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旧创】老白买醉数篇 -- 老白

共:💬11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旧创】老白买醉数篇

    老白在这春风沉醉的夜晚,于自家漆黑的花园中沉默的买醉,听夜晚的凉风翻掠过老树的枝头。老白快要告别自己的青春了,而片断年少的回忆,这些年来的孤寂和苦闷,去国千里造就的乡愁,林林总总,白云苍狗,却样样摆上眼前。

    昔日难再,就再开一罐啤酒罢,每个人都有买醉的自由不是吗?就再卷一枝摩洛哥草烟罢,缭绕的烟雾会带走我火热的青春和火热的爱人。

    老白则自家在这沉醉的夜晚沉默的买醉。

    元宝推荐:擎箭天使,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 家园 香草姑娘

      香草姑娘

      到了十一月的光景,厚重的积雨云按时飘来,盘踞在泰晤士河盆地上空。

      散发着香草一般优良芳香的姑娘,也在一个回忆起来总是湿淋淋的十一月份中飘来,盘踞在我周围的空气中。

      作为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喜欢在日落之后,沉浸在青白光色的环境中,重复着描绘着发生过的一些往事, 聊以自慰。

      香草姑娘的名字以V起始,以a终结,所以我更喜欢称她‘香草姑娘’。每每接近我的身边时,仿佛她的魅力浓厚的淳朴的溶化在空气中,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着香草味道的巧克力糖跟随着夏日午后的高温溶化,释放出甜蜜浓郁的芳香,流淌出想象之维,溢满我的世界。

      香草姑娘来自古朴的亚芬河上斯塔赋德镇,修习语言与文学,专攻威廉莎士比亚。原来她的故乡小镇,450年前也同样是莎士比亚和克力思托付马略一干人等吵吵闹闹的乡里。

      香草姑娘自豪于英格兰的传统与伟大,夸耀昂各路撒克森一系民族的文学风雅时,也喜欢在这个小小的岛国上团团转着作一些袖珍的远征。康沃里-德文郡的皇家私产,在海风吹拂下的维多利亚式乡宅;多佛白色的海岸,远空中若隐若现的大陆海岸;挪威治终日乌云密布的北海和狂暴的波涛;她故乡亚芬河上悠闲翱翔的水鸟,岸边枝兀的树丛;诺丁汉郡高耸的城堡,查理一世麾下猎猎的皇党战藩;约克郡的罗马帝国军团营地,号称西方大墙的哈德良长城。时常我们在凌晨的时分,睡意朦胧的乘着最次时段的巴士,疲惫的返回伦敦,因为困倦而伏在我的肩头沉睡的香草精灵,用她带着些许袖泽的香气,抚慰我曾经麻木的灵魂。

      不过,香草姑娘对待别国的文明表现的不那麽高尚。比如,这个精灵不喜欢我指出华族拥有历史上最古老辉煌的文学,也曾经憎恨的阻止我叙述当英格兰的伟大匠师们在萨里郡忙着把大石头摆成一个不知所谓的圈时,开封的帝国美术学院里师生们闲适的围在一起讨论创作意境。香草姑娘最不能容忍的话题,就是倘若英伦博物院归还他们所有的赃物,那麽最后剩下的,也许就是一盏灯泡。。。好了,我不继续惹弄这个可爱的生灵,让她的香草味道飘飘的离去可不是件好事情。

      可是,这个名字以V起始,以a终结,永远带着那种塞妊一般靡丽的芳香,曾经用被晨曦出露而渲染的分外可爱的嘴角说出不离不弃的姑娘,终于离我而去,到大洋的另一端念她的‘破脑学’(PHD)去了。一出戏的尾声,一段感情的终结,岛国的初夏,沉沉的暗夜。我这样一个没出息的感伤男人,心事重重的望着泰晤士河平静的河水,忘记了我们在冬日洁白的雪地上,用厨房的调更临摹范宽的《溪山雪旅》时的冒充风雅,忘记了我们在开买顿破烂市场发现一张古旧的世界地图时的欢欣,忘记了我们之间激烈的吵闹,忘记了子夜寒冷的巴士站里温暖的依偎。

