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从北斗的眼光的说起 -- 北斗

共:💬8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从北斗的眼光的说起

    从北斗的眼光的说起

    作者:张源侠,发表:6/25/05

    守孚老师上海培训班学员来信:

    大侠:

    您好!我是守孚老师在上海办的心意拳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学习结束后,对照大侠所写的文章,一篇篇反复看,然后想守孚老师教拳时的神貌,逐渐开始体会到心意拳的妙处了,早就想给大侠写封信,表达一下对大侠的感激之情,拖了这么长时间,只是想练的时间长一些,对大侠的文章体会更深一些。一起去学心意的学员里,大多去前是读了不少大侠的文章,自己是例外,是听网上那个“北斗”(就那四大名嘴里那个)说守孚老师有功夫,说大侠文章讲了不少真东西,因为自己比较相信他的眼光,正好看到一个网友转贴说守孚老师办培训班,就跑去学了,现在看起来,自己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捡到第一个宝就是“撑筋拔骨”这个宝,学习时候守孚老师反复强调它,练习时结合大侠讲的很获益,现在自己理解“撑筋拔骨”,一是把劲练到梢节,再一个是练真正“松”的法门,自己现在每天练的时间虽然不多,但这段日子下来,越来越相信守孚老师说过的话不虚,大侠所写的不假。学的时候,龙掉膀做的最不得劲,非常别扭,现在感觉这动作也开始有了。

    捡到的第二个宝是自己感觉懂什么是太极了,以前练过很长时间太极,但一直不得入门,只能走走架子,这次承蒙守孚老师点拨,对太极有了新的认识,连带也感觉能懂站桩的目的了。这个宝完全是意外的收获。用大侠的文章里面的理论说,都是在练丹田球,不过现在更喜欢练心意,每天有空就来几把恨天无环,恨地无把,几个简单的动作一做,几秒钟的事情,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奥妙,前辈们真是了不起呀!现在自己是越来越感激守孚老师、大侠让我有缘学到这拳了。

    捡到第三个宝是开始懂啥叫一气一节,啥叫“合”了。还是大侠文章里比喻的好,就是反反复复“锁”,咔的一下就锁住了,把自己练成象坦克一样,这段时间下来,这种锁出来的劲自己都感觉奇怪,开始时候对大侠和守孚老师说的不用专门练对打还有怀疑,现在开始越来越信了,自己现在对动作的用法全不关心,就是按把把不离丹田的要领来练,自己能感受到身体开始在变了。

    捡到的第四块宝是开始懂为啥“心意”两字很重要了,守孚老师教拳时候,曾经验示过一个平常看人和老虎看人的动作,印象很深,后者虽然还是在原地,但那神态那眼神,感觉完全不一样,“霸王”“恨天无环,恨地无把”还有动物是守孚老师经常提到的,自己回来练的时候就发现有这种意和没这种意效果截然不同,再看到文章里说当年薛颠野兽一样走了一圈的时候,就想到守孚老师的神态,大侠说心意拳的创始人一定是个顶天立地大英雄,越来越信,也就是说,这拳不打出顶天立地的气势来就没打好。

    就前不久,自己练时遇到些问题,正准备写信问问大侠,守孚老师大老远把电话打过来,自己很是感激,聊了半个多小时,问题也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样好的拳,这样负责的老师,自己一定会练下去的,也盼望着再有机会跟守孚老师学拳。也请转达自己对守孚老师的感激之情。

    最后祝大侠 心情愉快 万事如意

    朴石

    2006年4月2日

    大侠感言:

    自从大侠网上猛吹守孚老师心意拳以来,很多人不理解大侠所言,一直以为大侠只管吹牛,什么真东西也没讲。现在有第一批学员得到守孚老师的亲传,个个赞不绝口。大侠把守孚老师吹得那么高,大家的期望也就很高,等见到真人,才明白大侠所言居然没有吹牛。有网友看守孚老师照片,说这个“陈书生”怎么看也不象有功夫的,认为慕容复先生是在造神,还责问为什么不在上海就地找。其实这个“陈书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也不是什么神,但却是一个很神奇的人。

