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风过天山 - 叶、马、罗出走新疆 -- 老江湖

共:💬61 🌺21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风过天山 - 叶、马、罗出走新疆

    1949年的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里,如果不是在新疆那个特殊的环境里,叶、马、罗也算不得什么人物。

    叶成 整编七十八师师长

    马呈祥 整编骑兵第一师师长

    罗恕人 整编一七九旅旅长

    本来嘛,这一年共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就是堂堂兵团司令、省府主席,生擒的生擒,击毙的击毙,小小的师长、旅长,真还不在共军的眼睛里。

    可是对于有心追随老长官张治中走和平道路的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司令部总司令陶峙岳来说,这三位爷的分量就不轻了。驻新疆十万国民党部队中,他们三人带领的人马就占了一半,而且整日间吵吵闹闹,要求打进关去和共产党决一死战。您说陶总能不心烦吗?

    也难怪,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吃谁家的饭,端谁家的碗啊。

    叶成、罗恕人都是黄埔毕业,天子门生,胡宗南的嫡系人马,1944年奉蒋校长之命率领部队入疆迫使“新疆王”盛世才离开新疆去重庆就任那个清水衙门的农林部长。

    马呈祥是马步芳的亲外甥,1945年率马家军骑五军(后改为整编骑兵第一师)入疆镇压三区革命,骑五军的军饷一直由马步芳从青海拨付。

    他们三人在过去的军事生涯中并未吃过共军的苦头,特别是马呈祥对共军的战斗力更是不屑一顾,当年徐向前率领的西路军受到马家军的重创,河西走廊洒满了红军将士的鲜血。现在要他们跟着陶司令倒向共产党一边,他们干吗?

    陶峙岳出身保定军官学校,非黄埔非浙江,几十年宦海沉浮,靠得就是为人忠厚,体恤下情,虽屡次受胡宗南打击架空,在部队中还是深得众望,叶、马、罗对他也是忌惮几分。接下来的戏,全靠陶司令唱喽。

    不光是叶、马、罗吵吵着要入关打内战,1949年2月,刚坐上代总统宝座的李宗仁也命令陶峙岳将新疆驻军除留一个旅担任边疆防务外,其余全部调进关内。这位代总统大人明显是要按照他鼓吹的调子“备战方能言和”准备追求“光荣的和平”了,您到是考虑考虑啊,新疆地处边陲,外有苏、蒙虎视眈眈,内有复杂的民族关系,打着“东土耳其斯坦共和国”旗号的三区武装与国民党部队沿玛纳斯河对峙,军队一旦开赴关内,新疆广袤的土地上驻军几近真空,倘若有个风吹草动,新疆脱离祖国版图,谁背的起这个千古骂名?

    陶峙岳有胆抗命吗?十二道金牌杀得了岳飞,就杀不了你陶峙岳!

    要不怎么叫姜还是老的辣,陶司令执行命令可不含糊,亲自操刀制订部队开拔计划,计划强调近十万人的大部队,要在数千公里又极少人烟的戈壁滩上行军,必须作出充分的准备,沿途需要设补给站若干,需要运输车辆若干和汽油若干以及其他物资若干,预计需开拔费800万元。咱们是堂堂国军啊,不能象土八路草鞋一穿,“小米加”步枪一抗,打起背包就出发,对吧。

    话说叶、马、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决心跟陶司令挺进关内,报效党国。只是时间一天天过去,就是不见开拔的动静,忍不住问问总座吧。

    陶总实话实说呗,国防部这帮鸟人对我部的开拔计划置之不理,一文钱都不给,皇帝不差饿兵啊!叶师长、罗旅长,你们打算带兵步行走到兰州吗?对了,马师长,你是骑兵有坐骑,可马儿不吃草料你打算喂它沙子吗?

    陶总尽力了,不是吗?叶、马、罗只能跟着陶总痛斥当权派,贻误战机,危害党国,罪该万剐。

    就这么一天、两天过去了,4月间听说共军的百万雄师他就过了大江,8月间彭德怀的第一野战军解放了兰州,王震率一兵团翻越祁连山,日夜兼程挺进新疆。还听说陶司令派人去和他的湖南老乡王震联络了,准备走北平傅作义的道路把新疆完整交给共产党。

    好哇,原来是糊弄我们呀,叶、马、罗震怒了,老子们要清君侧!

