品的销售不完全是什么阶层需要,而是人经受不住诱惑,在吸食之后又无法摆脱上瘾的束缚,被迫购买.这时候,吸食者是毒品的奴隶,根本谈不上毒品是吸食者的商品,想买就买,想不买就不买.

        • 家园 这事上面从来没有抬过什么扛,有色眼镜了吧。

          这事上面从来没有抬过什么扛,有色眼镜了吧。

          戒毒,一上来就彻底断绝毒品的戒毒方法有生命危险?我并没有说错,没有生命危险啊,说危险是“医学家们蒙人”(原话)。

          没有生命之虞是有条件的,有生命之虞也是有条件的,世上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一般而言,是没有生命之虞D。如果错了,错哪里,请指出。即使捧着教科书,算有知了,指出俺不全面,也行。

          特殊请况下,例如使用毒品导致生活改变(或毒品的副作用凸显等),引出其他系统出毛病,特别是与生命直接关联的循环、呼吸等系统已有严重症状,此时戒毒(抽掉毒品)降为次要,维持生命方为“当前”首要任务,“有生命之虞”条件形成。

          • 家园 嗬嗬,所以我那个时候就说

            戒毒的人不是实验室的白老鼠,情况比较单一.进行戒毒的人,形形色色的,情况复杂,所以戒毒的default的认为就包括那些不同情况,是不可分割的(包括国家的相关政策制定,戒毒=脱毒+康复),而不是你所认为的那种很单纯的实验室环境下的用药反应.脱毒方案的制定,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说,是要参考吸毒者的身体状况,吸毒史,当地毒品质量,吸毒方式等等来综合考虑的.

            再者,现在在急性脱毒期用小毒暂时替代,也没说让戒毒者就如何舒服了.急性脱毒的开始几天也是痛苦的,因为从原先的阈值一下子降下来,戒断反应也是很重的.适当给点小毒目的是适当控制症状,而不是完全取代消灭症状,是不是?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