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证一件事,关于林彪和张学良的 -- airman

共:💬103 🌺9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取这样一种说法,

          我取这样一种说法,毒品首先是因为“有闲”阶层需要,才禁不住。

          禁毒的力度,总免不了有松有紧,紧的时候,眼看就要掐灭了。可是“有闲”阶层神通广大,唯有

          他们才能维持渠道。而“有闲”阶层用DRUG,相当部分人是“逢场作戏”罢了,名曰丰富生活、多彩情趣。陷进去当然有,相对普通老百姓,少得多。陷进去,也有财力、物力戒毒。因而,毒品市场的“星星之火”,他们当之无愧,也自然受到指责,不对么?

      • 家园 真是无知者无畏

        您看起来还像是个学生物的。讲起来也好像是头头是道,但是,一知半解是不行的。

        首先,毒品并仅仅是鸦片类,所有的可以对身体造成上瘾影响的药物,都可以归为毒品。

        新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里列举的六种毒品仅是国际上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但毒品却不仅限于这六种。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

        我国通常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合成麻醉药类及卫生部指定的其他易形成瘾癖的药品、药用植物及其制剂。1996年1月公布《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入118种药品。在这个目录中,就有我们比较熟悉的麻醉药品如海洛因、吗啡、鸦片、大麻、可卡因、美沙酮、二氢埃托啡、度冷丁等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药品。依据精神药品使人体产生的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1996年1月卫生部公布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入119种精神药品。其中第一类47种,第二类72种。我们比较熟悉的药品如咖啡因、安钠咖、去氧麻黄碱(即冰毒)就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巴比妥、安定、三唑仑等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

        下面,我来详细讲一讲主要几种毒品的作用机理、失去供给后产生的症状,以及戒毒的可能性。

        首先是鸦片类,这类毒品的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远在公元前800年,小亚细亚已经出现了罂粟的种植。鸦片的出现与香烟的流传据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最早的鸦片出现的年代早已经不可考。但是,最晚从16世纪开始,鸦片就已经从开始印度为中心,向着欧洲和东南亚和东亚传播。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也是鸦片成瘾的主要成分。所有鸦片类的毒品其作用机理都与吗啡密切相关。我们所熟知的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在摄入体内以后,很快会自动转化成吗啡。其他的各类鸦片类毒品,其作用的主要成分,无不是吗啡或者吗啡的结构类似物。吗啡的人工合成是在1804年由德国药学家Friedrich Wilhelm Adam Sertürner。他按照希腊神话中梦神的名字, Morpheus,将这种药物命名为morphium,

        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其作用机理是吗啡作为结构类似物,可以作用于特定的神经,从而产生镇痛,放松,以及迷幻的效果。吗啡可以特异性的结合鸦片类神经递质的受体,从而模拟这些神经递质的作用。人体内主要的鸦片类神经递质分别是 β-endorphin, dynorphin, leu-enkephalin, 和met-enkephalin。β-endorphin,也叫内啡肽,内啡肽是30多个氨基酸的短肽,在体内主要由脑下垂体的前部分泌,作用是抑制特定的神经,从而产生镇痛的效果。当内啡肽含量过低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抑郁症。dynorphin,中文译名强啡肽,是10几个氨基酸的短肽,在体内主要分布在脑下垂体,海马,以及脊柱神经中,这是一大类的短肽,其作用很多,主要集中在学习,社会活动,以及抑制疼痛方面。leu-enkephalin亮氨酸脑啡肽,和met-enkephalin甲硫氨酸脑啡肽都是五肽化合物。其作用也是主要在镇痛。同时,在学习,记忆,以及情绪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吗啡的作用机制就是利用它跟这些受体的亲合性,在结合后激活受体,产生特定的作用。而人体对于被激活后的受体,会有一种自然的调节机制,就是一方面,将激活的特定门槛浓度调高,使得在同样的浓度下,不再产生激活效应;另一方面,是将被激活的受体连同结合在一起的神经递质降解;同时,产生神经回路抑制这种神经递质的产生。吗啡类毒品,直接产生的效果,就是模拟了镇痛效果,同时激活了各种放松的神经回路。产生人为的快感。但是,人为的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这是因为,体内自然产生的吗啡类神经递质,在负调控的神经回路抑制下,已经不再产生。同时,一直兴奋的抑制疼痛的神经回路,和学习记忆方面的神经回路,已经将所需要的门槛激活浓度调到很高。一旦失去供给,所遇的这些回路都会产生短期甚至长期的抑制现象,直接的后果就是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戒断症状。长期使用吗啡,学习、记忆以及控制情感的神经回路被人为的调高到无法自然恢复的状态,就会引发精神失常。因为体内自然产生的耐药性,使得吸毒者不断的调高剂量,才能获得一开始的美妙状态,大剂量吸食吗啡,使得神经被过分激活或者过分抑制,会直接把大脑的和谐神经反馈给破坏掉,就好像大家在合唱的时候,一个人拿着高音喇叭,乱喊乱叫,结果闹得大家只听得到那个乱喊乱叫的声音。会直接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但是,鸦片类毒品的作用机理决定了这种毒品并不是很容易成瘾,强制性的切断供给也不会造成过坏的影响。因此,吸食鸦片,或者海洛因成瘾而被强制戒掉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所有的毒品都会这么容易的就去掉。(待续)