    [待续]

    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原创】风过天山 - 叶、马、罗出走新疆 续

      全师东归的希望既已破灭,与其坐困孤城,不如拼个鱼死网破。我们无出路,你们也别想活着等到共军来接收新疆。

      9 月19日,叶、马、罗决定于当夜采取突然袭击,拘捕省政府及社会各界中积极支持起义和领导起义的主要人物,杀掉包尔汉(省政府主席)、刘孟纯(省政府秘书长)、屈武(迪化市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女婿)、陶晋初(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陶峙岳的堂弟)等40余人,然后纵兵劫掠全城,把迪化城付之一炬,挟持陶峙岳把部队带到南疆,与南疆部队汇合,顽抗到底。

      战刀霍霍,马蹄声疾。

      叶成,浙江青田人,1905年出生,毕业于黄埔三期,同期同学中既有日后做到山东省主席的王耀武,也有抗战时战死异域的戴安澜。叶成既是黄埔生,又是浙江人,这样的出身想不发达都难,当别的同学在战场上拼命时,他安安稳稳做着蒋校长的侍从室副官,1938年外放任福建保安处处长,接着又进入正规军,一路高升,此时已是陆军中将。

      有的仁兄要急了,箭在弦上,你扯叶成的履历干什么,有闲扯的这会工夫,马呈祥的骑兵到底动手了没有?别急呀,不是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吗?现在这名伟大的女性要出场了。叶成怕老婆是出了名的,市井传言叶太太是陈诚的亲戚,叶城官运亨通和叶太太的鼎力扶持是分不开的。传言是真是假不好说,反正,叶将军运筹帷幄是不避太太的,这一点马呈祥和罗恕人可以做证。

      总之,叶太太听到叶、马、罗杀人放火的计划大大不以为然,插话说,你们都是军人,你们的事我管不了,不过我是叶成的老婆,我不让叶成参加你们搞的事,杀官造反,乃是草寇之举。马呈祥和罗恕人面面相觑,叶成左右为难。要说叶成不愧是蒋校长身边工作过的人员,脑瓜子真是好使,他提出一个折中建议,由他亲自去告诉陶峙岳他们的行动计划,另一边马呈祥和罗恕人集结部队,做好行动准备,逼迫陶峙岳坐视他们的行动,他们呢也可以打着陶峙岳的旗号行事,这样避免落得个犯上作乱的名声。纵然陶峙岳不同意他们的计划,也无力制止。马呈祥和罗恕人同意了,但约定一个小时为限,一个小时后即开始行动。

      月黑风高夜,陶峙岳已上床就寝,叶成突然而来的叩门声把陶峙岳从睡梦惊醒。陶峙岳心知有异,急忙披衣起床。叶成开门见山以他们欲“清君侧”的计划相告,陶峙岳大惊失色,这帮小子们要来硬的了,马呈祥骑兵师驻迪化老满城,叶成的部队本来就担任迪化城防,自己能够指挥的部队只有警备司令部的一个警卫团,打起来不够叶、马、罗塞牙缝的。袍泽相残,百姓遭殃,迪化城真要陷入一片血海之中吗?

      陶峙岳定了定神,问叶成,你们既然有本事杀人放火,完了之后打算怎么办?叶成无言以对。哦,看来叶、马、罗只是狗急跳墙,并无全盘计划,事情或许还有挽回的希望。陶峙岳亲自打电话给罗恕人、马呈祥,以极诚恳的话语约他俩过来谈谈,罗恕人、马呈祥随即驱车而来。一进门罗恕人就坐在电话机旁,似乎颇有戒心,哼哼,你陶司令要想搞鬼今夜可便宜不了你,部队在外面就等我的掷杯为号!

      陶峙岳单刀直入,新疆情形特殊,如果枪声一响,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保证地方不致糜烂? 十万官兵和家属不致流离失所,前途渺茫?在1944年11月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暴动中,混杂其间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对被俘军政人员和无辜回汉群众进行了疯狂虐杀,鲜血染红了伊犁河,叶师长、罗旅长,你们不会忘记吧?1947年6月马师长你的部下,驻守在中蒙边境北塔山哨卡的马希珍骑兵连,面对蒙军的空地联合进攻,坚守阵地三日等到援军赶到并发起反击,英勇保卫祖国领土寸土未失,无愧军人的职责。

