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哈军工的来世今生之迁校 -- ameng8000

共:💬39 🌺1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哈军工的来世今生之迁校

    在不同的论坛中,总是看到不同的网友在重复一句话:“目前的哈工大是哈军工的直接继承人。”一直心有疑问,昨天除夕,去问了我家老爸,才对迁校之事有了更加直接的认识。

    再加上上网多年,在河里也游荡多时,就是没有给大家做点贡献,此题就算是给大家开开心,讨论讨论;顺便对各位资深坛友如萨苏表示敬意。

    1970年,当时的国防科委(后来的沿革是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派了两个工作组分别到当时的哈工大和哈军工(当时这两个学校都归国防科委直属),去哈工大的那个工作组是去考察教学业务,而去哈军工的那个小组就是去安排迁校。

    迁校的原因其实是当时林彪的“一号命令”(对“一号命令”不熟悉的可以去翻翻文革史)。要求是从哈尔滨迁到二、三线地区。当时对我国威胁最大的是苏联,在离前线这么近的地方保留这么重要的一个学校对国防建设是个大的威胁。

    从哈尔滨考察完,这个小组就直奔广州,广州军区给的回音是:在广州军区的辖区内,只有长沙有个原来步兵学校的营房可以接收这么大的一个学校,于是,迁校小组又赶到长沙,看到校园还是不小,但是有点破,而且靠马路比较近,但是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就决定落脚在长沙。

    于是,原来哈军工的主要科系,总共六七千人就从哈尔滨迁到长沙,就是现在的国防科大的前身,还有一部分人去了重庆(这个故事以后再讲),留在哈尔滨的只有一个留守处,大概二三百人的样子,主要是有各种原因走不了的人。

    之后,原来哈军工的校园被一家军区养马场占了一部分,原来的教室和宿舍成了马厩,再以后,就不知道了。

    所以,要说哈军工的直接继承人,国防科大当仁不让,哈工大是哈军工的继承人的说法在网上流传已久,特此澄清,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后来又有从国防科大回迁的院系就不清楚了。

    我家老爸就是当时三人小组之一,另外两人一人已去世,另外一人也早退休而且年事已高,特此在新年之际发个澄清贴,防止以讹传讹,再过二十年,估计没有人能说清楚了。

    关键词(Tags): #哈军工#迁校#国防科大
    • 家园 哈工大是哈军工的继承人?

      有这种说法流传吗?

      哈工大建校比哈军工早

      规模不比哈军工小

      会被误解为哈军工的继承人?

      应该是哈工程吧...

    • 家园 很多人都知道吧

      我很向往的学校,可惜哈尔滨那太冷了哈哈

    • 家园 我身边的哈军工毕业生

      我在河里的第一个回复就在这里了吧,因为我的一个亲人的丈夫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为了伟大的爱情,军籍也不要了,去了一个过去准军事化,现在完全面向市场的单位.在旁人看来,他在专业上虽说是高级职称了,可是离开了军队还是损失不小,因为他们是文革前毕业的,其他同学们军师级别的不少.他不这样认为,因为伟大的爱情满足了他年轻时的需求,还给他带来了非常优秀的子女.这就是真实生活的故事

    • 家园 我怎么没有见到所谓的流传说法

      所谓国防科大与哈军工之间的渊源,我想无论是对国防科大,还是对哈军工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清楚吧。我倒是没有讲过多少个哈工大的人强调自己学校与哈军工之间的关系。

      另外,回帖中给出了一个哈军工校友资源的帖子,这个帖子倒真是让我大吃一惊。有些学校是不适合存在长期性的校友组织的,我一直倒以为哈军工及后的国防科大在这一点上被管理得很严格。

    • 家园 知道 了
    • 家园 这个“三人小组”是指的“迁校小组”吗?

