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陈经大作读后感之一 探讨官办经济的运行机制 -- jsj97

共:💬44 🌺1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世上从没有便宜的包大病的保障体系

          西方各国无论包不包 都是把至少三成的投入用于狠抓卫生习惯 狠抓消灭病源 狠抓定期检测和预防 从而降低大病发生率更可靠

          能检测出的疾病 无论看得好看不好 成本永远是迅速与国际接轨的

          别指望用20年专利过期的仿制药来治病 除非你准备回到82年以前那种癌症患者收治率少于7%的时代去

          当然实际上欧美的收治率也不过70%而已

          (前几周我就看到某人在网上很可笑的指责一个县地方医院的骨外科医生为什么不给人做断指再殖手术 而全然不知道不进行血管和神经的显微手术缝合 接下骨头根本毫无意义 而这类显微手术就是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室都不是个个能做的 反正我认为这类情况才是医患纠纷的主要类型)

          以ICU为例 急救能力无论是设备还是抢救成功率都向国际最高水平看齐的同时 花费同样向国际看齐 达到了24小时30W以上的基本消耗(还不计人工费)

          这30块 难听点说 给人每年做作体检 打打疫苗 效果还大点

          小毛小病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多得是

          比如感冒吧 实际上只有1%的病人是严重病毒性流感会死人的 其他99%躺几天喝点水都能好 阿司匹林一半都能解决了 但是万一是那1%呢 医生要判刑的 他凭啥担这风险呢 当然是要你全体都做一堆检查了

          再比如给头上碰了个青头包的农民做了CT 真的不需要么? 江苏就有摔倒,头碰了一下 当天还能照样走路说话 也没出什么血 第二天却脑氙死了的案例

          大病都是小概略问题 只要你能无视没有检出而变成晚期甚至死掉的 医疗费用普及全民当然不过是一点点钱而已 现在问题其实就在法律规定医生必须做到职责把检出责任完成 但立法本意却反而引起了普查的高门槛 而另一方面无论是否检出 大部分人根本就负担不起 哪怕是早期检出 比如肿瘤 早期大概10-15W搞定 但也一样足够一个家庭家徒四壁 但另一方面这个10-15W的定价其实是太低 完全没有体现医生的工作价值与技术难度

          1000万 实话实说 每天一例急救 就没了

          PS不要说印度之类 就是加拿大 澳大利亚看起来公费全包 却是以让你做个手术排队排几个月甚至几年为代价的

          就是我们西西河里都能听到谁谁的同学被拖到阑尾炎变穿孔了之类的事情

          • 家园 公费嘛,就是这样了....

            不要说印度之类 就是加拿大 澳大利亚看起来公费全包 却是以让你做个手术排队排几个月甚至几年为代价的

            就是我们西西河里都能听到谁谁的同学被拖到阑尾炎变穿孔了之类的事情

            没办法的事...既然免费,要做手术的人就多...

        • 家园 这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要推广到40%的县

          和城里的养老保险制度一起可以说是胡温的两大德政,不过其实这两项社会保障改革都是朱镕基时代起步的(朱镕基的改革基本上是先把负担都甩掉,原有的福利制度被破坏后新的制度却迟迟建立不起来,搞得全国怨声载道,为什么这么搞,也许没钱是主要原因之一,现在有钱了,新的保障制度开始逐渐建立起来了),一点一点试点,慢慢推进,今年普及到40%的县,明年普及到60%。制度初衷是很好的,但实行起来问题也不少,比如医院伪造病例骗保,或者在个体医院看病不能报销,而定点医院却擅自涨价,农民实际交的钱反而更多了,这也不能全怪医院,前几年医疗投入不足,乡级小医院亏空很大,现在有了馅饼赶紧分一块,实际上是在填以前的窟窿。再比如号称是自愿参保,下边执行起来就很难说是不是自愿了。制度设计上也有很多争议,现在是大病小病都报销,结果是小病报不了几块钱,大病报个零头,杯水车薪。有人建议干脆只报销大病或者只报销小病,也有问题,只报销小病解决不了因病返贫问题。只报销大病,农民不干,如果家里今年没人得大病,人家会认为医疗保险没用,白交钱,明年就不参加保险了,更有甚者,真事,去年得了场大病报销不少,今年这个医疗保险最大的受益人却不参加了,理由是:壮年人连续两年得大病不太可能,呵呵,中国的事,难哪。但这个大病保险很显然是参加的人越多盘子越大越有效,要是参合率上不去很容易出现亏损。归根结底,还是钱太少的问题,现在底线是每人国家出10元,今年国家出的钱要增加到20元,地方10元,农民自己出10元,发达地区地方这块会多些,贫困地区就比较困难了,但最多的也没超过100元,现在1几十块钱看病顶个啥?又归结到医疗制度改革上去了,这不是单纯一个合作医疗就能解决的事。

