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三国随章侃(连载) -- 沉睡的天空

共:💬334 🌺1404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直接走水路,几百艘船可不够。

                    刘备撤离樊城时就按照几万兵民估算,几百艘船每艘就要一百人,这在古代是相当的大船了。加上必要的物资,比如战士的武器,最起码的口粮,民众的必要生活物资,平均一艘船载重要达到6,7吨。仓促之间哪里能保证找到的全部是这样的大船。关羽的几百艘船恐怕还是参差不齐的大小船只。

                    关羽水军的行军速度,要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了。我的看法,有些事实大概没有争议,

                    1 刘备从樊城南渡,需要船只。可见这个时候刘备手里是有些船的。

                    2 襄阳到当阳300里,刘备日行十几里,估算渡江后到当阳被追击共走了20天。

                    3 曹操到了襄阳后,立刻派兵拼命追击刘备,一日一夜赶上并击溃刘备。

                    那么问题就来了,刘备渡汉水和曹操渡汉水进驻襄阳,有几乎二十天,最少十几天的时差。我的看法,刘备南渡以后才把船只留给关羽,并留下了一些士兵。关羽这时候相对安全,曹操未到手里也有一定的船,单纯逃命总是没问题的。因此他花费一定时间尽量搜集整顿船只,也不排除沿途顺便再多搜集一些的可能。因此到目前为止行动相对缓慢。但是时间花在哪里了,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了。如果按照关羽在曹操到来时才离开樊城计算,在汉津遇到刘备算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至于江陵的船刘琦的兵,都仅仅能够算作刘备计划中的东西,尚不确定。谁都无法过于依赖这种“空中楼阁”。

                    • 家园 这过于牵强

                      假如刘备在樊城便叫关羽由水路出发的话,那分兵数量肯定是刚好和关羽的船数相当,总不成刘备特意多分点兵,再叫关羽自己想办法筹集船只吧,这万一不够呢?关羽沿途收集船只的可能性太小了,关羽的目标是江陵并不是船只,所以更可能的只是刘备在襄阳收集到这些船只后交给关羽。假如说江陵的船和刘琦的水军是“空中楼阁”,那希望关羽慢悠悠的收集一些少的可怜还不一定存在的船只而不快些去江陵江夏那水军驻地更脱离计划之外了。

              • 家园 也许是句读的问题

                如果把《先主传》中“十余里”后面的逗号改称句号,就也可以理解成樊城分兵的意思。

                《先主传》的记载,“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

      • 家园 送花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前言

      三国随章侃 前言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现在的观念看,那《西游记》是奇幻小说,《红楼梦》是家族变迁和爱情故事,《水浒》是江湖传奇,《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了。

      这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故事极多,演义也不在少数,三国演义能在其中出类拔萃,必然有其独到之处。

      演义本是由说书人创造,如早期的平话,早期三国故事就极多,之后渐渐由人整理组成一部演义,目前认为集大成者是罗贯中,后期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我们目前看到的多为毛本,这次评论的版本也是毛本。

      现在流行快餐小说,有前三页就要吸引读者眼球,否则就看不下去的说法,这有说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耐烦看拖沓故事的关系,所以现在的小说要求一开始就是高潮,让人一看就要有阅读的兴趣。

      其实,这开章就要吸引人,其实根本就是小说进化的关系。小说是何物?说句大白话就是讲故事,而小说好看不好看,关键就看你讲故事的手段如何。而且当年写小说的包括说评书的,写剧本的,他们的生存压力可一点也不比现代的商业作家来的轻松,至少没版税拿,至于周边产品的收入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假如故事不吸引人,没人来听来看,饿肚子的可是自己,其中说书的压力首当其冲,这靠嘴皮子吃饭,也不是那么好过的,纵使古人闲空,可也没兴趣听一堆索然无味的废话。所以说书的讲究隔几段一个高潮,讲究卖关子抖包袱,比如章回小说最出名的那句且听下文分解,就是说书的卖关子留下的毛病,这后面重要,那开端更是重要了,古人讲究文章是虎头猪肚豹尾,这开头是一本小说的关键。