      前面没见提到这个词啊

    • 家园 献花!
    • 家园 哈军工校友资源网

      http://www.hajungong.com/

    • 家园 学院的分建、改建与改制

      早在1952年3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的建院方案中就提出,军事工程学院的各系应尽量包括未来(各军兵种军事工程学院)教学组织的全部雏形,在条件基本具备时单独成立各军兵种的军事工程学院。在学院基本建成和培养的学员还远远不能满足各军兵种的需要时,陈赓就考虑学院的分建问题。1959年11月16日,陈赓在北京给在学院主持工作的领导同志打电话,征求他们对学院分建、改建方案的意见。谢有法、刘居英、张衍、张文峰等同志一致同意陈赓提出的方案。11月19日,陈赓正式给中央军委写报告,提出学院分建改建的意见。

      第一节 陈赓的建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

      陈赓在写给中央军委关于调整军事工程学院任务的报告中说:由于我军技术装备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对工程技术干部的需要量日益增大,军事工程学院的任务也日趋复杂、繁重。建院初期,只有常规武器方面的几个系,培养目标是维护使用工程师和研究设计工程师两者兼顾。根据当时情况,建设这种综合性学院是有利的。以后,各军兵种不断要求增加招生人数,特别是导弹、原子等尖端技术专业增加以后,学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校学生已达7000人,仍不能满足需要。从长远考虑,尖端技术方面的任务必须扩大…… 根据军委以导弹为重点的方针,建议对军事工程学院的任务作如下调整:

      将现有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兵、导弹等六个工程系和防化兵的三个专业改变为五个系,即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导弹工程系、原子武器系(把附属导弹工程系的原子武器专业扩大)、电子工程系(把空军、海军、炮兵三个系的雷达、无线电专业集中起来并加以扩大)。将炮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和防化兵三个专业以及空军、海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气象、海岸炮、舰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等专业分给有关军兵种,单独成立工程学院或并入有关工程学院。

      军事工程学院的培养目标是研究设计制造工程师,学制定为八年左右,分作两个阶段:前五年属大学性质,招高中毕业生,后三年属研究生性质,吸收本院优秀毕业生和研究设计单位中大学毕业有培养前途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造。至于空军、海军维护使用工程师的培养任务,则交空、海军自己解决。

      陈赓在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说:无论尖端或常规,今后所需工程技术干部的数量都会增长很快,全军只办一所综合性学院无论如何不能满足需要,势在必分。从现实可能性看,军事工程学院常规武器各系已具有一定规模,分建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至于基础课师资问题,只要抓紧,划分阶段,也是可以逐步解决的。这个问题,即使再推迟三、五年也同样有困难,与其晚分,不如现在就有步骤地分。培养人才的工作要五、六年乃至七、八年以后才能见效,规划迟了一步,就要耽误很久。因此,建议军委及早把这个方针确定下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筹划。

      中央军委第五次办公会议原则上同意这个建议,并提出分建、新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双方兼顾,照顾尖端”。

      1959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第15次办公会议决定:将军事工程学院现有的炮兵、装甲兵、工兵三个工程系分出,分别成立炮兵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海军、空军各新建一所工程学院,并将军事工程学院的军械科学研究所拨给炮兵建制。经过这样调整之后,我军培养技术干部的体制,即可形成三级,即:中级技术学校,培养一般技术干部;新建的军、兵种工程学院,培养维护、使用工程师;军事工程学院专门培养研究、设计、制造工程师。各军、兵种工程学院的分建,基本上靠各军、兵种自力更生,军事工程学院可将原兵种的系及其设备分出,有关部门大力协助,并争取时间尽快建成。

      1960年2月17日,杨成武副总参谋长召开有关负责同志会议,研究军事工程学院分建与各兵种工程学院建院问题。刘居英副院长在会上提出了分建的具体办法,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同意。此后,学院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开始紧张繁重的分建、改建工作。

      第二节 分建工作与新系的建立

      1960年1月11日,院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军委第五次办公会议关于调整军事工程学院任务的决定。大家一致拥护这个决定,认为这是加快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势在必行。军委虽确定了照顾尖端的原则,但一定要以大局为重,从全军出发,处理好分建、改建的关系。学院师资与物质力量比较充裕,各军兵种工程学院属于初建,应尽可能地考虑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人员、设备原来属哪个系的就由哪个系带走,学院储备多的可适当多带一些。

      为了做好分建、改建工作,会议决定各系成立筹备小组,尽快提出具体方案。对分建的学院,应指定一名负责同志和有关兵司取得联系,参加兵司的筹备工作;对军事工程学院的改建问题,责成院、部有关领导尽快提出具体方案和落实措施。