      一时间,叶、马、罗相顾默然,但见罗恕人暗暗流泪,良久说道,你不理解我们内心的痛苦,说大道理,我们也说不过你。陶峙岳心中松了一口气,看来无非是日暮途穷,才准备倒行而逆施,因势利导必能消除危机。三位将军,如果你们还把我当你们的总司令,请让我为你们考虑问题,筹划一个恰当的方案。困兽犹斗,无济于事,这一年的战争进程说明共军的战斗力已非吴下阿蒙,锦州、济南、天津、太原、兰州这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共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果坚持战争放弃和平,一定会弄到既不能战又不能谈和的地步,其结果是徒然牺牲众多官兵,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这样的话,人民不会原谅我们,历史更不会饶恕我们。你们带部队走也好,个人离开部队也好,仔细考虑一下。我本人身为新疆最高长官,保境安民,守土有责,我决不离开新疆,要与全省老百姓和全军将士及其家属共生存。我要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为尽到责任,虽死不辞。何去何从,请大家选择吧!

      陶峙岳这些话,叶、罗、马三人一直认真地听着,一言不发。陶峙岳知道他们内心已有所松动,自己言辞恳切的话语,使他们一时冲动的感情也平静下来。东方欲晓,叶、罗、马还是说不出一个道理来,乃告别而去。老臣谋国,把一场千钧一发的危机,弭于无形。

      几十年后,陶峙岳在回忆录中写到:“叶成虽然离开了大陆,我不会忘记他临危相告的这点好处。不管他出自一种什么感情,他总是做了一件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待续]

      元宝推荐:晨枫,
      • 家园 【原创】风过天山 - 叶、马、罗出走新疆 续完

        流水落花春去也,叶、马、罗既不能力挽败局,也不愿和共产党共事,看来是非走不可了。三人经过商议,愿意交出部队离开新疆,决定将部队交由陶司令处理,担保所属部队不致发生枝节。陶司令责成叶、马、罗料理部队准备移交,马呈祥以韩有文继任骑一师师长,叶成以莫我若代理七十八师师长,以罗汝正接任罗恕人的一七九旅旅长,要求部队坚决服从陶司令指挥。

        叶、马、罗既合作的痛快,陶司令也不含糊,对部下更是关怀有加,亲自为他们准备行装,对于叶、马、罗拥有的私人财物而无法带走的如美国轿车、布匹、茶叶,他与包尔汉协商,由省财政厅折价予以收买,兑付黄金800两,并安排一个警卫排乘卡车架上机枪护送叶、马、罗及其家眷出境。

        9月23日,胡宗南致电叶成、罗恕人、马呈祥,要他们把部队带到南疆,许以空投接济。他们最后集议,卒以“大势已去,不能有为”而未反前议。

        9月24日,叶、马、罗离开迪化赴南疆。

        9 月25日,国民党驻新疆部队由陶峙岳领衔宣布起义,同时致电中共中央、毛泽东,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的统治,“竭诚接受毛主席之八项和平声明与国内和平协定,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归入人民的行列。”

        9月30日叶、马、罗到达阿克苏。要说叶成真够背的,在阿克苏险造不测,怎么回事呢?

        当时驻防阿克苏的整65旅旅长李祖唐乃是胡宗南的心腹,虽然被迫共同参与起义通电,但内心对陶峙岳极其不满,居然对阿克苏军民隐瞒起义消息,加紧军备,企图以南疆一隅之地,为国民党殉葬。这时,叶、马、罗来到他的地盘,李祖唐如获至宝,把他们安排住进自己的旅部,并劝叶、马、罗不要出境,要他们策反已经起义的亲信部队,共图大业。

        叶、马、罗早已是意兴阑珊,那里还有这份心情,正在进退两难之季,突然又发生了李祖唐身边的卫士任国梁枪击叶成的事件,虽未致命,但伤及左臂。原来1944年叶成曾在军中枪决任国梁的胞兄,现在你叶成累累若丧家之犬,老子姑且打你一黑枪。

        叶成等人被吓成了惊弓之鸟,叶太太哭哭啼啼言道,若不速离这是非之地,吾等恐死无葬身之地矣。10月4日,叶、马、罗再次踏上出走的旅程,经喀什、莎车等地进入了印度,又辗转来到香港。值得一提的是李祖唐,后来首鼠两端,放着好好的起义将领不做,因抗拒改编,意图反水,被处决。