        元宝推荐:闲看蚂蚁上树,
        • 家园 这个要花!
        • 家园 大旗确实可以扮老虎啊,呵呵。大段大段抄教科书,读者都能懂么?

          大旗确实可以扮老虎啊,呵呵。大段大段抄教科书,读者都能懂么?

          打字辛苦了,但愿被人们看懂。

          其实,恐怕您也没有读我前面写的陋文,我虽然取了“蛮干”的标题,也争辨“一上来就彻底断绝毒品的戒毒方法有生命危险”吗?但强调的是“内因”----“意志力”,在远离毒品(防)、戒毒(纠正错误)起决定作用。

          我强调人的“意志力”在克服、战胜“毒品上瘾”、“戒毒”上都是支配地位的。我确实这样看,所有的毒品无论从化学结构分类、从作用方式分类、还是其他,有多少种多少类,染上“瘾”就多半是意志力不强的后果,引起“瘾”越来越大就更是了。而且当初“瘾”尚小时,解决相对容易的时候,没有下决心,显然都是“意志力”的问题。戒毒(彻底抽掉毒品),当然要付出代价,不强调“意志”的作用就根本无法达到目的。舒舒服服戒毒?呵呵,笑话。

          至于有的毒品,使用者后期因为生活方方面面都趋于不正常,正是这个原因导致神经系统以外“出毛病”,伴随其他症状出现。在这样的状态下,硬性抽掉毒品,才导致生命之虞,而且与其说是抽掉毒品导致,不如说瘾君子病入膏肓在先,此时的瘾君子已是病人。他(她)戒毒是病人需要医治,不戒毒也是病人需要医治,这样的病者还病得不轻,要综合治疗(包括戒毒)才行。

          毒品的作用机制都是通过神经-大脑的,这本身就决定了,毒品不直接影响生命,这戒毒的时候,没有生命之虞的根据。没有生命之虞是有条件,有生命之虞也是有条件的,世上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一般而言,毒品上瘾者是选择的生活方式,戒毒是改变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了病、治疗病。等毒品使用到了生活全撩乱,成了名副其实的病人,此时,原来作用于神经--->中枢神经-->大脑的这些毒品,使用和戒毒,稍有不当,都会触及生命的生理调节系统(呼吸、循环系统)。

          好吧,都还给老师了,又不想抄书,呵呵,不全面是一定的啦。

          河里幸会,谢谢。

          • 家园 【原创】你的一些基本概念都是错误的

            意志力对毒品戒断的影响微乎其微。看了你前面的帖子,你跟本连成瘾的两种基本类型都不知道。用尼古丁戒断的例子说明海洛因戒断,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

            海洛因直接激活阿片受体,阿片受体不仅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外周也有。一次大剂量使用毒品会致命,同样突然戒断也会有生命危险。说起来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呼吸及心血管系统衰竭造成的。突然戒断,不一定会死人,就像每个人对毒品耐受剂量不同一样,有人可能注射1mg海洛因就有生命危险,有些人可能5mg都没事儿。