      1960年5月,中共军事工程学院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决议指出:在分建工作中,必须按照军委“各方兼顾,照顾尖端”的原则去教育群众,服从整体利益,反对本位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反对分散主义;爱护公物,反对破坏;加强组织观念,反对无组织无纪律行为;提倡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的共产主义风格。有分建任务的各单位,应本着由无到有,由小到大,边建、边教、边学的原则,按军委预定步骤,圆满地完成分建任务。军事工程学院改建任务将更为艰巨,应即着手拟定学院发展的三年规划,经军委审批后,有步骤地采取措施,付诸实施。为此,必须大力抓紧基本建设,争取两三年内建成综合机械厂,加强实验室建设,本着自力更生为主和土洋结合的原则,向高、精、新的方向发展。大力培养师资,力争在两三年内培养出一批能开高级班课程的教师,以适应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大会号召全院同志,为圆满完成中央军委给予的分建、改建任务而努力。此后院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各系的分建工作。院领导还多次与有关军兵种商议分建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努力促进分建工作的顺利完成。

      1960年下半年开始,分建工作全面展开。

      炮兵工程系1960年6月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随炮兵工程系迁走的专业12个,教职员工1219人。其中教员270人,实验室工作人员174人,学员775名。

      装甲兵工程系1961年5月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随迁专业2个,教职员工1068人。其中干部、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296人,学员772名。

      工兵工程系1961年6月迁往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随迁专业5个。教授、副教授5人,讲师27人,助教44人,学员599名,战士281名。

      原子化学防护系(195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学院分建时,原子化学防护系尚未成立,1960年6月该系成立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迁出。)1961年8月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随迁8个专业,教员72人,实验室工作人员73人,学员397名。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学院还帮助空军、海军、炮兵三个军兵种筹建了三所培养维护、使用人才的导弹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于1962年1月12日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海军工程系的海岸炮、舰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五个专业于1962年1月16日移交给海军工程学院。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调整军事工程学院任务的指示,在炮兵、装甲兵、工兵、防化各系分出以后,在海军、空军、导弹三个系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改建工作,为在三年内初步建成新的军事工程学院而努力,以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调整后军事工程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军队需要的尖端技术研究设计人才,为国防建设事业服务。设空军、原子、海军、电子、导弹五个工程系。

      空军工程系 以设计新型飞行器为主,培养空军各方面的工程干部。

      原子工程系 培养原子武器、热核武器、原子动力等方面的工程干部。

      海军工程系 以设计新型舰艇为主,培养海军各方面的工程干部。

      电子工程系 培养雷达、军用电测电视、自动控制、遥控遥测等方面的工程干部。

      导弹工程系 培养各类型的战略、战术导弹方面的工程干部。

      全院设64个专业,在院学员总数为11710名,其中基本班10000名,研究生班1710名。学制八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五年,为基本训练阶段,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工程师水平的干部;第二阶段为高级阶段,为期三年,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高级设计师或研究员水平的干部,在编工作人员总数为9165名。

      根据中央军委批准的1960-1962年建院规划纲要,学院为准备办“万人以上大学”而加紧建设高、精、尖、新实验室和大型综合机械厂,大批订购设备,大批培养教师、工人,扩大招生人数,还准备筹建学院第二基地。

      正当学院进行紧张繁重的分建、改建工作需要苏联顾问帮助的时候,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袭击,中苏关系进一步破裂,苏联顾问全部撤走井带走全部科技资料,给学院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以奥列霍夫中将为首的苏联顾问团,对学院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互相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遵照中央“坚持原则、坚持团结、多做工作”的指示,学院把苏联政府与顾问个人分开,对顾问热情招待,友谊为重,感谢他们过去的真诚帮助,临行前设宴饯行,赠送礼品,并派人送到国界车站。他们怀着依依借别的心情离开了学院,表现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面对苏联顾问撤走和学院分建、改建等一系列困难和艰巨任务,院党委号召全院同志,“顾问走了自己干,鼓足干劲争取新胜利”。全院干部、教师发奋图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按照新的培养目标,夜以继日地进行筹划、建设,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出合格人才,把学院办得更好。58级以后的学员,从1961年起,都是按照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培养出来的。1960年至1962年学院改建的规划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国力不相适应,在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后,1962年6月22日中央军委第134次办公会议决定,学院在校生规模由11710人压缩为7200人,其中本科生7000人,研究生200人。专业由64个调整为45个,每年本科招生1275人。根据上级批准的新编制,1962年全院精简干部、职工1100人,第二基地建设下马。