        一路上的风尘劳顿不必细表,逃难一行人要在香港分手了。叶成、罗恕人要去台湾投奔蒋校长,马呈祥心道,台湾卵子大的地方,败逃的将军一河滩,那有咱爷们的位置,马家军丧师失地,早已没有利用价值,咱才不去看老蒋的脸色过日子,听说舅舅马步芳携家眷去了埃及开罗,咱还是投奔舅舅比较妥当。到后来,马呈祥又随马步芳到了沙特,其家族在沙特开枝散叶。

        叶成、罗恕人回到台湾,老蒋不禁唏嘘感慨,虽说自己的好学生都战死了,这两个不成器的家伙居然丢下部队自己从大陆跑了出来,本当治罪,姑且念起孤臣孽子,万里来归,却也忠心可嘉,莫要冷了众人之心,还指望着他们反攻复国呐。好吧,叶成,听说你胳膊还没好利索,就去国防部当个高参好好休养吧。罗恕人,给你提升一级去当澎湖防卫司令部中将副司令,怎么样?叶成、罗恕人感激涕零,不在话下。

        话说陶峙岳待到王震挥师入疆,接受防务,等到移交有了头绪,心中如释重负,便表示自己情愿解甲归田,回湖南老家颐养天年,谁知这位共产党老乡直夸他守土有功,起义有功,回家不好吧,我们要革命到底呀,老陶!陶峙岳以后历任解放军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22兵团司令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以93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出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步入国家领导人行列。

        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第22兵团,下辖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骑七师、骑八师,22兵团部在陶峙岳带领下随二十六师开赴石河子铸剑为犁,在戈壁滩上建设新城。1954年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的22兵团依次改编为农业建设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以及工程建筑第一师,“建设边疆、保卫边疆”这八个字道不尽兵团人的艰辛和光荣。

        迫使叶、马、罗出走新疆的王震于1993年去世,老将军留下遗言“骨灰撒在天山上,永远为中华民族站岗,永远向往壮丽的共产主义。”遵其遗言,家属将骨灰撒在天山山脉的前峡、后峡和天山北麓的石河子垦区。倘若叶、马、罗泉下有知,魂归故国,王胡子一定会爽朗地请他们俯瞰天山南北的大好河山,只为了他们在1949年做出的明智选择。

        [续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峙岳上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震(左2)、陶峙岳(右3)、陶晋初(右2)、李铨(右1)共同研究石河子垦区规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峙岳向劳动模范贺天宣表示祝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峙岳(左)重视小型技术改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峙岳将军墨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王震在兵团垦区田间察看水稻生长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都老了”-王震将军1991年在石河子接见建设兵团老战士

        元宝推荐:晨枫,
        • 家园 看起来一个好的口才还是很有益处的
        • 家园 【文摘】官版文章:新疆原国民党十万起义将士今何在

          新疆原国民党十万起义将士今何在

          作者: 胡宗奎

            今年7月22日,是师景岳先生92岁的生日,师老是黄埔12期的高材生,起义时

          是上校参谋长,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亲自参与了军垦新城石河子的规划、设计和

          建设,现在担任新疆黄埔同学会的会长。他一米八几的个头,身板挺直,行走自

          如,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醒,尤其记忆好的惊人,一言一行折射出军人的气

          魄和素质。新疆黄埔军校同学近2000人,现在仅石河子健在的还有150多人。 1949年

          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新疆省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受到起义官兵和各族

          人民的热烈欢迎。 回首往事,师老心平如境,无怨无悔地说:“跟随陶峙岳将

          军起义,这条路走对了。我们新疆和平起义的10万将士在中国共产党和陶峙岳将

          军的领导下,屯垦戍边,使万古荒漠变绿洲,在戈壁滩上建起了军垦新城――石

          河子,创造出了‘屯垦戍边’史上的人间奇迹。”我青壮年得志,事业有成,晚

          年衣、食、住、治病无忧,生活美满幸福。真心感谢共产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师老说出了10万起义将士的心里话。

            一、起义后,陶峙岳将军没有解甲归田,依然手握兵权统领10万大军屯垦戍

            陶峙岳将军戎马一生,曾带领10万将士驻守边疆,征战多年。新疆和平解放

          前,他和好友赵锡光将军商定:要尽力保境安民,不让国土在自己手中受到帝国

          主义势力入侵;新疆一旦和平解放,他们将把国土和新疆10万部队交给共产党和

          解放军,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起义前,陶峙岳将军是新疆警备总司令,他是一个具有“袍泽情深”讲究义