      惟有烙印着香草的气息的灵魂,不自主的歌唱。

    • 家园 70年代

      1.70年代

      对少年时代的回忆是永远都不得满足的迷药。70年代末出生的孩子们,其实童年并不幸福,限制供应的口粮,拥挤的家宅,纪律森严的学校,贫乏而苍白的社会,动荡不安的时局。可是我们今天在年近而立之时突然开始回顾年少的时光,都发现时间早已给往事涂抹上模糊的淡彩,不再感同身受当年匮乏的人自然回忆的只是童年在阳光灿烂天空蔚蓝的暑假下午,在如画的柳树风声中消磨漫漫时间的那种自在悠闲。除了作业,老师可怕的脸色,家长有时会袭来的咆哮,我们不需要担心任何的不幸。一个孤独的孩子沉默的坐在山风呼啸的草坂,眺望着一碧无垠的蓝天,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天之际同样孤独的航船,他不但心自己的未来,他不在乎日子逝者如斯夫的流逝,他不用身不由己。那种对造化予取予求的自在,正是追忆往事的快感所在。

      • 家园 儿童游戏

        2. 儿童游戏

        和很多小学年龄的男孩一样,以前全身心迷恋的就是‘强劲的力量’。对武侠小说,电视剧的忠实,对香港制作的警察和帮派电影的游戏模仿,对国家强力机关的崇拜,幻想自己成为军官,警察,甚至消防队员,都是课堂上可以浮想联翩的绝佳素材。

        武侠剧,自然就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射雕英雄传》系列了。很多男孩都幻想自己成为了‘郭靖大侠’,或者‘杨过大侠’,当然也有特立独行者更自诩为更加帅气但命运萧条的杨康,甚至为此装作忧郁起来。女孩子大概都幻想自己是可爱极至的‘蓉儿’罢。由对角色的幻想而在傍晚的公园里‘啸聚山林’的小孩子们的数量简直不可计数。。。

        警匪剧,就是CID剧了。我们的城市也是森林一般的香港,我们也有旺角,油麻地,元朗,维多利亚湾,其实那些颇辉煌的地名不过是八十年代末中国迅速衰败的东北工业城市肮脏的工人阶级居住区罢了。我们挥舞着攒了多日的钱在地摊买到便宜玩具手枪,嘴里发出皮卡皮卡的声音,在风沙掠过的街头,上演一幕幕幻想中的黑帮火拼,警匪对射,铁血除奸,义不容情。装作被射中而濒临‘死亡’的孩子脸上流露出的那种悲伤的表情,围在周围的一干‘堂口弟兄’居然留下热泪。。。

        • 家园 雪样的冬愁

          3. 雪样的冬愁

          小学时寒假,借口学习,大雪天爬女生家院墙(门被她爹妈出门上班时锁上了)。顺着冰冷的房檐摔下,直接砸在她家垃圾堆里,狼狈之尤。

          东北的冬天日落太早,幸运的遭逢停电(我就知道。。。)。雪光反射进来,室内半明半暗,我看着她的脸庞一侧被黑影笼罩,她宝石一样的微笑的眼眸,终于忍不住去捏住了她细腻雪白的手指。我那幼稚的爱人,在四年一班里有权指挥我打扫卫生的小队长,在这个下午,只允许我给她一个浅薄的拥抱。

          后来大一点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诩为‘少年狗毛的烦恼’(我那时外号‘狗毛’)。又读郁达夫《水样的春愁》,转自诩为‘雪样的冬愁’。

          我那洛莉塔一般闪亮纯洁的爱人后来读了不同的初中,和我就此相隔。在初三的时候,却因为和不良少年偷尝禁果铸成大错,带着腹中的生命从学校六层高楼飞跃而下,就此人鬼殊途。

          于是一个长着狗毛一般卷发的肥胖丑陋的初中男孩,莫名的蹲在学校自行车棚里放声哭泣。

          感谢你,我曾经幼稚的爱人。你雪白的手指,你浅浅的微笑,你家的垃圾堆,你永远的拥抱。

          感谢你,我的爱人,给我少年的烦恼,给我雪样的冬愁。

          • 家园 靡靡之音

            4. 靡靡之音

            ‘天上下着雨 我在雨中念着你’。。。‘为什麽 受伤的总是我 到底我是做错了什麽?’