      三国作为自评书变化而来,又几经罗毛等人的编写修改,当真可称得上是近代演义的顶尖之作。

      三国开头先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开头,这与文章最后的一段文相同,都是点这三国英雄史话,这也是大多数演义的通常形式。

      而正文一开始先说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交代一段三国之前的历史,这也是通常演义的做法,这古代演义有这一大毛病,说古说古,就真的从古至今说了一遍,这三国演义说古的那段话: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总共54字,比起一些演义大段大段讲这古代前朝的故事,那是简要的多了。

      自然,大多数演义说这前朝旧事,也不是没有由头,大都是说前朝的一些事因果报应影响到书中说的那朝故事,比如水浒也特意拿出一章来说那一百零八魔王下凡的起因,而三国也有这样的故事:

      三国起初一些版本就是说韩信死后含冤告状,结果阎王断案,汉高祖转世为汉献帝,韩信为曹操,彭越为刘备,英布为孙权,三人分汉家江山,以示因果报应。这故事一来经不起推敲,二来和三国故事的主旨相差太远,事实上大多数的演义采用的前文虽然都会讲一段前因,但是对于正文都影响不大,反而影响阅读效果。后来的三国演义就没有采用这种前因的写文,而是马上转入正文,直接把故事正正经经的说下去,入题甚快,不可说这便是罗毛等人高于当时其他演义小说作者之处。

      演义以三国为题,则开章便将奠造三国的几位英雄便写进去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便写了刘关张三雄结义,又在之后引出了曹操,而第二回没多久则三国另一方东吴的初始者孙坚也出现了,三国之中先是蜀汉,再是曹魏,最后才是孙吴,或许开章这三者的先后出场次序便说明了在演义中这三国的地位吧。

      所谓故事,其浅者只是让大家记住有这么一个故事,日后谈起,便说这故事好看或不好看,若问之哪里好看,便要想得一些,再答道:情节曲折四字。自然,能有如此评价也算不错了。其深者则大家不单记得好看,还能借由这故事将其中人物都记在心头,正如那画画浅者为匠,所画为工整形象,但是没有神韵。而画画深者为师,所画便如那般说:“就好象画中的人活过来一般。”而故事说的好便是让读者为自己所刻画的人物倾倒,为之欢喜而欢喜,为之悲伤而悲伤,好比那书中人物便是在自己身边一般。

      而《三国演义》中则是诸多此类人物,且不说那主角诸葛亮曹操关羽等人,便是用那几章刻画而来的如吕布,貂禅,太史慈,陆逊,郭嘉等英雄美女好汉良将谋臣便是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整篇的三国便是以这众多的人物支撑起来的。

      三国演义以蜀汉为中心,尤其是诸葛亮一出,这演义全盘偏向于这位千古名相,这或许有悖于当时的真实历史。但是若从故事角度来说,选择以蜀汉为中心乃是最佳,蜀汉之开创者刘备前半生颠倒流离,后半生稍得扬眉便遭重创,郁郁而终,而诸葛亮自出山起便带着一种违背天命的色彩,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几度北伐,最终命丧五丈原,其弟子姜维继承遗志,在最后关头还不忘恢复汉室,最终惨死乱刀之下,外加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便是败走麦城,张飞被小人害死,整个蜀汉历史便是一种曲折悲凉的英雄挽歌。(而且蜀汉政权的主要人物本身形象就比其他两国要好。)正是这样的条件使得作者将蜀汉作为最重要的主线来描写,在描写之中,作者又刻意加强了这种悲剧色彩,如几番司马家族的人都在生死关头得以安全,这更加深了一种悲哀的气氛,蜀汉乃是用人谋与天斗。