          气的军人,各人事小,众人事大。部队起义后,他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那些

          随自己守卫边疆,征战多年的部下如何安置?不能让他们无家可归,游离失所呀

          !然而在新疆安家落户,困难很多,谈何容易,他想得最多、最好的办法是发点

          钱,给点路费,把大家遣散回老家。到底如何安置自己的部下好,陶将军还没理

          出个头绪,他的10万将士就被整体编入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22兵团,他任22兵团

          司令员,他的好友赵锡光任副司令兼第9军军长,部队除番号改变外,原建制和官

          兵没变,排、连、营、团、师的行政长官只有晋升没有降职调离,部队没有散,

          只有每个连、营、团从老部队派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委员。22兵团26师近

          万名官兵,从解放军抽派去的政工人员只有300来人。部队改编后集中学习休整了

          3个多月,进行诉苦教育,通过诉苦对起义将士进行人民解放军的宗旨、纪律和为

          人民服务的教育,宣传官兵平等、官兵一致,反对军阀作风。 部队转入大生产

          后,军垦战士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白手起家,铸剑为犁,用人拉犁创

          造了军垦第一犁的人间奇迹。图为军垦战士靠人拉犁开荒造田。 政工干部言传

          身教,示范带动,不打人、不骂人,说话和气,生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晚上

          查夜看士兵的被子盖好了没有,给没文化的士兵教识字,学文化,尊重支持行政

          领导,自己做出好样子,让起义官兵跟着学,照着干,老部队的好作风,好传统

          通过政工干部的播撒,在起义官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起义部队很快成

          为新型的人民解放军。

            部队起义后,王震将军代表共产党向陶峙岳将军表示:“起义部队过去守土

          有责,立了功。起义以后,可以一起和我们转向生产,妥善安置大批退伍官兵。

            1950年3月,22兵团的10万将士在陶峙岳将军的率领下踏着积雪开赴北疆的玛

          纳斯河流域开荒地、办农场、建城市。同年7月陶峙岳将军带人到石河子看地形,

          选择城建位置,组建了城建处,赵锡光副司令兼城建处处长。1951年冬,26师官

          兵利用冬季积雪,把6000根8米长的原木从七十到一百多里的天山用人力拉到了石

          河子,1952年10月,第一座行政办公大楼在石河子落成。1950年部队开荒造田,

          1951年22兵团10万官兵的粮油供应通过开荒造田,发展生产得到了供给有余。

            二、起义将士争做学习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模范,忘我为国精神,惊天地

          泣鬼神

            陶峙岳将军随22兵团来到石河子,全身心地投入了新中国新新疆的建设。1951年

          成立的石河子机耕实习农场,是22兵团起义后生产建设中兴建的第一个机械化的

          农场,前身是22兵团直属生产大队。机车组长袁作斌原是汽车营长,副组长洪涛

          是司令员的随从副官。陶司令员一向把机耕组当作机械化农场的先头部队,要求

          带好头,先走一步做出榜样,为全兵团起示范作用。他对机耕战士要求很严,也

          很爱。1951年春第一次用拖拉机播种。刚调配的24行播种机大家都不懂,眼看播

          种期到了,大家心里很着急。组长袁作斌决定用新疆农民的办法――撒播。正在

          工作中,陶司令员来了,问这主意是谁出的,驾驶员告诉他是袁作斌。他找到袁

          作斌批评一通,“你这么做要不得,深的深,浅的浅,怎么能保住全苗,你们是

          机械化条件,二牛抬扛思想;掌握的是机器,用的是农民的耕作方法。同志们,

          这是不相适应的,要不得哟!”1952年国家调拨大批拖拉机给各军垦农场。为了

          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需求,陶司令员责成机耕农场为各生产部队代办拖拉机培训

          班,到1953年底共培训拖拉机手1100多名,遍布天山南北。

          宣传队活跃在田间地头。

            1950年,部队开到玛纳斯流域开荒造田,种粮食,也种棉花,1952年大面积

          棉花单产籽棉只有100斤左右,不到50公斤,这年冬天兵团党委批示玛纳斯流域的

          棉花单产籽棉1953年要达400斤,比1952年提高三倍。石河子地处玛纳斯河流域,

          北纬45度,历史上从未种过棉花,1952年冬,苏联植棉专家迪托夫来到石河子,

          经对当地气候、水源、土壤作了调查后,很有信心地说:“如果陶司令员能按照

          我的要求去做,我就可以保证达到亩产400斤籽棉的产量。”陶峙岳将军说:“要

          得”,陶司令员就同迪托夫签订了植棉协作合同。1953年初迪托夫在石河子开办

          了植棉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全是连长、营长、团长,陶司令员也常去听课。这

          一年陶司令员严格按照专家要求,在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上不走样,司令员和迪

          托夫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把干部集中起来亲自教他们定苗、整枝、中耕、灌

          水。年底,玛纳斯河流域2万亩棉花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籽棉近400斤,其中24团

