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就刘涌案说“多数人的暴政”【原创】 -- MP4

共:💬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就刘涌案说“多数人的暴政”【原创】

    最近围绕刘涌一案改判的争议之中,有一种“理性”的看法认为,舆论或者民情体现的是一种非理性的声音,是一种偏激,甚至已经干预了司法公正,“智者”有认为过分迁就民声乃是一种媚俗,更有举出文化大革命为例证,提醒舆论监督不能成为“多数人的暴政”。

    何为“多数人的暴政”?约翰.密尔在《论自由》一书中是这样说的,“运用权力的‘人民’与权力所加的人民并不永是同一的;而所说的‘自治政府’亦非每人管治自己的政府,而是每人都被所有其余的人管治的政府。至于所谓人民意志,实际上只是最多的或者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民的意志,亦即多数或者那些能使自己被承认为多数的人们的意志。于是结果是,人民会要压迫其自己数目中的一部分;而此种妄用权力之需加防止正不亚于任何其他种”。这就是说,所谓“多数人的暴政”并不是完全由数量决定,也取决于强弱,本质的区别在于究竟谁是“运用权力的人民”,谁是“权力所加的人民”,对于作为弱势一方的后者,哪怕人数占绝对优势,也难以在权利上占据上风。

    就词汇的社会含义而言,“暴政”也与权力、强势相联系,在一个传统家庭里,“家长”的脚色通常是由父亲扮演的,因为一般而言父亲在经济、力量、权威性等方面都占据上风,也只有父亲才有可能成为“暴君”,即便这个家庭妻妾成群,儿孙满堂。放大到社会,尽管情况复杂的多,这个例子也同样成立,可以说,每个家庭乃至社会制度都会先验地倾向于或优先满足某些人,某些集团的权益。

    既然绝对的公平不存在,任何可能的制度都可能会有不公平,那么,作为弱势一方,权益随时可能被侵犯,社会就需要开辟一个渠道作为弱势群体权益的监督保障,舆论监督正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人们通过言论的自由表达,表述自身观点立场、利益得失,评价政府决策功过,舆论监督作为政治自由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信息回馈不仅仅体现民意和民情,也是一个有效的社会预警机制。舆论本身不是决策,更多情绪化的色彩,但却是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即便在专制社会也不例外,历代帝王称职与否的首要标志就是视其是否纳谏。如果一项决策为大众舆论所谴责,不仅仅是大众的社会心理趋向使然,必定有其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就刘涌案而言,案情不透明使得舆论对判决和改判的内情知之甚少,媒体所报道的理由过于苍白而保守,无法说服人。不公开关于整个审理过程的详情,反过来要求舆论要如同专家一样准确,而且还要不偏不倚,绝对正确,否则就是“多数人的暴政”,这就不是对舆论的过分苛刻要求而纯粹是一种压制了。美国的司法实践表明,由陪审团作出的判决90%最终都是正确的,当然,陪审团需要全程参与案件审理的全部过程。

    通常的社会里,大众都为弱势一方,这里就按字面笼统把“多数人的暴政”理解为大众暂时掌握权力,且把文革,或者早一点的义和团,西方的纳粹主义(也是民选政府),更早的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些非理性“民意”一概以“多数人的暴政”称之,实际上不难发现,这种情况事实上只在权威主义社会,一党制度,独裁国家出现,而在民主制度国家则未曾有过,这就是因为政治权利的缺乏造成的。在专制制度下,民众作为弱势群体只能被动地被强势集团设计为利益接受者,政治权力丧失,反对意见被压制,也没有自由传媒传达不同的声音,只剩下执政的强势集团或者个人的意愿,久而久之,就没有了独立思考,民众也就进一步成为强势利益思想的接受者,这样,对伤害民意,侵犯民众利益的任何决策,强势集团都不需要权衡利害得失,不必考虑政治后果。但是一旦权利被压制,利益被侵害的的民众有朝一日咸鱼翻身,也“翻身得解放”,暂时成为强势方,只会以同样的办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更激烈的方式讨回失去的一切,甚至施加到其他无辜者的身上,这才会有真正的“多数人的暴政”。

    当舆论哗然,众说纷纭的时候,不必疑虑“民意汹汹”,从长远看,不受诱导的真正民意无论有过怎样的偏激,最终必定会趋向公正合理的,反过来,当社会舆论高度统一,异议之声完全沉寂的时候,我们倒真的要当心“多数人的暴政”了。

    • 家园 我压根没看案情始末, 没必要, 这样的事太多

      我相信这里每个人都能出几件该办不办, 重案轻判, 轻犯重判....

      关键是GOVERMENT, 他不管, 还会有第N个刘案...

      苦的是大家平民老百姓呀

    • 家园 老兄例子举得好,研究很透啊,但:

      "当舆论哗然,众说纷纭的时候,不必疑虑“民意汹汹”,从长远看,不受诱导的真正民意无论有过怎样的偏激,最终必定是公正合理的."

      全世界用了几千万人的生命才把希特勒的暴政纠正过来,最终是公正合理了,但是代价太大.如果我们知道有分权和治衡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多数的暴政的话,就应该吸取前车之鉴.

    • 家园 这个案子最令人诟病的是一份语焉不详的判决书

      作为法院一方有责任将判案的依据和援引的法理全部公示于众,而不是含糊其词的说明,看来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 家园 兄弟认为所有政治制度就有弊端,这东西防不住

      关键政治是人作的,人会犯错误。老兄说民主国家不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但最反人权不讲道理的制度非古希腊的陶片放逐法莫属吧,文革迫害人还加个罪名呢,它是只要大多数人对你不顺眼就行。专制社会不过权利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更容易犯错误罢了。而且我怀疑美国90%陪审判决正确是怎么调查出来的,大概是有10%的判决已经被证明是错的了吧。我不是反对这个制度,这才是真正的民治嘛,但这也是千真万确的多数人说对就对。

      有政治就有人制人,就有可能出现多数人的或少数人的暴政。我认为还是应该想法提高所有人的思想水平,越宽容理智,出现暴政的机会才会越少,否则实行民主时第一步选举就成了多数人的暴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