      颇有趣的,四大名著中除神怪小说西游记算是一个大团圆的完满结局外,其他三本总体上的结局都是悲剧,而古代西方戏剧也不乏这类英雄的悲剧史诗,如《奥赛罗》、《李尔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等,仿佛英雄便是和悲剧关联起来,尤其是背景宏大的故事尤其如此。

      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并非三国的真实缔造者和君王,而是两位,一文一武,武者关羽关帝君也,他在三国演义创作的那个时期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演义只是将他的形象再加深一步而已。作者真正将心血贯注进去的是那位千古名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诸葛亮,在作者眼里,诸葛亮就是众多历代儒家士大夫的缩影,忠诚,智慧,坚韧,公正,诸葛亮就等于是作者的理想一般,他的光芒自他出现在演义的那一刻起,便无人可以取代了,他是整本书的魂。

      自然,为了诸葛亮关羽这两位书中之魂,刘备等其他蜀汉英雄们也不得不在演义中委屈一下了,众多的事迹被转嫁到文武两圣身上。

      演义以历史为本,这使得大家看上去更有一丝代入感,比如历史上的那些战役,三国历史虽短,但是战事颇密,尤其是罗和毛的文笔甚佳,将三国那种种战役描写的精彩之极,尤其是那计策,可说是三十六计的战例说明。据说三国演义在明末女真族时,就当兵书一般看的,可见颇有独到之处。现代日本也受三国演义影响甚重,甚至将三国演义称为三国志。

      但是也是因为以历史为本,不得不受到了历史的限制,而作者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改动部分历史,使得有部分内容前后矛盾,这可说是历史小说不可奈何的地方。

      不过最苦恼的莫过于将三国演义等同于三国志这样真正的历史吧,自然,这或许也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三国演义的成功,罗毛等人应该为之而自豪了。

      古人说,一叶而知秋,三国演义说的虽然只是短短百年故事,但是其事在中国历史甚或世界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影子,那作者何尝不是借三国在说自己朝代的故事。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在下童年便看了三国水浒,现在也没几根白发,只是前段日子再翻三国,颇多感悟,便写下这三国随章侃,每章都侃侃说说,一家之言,望各位海涵。

      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说到悲剧,不知天空喜欢哪一种

        西方文学语境中的悲剧大致可分为两种:古希腊的古典悲剧与莎士比亚的悲剧。

        古典悲剧中,主体人物是希腊意义上的“英雄”,一个介于人神之间的特殊种群,几近完美。英雄的悲剧归结于命运,冥冥中有上帝之手,比如俄狄普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休斯》中,这只手被具化了,那就是宙斯的意志。中国上古神话中具有这类悲剧意义的英雄有不少,象精卫填海、刑天舞干、夸父追日。我比较喜欢这一类,在与命运的搏斗中,体现的是英雄生生不息、顽强奋斗、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的体现。我认为诸葛亮大致上也可归入这一类。我想这也可能是作者有意无意神化诸葛亮的原因之一——不突出其完美无法奏出悲剧的最强音。这是由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决定的,不以作者的意志为转移。

        在说到另一类悲剧之前,有必要说说《三国演义》的坏话,就是相对于西方小说而言,中国古代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刻意片面突出人物性格,极尽能事,不遗余力,经常能做到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效果(如曹操三事,如儒林外史中不肯咽气的严贡生),却于人物内心思想的捕捉不着一墨。这使得读者有如看戏,始终与书中人物有台上台下的距离感,就激发读者的共鸣来说,不似西方小说那大段的内心独白来得直接。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典小说或者戏曲中很难找到与莎士比亚悲剧相对应的作品。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主体人物仍然是英雄,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的古典英雄。因为这些英雄的悲剧,恰恰归结于英雄自身致命的性格缺陷,如哈姆雷特的犹豫,奥赛罗的嫉妒,麦克白的狂妄,等等。按说《三国演义》中对刘关张性格的鲜明刻画,理应成为极好的悲剧素材,或许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原因,未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通宝推:铁手,
        • 家园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喜剧:)