    这位朴石朋友说是看了网上北斗先生的断言才相信守孚老师的。大侠对北斗的眼光还是很感惊奇,因为在一片怀疑声中要做出那样的断言,看来容易,其实不容易。在网上公开大声说守孚老师好话的,北斗是声音最大的。大侠和北斗先生没有交往过,这里就算是神交了。守孚老师公开的视频绝对不是他的最好状态,那叫教学视频。他露出来的形是给大家一个概念,一个方向。他的最好状态很少有人看到,这是有原因的,但原因为何,大家猜猜。

    大侠讲出来的心意拳理看似零碎,其实是一个整体,要真正明白大侠所言,非得自己有真实体会才能够明白的。如果抓住一点评论,看似有理,其实错过了。最近大侠收到一位宁大夫来文,请看:

    宁大夫来文

    张大侠, 拜读大作, 有感而发; 本人对心意拳未正式练过, 不便评论大侠所知正确与否, 但对于大侠对其他拳种的评价, 不能苟同, 既然大侠号称以发扬传统武学的目的, 作网上交流推广之举, 谨列出以下愚见:

    大侠提及心意拳的劲法, 身法, 空法, 十大形等等; 大部份只能以传统沿用名称引述内容, 对于从未见识过心意拳或中国传统武学的现代人, 等同夏虫语冰, 如此推介岂能广传普及! 大侠于技术层面论述屡作拳种人物比较, 这样除了引发是非争议外, 还有什么 ? 应用现代科学物理, 生理力学名词剖释拳理; 王芗斋先生传承的意拳已能达到, 姚宗勋先生研究近代流行擂台竞技项目内容, 就是为了把传统真传武学如何在此间发展所造的工作; 王芗斋先生说得好, 拳学本无止境, 何来大成之说!

    大侠介绍心意拳用膀技术是心意正宗独特法门, 形意用拳乃次等退化; 请问大侠形意名家郭云深的半步崩拳是一生好运吗? 李洛能摩下各成名高徒都浪得虚名? 广东南拳对于"桥手"技击应用, 非常重视, 此点在广东各拳馆的木人椿设置, 可见一班; 不知大侠有否见识过, 洪家的铁线拳十二桥法, 白眉的十八摩桥, 蔡莫的花迷手, 咏春的摊膀伏, 蔡李佛的穿钑挂梢插? 广东各名拳风行海外, 难道都靠造秀宣传, 就能历久不衰?

    太极, 意拳, 八卦有推手, 形意有撕扒, 南拳有沾手搭手习练程序安排, 是因为各先贤在实战经验累积中, 明白敌我两力相遇的瞬间力量形态的掌握, 属技击结果影响最关键所在, 如对手主动不脱点你还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在实战中将更困难; 如不进行推手练习, 对战仍能胜人, 在同等条件下, 只表示对手技术比你更粗疏; 如心意拳不能广传, 只属早代净传回人, 那么, 请问"戴隆邦"先生是回人吗?

    寧大夫

    丙戌三月初七

    大侠感言:

    这位宁大夫的来文所讲其实代表了很多传统武学练习者的想法,其他门派的武功都那么厉害,为何大侠独吹心意拳厉害。如果大侠没有见到守孚老师,大侠一定和宁大夫一样看法。当年大侠芝加哥教拳,一直对老外说,中国武功境界王芗斋先生第一,绝顶武功在站桩里面。但其实大侠本身不喜欢站桩,一个最基本的浑圆桩站十分钟就无法忍受。最不喜欢站桩的大侠却坚信站桩可练出绝顶武功,说明什么?大侠一直在寻思有没有不靠站桩练出绝顶武功的,结果在守孚老师这里看到了,这是不是一个大秘密呢?