          的4900多亩棉花、籽棉达到亩产416斤。

          1954年,八一农场上缴爱国粮。

            赵锡光将军兼石河子城建处处长,吃住都和战士们在一起,百业待兴,一切

          都要从头学起,赵副司令员常为学习和工作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城市建筑

          知识,向专家请教,向有特长的师傅学习。1951年冬他去北京开会,回来时买了

          很多建筑方面的书,一部分给工程处干部使用,一部分留下自学。那时石河子新

          城还在纸上,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工作不能按部就班,不分白天晚上

          都要干,生活没保障,就是馍馍加咸菜,没有蔬菜没有肉。马文达工作师解放前

          是从上海请来搞营房修建的,后来随军起义,他适应不了艰苦的环境,不安心在

          石河子工作。赵副司令员知道这一情况后说:“这个问题我有责任,对待马文达

          工程师,我们不能象对待一般干部、战士那样,对他要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

          ,政治上关心,各方面尊重。我要去向他道歉,要跟他好好谈谈。”

            赵副司令员对马文达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并诚恳地对他说:“马

          工程师,我们非常需要你,没有你,我们工程部队就会变成瞎子,过去,我们对

          你生活上照顾不周,责任在我身上,为了工作,从这个月开始,给你一个半中灶

          的生活津贴费。”马文达听了后连忙说:“赵副司令员,我不能要,我不能要。

          ”他知道连赵副司令这样的将军也和大家一样,除了吃饭穿衣外没有任何额外的

          生活补贴,一个半中灶就是当时的60元人民币,这是多么高的待遇啊!

            “马工程师,给你额外补贴,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是为了保护你的健康,

          早就应该这样。”从此马文达暗下决心,就是累死也不离开石河子建设工地半步

            赵锡光副司令员根据张仲瀚政委的意见,会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修改了石

          河子规划,并坚决按照新城规划领导城市建设。石河子新城这部杰作浸透着赵锡

          光副司令、张仲瀚政委、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军垦战士的心血。

            在石河子新城初创的岁月里,赵副司令员每天深夜两点钟之前很少休息,第

          二天七点多钟就起床,一天睡眠不足5个小时,哪里有工作,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

          在哪里。汗水浇开鲜艳的花,1952年9月底石河子第一座四层行政办公大楼胜利竣

          工,接着青年馆、招待所、农八师大院、工二师大院也相继建成,1953年兵团医

          院(现今的石河子医学院附属医院)又要破土地工了,这时赵副司令员的胃病已

          相当严重,陶司令员和张仲瀚政委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总是说:“我的病不碍

          事,把医院盖好后再住也不迟。”那时按规定,他该吃小灶,但他一心想着工作

          ,又生活在工程处的环境中,不愿意去享受小灶的待遇,胃病就越来越严重。1954年

          兵团医院从玛纳斯搬到石河子,他才带着微笑去兰州治病,但已经太晚了,临终

          前他没回云南老家而又返回到石河子,他关心新城的建设事业和同志们的工作生

          活,他就在石河子这块热土上与世长辞了,至死还守卫着这片土地。

          部队在创业初期,天当被、地当床,风餐露宿,用铁锹、石板当炊具。图为军垦

          战士在野外青石板上烙大饼。

            26师师长罗汝正是黄埔4期的,是在通电起义上签字的将军,在生产建设中,

          认真学习,共写学习笔记30多本。许多起义将士在干中学、学中干,成为农艺师

          、工程师、医学专家、教授等专家学者。许多起义将士活到老并且学到老。在建

          设新中国和新疆的生产建设中,从司令员到士兵都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一生、一

          切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军垦事业,他们忘我为国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三、起义将士“有了老婆安下心,有了孩子扎下根”,晚年幸福儿孙满堂