      第三节 学院退出军队序列

      1964年,为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实行研究设计和试制生产相结合,原属国防科委序列的几个研究院集体转业,同相关的国防工业部门合并,归属国务院领导。1965年,一些研究院提出,为他们培养科技干部的几所军事院校,学员入学穿军衣,毕业分配到研究院脱军衣。增加不必要的思想问题。这几所军事院校同国防科委领导的其它地方院校应当体制一律,待遇平等。

      1965年8月15日,国防科委路扬副主任通知学院领导:研究院体制改变了,学院也跟着变一下好。8月20日又通知说:关于体制问题,学院仍属国防科委领导,但要退出军队序列。9月4日,路扬副主任带领工作组参加院党委扩大会议,在讲话中指出:学院体制改变军委已批准。军委首长说,给大家讲清楚,穿军装是革命,不穿军装也是革命。全国比较,还是不穿军装的多。需要就穿,不需要就脱,再需要再穿。更多的道理也没有。

      1965年9月18日,国防科委(65)科办字第785号文件转发军委办公厅通知:“关于军事工程学院、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和炮兵工程学院的改制问题,第351次军委办公会议决定如下:军事工程学院…… 的改制问题,林副主席已同意。请科委即抓紧做好思想动员、准备工作,于1966年1月执行。”由于学院组建领导班子、调整交流干部、移交武器装备、接转供给关系需要一定时间,经中央军委批准,从1966年1月推迟至4月1日,全体军人集体转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 家园 哈尔滨工程学院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

        1966年4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全体军人集体转业,学院改变体制,退出部队序列。

        第一节 隶属关系和编制序列

        学院改变体制后,仍属国防科委领导。总后勤部(65)后战字第1732号通知,学院后勤供应自1966年4月1日起由政府负责。

        学院改制后的编制序列是,院直除设教务部、政治部、院务部和院办公室、综合实验工厂外,把各基础课教研室从教务部分出,成立基础课部,既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工作,又使教务部集中精力管好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除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外,原空军工程系改为航空工程系;海军工程系改为舰船工程系;将舰船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的电子计算机专业合并,成立电子计算机系;因留学生逐年增加,为便于组织教学,原外国留学生队扩建为外国留学生系。全院共设4个部、1室、1厂、7个系,共有干部3700多人(其中教学、科技干部1700余人),学员5700余人,职员工人276人,共计9745人。其中,党员3800多人,团员近5000人。改制后,编制员额减少,一大批干部先后调出学院在军内交流或转业地方工作。

        为适应学院体制改变的需要,及时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国防科委决定,刘居英留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原副教育长张文峰、教务部副部长曹鹤苏任副院长,原政治部副主任卓明、原子工程系政治委员贺达任党委副书记,原空军工程系政治委员沙克任政治部主任。由他们主持学院的工作,等待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式任命。

        1966年3月29日,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签发第189号命令,任命戈果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教育长,赵本源为副教育长,杨寿增、王坚为政治部副主任,冉萍为教务部部长,王序卿为教务部副部长,雷立德为院务部部长,杨进为院务部副部长,申东初为院务部副部长兼供应处处长,孙本旺为基础部主任,张凤岗、朱起鹤、龚家鹿为副主任,吴正峰、潘光明、周明xī、马明德、常维新为航空工程系副主任;姜国华为原于工程系代理主任,杨金翠、欧阳昌宇为副主任;冯捷为舰船工程系主任,马庆魁、顾懋样、李靖为副主任;高勇、王永斌、郭景秀为电子工程系副主任;王俊为导弹工程系主任,张良起、郭普明为副主任;慈云桂为电子计算机系主任,夏常平、俞克曜、胡守仁为副主任;李敏为外国留学生系主任,尚文洁为实验工厂厂长,欧阳为实验工厂副厂长等。4月13日,国防科委聂荣臻主任任命董玮为电子计算机系副主任。