          悲剧我也至多看一下英雄史诗那种类型的,不太喜欢以家庭个人为主体的悲剧,当然,只是不喜欢,看还是看的,我看书很杂,最近文化在那回忆小时候的故事,有空我也写写我小时候看的书。

          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你也要考虑到一点,便是中西小说的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小说脱胎于传奇,说书,评书,戏剧是他的重要来源,而西方小说则和西方的戏剧密不可分,西方的戏剧特点觉得他可以有大段的内心独白。而中国说书怎么可能,总不成说书人突然说:“诸位看官且注意了,此时的刘备心中充满了怒吼:“啊!生存还是死亡........”那茶钱就不要想要了。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内心独白虽少,但是他在侧面的刻画已经登峰造极,其效果不比西方那种大段独白差,你看三国演义的那些人物,不是个个很鲜明吗?

          西方小说的内心独白我看还是因为西方戏剧表演方式受限制的关系,并不能说是优点,到了现代小说,如同莎士比亚那般的内心独白已经很少了。一本小说假若内心独白太多,就落入了俗套。

          至于那些性格缺陷,其实假若把注意力放更多的古代小说之上,比如红楼梦里,你就能发现很多了。

          • 家园 呵呵,红楼梦是本奇书,不太具代表性,所以我一直没提。

            刘备:“啊!生存还是死亡......”......笑翻

            我只是在您的启发下想到,如果手段更丰富一些,刘关张的悲剧也许会比现在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抽出来独立成章未必比莎翁的四大逊色啊。

      • 家园 补充说明一下

        这是三国随章侃的前言,本来应该最早就贴出来,但是有事耽搁了,所以等到三分之一篇幅过后再完成,贴出,望大家海涵。

    • 家园 【原创】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章 荆州之降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章 荆州之降

      (演义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本回演义说的是刘表死,刘琮即位,听闻曹操南征,便投降,从而将荆州拱手相让,这便是演义的前半回故事,至于后半回是罗贯中杜撰的,当时刘备乃是屯兵樊城,根本不在新野,更不用说搞出一个火烧新野来了,这还是为了显示诸葛亮的神奇而作。

      荆州之降看似简单,刘琮即位后便投降曹操了,之前我也曾说过,蒯越蔡瑁这些本地世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八成是会投降的,在刘表死后,刘琮年幼,只能被他们所操纵。但是细细看起,还是有些问题,我们一点一点来说。

      1.刘表死刘备知不知道:按演义说法,刘备是蒙在鼓里,直到刘琦派伊籍来才知道,而此时刘备也正好抓到刘琮派遣给曹操的信使,如果演义中刘琮即位后马上做了投降的决定,那确实有可能这般。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

      《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

      《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我们从中可知鲁肃先知道刘表死,再前往荆州,途中知道曹操南下,再之后知道刘琮投降。那如果刘表死的时候,连远在东吴的鲁肃都知道了,那近在樊城的刘备会不知道吗?尤其是刘表死亡这么大的事是瞒不住的。即便刘表死后刘琮当天便决定投降,然而派出的信使前去曹操处再回途,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刘表死的消息传的更快。此外,《三国志武帝纪》中也说到:“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这样看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刘备是知道刘表之死的才对。

      2.那么,是不是刘琮即位必就意味着要投降曹操?这点也不可能,刘备知道刘表死后刘琮即位就要投降,或者说当时荆州上下弥漫着投降的气氛,刘琮上台就是要投降曹操的话,刘备也不会一直呆在樊城,而是早早回来了。而且,假如刘琮上台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基业交出,那当初何必花这么大的力气还要排挤掉兄长刘琦呢,反正都是拿不到手的,总不可能刘琮蔡瑁等人都是曹操的内奸吧。所以刘琮选择投降还要一段过程。

