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医疗体制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市场化不彻底的问题 -- Javacai

共:💬54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谁告诉你国内医生不必考取证书便能行医的?

          那什么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是干什么用的?

        • 家园 多谢,哪位朋友还能提供更多情况,医生收入的差距是怎么来的

          在国外,医生收入普遍较高,但行业内部还是有差距的,不同医生收入应该不同,那么这个差距是怎么确定的?

          请各位朋友不吝赐教。

    • 家园 是啊,药品又不是馒头,能贱卖吗?

      可不是馒头的东西多去了,比如教育比如能源,甚至馒头本身,谁离开的了谁呢?

      • 家园 转给你个砖头贴回复 嘿嘿

        医疗费用昂贵,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此,世界性的医疗改革正方兴未艾。另一个共同点,都还看不到改革成功的希望所在,也对此,有人提出,改革是一个过程,所谓的“过程说”,过程么,自然就没有什么成功与不成功的了。

         

         西方先进国家的医疗费用昂贵,提出的不仅是病人,更多的是政府,政府的财政已经快要被医疗补贴压跨了。病人也有提出贵的,但由于都是些不买保险的,或者低收入的,但因为他们往往可以因此而拒付医疗费而就医,因此声音并不高。另一个有趣的现象,任何政党上台以前高呼医疗改革,减少财政赤字,一但上台就都成了缩头乌龟,谁敢砍掉选民的福利?

          我国则是另一番景象,叫嚷医疗费昂贵的主要是病人和舆论,政府虽不掏什么钱却也高喊医疗费用贵。

          上面这些现象,反映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是对“贵”的定义不清不楚。

          西方人,基本上不是说的我们理解的“贵”,他们的说法只是负担太重,负担不起。因此,他们在寻找的是平衡,在寻找平衡的出路。

          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一个具体的人的医疗保健需要来讲,如果可以不计成本,结果必然是另人恐怖的。像秦始皇帝,为了长生不老的保健的需要,派三千童男童女下扶桑,这是什么成本? 

          西方经过了三百年的文艺复兴,其一个重要的观念变化就是特别的强调个人的人.权,健康权、生命权,近三十年来社会极大的富裕了,技术进步了,人们衣食不犹,唯一的心思就是如何更健康、更长寿,当然还有如何活的更潇洒,于是生命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不计成本的进步。三十年来,医疗费用的支出增长幅度以国民收入的几倍增长,这种增长的差距积累到现在,于是国家快破产了。

          这种问题,逼使人民思考另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医学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大胆的讲,就是如何抑制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什么样的情况下将人民对医疗技术的需求进行限制以及限制到什么地步?这一点,英国人做的很聪

        明,国家只给这么多经费,只给这么多医疗资源,大家排队等。即公平又有效的限制了医疗需求的无止境的增长。

          我们知道,肝移植是对付中晚期癌的最佳手段,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的最佳办法。一个假设,如果满足全国这类病人的需求,都用最佳的治疗,国家支付全部的医疗费,恐怕把中国卖了都不够。这决不是我们每年六千亿人民币能够满足的。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恐怕都是如此。区别的是他们想的是社会的负担能力而我们想的是如何能够便宜的买来。

          这里已经说到我们国家了。

          什么是我们理念中的贵?

          比如感冒,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伤风感冒,葱白姜汤或者发发汗,是很好的办法,简便有效又几乎不花钱,就在不远的以前,我们还都是这么干。早些年,大家喜欢吃APC,一吃就发汗退烧,几分钱;再近几年,APC不吃了,嫌档次低,要吃伤风感冒胶囊,价钱贵上十倍。现在不行了,再用以前这些方法,病人会把医师骂死,都要吃好药。但什么是好药?其实言下之意就是要吃贵药,一种不干还要打针甚至打吊针。这时,病人们开始叫嚷“贵”了。一下子就是一百两百。其实他仍然可以不花钱看好这个伤风感冒,但他绝对不会去找那个不花钱的办法,他绝对还是要进医院,还要进协和找教授看伤风感冒,还要一边骂骂咧咧的喊贵。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这样几个关系:病人的要求高了,对医疗技术的享受的要求高了,便宜的不干要贵的,贵的好呀。病人对生命健康看的重了,葱白姜汤已经不能体现他的生命健康的价值了。他的要求与他的口袋发生了冲突。

          这里面还有一个社会观念的变化。在吃APC的年代,几片APC的价格可以换一个月的咸盐,对那时的人民的收入来讲,并不能说是便宜,但没有人说贵,都觉得值。另一方面,现在的人们自私的眼光极重,我们可以到菜市场看看,一毛钱一斤的大白菜都还有人侃价的,她不想想人家挑一百斤大白菜能卖几个钱,能赚几个钱,什么都嫌贵,什么都想便宜再便宜,不便宜一点就不值,只有她自己口袋的东西值钱!普遍的社会心态。

          还有就是对人的劳动的普遍的不尊重。

          民工的待遇,就不讲了,有几个老板会看重民工一天的劳动应得?如果有民工自己贴钱来,这些老板会大牙笑掉。

          我们也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医师,我来问一下,量个血压,不买药,就不挂号了吧。啊!医师解答、量血压的劳动不值钱!