            顺便找了篇文献,自己看看先,不要想当然。

            http://www.cja-jca.org/cgi/content/full/50/7/663?view=long&pmid=12944440

        • 家园 可卡因类

          可卡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可卡因是一种很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南美的印第安人很早就有咀嚼古柯树叶的习惯。但是因为咀嚼吸收的可卡因含量很低,所以没有上瘾的危险。这种混合了唾液的咀嚼过的树叶在当地经常被用来作为麻醉药。当西班牙人征服了南美洲之后,他们发现了这种古怪的习俗,从1569年开始,对古柯树开始征税。可卡因的真正被分离出来,要等到1855年,德国药学家 Friedrich Gaedcke,才第一次成功的从树叶中获得纯的可卡因。可卡因的最初应用,不是医学界,而是饮食行业。1859年,Mariani在葡萄酒中用古柯树叶作为风味添加剂。使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种就开始风靡美国大陆。就连最早的可口可乐的配方中,都特地提到要添加一小撮古柯树叶。19世纪80年代,美国不但有添加在香烟,饮料中出售的可卡因制品,甚至出现了直接出售可卡因纯粉末的公司。直到1903年,医学界才开始意识到可卡因可能上瘾这一严重问题,直到1914年美国才通过立法,严禁可卡因的销售,并正式将其列为毒品。

          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可卡因是强烈的神经性兴奋剂,它的作用方式主要是阻断多巴胺类、去甲肾上腺素类、5-羟色胺 [血清素]类神经递质的回收。前面我已经说过,神经主要有三种方式来去除激活效果,使得神经对于同等程度的刺激不再反应,也就是通过钠离子通道使得神经恢复正常状态;降解受体以及结合的神经递质;去除神经递质。可卡因阻断了神经递质的回收,也就是利用了第三类方式,与此同时,它还阻断钠离子通道,使得被激活的时间大大延长,也就是利用了第一类方式。所以,可卡因具有强烈的神经兴奋作用。其作用方式一下子涵盖了五大神经递质中的三大类。也就是将几乎大脑中主要的神经通路,给激活了一大半。或者是将原有的刺激水平一下子给提高了一大段。但是,直接后果就是,这三类受体被阻断之后,在较长时间内不能恢复原来的正常水平。从而造成整个人崩溃性的精神不振、抑郁症,而身体自身的调节努力,在一段时间内会让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远超正常水平,从而使得人保持在一个亢奋和暴躁状态。发展下去,会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或偏执狂。而一旦离开了药物供给,吸毒者会出现反应特别迟钝,耳聋、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等症状,需要不断的补充可卡因才能恢复正常水平。长期使用,因为可卡因本身的毒性,会对皮肤粘膜和肝脏、心脏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从而导致眼睛口腔、鼻腔溃疡,肝功能低下,以及各种程度不一的心脏疾病。同时,可卡因本身的刺激作用并不很大。吸毒者往往同时采取别的刺激方式,比如说吸烟、酗酒、滥交或者吸食其他的毒品。所以,在症状上,会很复杂。但是,即使是单纯的可卡因,长时间大剂量的使用,往往也会造成严重合并症甚至死亡。

          因为可卡因的毒瘾成一种自我刺激的加强作用,所以在各个时期戒毒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在早期的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心理方面,同时辅助以古柯树叶茶,作为一种低毒替代物。中期需要认知性行为疗法来作为心理性治疗,据称有特定的疫苗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到了晚期,因为身体状况已经非常差,只能一方面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一方面去除其他的不良嗜好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用心理疗法和疫苗以及低毒替代物来治疗毒瘾本身。这个时候,“蛮干”绝对会死人的。

          元宝推荐:闲看蚂蚁上树,
        • 家园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专家来了,票友坐下听课。

        • 家园 写得真好,期待。。。
    • 家园 戒毒的“蛮干”一说。

      戒毒的“蛮干”一说。

      这里“毒品”指:鸦片、海洛因、可卡因……,使用(包括吸入、注入……等方式)后,让人兴奋、快感、幻觉……。与老鼠药、砒霜、敌敌畏等完全不是一个毒的概念。

      能够成瘾的物质(就是这里指的“毒品”),是因为其中的成分与大脑中分秘的某种物质成分结构相似,大脑分泌的这些物质是为了调节人体生理的。(具体指调节人体的“兴奋、快感、幻觉……”等生理)。这都已经是科学上的定论了。

      换句话说,“毒品”只对人的大脑起作用,替代人体本来的调节“兴奋、快感、幻觉……”等生理功能,带给“使用毒品”者“兴奋、快感、幻觉……”等。注意:用了毒品之后,人体原来的生理功能并没有被破坏,而是被“毒品”抑制住了。这个去抑制过程(即戒毒),可以“一下抽掉”毒品(已被说成“粗暴”方法LIAO,呵呵),也可以“一点点(循序渐进)抽掉”毒品,理论是这样的。

      真的可以一点一点抽掉么?