      3.刘备对刘琮的态度如何?刘备在刘表死到刘琮投降这段时间驻守在樊城,前文我们说到刘备已经知道刘表死亡,他已经知道刘琮即位的情况下他依然在樊城屯守;那这就意味着他不认为刘琮会放弃荆州这块基业投降曹操,这也必定是当时刘备的谋士对荆州方面的气氛所作出的集体判断。《汉晋春秋》中便记载:“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

      由此可知,刘琮即位后刘备依然相信刘琮会在曹操南下时同心协力共抗强敌,并没有想到刘琮会投降之事。

      刘备何以会作出以上的判断呢?因为他和刘琮并无冲突,而是同盟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表传位与刘琮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刘备虽然与刘琦交好,但是也未见有如演义中那般反对刘琮即位的记载,《汉晋春秋》在上文刘备发现刘琮投降一事时,刘备手下劝说刘备挟制刘琮等人:“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

      假如刘备确有此说,那就说明刘表之前曾经托孤刘备,而刘表生前托孤的不可能是刘琦而只能是刘琮。所以说刘备对刘琮的即位很可能是不反对的,所以才会有之后刘备在襄阳之外驻马呼琮的举动,假如刘琮和刘备完全对立,刘备根本不可能对刘琮抱有期望。

      这样来看,很可能刘表死后,刘备刘琮甚至包括刘琦在面临曹操南下的局面之下达成了妥协,其主要内容便是刘备承认刘琮继承刘表位置,而众人一致对外,蔡瑁等人很可能也参与了此次妥协。所以在刘表死后刘备才能安心的在樊城驻守,因为他相信在襄阳的刘琮会对其支援,而根本没想到刘琮会突然选择投降,时间长了才发觉事情不对。

      4.那刘琮为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便变卦投降?刘琮和刘备达成妥协共御曹操,但是随着主战的刘备在樊城,而蒯越等一干重臣表现出投降态度,使得他原本想抗击曹操的信心受到了动摇。而傅巽的那席话又使得他发觉自己没有信心维持与刘备的同盟关系:

      “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

      刘琮并非刘表,他并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信心,之前表现出对抗曹操的想法,主要想法是出于保住自己的基业,其中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在前线刘备身上,而傅巽的这一席话使他的依赖破灭,假若刘备抵抗不了曹操而自己不能自存,而刘备若是能抵御曹操以其的威望实力则不是自己所能驾御的,既然自己都得不到荆州,干脆投降还能获得一些实惠。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信心不足的刘琮背弃了刘备选择了投降。

      刘琮的突然投降导致了荆州在短时间内便被曹操顺利获得,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如文聘等人投降曹操,一些反对曹操的势力跟随刘备出走,但是由于刘琮的突然投降,使得刘备不能及早的转移力量,最终导致了当阳之败,那些人与资源都被曹操掠走。

      荆州之降对于汉末的政治格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汉末荆州的疆域大致是现在湖北湖南的大部分,河南,贵州,两广的一小部分。和春秋的楚国疆域颇近似,所以又有荆楚之称,荆州本就是大州,汉末群雄混战,中原一带战火连连,荆州虽然治所南阳受到波及,人口流失严重,然而自刘表入主襄阳后,荆州大部分地区治下相对比中原一带要太平的多,大量人口流入荆州,《三国志刘表传》中称:“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正是有这样的基础,诸葛亮才在隆中对提出要夺取荆州作为基业。

      此时曹操已经基本控制了河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然而曹操连年征战,自其起兵起至南征荆州时,无日不在征战之中,民力有所伤耗。荆州在刘表之下休养生息多年,若说攻曹或许不足,但是若自保则未必不行;便是在南征荆州的前一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时,刘备便劝刘表攻许,可见曹操之实力尚未能强大达到两线作战的地步。往日曹操攻伐,莫不是连年征伐才得其地,而荆州拥兵十数万的大州,却不战而降,这对于曹操实在是件美事,自己的战力未损耗不说,荆州兵力也得为之所用,而且借不战而下荆州之威,刘璋也开始向曹操示好:“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这般的大好形势之下,曹操才会一鼓作气,想乘势灭了江东。