          我们也经常与一些机关打交道:体检费讨价还价,一降再降,只有化验还可以收点费。因为化验用了些东西,人工什么也东西不算。

          改革开放了,我们的眼光可以放眼世界了,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引进来了,我们的人民也知道国外的好东西了。

          好东西,谁不想用?

          能够用得起吗?没有人过问。

          以前的好东西自然也有,但那是高干的特权。小医师接触不到,老百姓也接触不到,听都没有听过,自然不会有什么医疗费昂贵的问题,大家都是一根银针一把草,一分钱都不要,医师的工资、工分,由公家、由生产队给。即使到城里,开个阑尾炎,几十几百块,也相当于一个工人二个月半年的工资,可是有公家报销,没有人喊贵,你没花钱如何喊?其实现在的阑尾炎手术相对于工资的比例也还是这个价,自己花钱了,就开始喊了。

          以前,没有什么B超的、CT的,更没有现在这么多五花八门的新药。一些病,缺乏诊断手段,搞不清,死了,死了就死了。一些病搞清楚了,没办法治,没好药,死了,死了就死了。自然也都不会喊贵。

          现在这些新名堂都来了,大家的命也都值钱了,自然都要用。可是,没有人想一下,这些都是花大价钱从美国佬那里买来的。一台B超,十万,什么价?农民要卖一百头猪!一台CT,五百万,五千头猪才能换来。还要维修、还要使用消耗材料,都是钱。中国的医师的人工便宜,可是这些物质的东西你不把猪给美国佬人家不

        干。

          但是人民的思维还是停留在那个看病不要钱的美好回忆里,就是忘了那是个什么样的不要钱的、死了就死了的医疗消费了,更不顾如果还是那样的消费也还是那样的不要几个钱,APC还是一样的便宜!

          也有不一样的。明知已经无治了,但我有钱,大大多的钱,世界上凡是有的好东西都给我上,就差点把美国搬来了。五百万,也就是五十万美金么,用美国佬的好东西那还不是小儿科。但他把美国搬来了,却用中国的消费水平进行审视:怎么这么个天价!

          从这里,很明显的,有一个其他国家没有的问题:国外的昂贵的好东西、国内的收入水平、国内人民都想以菲薄的收入去使用国外的昂贵的好东西,三者之间难以调和的差别和矛盾。

          命是无价的,但也是有价的;缺了钱,有钱能挽回的命就是不治。中国穷,人均寿命就是比美国少几年,经济不上去,这个问题就是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本是一

        个很简单的事,但经过一些人.权卫士一瞎搅和,更是糊涂了:钱我没有,我也知道你没有,我也知道国家也没有,但命你得给我救!

          如此,医疗费昂贵的概念,已经变了味了,已经从这个社会能够负担得起什么样的医疗消费、老百姓能够负担得起什么样的医疗消费、什么样的老百姓可以享受什么样得医疗消费的概念,从国家、社会、个人对医疗费的分担的问题,变成对医务人员的妖魔化了,以世界倒数第几的待遇利用全国人均五十美金的花费创造了世界前列的人民健康水

        平的奇迹的中国的医务人员、抗击SARS的天使,在短短两年,就又从天使变成了妖魔。

        • 家园 【注意】人民的愿望不是万寿无疆,只是对贫贱生命的尊重

          你说的是一小部分城市居民而已。是那个五百万救不活老人家的“人民”,是那个做得起两次肝移植的“人民”;不是那个因为没钱治病,医院不肯施救,而在挣扎几十个小时以后死在急救室门口的“人民”。

          我不知道广大没有医疗保障的农民,广大的进城打工者,广大的城市下岗职工,是不是一边叫着医疗贵,一边去协和医院找专家教授花几百上千块看感冒?

          其实人民的愿望不是万寿无疆,只是对贫贱生命的尊重

        • 家园 其实都是空对空

          双方都能自圆其说,也都没给出系统的数据支持。

          在实际过程中到底做何种治疗,使用何种药物和器械,这些决定到底是谁做的呢?到底是病人头痛发烧去看医生,医生头也不抬就让病人去做核磁共振,还是病人头痛发烧去看医生,不管医生说什么都争着要去做核磁共振?

          是病人不想用廉价药,是医生不想开廉价药,还是药商根本不想生产廉价药?

          看看下面的新闻链接:

          http://www.sh.xinhuanet.com/2005-12/05/content_5744052.htm

          我之前在副版也发了一个帖子,颇为慷慨激昂。现在冷静下来,其实也是一篇空对空。

          我现在不想支持或者是驳斥哪种观点了,我只是希望,大家都少发点空对空的帖子吧,徒增口水而已。

          • 家园 其实啊

            我曾经专门作过一个分析帖子 根据我亲戚的在做医生的 医药代表的 开药店的 药厂的 税务工商的 的一手资料

            开列了一个药品的价格中被各个机关以及各级主管部门以及从院长到药房到医生等等的雁过拔毛和医药公司向有种种权力者进贡的总得黑色成本分析

            最后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仅仅直接变成贪污腐败的部分就超过600亿 如包括新药研发试验和其他医疗器械 差不多900-1000亿以上

            不过后来想想还是把明细的帐目按下米有发 毕竟俺不是新华社的

            我觉得 医生不比老师强多少 一样都拿不到大头只是拣得些残羹剩饭

            (开药方金额指标和罚款指标 一样是中国特色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