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原译之苏军在阿富汗战例节选[连载] -- asiavikin

共:💬67 🌺4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伏龙芝与美军的评论

            伏龙芝的评论:

            从上面的报告可以得出关于旅规模行动的一些特点:

            1.使用直升机封锁战场。

            2.下属间的高度协作。

            3.娴熟的领导艺术以及在战场上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4.突击连指挥所官兵的主动和坚定精神。

            5.通讯不可靠的恶果。

            6.排长们缺乏主动交战意识(在他们的右翼发生了激烈的交战,但排长们却还在坐等连长的命令)。

            美军军官点评:

            这一包抄行动不同于苏军在欧洲战场的战术:那里他们总是封住所有的方向。在阿富汗由于地域狭小,容易造成封锁分队和打击分队的自相残杀。因此在阿富汗,苏军频繁地使用直升机、火力支援群和火箭布雷作为一种经济的手段来封锁一个地区。此例中苏军使用了直升机和火力支援群。但不知苏军直升机在丛林地区做战斗巡逻的效率如何?

            这个战例说明了当小型部队指挥官需要接受训练以便在失却无线电联系后能更自由地对战场形势作出反应。问题是排长们是否知道他们已经失去了和连长的联系,并且他们是否采取了行动以确定是否这种联系还保持着?

            此例也显示出炮兵只有在获得了目标的精确坐标后才肯射击。连长只能估计大约50米的位置精度,旅长却不能让炮兵以此开火并让连长校正射击。连里没有弹着观察员,连长也不能校正炮兵射击或者他的校正还不足为信。苏军炮兵通常根据火力预案并在观察所校正下进行集火射击。正统的火力覆盖代替了更为精确的校正射击。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弹着观察员,苏军炮兵难以进行“灵活射击”苏军正统的炮兵射击并不适合与游击队的动态交战,因为后者并不会呆在一处等着大规模炮火的覆盖。也许是旅长不让炮兵开火,因为他可能已经了解到友军火力比敌方火力给部队造成了更多的伤亡。

            • 家园 这个有点不明白了

              连长为什么把自己的指挥所设在整个战线的右翼?那不是正好被迂回么?他不是带队去堵口子的吗?嗯……得搞来地图看看

              • 家园 这确实是个明显的失误

                其实战场上这种臭招昏招是很多见的。所以美国人说:胜利属于在战斗中较少犯错误的一方。

    • 家园 这个原创好!俺来大声赞一个!

      苏军在阿富汗是败在了政治上和战略上,大部分的仗场面并不难看,和游击队的伤亡比其实是相当低的。但是,战术的有效和战场的勇敢并不能够抵消决策者的失误,哪怕你是超级大国……

      之前看到的阿富汗战争都是游击者或者西方描述的,肯定有很多猫腻。老毛子视角的东西太少,现在专家终于出来了……

      欢迎欢迎!

    • 家园 封锁和搜索Arghandab河灌溉区

      封锁和搜索Arghandab河灌溉区

      由S.V.Zelenskiy中校撰写。他在81-83年间任独立第70摩步旅的空中突击连长和旅参谋长的高级助手,获得一枚红星勋章。

      在1982年10月,我侦察机关获悉10支游击队总计约350名敌人聚集在坎大哈以北Arghandab河灌溉区一带。这个地区在河北岸,长约15-20公里,宽约7公里。区内沟渠纵横,车辆实际上不可能通行。

      我旅受命消灭此地的游击队。旅长计划以3个营的火力支援群封住战区的北部,以直升机封住东部和南部。以两个摩步营和一个空中突击营从西面展开搜索并消灭敌人。以1个炮营提供火力支援。

    • 家园 连续堵截和清扫Anushella附近一个山谷的游击队

      连续堵截和清扫Anushella附近一个山谷的游击队

      本报告由P.A.Skovorodnikov少校撰写。他在1985-1987年间担任独立第70摩步旅空中突击营参谋长,获得两次红星勋章和一次勇敢奖章。

      本次战斗发生地点位于坎大哈东北方向约60公里的一个山谷。这个山谷靠近从坎大哈经Sharhre-Safa到Kalat(Zabol省会)最终到达首都喀布尔的公路。

      在1986年2-3月间,从坎大哈经Sharhre-Safa到Kalat沿线的游击队不断攻击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车队,在公路上埋雷,炮击军营和哨所并且护送从巴基斯坦入境的武器弹药等物资。

      营长V.N.Tsarev中校不久接到下述命令:你营准备在几天内出动封锁并消灭Anushella山谷附近的敌人,旅属摩步1营(欠一个连)加强你营。

      为此我营从3月16日开始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山地条件下的战斗,扫雷训练,夜战,山洞搜剿,以及用爆炸物摧毁物资储藏点(为进行这项训练,每个连加强一个工兵班)