        1966年3月29日,中共国防科委党委下达(66)党办字第188号通知,同意哈尔滨工程学院下列干部的任职:杨川为教务部党委书记,韩洪明为副书记;李煦明为院务部党委书记、郑梅亭为副书记;刘东平为实验工厂党委书记,侯军为实验工厂党委副书记;王炜为基础课部党委书记,张式尧为副书记;曹守裕为航空工程系党委书记,许润生为副书记;于贞杰为原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李宝元为副书记;王松如为舰船工程系党委书记,亓琪为党委副书记;倪伟为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李景山为党委副书记;姚亚新为导弹工程系党委书记;张景华为电子计算机系党委书记,刘越庭为党委副书记。

        第二节 改制后的学院工作

        学院改变体制,各级领导班子大体配齐之后,从1966年4月11日开始,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会议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传达学习文件,17级以上党员干部和政治机关、学生队的党员干部748人参加会议;第二阶段是领导整风,院党委委员、监委委员和各部、系的主要负责同志43人参加会议;第三阶段再开748人的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会议于4月22日结束。这次会议达到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团结,鼓舞信心的目的。

        当时,在校学生5752人,除60级学生根据中央军委和国防科委的批示于1966年3月毕业,65级学生参加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外,其余各年级的学生,均参加正常的学习或科研活动。

        学院的政治教育、干部交流和转业安置以及后勤保障、行政管理工作都按计划顺利进行,干部、教师、学生、职工的思想逐步稳定,未因改制而受到更多的干扰和影响。

        1966年2月8日,学院第三批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1908人(其中65级学生1131人,60级毕业学生131人,助教以上教学干部221人,机关干部和职员425人),由刘居英院长和原子工程系政治委员贺达、教务部副部长赵本源带队,进驻黑龙江省绥化县的24个农村人民公社(社教分团)、166个生产大队(社教工作队)。根据绥化地区社教总团的安排,学院贺达同志任社教总团政治部主任,王序卿同志任副主任;学院干部还担任社教总团政治部宣传组组长、24个社教分团党委副书记和166个社教工作队政治指导员。学院参加农村杜教运动的全体同志,从城市到农村,在东北零下二、三十度严寒冬季的风雪中,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普遍地得到了锻炼,思想觉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涌现出一批好人好事和先进分子。

        学院体制改变,逐步理顺关系之际,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来临之时。1966年5月4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席主持制定的《五·一六通知》。根据黑龙江省委的部署,学院于5月11日召开“文化大革命”誓师动员大会,刘居英院长宣布党委决定,停课一周搞运动和成立院 “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由刘居英任组长,张文峰、卓明任副组长,沙克、戈果、王坚、杨寿增为领导小组成员。接着,成立院“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文革办”),沙克任主任,杨寿增任副主任,下设情况组、材料组、宣传组。

        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的大字报,全国的运动哄然而起。学院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央吹响了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猛烈开火的号角,贴出了揭发院领导问题的大字报。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院党委作出决定,全院停课搞“文化大革命”。

        8月19日,学院造反派在院办公楼前批斗院领导和政治部领导同志;接着,院、部、系和基层的一些领导干部相继被批斗,学院的各级党组织陷入瘫痪状态。

        1967年1月31日,以王洪文为头头的上海“造反派”篡夺了上海市党政大权。当天晚上,哈尔滨市各造反派组织夺了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党政大权;同时,学院“造反团”以“军工红色造反者联合接管委员会”的名义夺取院和部、系两级党政大汉。2月18日,“造反团”和学院少数支持、参加造反的离休、待分配干部召开大会,宣告成立“军工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成员11人。6月1日,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军工红色造反者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革命委员会”,由穆栋材任主任委员,共15人组成院革委会。先后任院革委会副主任委员的有郑锡伍、李九思、边世军、闫立梅、杨寿增、苏毓汉(黑龙江省军区军宣队)和潘树胜、崔彦文(黑龙江省革委会工宣队)。院革委会领导机关及各系主要负责人是:政治委员会主任杨寿增,院务委员会主任穆栋材(兼),教务委员会主任韩洪明,基础课部委员会主任高泽民,航空工程系革委会主任常维新,原子工程系革委会主任姜国华,舰船工程系革委会主任马庆魁,电子工程系革委会主任赵玉虎,火箭工程系革委会主任郭普明,电子计算机系革委会筹备组组长齐九卿,实验工厂革委会主任候军。