            我们其实并不早熟,我们也根本不理解男女之间曲折复杂的爱恋和仇恨到底是什麽样的一种玩意。不过倘若一个少年听多了所谓靡靡之音的描写求爱不得的烦恼或感伤的曲子之后,青春的自然力就可以被点燃,自发的熊熊燃烧。

            在年少时代,一个肥胖丑陋而又生长着一头蓬乱的卷发的男孩,得不到周围女孩子的垂青,是一般的真理。而我那幼稚时代的唯一爱人,却不幸的成为社会千夫指摘的‘问题少女’(现在叫‘太妹’),这景况甚至在她对绝望的人生之路作自我了断之后也不见任何改变。

            造成她凄苦命运的恶少年,不是我,我没有资本那样大胆,也没有那样放纵的轻薄。我追忆我年少爱人的泪水,也为我自己无人青睐的遭遇流淌。我是个自私好色的坏蛋罢了。我游荡在市井之中,远远望见同班美丽少女纤巧的背影和她栗色的长卷发,她的黑色泡泡纱百褶校裙随着风沿着身体的际线动着。她沿着街道走过来,莫名的香气和莫名的紧张倒让我满面通红,我看见了她细长的眼睛,她坚挺小巧的鼻尖,可爱的嘴角。我低下自己丑陋的大头。

            浑若天成的高傲的白天鹅翩翩而过,低贱的癞蛤蟆明智的选择躲避开了。这种对美丽生灵和上帝宠儿的躲避是长期的。我的慰藉,是在自有颜如玉的书籍之中了。当我在静谧的月夜,合上《资治通鉴》,呆望着窗外的空旷,幻想自己是北魏秀美的少年中山王,在雄伟的地上之城洛阳的角楼上吹奏起凄美的异民族的羌笛,帝国都城里怀春的少女们疯狂的聚集在宫廷的周围,抛掷水果的景象。。。直到母亲一声严厉的‘又走神了!你这样学习哪哪考不上! 将一切美梦撕破。。。

            • 家园 班长

              5. 班长

              ‘学习好’的学生永远都是值得崇拜的偶像。某些伶俐的孩子,即使根本不用心温习自己的功课,却可以毫不吃力的在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这是完全普遍的现象。直到我拼尽自己的血汗和眼泪,最终也算混进了一所大学,发现同寝室的来自这个国家号称民智聪慧天下文士大本营的江南省份的同学,虽是当省头筹却也是遍身的血汗眼泪(也许还有鼻涕),才对自己一直心怀愤懑的运命少少有些宽容。

              可是在小学和中学时代,所谓‘年级百人榜’的前十名,却的确存在简直可以使用完美加以描述的孩子。我无意编造故事以动天听,但是我的班长,一个留着黑亮长发皮肤洁白的清瘦男孩,却是考试连续位列前茅的人士。他是初中时代经典的完美少年,流畅的外表,高贵的气质,优秀的出身,而且,最可恨的是,他打篮球。。。这简直要了我班其他男生的命。。。

              不但女生懂得嫉妒,这种人类的原罪在男生身上忧郁掺杂更加激烈的竞争而更加强烈。我孤独的外表下掩盖着,自然是汹涌的暗流,年少孩子受原始的冲动驱使而产生古怪的憎恨。和我一般感受的几个男生干部,自然结成阴谋的集团,为了自己用血汗代价的努力却被班长无情的压制,为了同样身为班内的干部大员却被阴影遮盖得不到老师的栽培,为了平凡或丑陋的外表无法享受女孩子的注视的脉脉含情,我们的集团策动班会上突发的‘政变’,试图扳倒完美的美少年班长,压制上帝面前得宠的骄子。