      营长在3月24日22时下达了最后命令。

      战斗示意图连接:

      点看全图

      “以摩步1营(欠摩步3连)占领山谷东部高地(译注:从示意图上看也没能占领东部的两个制高点)并防止敌人从该方向逃脱。封锁集团必须于3月25日6时前到位。1营会得到直升机支援。

      第3空中突击连由南向北地攻取山谷西部诸高地,防止敌人从该方向逃走。封锁集团须于3月25日6时前到位。

      空中突击营主力封锁山谷南部入口,营加强1个坦克排,1个反坦克炮连,1个喷火排和1个工兵排,2个152mm自行榴弹炮营,1个BM-22‘飓风’火箭炮连。空中支援由Mi24直升机以及1中队Su-25攻击机提供。 6时30分,在炮火准备后,我营将向北攻击并消灭敌人。”

      各部均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进行了25分钟火力准备,包括用火箭布雷封锁山谷北部游击队可能的逃逸路线。营随后开始进攻。

      摩步1营和空中突击连都在连一级配属了炮兵弹着观察员。1营还有一个空地协调组。1营和3连都攻占了制高点并向北部其余高地跃进(译注:请见图中标识的绿色和兰色线)。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始终能够支持谷地中的空中突击营向北推进(注:图中的紫色线)。

      14时30分,扫荡结束,在战斗中我们击毙了20名敌人,缴获一批武器并摧毁了一些弹药储存点。

      伏龙芝军校的评论:

      我们发现对于山谷地区的清剿最好在夜间就控制住要点。而且,封锁集团和扫荡集团之间的密切配合对于保证清剿的进度和及时完成任务是非常关键的。这些都做得很好。

      但是还是有以下缺点:炮兵和空中支援还是可以使用得更有效率些。太多时间被浪费在呼叫火力上了,敌人在留下少量人员监视战场的同时有足够时间把大部队转移到山洞里去。而且敌人还能在其阵地上铺设友军的对空联络标记来欺骗我空中支援。火箭布雷缺乏足够精度使得密度不均导致敌人仍旧可以穿过雷场从北部逃走。而且,敌人仍旧提前发现了我军行动并有足够时间在山谷和道路上布雷以迟滞我军。

      最后,我们认为封锁和清扫敌人需要出动的部队在兵力和兵种上应该更多。本次战斗仅仅出动了苏军而排斥了阿富汗政府军。

      美军军官评论:

      如果事情已经搞砸了,那么出动空中力量还是有用的。但是在战场上直接使用对空联络标识(译注:可能是指T字或是“八”字对空联络布板此类的方式)属冒险之举,因为敌人可以很快学会并用来蒙骗空中支援。地面部队所需要的是与航空兵能进行直接沟通的能力。

      (不知道各位感觉如何,我从战斗示意图上没有看出摩步1营和空中突击连有封闭游击队撤退路径的可能。苏军的计划是以这两部在战斗打响前就抢占山谷两侧诸高地,但是从示意图上看1营只来得及占据东部两个较矮的高地,两个制高点并没有拿到手。至于谷地西部,突击连也是逐次占据山头,不过游击队明显对西部高地重视不够,突击连攻击基本都能得手。总体看,这两支部队所做的不象是封闭游击队的撤退路线,倒很象从两翼保护空中突击营主力在谷地中的推进不受游击队来自谷地两侧高地的阻击。所以,这不是个围歼敌人的打法,更象是一线平推的变种。因此,既然苏军是逐次推进,游击队也自然是逐次抵抗,最后遁入深山。苏军此战出动2个营,还有豪华的空地支援(连Su25都出动了)加上152自行榴和飓风火箭炮,结果是剿灭20名敌人,实在令人咋舌。

      苏军在此行动中表现出的空地协同水平基本等同于美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朝鲜战争中的水准:即对空联络仍旧以地面部队摆放标识为主。如果苏联空军在70-80年代基本都是这种水平我很难认为在大规模战争中其空地支援能力会比朝鲜战争中的美军有质的提高。