        学院的“文化大革命”,经过群众组织的几次反复斗争,黑龙江省革委会先后派出几批军宣队和工宣队进驻,院革委会及其办事机构也多次分化组合,象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地受到批判和斗争,广大党员被迫停止了组织生活,党长期依靠的许多积极分子受到排斥,大多数教职员工或先或后地被卷进了斗争的漩涡,造成革命队伍的严重分裂,不少人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特别是黑龙江省革委会派出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院,在1968年3月至1970年6月所谓“清理阶级队伍”(以下简称“清队”)期间,受冲击的范围更加扩大,对“彻查”对象横加迫害,无情打击。院、部、系领导干部被批斗的占56%,正、副教授被斗争的达87%;经院革委会批准以各种“罪”名建立专案557个,集团专案6个,隔离审查636人,其中报经省、市公安机关拘捕的46人,非正常死亡34人。

        第三节 在逆境中坚持科学研究

        1966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66)373号通知指出:当前生产建设和国防尖端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研课题必须保证按计划完成。1966年至1969年,学院承担各种国防战备科研任务126项。国防科委强调:导弹、原子弹、核潜艇等研制任务不能停,部队的武器、装备研制任务也不能停,要尽快拿出科研成果,为国家安全、部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经过不同的曲折道路和观察、思索,逐步对“文化大革命”采取怀疑、观望以至抵制的态度。学院参加科研工作的同志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荣辱、安危、得失。不少教师,在接受群众组织的审查、批斗以后,就摘掉大高帽,走进实验室,自觉地完成生产建设和国防尖端技术迫切需要解决的科研课题。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许多工厂、研究院(所)停工停产,给学院研制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不少教师自己购买设备、器材,自己当木工、焊工、穿线工、翻砂工,自己联系试验场所,各研制组及时派人参加科研任务的协调会、方案论证会、生产加工会、任务总结汇报会和地面、空中、海上试验。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千方百计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科研任务。航空工程系空气动力学专家罗时钧教授,被群众组织批斗,肋骨被打断,喉骨错位变形,解除“隔离审查”后,在家中休养,躺在床上,仍坚持指导科研组教师提出的攻关难题,完成“歼-8”、“歼-9”飞机的空气动力吹风试验.电子计算机系承担57-1、030、09、901、441B、441C六项大型战备科研任务,都受到“文化大革命”浪潮的冲击。“901鱼雷艇指挥仪”研制组组长柳克俊副教授被当成“技术权威”一度被隔离审查批斗,不少教师也受到牵连,使研制任务受到干扰,在学院继续进行很困难。他们根据领导机关的安排,把研制基地转移到抚顺新太仪器厂,大多数同志下厂坚持科研、生产工作。1967年7月,柳克俊顶住压力,排除困难,带领研制组部分教师,押运901机和试验设备从哈尔滨南下3000多公里,跨越琼州海峡到祖国南疆海岛组织出海试验。这次试验结果表明,901指挥仪的可靠性有了进一步提高,能满足海军潜艇部队的要求,中央军委批准生产、装备部队。电子计算机系主任慈云桂教授,白天接受群众组织批斗,晚上坚持进行科研实验,在“隔离审查”期间,也时刻想着科研试制任务。1967年,601研究室组织441B-Ⅲ型机的研制,他不能出面指导,私下同一些教员交谈,介绍设想方案,研究室根据他的意图,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于1970年将441B-Ⅲ型机研制成功,交付部队使用。这台机器是我国较早有管理程序、能够多通道程序运行、系统结构比较先进的计算机。1968年12月,慈云桂教授刚解除“隔离审查”,国家下达718工程研制任务。他抛弃个人恩怨得失,毅然接受718工程中计算机的研制任务,及时组织科研队伍,开展研究工作。他说: “受迫害、挨批斗,是个人小事,把关系国威军威的重要科研项目搞上去,为国防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才是大事。”