              这样的少年集团的古怪所谓阴谋,结尾泰半是极过无聊的笑料罢了。可是我们原本应该纯洁的灵魂,却正是我们生活其间的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互相倾辄的社会的阴暗的投射。

              美少年班长的班长一直当了三年,后来我和他没有联系,终不知他的去向,听说他最后高考不利径自投身军旅。

              在那个冬天的傍晚,我们的集团散乱的坐在海滩,借着路灯投过来的光线,我们高大的副班长嚼着嘴里的半截烟头,在红光中恶狠狠的说‘MD,凭什麽!’。。。我永远忘不了他阴险的目光,扭曲的脸,我不愿意相信那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

              • 班长
                家园 故乡

                6. 故乡

                我成长的城市在关东大地的最南端,几乎所有以关外城市为终点站的列车,都会通过那里。作为和传统中原地区的分界,古往今来的势力同样选择这里作为接触冲撞的地点。17世纪试图毁灭整个中国的关外势力,在这片苦寒的海岸被来自遥远亚热带省份的天才中国将领和剽悍勇猛长于火枪速射的中原移民军团阻止了长达十年之久,并导致大明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桩冤案。三百年后,拥有不同救国梦想的两支同为汉民族的军队则热衷于互相倾泻可怕的子弹和炮火,直到最后的战士伏倒在泥泞的湿泥中为止。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而化为真实或者虚构的历史。这是被可爱的群山和我国庞大的内海包围的一个普通而低调的城市,只是在那些向更北方更无限辽阔的关东平原呼啸而去的火车,在掠过时加以朴素的提醒罢了。

                这里的气候是四季分明的,春季温暖,夏日闷热,秋天高远,冬日苦寒。城市周围的群山起伏,四季渲染着不同的色调,稍稍漫长一些的冬季里就是积雪的盛装了。不过我还是喜欢明亮的秋日里,无尽的碧蓝的高天,丝丝流动的云带,在稍许枯黄的山坡上,读自己的小说(在家里不让看),时而抬头望一眼大海,希望缓解眼睛的劳苦。不过不幸的是最后还是沦为近视眼。 有时来自北方蒙古的风沙会愤怒的横扫过整个地区,天空橙黄的仿若凡高的不世出作品,人们不得不躲在家里,抱怨着蒙古的那些野蛮家伙只管放羊啃了草原,不管别人死活。

                在这个地区的群峰中自然有一座最高的,上面有些小亭子。我年少时已经爬过了不计其数次了,最后带着满身的汗水坐在山顶,吹着凉意的山风,眺望烟尘下模糊的城市轮廓。

                这个城市的大海,是我在此生活的十年中不变心的爱人。从市区到海边的港口小镇,其实是超过十公里的行程。我时常在星期天背上书包,花两块钱买张直通巴士票,一路坐到海边。车上的颠簸中可以背政治历史题来打发时光,而海边吹着风的山坡,海鸥翱翔的天空,就是读小说的经典时段了。真是绝美的一段时光。

                海边小镇本来是因缘与海中一座突兀的双峰山而繁荣的。在海潮下降之时,一座蜿蜒的由于潮水交互作用形成的卵石桥浮现出来,通往双峰山。海湾的另一侧是长的似乎没有尽头的栈桥和小小的海港。在山上极目远望,据说可以隐约看见远处我国三位一体威慑力量之一核子动力攻击潜艇的本部。。。涉嫌泄密就不说了。

                后来我南下关内到北京上学,定居,离开了这座城市。北京太大,我不喜欢,就像我也不喜欢伦敦这种世界一等一的都会一样。我本性是土气的小城人士罢。

                • 故乡
                  家园 北京太大,你不喜欢,我也不喜欢!

                  同路人。我也不喜欢博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