      迷惑不解的正是这个貌似正确、其实谬误的“一点点”减少。“毒品”作用时,如果与“量”成线性关系,那么这个“一点点抽掉”就可以奏效,反之,这个“一点点”就根本行不同。

      举例:A君使用XX毒品,每次需要N克,产生快感,“爽”哦……。如果A君用1/4N克、1/2N克、3/4N克……是不是产生1/4(强度也好、时间也好)的“爽”、1/2的“爽”、3/4的“爽”……呢?答案是否定的。

      举例:B君做爱20分钟左右产生高潮……如果10分钟时,出现……情况:电话,当然不接,敲门,也可以装作屋里没人……哈哈……。房子失火了、地震了……呢?做爱不得不中断,有1/2高潮么?这下不难明白了吧?为了防止误引,强调一下,这里没有指“用毒品”产生的“爽”等于做爱快感的意思。只是为了便于理解“量”的非线性关系。

      一点点减少,多么人道啊,多么慈悲啊……实际呢?

      结论请自己给出: 戒毒时,毒品真的可以一点点抽掉么?呵呵……。

      BTW,尼古丁上瘾者(烟民),有没有一天(或N天)一支地减少 ( ……20、19、……3、2、1、0 --->成功!)的戒烟例子?

      关键词(Tags): #奏效
      • 家园 所以一直说你没有从医的角度考虑问题

        只是单纯从药理的角度考虑解决方案,也完全误解了小毒替代大毒原理的真正作用。

        小毒替代大毒的作用,按中国老话,在于固本培元.一下子戒断的前提条件是吸毒者身体条件还可以,经受得住急性脱毒过程中的折腾(心理和生理).就比如一个系列手术,第一次没问题,第二次就要等待病人的身体康复一些才能进行,不然以虚弱的身体状况再来一刀,死在手术台上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小毒的作用正在于此.它可以控制躯体状况,减缓心理压力,促使病人能够早日开始正常的作息,吃饭.这样人的身体就能够有足够的动力能量修复肌体,恢复正常的功能,而不是说要把大毒一点点抽掉.小毒还可以口服,摆脱了注射等的坏处,有的吸毒者身上已经遍布针眼了,有的还有aids等.目前常用的小毒是美沙酮,弊端也是有的,实验表明,急性脱毒期服用美沙酮治疗是导致后期高复吸率的重要因素,服用美沙酮治疗的吸毒患者,其心瘾比吸食海洛因更重,根治难度也更大.但是比起它的优点,我们只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目前对小毒的研究目标是找到一种既能在急性脱毒期内轻松控制症状,停药后又无成瘾性的戒毒药品,也就是无毒.

        小毒的使用也是短暂的.小毒只在急性脱毒期内使用.急性脱毒期一般15-30天.小毒的使用是逐步递减的,但也有个界限.查到的资料说,当减到10毫克的时候,就要一下子断掉,不再供应.患者仍然会出现一些戒断反应,但是由于身体已经略有恢复,反应本身也没开始那么猛烈,患者也就无生命之虞.

        • 家园 其实有个根除毒品的绝招。 就是无人敢承担这个责任。

          很简单, 就是政府出面, 免费为成瘾者提供毒品。

          这样, 贩毒就无利可图, 没有了贩毒集团,也就没了新吸毒者。 渐渐毒品就绝迹了。

          不过, 毒品大量降价,厕所里摆得到处都是,可能短期造就很多新吸毒者。

          • 家园 这个办法理论上并非不可行。但需要满足的条件太太太多~~

            首要条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必须联合起来一起实施“毒品合法性”和“毒品政府供给制”,同时要对政府的供毒机构实施必要的军事保护 (防止毒品集团狗急跳墙攻击政府供毒机构)。

            其次,为防止寻求刺激的未染毒者吸毒,政府的供毒机构必须对前来领毒者进行严格检查和判定,只有具备足够证据证明其乃瘾君子者 方有资格领取。

            其三,政府大力宣传毒品的危险和伤害性。这种宣传可以是科学科普性的,更应该是大众商业性的,通过电视和视觉广告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吸毒者不健康、不性感、不酷”、“不吸毒的人健康 性感 酷毙了”这样的 perception,以深刻影响社会大众的行为。

            长期坚持下去,毒品极其昂贵和不好搞的 perception 会被彻底清除,代之以“下贱、危险、不性感 不酷”的 perception。到那个时候,不仅贩毒集团早就消声匿迹,任何人 (比如政府专管毒品发放的人员) 企图依靠毒品发财都会成为痴人说梦 ---- 你见谁现在还相信可以依靠贩卖食盐来发财啊??