      虽说曹操赤壁大败使得南征之行受到挫折,但是总体上曹操还是比以前更加强大了,荆州虽然被刘备周瑜夺回部分,但是襄阳江夏等战略要地被曹操控制,成了日后遏制蜀汉东吴的重要地带,而且荆州大量人口或死或迁移,留给刘备的荆州残破不堪,排除了短时间内刘备会北上的可能。(若是刘备占据着刘表时期的荆州,那曹操根本不可能分兵远征马超张鲁。)而相比而言,曹操的损失可说小多了,因为荆州不战而下,原本可能攻打荆州损失的兵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得到了荆州的大量人员物质补充,日后曹魏能三分天下有其二,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荆州的不战而降。

      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刘表本身没有多少实力

        他到荆州就是轻骑而来,依靠蒯,蔡而成事,刘表可以驾驭蒯蔡,但也没有能力将其铲除,因为那样他就没有统治基础了。小说中刘表动不动就把蔡瑁绑出去砍头,把蔡瑁描写成依靠裙带关系得到刘表提拔的小人,属于本末倒置。

        既然如此,刘琮即位,他的影响力不能和刘表相比,即便刘备与他建立同盟关系,实际上还是不能决定荆州势力的真正态度。刘琮应该还不具备左右蒯蔡大家的能力。

        荆州,特别是北荆州官员,与刘表曹操的关系一直是“天有二日”,因为曹操毕竟有挟天子的优势,其间的勾结与互通款曲由来已久,在曹操眼里,荆州本来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力量,刘琮,最多可算是荆州的“代表”,却不是荆州的“主席”。

      • 家园 曹魏之占据襄阳使得不论是蜀汉还是孙吴的北伐非常困难

        后来的荆州的形式非常有意思,两湖盆地的三个重心襄阳,武昌,江陵当中三家各占其一,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

        顾祖禹在论湖北形势时说:“湖广之形胜,在武昌乎?在襄阳乎?抑荆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则重在襄阳;以东南言之,则重在武昌;以湖广言之,则重在荆州。” 指出了湖北地区的三个重心和各自的战略意义。

        要想统一天下,不论北伐还是南征都要占据襄阳。这一点,曹魏占了上风,进可图东南,西南;退可使南方势力无力染指中原。

        而孙吴之占据武昌则使得顺流而下占据东南的企图难以得逞。从这一点来说,即便是刘备保有江陵和襄阳对于下游的威胁也是比较小的,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背盟。当然实际来说对于一国之人多点土地恐怕没什么不好。

        蜀汉之占据江陵则意图在于首先进据荆州全部或大部(主要是襄阳),然后或西北扣武关,与汉中出军共振关中,或向东北直插中原腹地(武穆就这样),藉以图天下,达到隆中对的局势。

        再摘一点;

        南宋吕祉在《东南防守利便》之《江流上下论》中说:“江水源于岷山,下夔峡而抵荆楚,则江陵为之都会。故诸葛亮以谓荆南‘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也。’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汉沔之上,则襄阳为之都会。故庾翼以谓襄阳西接益、梁,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方城险峻,土沃田良,水路流通,转输无滞,进可以扫荡秦、赵,退可以保据上游者也。沅、湘众水合洞庭之波而输之于江,则武昌为之都会。故吴大帝常都于此,而东晋、宋、齐、梁、陈之际号称盛府者此也。豫章西江与鄱阳之浸浩瀚吞纳,而汇于溢口,则九江为之都会。晋之所谓寻阳北抚群蛮,西连荆、郢,亦藩任之要者也。

          今守江陵则可以开蜀道,守襄阳则可以援川、陕,守武昌、九江则可以蔽全吴,夫蜀、汉、吴、楚并而为一,则东南之守亦固矣。”