    其他拳法都练对打,唯独守孚老师的心意拳反对对打,这难道不也是一个秘密?有初学心意拳的,看动作这么简单,以为很容易学的,但真的开始学了,才知道最简单的原来最难。对初学者,大侠常演示一个寸劲,前膀贴在对方大臂上,一个寸劲发出令对方全身震动,大侠的那个膀是完全贴牢后发劲的。如果懂这个寸劲,练家才算入门。如果你只懂膀的挥击,那你还没有进内家拳的门。

    宁大夫继续来文:

    大侠阁下,

    我九岁练拳, 现已年过四十;寻师学武, 工余习练,从未间断,也前后办过两家拳馆;前文所提拳种, 我不单可剖述, 也能演译; 亲眼见过南拳家,一下内膀手打爆沙袋,如无身法,如何发力? 南拳的吞吐开合是什么? 五六十年代的华人武术社群讲手较量,非今天的所谓印证同日而喻; 你提过今天的拳家谁敢与狮相斗, 请问除却生死相搏外, 一切的所谓较量,比赛结果,能代表胜负吗? 与一些不属专业水平的人过过手, 就认为己掌握技击真传, 你不脸红吗? 如有必要印证技击优劣, 双方关起门来打, 能走出来算赢!

    你屡次提起的XXX, 属被老师开除学籍之辈, 岂能代表意拳? 请问阁下有接触过意拳的代表人物, 才认定意拳不全面吗? 你曾随师习练心意尚且不尽堂奥, 意拳又岂是看本书就能了解? 在美国华阜的国术高人, 你都交过手吗? 南拳的身法你单纯看看就理解, 你今天身上的东西, 何需等待陈守孚先生出现才成就?!

    如你并无摡念方向传统武学如何发展, 你今天的行为只是在推广 "你的" 传统武学而已, 还是一个凡人, 失望 ……………

    宁大夫 尽笔

    丙戌三月初八

    大侠感言:

    宁大夫对比武的概念也还是传统的概念,关起门来,一顿狂打,最后决出生死。其实绝顶高手之间比武不是那样的。守孚老师年轻的时候一出手就见红。他父母说要跪在他面前求他不要伤人了,因此,他曾发过毒誓,再不伤人。他觉得自己把内家绝学公开,如果有人看不懂,硬要通过比武来分高低,在他眼里看来,对方实在是不明道理。因为,如果搞不懂守孚老师公开的心意拳理,却谈比武,就好比中学生要在数学上挑战大学生一样。意拳和心意拳本是一脉的,意拳强调站桩,心意拳却不强调站桩,这在拳理上是很大的差别。大侠把不练站桩也可以练出绝顶武功的心意拳理公开,对意拳练家难道没有一点借鉴的地方?很多练传统武学的到了一定程度都练站桩,就是想借意拳的神力更上一层楼,但到底有几个真的做到的呢?

    下面谈谈大侠和廖白先生的关系。大侠初出山的时候,写过一篇评论廖白先生和陈小旺先生比试的事,那篇文章笔调是蛮冲的, 对廖白先生也不是很客气。网上廖白先生名满江湖,说的拳理甚高,和大侠的说拳是完全不同的风格。大侠其实满喜欢台湾的书卷气,在大陆这种风格很少了。难得廖白先生胸襟坦荡,邀请大侠和守孚老师访问高雄。如果将来访台,定然拜访廖白先生和黑姬先生,谈武说拳,岂不快哉。

    大侠:

    刚在网上看到一个廖白老师的发言,转给大侠参考.

    孙网有人转了大侠的文章,(http://www.neijiaquan.com/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4282&show=0),廖白老师跟了帖子。摘录一段

    ******************************

    """ 他自己称武功到了某种程度,对比武便失去了兴趣,因为武学已升华为道学。守孚老师喜欢用零来比喻,他说武功得道的人好比从零下跳到零上,等你跳到零上,你就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他说绝顶的状态是相对零下的人来说的,等你跳过这条线,你在零上了,你会发现自己又变成最低的了,因此,他说,假如两位零上的高手切磋,那种打法和零下的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一说便契合,再握握手,两人会感慨万千,因为零上之人实在太少,进入那个境界的人连交友都来不及呢。再说天外有天,等你到了天外,你拥有的是更大的自由,面对宇宙虚空,谈何第一?这个争第一的心完完全全是一个局限的心。所以大侠不止一次指出,陈守孚老师明言,自己随时准备着做另外一个高师的学生,他也从来没有自称天下第一。大侠特别解释绝顶武功和天下第一的区别"""