        • 家园 文摘最好把链接加上吧。
        • 家园 可怕,中国就是聪明人太多,缺少这么一根筋到底的英雄。
      • 家园 找了一些数据。。。

        【参考】从数字看中国的教育及医疗改革

        接着花。。。接着等。。。

    • 家园 政府作为经济人自然是有风险的,兼我的感想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眼之,上面说咱们都把理想扔进马桶里冲走,下面的自然更加现实无比也冷酷无比

      由此带来的风险是

      1,地方政府之间恶性竞争,比方说老陈说的几百家电视机厂什么什么。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基本上可以被市场自己搞定,浪费的资源并不算大。就算行成地方利益小集团,再强也强不过中央,太嚣张被盯上了的都是一打就散这有过先例。

      2,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包括地方和中央。这一条就比较严重了。由于人心都现实了,没人关心以后怎么样,只要能挣钱就给我上。比方说教育产业化,环境,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这些都没有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大力发展血汗工厂带来经济虚假繁荣生产力长期低级重复来得可怕。由于官员往往只考虑自己任上怎样,以后的事情统统不管——反正道德理想已经按上面的要求冲进下水道了——地方政府可能会对经济走向误判,甚至明知是错的还上,只管短期利益(自己任上),由于政府本身还有行政权,最后操作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经济畸形发展,而如果上面一昏头也这样接受或者不得不接受(房地产,血汗工厂),整个国家长期利益就会被负影响,即只好长期站在国际生产链的末端给人打工。

      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就这个意思。

      3,出口。官办经济的宗旨说穿了是政策型经济,先将资源从老百姓那里拿过来,大加发展出口挣钱——直到现在也没见还回来多少——然后以此循环。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受制于人,严重依赖出口,经济上主动政治上被动。中央喊了好几年的扩大内需,没见动静倒是出口连年飞快增长。老陈的话头似乎马上要写到怎么还回来的问题了,值得期待。

      观点基本与老兄相同,所以以此帖与老兄共勉:)

      最后我非常想知道老陈关于出口的数据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十九)转型调控之路

      ……中国增长的还不光是加工贸易,而且一般贸易也同样增长,两者长期各占50%……”

      另外老陈似乎还说过中国不仅工资低其他效率也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强所以才那么强——大概这个意思原话记不住了。

      如果真是这样,前景确实值得看好,但是这数据是从哪里来的呢?血汗工厂到底占了多少比例呢?

      • 家园 你的最后一点老陈是有依据的

        简单的来说家电产业,不是说依靠几个血汗工厂就能弄起来的,也不单单是几个廉价劳动力就能有竞争力的。它需要依赖若干个产业形成的产业链,几百公里内能够如此的配件齐全,规模巨大,一个螺丝,一个配件,利润就在分毫之间,全世界也就中国能够做得到。我对中国乐观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的确是以竞争力的产品为依托的。

        没有这个,什么都是白费。

        • 家园 我的意思不是这个

          我的意思是说地方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扩大生产不去想提高技术和质量,长期低级重复

          在只讲现实利益的哲学指导下,从地方官员的角度看,把血汗工厂赚来的钱与其投入技术研究不如扩大建一个血汗大工厂来的效益快风险低。而与此同时,先进技术拥有国家则普遍会继续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我知道有比没有好的道理,但长此以往最后离人家距离会越来越远差距越来越大。且在政治上越来越被动,因为人家手里才有技术和我们的销路一但断了我们什么都造不出来或者退步很多。

          避免这一点只能产业换代升级,且不论技术进步的困难,先看看地方官员的那些嘴脸,啧啧

          如何避免地方官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带来的短视行为而带来的国家长期利益被损害?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以技术或者生产力而不是产量为标准的国内地方竞争机制?这是我的疑问。

          不说了,再说下去就成尊王嚷一了,挖蛤蛤蛤蛤

          • 家园 基本上,一汽就是这样的...

            按一汽老总的说法,中国的汽车就是只能给国外打工,要自主搞,必须要年产600W台才可能...

            幸好,有其他的厂,如奇瑞,吉利....这些厂居然从石头缝里钻出来,还居然长得不算非常的小了....

          • 家园 可能性不大

            这么搞的地方只会越搞越穷,而在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在市场经济中,资源总是配置到生产效率高的地方,这点在中国也不例外。

    • 家园 如果增长质量不高,那还是成不了强国的

      特别是以公司为主体的科技含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3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日本20多年增长的最大区别——即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成就巨大,但质量不高,希望下一步能解决这个问题。

    • 家园 塞翁失马,祸福相依

      官办经济的好处写了很多,现在也体现了很多;他的危险和后患估计过几天,老陈该写了。

      官办经济的毛病是大大地,现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 家园 送花等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