        再来看隆中对,我觉得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出兵襄阳或者关中的时机是一定要好好选择的,他也说了出兵的时机;待天下有变,则。。。

        我以为后来还是出现了这样的机会的,可以选择在曹操刚去世的时候,或者是不到一年之后的曹丕正式篡汉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权利中心也算是有点振荡,军力必然中缩。从这点来说也是我最不明白的事情:关羽为什么要在那不是机会的时候出兵,汉中战役已经结束了5个月,汉中益州方面必然还没有恢复整顿过来。而曹魏主力已经回位,他关羽能得到什么呢,就凭他哪3万人对抗中国北方???当然刘备诸葛也有问题,怎么能允许发起这么一次毫无配合的战役。就算是当时军力再疲惫,一旦关羽水淹七军震动中原,趁曹魏主力被关羽吸引立即就应该顷力狂攻关中,这样即使关羽败亡,如果能够得到关中也是得大于失的啊。

        这样就说分兵两路的指责也是不恰当的,用兵本来就是要奇正结合,兵法云:虚以实之,实以虚之。关键就是要让对方搞不清楚己方的战略重点。以蜀汉的实力,即使在最强的时候也比曹魏弱小许多。所以如果仅仅强攻一处,必然引来曹魏全力防守,结果必然师老于坚城之下。

        倘若同时出兵两处,一枝从汉中出散关,或褒斜道直指八百里秦川;另一方面则由三国当时最著名的大将关羽进逼襄阳。不论重点在哪一个方向,战前的准备必须要让对手判断错误,这样调动对手主力,通过战役取得关中或者襄阳,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当然最好是以关中方面军为主攻。首先关中这个著名的龙兴之地处于天下上游,好处实在太多。再者襄阳距离曹魏中心比较近,他们可以一拨接一拨的派遣援军迅速到达。第三,孙吴在侧,怎敢酣睡,不能象关羽实际所为那样倾巢而出,使得江陵空虚。

        • 家园 关羽是什么时候出兵的?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在许昌发生了一次叛乱,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率杂人及家僮千余人起事,烧掉了丞相长史王必营。裴注引三辅决录说,“时关羽强盛”。这一年十月,宛守将侯音反,三国志里说“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也就是说至少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以前,曹操已经意识到了关羽的威胁。考虑到当时正值汉中之战,关羽北伐的前因会不会是这样一种可能:

          建安二十二年底,刘备开始出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为了策应这一行动,关羽在差不多同时向北方发动了一系列袭扰,造成荆州方向兵势“强盛”的样子。二十三年三月,刘备在汉中吃了败仗,折了吴兰;为了减轻汉中的压力,关羽加强了荆州方面的军事行动,以至于对北方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曹操不得不派遣大将出兵征讨。宛城守将侯音也有可能是荆州方面的策反,对于都城洛阳的屏障,关羽应该是很有兴趣给它放一把火的。二十四年五月曹操退兵,刘备取得了汉中的胜利,作为策应兵力的关羽结束了他们的使命,本来是应该退回荆州的,但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关羽的高傲,也许是对形势的误判,反而进一步增兵,把原本征讨他的曹仁给围了起来。关羽的北伐从牵制升级为主攻,于是威震华夏的辉煌和败走麦城的落寞,开始伴随这位将军,走向他人生的谢幕。

          • 家园 你的分析挺有道理的

            这样的话更说明他们当初还是按照隆中对的模式进行的,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实效。难道真的是关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然后刘备也没有办法节制他?然后刘备自己什么动作也没有,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覆灭??我死活都搞不懂。

            还有最开始把关羽这个棋子摆在荆州的目的就是要震慑。既然曹操要出征汉中,必然预先防备别人掏他老窝,所以我觉得,曹仁不算认真的征讨关羽,只是紧逼监视,所以对关羽也没什么大的动作。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