    陳張二先生

    這樣態度是對的

    既然能明白此一道理

    則當無所爭諍

    中華一脈 百家是一

    古言 有心有意都是假 則心意是假 何來心意第一

    當是無心無意 才是

    既是無心無意 才能臻入高妙 怎能再爭諍啥拳第一

    一笑

    歡迎 有好觀念的中華內家武者 喜相逢

    有空路過寶島

    歡迎來高雄玩玩 聊聊 摸摸手 做朋友

    其實 說武用武 都是為中華武學沒落遭輕蔑誤解而宣說的

    如是 中華愛道之人

    本是同道 何所爭諍

    相見喜歡的能知高低

    若無心分高低

    拱拱手 中華百家 都是好同道

    只是失根及尋根之別爾

    廖白 黑姬 歡迎陳張二兄 有緣來台一遊

    aa3廖白2006.4.8

    • 家园 陈老师的东西不过是传统武学的冰山一角。

      陈老师的东西不过是传统武学的冰山一角。是好东西,但不是像大侠讲的是世上唯一的好东西。

      更不见得是适合你我的东西。

      大多数人学习班结束后,还会是凡人。

    • 家园 花得通宝,欢迎北斗回来
    • 家园 心意拳的练法算是以武入道么

      以我这个门外汉来看,内家拳的许多练法,其实都是外家拳中来的。而且,走的路线往往太复杂,劲路上不明确。

      劲法,是拳法的一个基础的东西;在开始阶段,算 核心。但到一定程度,就要练灵敏度。灵敏度算是高明一点的了。但是,灵敏度是依靠一定的内在的线路实现的。

      心意拳及形意拳,在实战方面都有可借鉴之处。但谈到以武入道,就有可商量之处了。

      比如,内力的养成,在传统内功术来讲,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内家拳法上,却算做中级或高级阶段的东西。

      事实上,内功成外功就。

      如果跏趺功夫过关,能够长时间打坐,那么,能量的问题就打下了一个基础,内力就能够从足底拱上来,到腰肾,到背,以至手及顶。在此基础上,用一点特别的导引法,修成一个运用的系统,很快就可以直接用劲。

      那个感觉,就是好象后边有人在摧你,刚一想,动作就出来了,有一种好象喝多了无法控制的感觉,而且力量也好象无法控制,凶猛异常。但感觉很新鲜,好象附体一样。

      这个时候,睡觉如果做梦打架,在梦中都是神勇无比的,一拳打倒一个,无论多少人,都是一拳一个。平时也总有兴奋感,原因就是:东西从腿里拱到了腰肾。

      这个东西,从修道来讲,只是开始,连门都没入呢。如果想在武术方面专业一点,就要练几个简单的紧把的动作,借此修一条线或两条线,算做是高速公路。用的时候,开始往往需要顿一下足,把东西调起来。后来不一定用顿足法,就是用意呼一下就用。最后,就是直接用意,随时发威。

      这东西出来了,人就不练什么套路了,就可以自封为大师了。可惜,这个东西最多算是修道的入门。

      传统的内功术,如果是正规的话,练出来一点系统了,其实就不必用手打架了。有的时候,看着一个人好玩,比如他正在与别人说话,然后你用意让他转个身,那个人可能就莫明其妙地转了一下身;然后继续说话。但那个人可能意识不到为啥转身。

      这样的试验,偶尔试试,就对练武没有兴趣了。

      当然,也可以用咒语什么的玩一下。让别人搞点怪态。

      这个东西最好少搞,因为玩上瘾了就没有了:有人管你了。

      武术的练法,能够入道的真的不容易。因为,只要想打,心就无法安宁。那样,比较深层次的东西就不容易感觉到。

      凭练几个把劲,当然可以建立起一个相当自信的基础。

      但从传统功夫来讲,必须用系统。也就是说,所谓的练就一口气,实际上是:一条线。

      其实,所谓的大道,有的时候指的就是:一条线。

      线就是道,大道,就是比较好用的一条线。

      以上所说,并不代表本人的水平。这里面多是十年前听闻而来,加上个人的一点粗浅的体会。供参考。

    • 家园 心意拳号称回炉拳。名不虚传。

      许多人练拳多年找不到感觉,接触心意后,就找到感觉了。不能说今后一定取得多大成就,至少是入门了。

      熊腰当年也在心意上得到很多启发。回炉拳确实名不虚传。

    • 家园 自我表扬一下。里面有廖白老师的东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