            1954年按照毛泽东同志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陶峙岳

          将军的22兵团集体转为生活部队。原22兵团的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依

          次改编为农业建设第七师、八师、九师,骑兵七师改编为农业建设第10师,骑八

          师编为工程建筑第一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执行“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

          历史使命,长期扎根边疆,世代守卫和建设边疆。

          王震同志对军垦事业、军垦战士有浓厚的特殊感情。图为王震同志接见军垦劳动

          模范和军垦战士。

            陶峙岳得到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消息后,激动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他舒心地出了一口气:“10万将士有了归宿,要得,要得。”

          陶司令员又带领他的部下,从头越,学习新知识,建设新新疆,保卫新新疆,屯

          垦戍边,开农场,建城市,把祖国边疆建设得美丽富强。

            十万大军转眼间都成了大龄青年,可各个都是光杆司令,起义将士“家”的

          问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大问题。王震将军对这个问题认识很到位,他说:“有了

          老婆安下心,有了孩子扎下根。”没有家室军垦事业就会一代而终。他向党中央

          要求组织动员内地妇女来新疆工作。1950年?1952年先后从湖南、山东、上海等

          地接来大批女兵和女同志。他还指示各级党委对部队进行普遍调查,原来在家结

          了婚的要动员老婆前来,还有老少寡妇、小姨子、凡是女的来者不拒,呈请上级

          分批接来。仅陶峙岳司令员的湖南家乡,就有8000湘女上天山。随后又分期分批

          组织战士回原籍找对象。同时命令部队建好宿舍,办好托儿所,子弟学校,解决

          来队家属的居住和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到1956年103起义将士的“老婆”问题基本

          得到解决。

          部队就地转业后,随即投入大生产运动,部队投稿生产后,部队的战斗队、工作

          队、生产队的作用没变,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图为军垦战士生产戍边两不误的

          场面。

            部队起义后,起义将士和老部队的老红军、老八路、解放军一视同仁,提拔

          使用重在现实表现。广大起义将士在陶峙岳将军的带领下铸剑为犁。黄埔时期的

          慈佰兴起义时担任排长,起义后升任连长,工作有思路,领导有能力,政绩很显

          著,先后担任营长、团长、农八师顾问(副职级),黄埔学生王风云1958年开发

          莫索湾,他的团创造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有利润上交的突出成绩,参加

          了北京的群英会。1958年-1960年三年时间部队在莫索湾开垦荒地90万亩,播种

          面积达84万亩,植树造林5万亩。陶司令员视察莫索湾时兴趣盎然地即兴赋诗:“

          红旗播遍莫索湾,大地茫茫一手翻,唤起千年沉睡梦,永葆青春在人间。”起义

          士兵廉殿邦学习积极,工作踏实,善于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起义后先后担任政

          治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等职,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各农场的团

          长80%是由起义将士担任的,北疆各师机关主要部门的正职大多都是黄埔军校的将

          士担任。原来的各团团长,大都升任到师职岗位担任副师长。

            起义时的排级干部,现在一律享受副团级经济和政治待遇,50年代到60年代

          担任团级干部的领导很多享受副师级待遇,起义士兵一律按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

          同志对待,月工资1000多元,医疗费用报销。起义将士的遗孀、没有工作的从2004年

          7月1日起每月发生活补贴费300元。现在许多起义将士已身老边疆,埋骨天山。用

          他们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染绿了戈壁,为建美丽的军垦新城石河子献出了自己的一

          切。石河子早在2000年已被联合国授予“人类居住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的光

          荣称号。他们的生命之树在绿色中不断延伸。

          军垦战士创业初期,用人拉犁开荒,马拉播种机播种。

            现在当年起义的将士个个都立户为祖了,膝下儿孙满堂,有了军垦第二代、

          第三代、第四代,子子孙孙繁衍不息,军垦事业兴旺发达。

            陶峙岳将军1955年授上将军衔,1970年离职回原籍湖南长沙,80岁耄耋之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

          利功勋荣誉章,终年96岁。

            陶峙岳将军和他的10万将士,起义有功,建设新中国有功,维护祖国统一和

          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屯垦戌边有功。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石河子

          二十二兵团的旧址上,建起的军垦博物馆里,悬挂着陶峙岳将军的大幅照片,供

          人们瞻仰学习。军垦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教育基地。供世

          世代代军垦儿女和边疆各族人民参观学习,陶峙岳将军永远活在边疆各族人民的

          心中,陶峙岳将军和10万起义将士开创的军垦伟业永垂不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