        1965年12月,海军工程系307教研室承担海军“核动力潜艇水声通讯识别机”战备科研试制任务。“文化大革命”曾一度影响了科研任务的开展,但该教研室仍于1967年12月完成对原识别机方案的修正,试装了脉冲调制音频振荡器、晶体管功效、编码器、四通道放大器和弯振动换能器;1968年试装检波电路、增益控制电路、电源电路、脉冲控制电路和安装水下识别机,先后在水库和出海试验中都达到设计要求,交付海军批量生产,装备潜艇部队。

        1966年至1969年,学院承担科研任务136项,共完成100项,受到中央军委及总参谋部、国防科委、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司令部及使用单位的赞扬和好评。其中,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歼-6” 飞机平尾根部的应力分析计算,海军潜艇远航性能改进研究,单水翼快艇的阻力计算方法,441-B晶体管化通用电子计算机,海军62护艇防摇自动装置,“轰-5”飞机火力综合电子数字计算机,潜艇导航“长河二号”水下接收机,海军544导弹制导雷达抗干扰设备,543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抗干扰设备,441-D导弹靶场数据处理计算机,09工程核潜艇火药紧急吹除压载水舱研究,030潜艇鱼雷攻击指挥仪,反坦克40复合火箭弹,中苏边界河流航道工作艇设计试制,自动引导电子干扰机,核武器爆炸光辐射最小照度时间测试,核武器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小功率数字随动系统,441C数字摸型等。

        第四节 十至十三期学员毕业

        军事工程学院1961年招收学员602人(第10期),1962年招收学员986人(第11期),1964年招收学员895人(第12期),1965年招收学员1131人(第13期),四年共招收学员3614人,加上历届留级学员,先后毕业4083人。

        196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68)158号《关于1968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问题的通知》规定:毕业生的分配应当坚决贯彻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的方针。一般都必须去当普通农民、普通工人,大量的必须去当普通农民。大专院校毕业生要坚决地走同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要坚决服从党和国家分配。国防科委《关于留级生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指出:1961年以前入学的学生,在1962年因暂时经济困难,下放劳动或因转学、转专业全班集体留级的,或因所谓“泻大肚子”变相强制留级或个别特殊不合理被留到62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课学完,可以作为1966年毕业生,发1966年毕业证书。1961年入学被留到63级的,一般只提前一年,作为1967年毕业生,其他留级生不处理。学院59级、60级到62级的部分学员,从实际出发,随61级学员一起毕业分配;少数分配不出去,再随62级分配,仍算61级毕业。

        学院62级学生602人,实际毕业955人,基本上都按所学专业分配工作。63级学生986人,加上历届留级生,共计1099人,其中981人均按所学专业进行分配。64级895人,毕业900人;65级1131人,毕业1129人,基本都按所学专业分配工作。未按专业分配的毕业生,在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前后,分别落实政策,得到妥善安置。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

        一九六九年,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央军委办事组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战备内迁。一九七0年一月十九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调整国防高等院校领导关系的通知》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调整归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一所新的高等院校——船舶工程学院开始筹建。

        第一节 船舶工程学院的组建

        一九六九年秋,当时的中央军委办事组策划,将原来由国防科委领导的十一所国防院校“切块”分给各军(兵)种领导。哈尔滨工程学院亦在此调整计划之内。同年十二月,国防科委召集学院负责人赴京,传达了军委办事组关于军工战备内迁的批示,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的一系(空军工程系)、三系(海军工程系),分别划归空军和海军领导。但是时间延至一九七0年一月二十九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的《关于调整国防高等院校领导关系的通知》并未将国防高等院校划归军队领导,而是分别调整归国务院各国防机械工业部领导。“通知”指出:“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和西北工业大学水中兵器系合并,待该两校建制和领导关系改变后,逐步调整给六机部。”

        关于办学地点和方针,经过半年左右的调研,一九七0年六月十五日中央军委批准,由上述两校的两个系合并组建船舶工程学院,八月三十一日,六机部决定,由卓明、王松如等五人组成筹建船舶工程学院领导小组,卓明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筹建工作即全面展开。

        第二节 筹建工作举步维艰

        筹建之初,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被人们形象地概括为“一个薄弱、四个不定,”即基础薄弱、领导班子不定,归属不定、专业不定、校址不定。要解决这些问题,谈何容易!