      从目前的这几个战例看,苏军的近距空中支援在清剿游击队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用处。我个人也因此很怀疑在1979年中越之战里中方使用空中力量进行对地攻击能有什么成效?毕竟,越南山地比阿富汗山地的植被要丰富得多,而PLA空军1979年的对地攻击水平能有苏军1986年水准的一半我们就要烧高香了。因为当时越军在应付空袭方面的经验远比PLA强得多,而且与阿富汗游击队类似的是,在战斗中失利后的应对手段也是分散逃跑。由于他们都是在内线作战,这种分散逃逸的做法要比集中突围效果好得多。所以空袭越军能有什么效果是颇值得怀疑的。这个远不能和朝鲜战争初期美军对于志愿军山地防御阵地的空袭效果相比。在朝鲜战争初期,志愿军本身从上到下缺乏应付高强度空袭的经验,而且志愿军的战术是穿插敌后扼守要点围歼美军,这就决定了部队在穿插到位后必须死守阵地数个昼夜,防御的弹性很小甚至没有,而美军却有足够时间施展其空中优势。而且志愿军的装备落后,仓促构筑的工事也不要指望有多好的抗炸强度。因此在二次战役东线战场上会在美军空袭中出现巨大伤亡。而越军在逃逸时没有这个问题,掩护主力的分散逃逸不需要下级部队死守某些要点好几个昼夜,顶多半天就够用了。阿富汗游击队也是类似情况,掩护主力撤退时只要拖时间就成了,防御的时候多准备几个山头高地保持足够的弹性,以运动防御方式既可以减少自己的伤亡还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所以,山地条件下对付这种并不想死守一地的敌人,空中打击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

      • 家园 我之评论 5: 情报啊情报

        回想我们自己的对越战例选编,战前侦察总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在正式战斗打响之前,敌方兵力多少,如何部署,我方兵力多少,如何部署,都是清清楚楚的,战斗目的也比较明确.

        看看这个战例,按说还是评价比较高的了,打到最后竟然只有20具尸体,实在可以说是失败. 而且从头到尾都没有估计出敌人倒底有多少,那么你怎么评价这次战斗的结果?

        所以"封锁并消灭"可以说并没有实现,此次战斗属于不及格.

        • 家园 情报方面侵阿苏军一直居于下风

          这个倒也不奇怪,任何反游击战都有这个问题。美军在越南已经尝到了苦头,苏军只是补课。

      • 家园 同意,这次的确是大炮打了蚊子

        不过这次好像情报也差,都没说敌人有多少

    • 家园 封锁,清剿Varduj山谷的游击队

      封锁,清剿Varduj山谷的游击队

      本报告由Krutyakov少校撰写。他于1985-1987年间担任摩步营长。

      在1985年6月初,游击队在Varduj山谷的Jurm村附近建立了指挥部。游击队有大约500人,装备3门山炮,8-10门迫击炮以及通信器材。游击队得到当地仇视政府的居民支持。我们得到情报说一支大篷车队最近刚刚到达那里。上级决定摧毁游击队指挥部,截获那些给养。

      我营受命派出两个连及一个迫击炮连于6月4日午夜至5日凌晨期间占领谷地的东西两侧的一组高地,其余部队配合阿富汗政府军第2营从谷地南部向北清扫。计划夺取给养并抓走村庄中的青年补充入阿富汗政府军。我营得到一个D-30 122榴炮连和一个BM-21火箭炮连的火力加强。

      我视察了部队的准备情况。2连(加强1个迫击炮排)的目标是谷地西侧的三个高地。3连在加强一个迫击炮连(欠1个排)后需占领谷地东部的4个高地。占领阵地的时间确定在6月5日凌晨4时。

      以下为本次战斗示意图:

      点看全图

      我营2连于6月5日3时占据阵地。敌人没有发现他们。3时45分,当我3连正在接近其预定阵地时被敌人发现并从北面的246.0高地(译注:图中蓝色圆圈所示的高地)向他们开火。我迫击炮排立即还击并消灭了敌人。15分钟后,3连占据阵地。

      4时,25名敌人在一门迫击炮掩护下向我2连3排的阵地(译注:图中红色圆圈所示的224.6高地)进攻。敌人从东面进攻并背向太阳,我军被日光晃了眼不得不从该高地南撤与扼守南部高地的2排会合。同时2连指挥所(位于红圈以北由1排据守的高地)也遭到敌攻击。

      我得知后命令1连、2连的支援群和作为预备队的侦察排夺回了224.6高地。敌方死7人,被俘6人,被缴获11件武器。我部随后清扫了峡谷,但未再和敌人发生接触,敌人已混进了当地居民中。我方最后发现了一个储有90吨谷物的粮仓。

      伏龙芝学院的评论:

      -营长很有技巧地控制了战斗进程。这表现在他能迅速地把预备队从比较平静的地方调动到战斗激烈的地带。

      -同一地区的各排相互间缺乏火力配合与掩护。

      -基层指挥员缺乏迅速组织防御战斗的能力。

      -单兵缺乏迅速建立个人阵地并在迫击炮火力下防御的能力。

      -分队缺乏伴随的火力协调员协调炮兵火力。

      美军评价:

      火力支援群非常适合于向受威胁的地段提供实时的快速反应火力。而机械化步兵则一定要学会离开他们的车辆作战。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