            所以“毒品政府供应制”还是一个 corruption-free 的政府行为 (现在上哪去找这样的政府行为去啊?)。

            代之而起的是戒毒药品、书籍和专业戒毒所的繁盛 ---- 这总不是件坏事吧?

            胡抡之后,回到理性和现实中来,我以为这个计划最最困难的环节,就是那个首要条件 --- 国家间的联合。如果世界上所有主要国家真的在这件事上能展开高效合作,那我看我们人类社会就向着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迈进了一大步

      • 家园 十八朋友,杠是不能这样抬的。

        首先说,毒品之所以是毒品,不是因为它产生了精神上快乐而是因为其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产生持久地破坏,故而导致人体肌理的迅速衰败和提早死亡。我们知道人固有一死,毒品的致命大大缩短了人的正常寿命同时使得人很快失去劳动乃至生活自理能力,所以死于毒品更是轻于草芥。很明显毒品的影响关键还是在于生理破坏而不是精神毒害,如果纯粹只产生“精神上的爽”的感觉,就如同我们听音乐和相声那样,那也就不称其为毒品了。

        其次,人的意志力来自必要的正常生理支持,很明显当一个陷于酒醉、过度失眠或昏厥的时候,人就失去了意志控制力往往心手不一,做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这也是戒毒时往往要把吸毒者拘禁乃至捆绑起来的原因。这还和精神崩溃下的自杀不同,因为后者往往是失之于短暂的精神亢奋和偏激状态,对自己的行为还是有意识控制能力的,而吸毒者在瘾发时就如同我们酒后驾车或疲劳驾驶一样要么完全不为精神控制要么就是察觉不对但是也是有心无力,往往做出并非出自本心的事情,说自杀都无法成立,因为他本身实际上连自杀的打算都没有。

        毒品的影响恰恰就是抽去了正常意识的物质支持,使得你说的意志力等等都成了无本之源并发挥其应有作用。用什么恋爱做爱作类比是只看到现象的雷同而没有看到生理本质的差异,所以也就无法正确解释。其实能和毒品作一定程度类比就是醉酒和过度疲劳,你不必用亲自用吸毒来做证明,用前面两种方式作模拟实验就可以证明。许多醉酒的人大哭大叫,大喜大笑,大砸大闹,打老婆骂儿子我想是很多人都曾经亲历过的事情,而事后这些你问醉酒者他曾经干过什么,他却说什么也不记得,让人哭不得笑不得。当然在醉酒状态下不小心失足落水或掉进未盖盖的下水井中、醉卧马路中心被过往车辆压死等等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你真认为他们都是成心想自杀而不想活么?非也。

        • 家园 和和,又来一位。

          和和,又来一位。

          您有点离奇:

          毒品之所以是毒品,不是因为它产生了精神上快乐而是因为其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产生持久地破坏……,

          “生理结构”是何物?显然你不是学“生命科学”的,连这样基本的术语都杜撰出错,怎么就能下断言毒品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产生持久地破坏”了呢?

          进一步: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哪些结构)啊?人体的哪个(或哪些)生理功能啊?什么样的破坏?持久指什么概念呢?……。

          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呢?

          对“毒品”的作用机理,认识“南辕北辙”,就无法讨论下去,对不对?若您能解释“毒品之所以毒品”更加清晰一点,再看看与您讨论得下去么?

          我的看法已经在前贴子反复叙述了,再说一次吧:

          【能够成瘾的物质(就是这里指的“毒品”),是因为其中的成分与大脑中分秘的某种物质成分结构相似,大脑分泌的这些物质是为了调节人体生理的(具体就是指调节人体的“兴奋、快感、幻觉……”等生理功能)。这已经都是科学上早有定论的了。】

          • 家园 有关生理结构

            必须承认,我不是研究毒品的,但做了几年医生,也做了些和药物成瘾和依赖有关的研究,对于毒品,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至少就我所知,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层次上,长期使用鸦片类药物会导致谷氨酸受体数目和的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从而影响到学习和记忆功能。不知道这算不算“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产生持久地破坏”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