        当时的筹建领导小组带领全体教职工知难而进,从壮大教职工队伍入手,逐步开展工作。当时的海军工程系,只有教职工351人,其中教师222人,干部83人,工人46人,独立办起一所大学,承担起教学、科研、生产任务,力量远远不够。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经与“军工”各系、部协商,选调了数百名干部、教师并由军工64级和65 级毕业生中选留了62人,随后,经商黑龙江省同意,将“文革”期间毕业的六五级以前的理工科大学生,现散布在全省各地、市、县的245人调进学院,充实了干部教师队伍,到一九七二年初,教职工队伍已增至1356人,加快了筹建步伐。

        一九七一年九月,海军和六机部调海军三院院长林毅到学院负责筹建工作。十一月,上级正式批准成立中共船舶工程学院核心小组。由林毅为第一副组长(缺组长)、卓明为副组长,并建立健全了各级组织机构。

        关于校址,最初曾选定武汉,一九七0年十二月十二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亦曾以(70)国发98号文件,正式将学院命名为武汉船舶工程学院。但几经周折,校址未能落实,于是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立足原地办学的意见得到了海军和六机部领导的支持,最终确定了在哈尔滨就地办学的决定。海军党委于一九七二年五月向中央军委和国务院作了《关于解决船院校舍问题的报告》。一九七二年八月,国务院、中央军委(72)国发64号文件《关于解决船舶工程学院校舍问题的批复》,“同意从原哈尔滨工程学院校舍中拨十九万平方米给船舶工程学院”。确定在哈尔滨办学是学院筹建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展。

        一九七二年初,学院决定边建边干,立足当年招生。于是当年按国家批准的计划,从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和部队招收学员110人。一九七二年七月一日,学院举行了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标志着学院的筹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根据上级规定的学院性质、任务,建设之初,学院在原海军工程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建9个专业,共设21个专业,分别为:

        水面舰艇设计与制造

        潜艇设计与制造

        舰艇内燃机及动力装置

        舰艇核动力装置

        船舶电气设备

        惯性导航

        舰艇武备随动系统

        水声换能器

        水声工程

        水声物理

        导弹设计与制造

        导弹发动机设计与制造

        导弹自动控制

        导弹制导

        鱼雷设计与制造

        鱼雷自动控制

        鱼雷热动力装置

        水中兵器非触发引信

        舰炮能源研究室

        指挥仪与专用计算机

        在建院后的几年里,广大教师排除困难和干扰,积级从事科研活动,718-27分系统、海Ⅱ指挥仪、7103、718惯导等数十个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成果,锻炼了队伍,促进了教学。

        一九七五年五月,中共船舶工程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卓明同志作了工作报告,第一届学院党委产生,卓明为党委书记,王松如、吴守信、顾文生、冯捷为副书记。

        一九七五年六月,学院领导小组(行政)被上级批准成立,卓明为组长,亓琪为副组长。

        一九七五年八月,六机部(75)六机教字558号文件通知,正式定校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发展至一九七六年十月,根据船舶工业的需要,合并了一些专业,新设了几个通用专业,共设十二个专业和一个研究室;招收学生五期1527人;举办短训班22期,培训学员1129人;承担科研项目125项,完成63项,其中13项填补国家空白。

        第三节 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一九七六年以来,我们的国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院的发展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九七八年三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开始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春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建设的正确轨道,学院和各项工作也逐渐转移到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学院继承了哈军工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一九七八年二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确定为八十八所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之一。

        一九八0年,我国建立了学位制度,学院为国务院首批下达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船舶流体力学和水声工程两个学科被批准为首批博士点,船舶流体力学、船舶结构力学、热力学、水声工程、陀螺导航设备、反应堆工程六个学科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防现代化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船舶工业、海军建设、海洋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培养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形成了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良好校风,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特色鲜明,工理管文多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船舶工业高层次人才培养、船舶科技和海洋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初,学校通过了“211”部门预审;同年8月,又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学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里程。

        • 家园 这个校史有点春秋笔法啊。至少从这个文章里看不出来你的原意。

          “哈尔滨工程学院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过程交待得很不清楚,看标题很容易让人误解成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是哈尔滨工程学院的直接继承人,但是文章里面又交待了只是哈尔滨工程学院的一个系组建的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今后讲史,春秋笔法要不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