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俄军方选型结束 武装直升机转求国外市场 -- 兵部尚书

共:💬24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俄军方选型结束 武装直升机转求国外市场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 俄罗斯的“卡”式直升机与“米”式直升机一直在世界军售市场亨有很高的声誉,但近数十年来“卡莫夫”和“米里”两家直升机生产巨头为争夺俄罗斯国内市场而竞争得不可开交,严重影响了各自国外市场的发展。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目前表示,尽管俄罗斯特种部队现在装备的武装直升机主要是米-28H“夜间猎手”,但卡-50与卡-52两种直升机在山地条件也同样表现出了良好的作战性能。俄军方高层这一说法旨在停止持续20多年的“卡”“米”系列直升机大战,并开辟新的武器贸易前景。

      2005年8月初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称:“我个人认为卡-50两种型号的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工作是不合时宜的,国家对此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购买米-28H‘夜间猎手’”。同时他证实,国防部准备冻结卡-50“黑鲨”的批量生产并停止卡-52“短吻鳄”双座型的研制进程。

      在2004年的多次国防部闭门会议中,关于“卡莫夫”直升机的财政拨款几乎被人“遗忘”掉了。正如“卡莫夫”设计局总设计师米谢耶夫(音)所言,政府军事技术事务委员会曾例外地讨论过米-28H的生产情况,“米里”设计局也因此在2004年获得了数十亿卢布的财政拨款,是“卡莫夫”设计局拨款的近百倍 ——卡-50直升机的研制及生产费用已经高达数十亿美元。

      目前米-28H只有两架刚通过实验,而卡-50已经于1995年列装部队。“进步”直升机制造厂已经着手装配12架卡-50,此外,卡-50在车臣战争中的“表现”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也证明了这是一种适用于山地条件下作战的直升机。

      “进步”直升机制造厂生产车间还保留4架只建造了70%的卡-50,它们是否可以完工还是个未知数。另外位于托尔施克(音)作战运用中心还有3架卡-50,2架在其他部队。

      俄罗斯罗斯托夫直升机制造厂打算在2005年底批量生产米-28H,国防部预计到2010年的米-28H需求量为300架。1982年在美国装备AH- 64A“阿帕奇”直升机的同时,俄罗斯的卡-50和米-28研制升空。当时两者设计方向都偏重于执行地面打击、火力支援等任务,职能分工更加明确,与米- 8、米-17和米-24这些“全能”(集运输和战斗于一身)直升机区别开来。从那时起,两家直升机设计局就为争夺国防订单展开了一场“直升机大战”。起初在结构验证阶段卡-50占优势,但由于两者整体性能都超过了美制“阿帕奇”,两家设计局便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只是在实验场上,高层机关内部也是双方争夺的战场。二十多年的订单争夺却没有结果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卡-50和米-28都用于执行同样的任务,而且随时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时代已过去,俄罗斯军队取代了苏联军队,小规模地区冲突取代了北约的坦克集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种直升机都可以胜任各种任务要求。如果说米-28适用于诸兵种协同作战,给摩托化步兵以及装甲部队提供有力的火力支援,那么卡-50“黑鲨”则更适合山地条件下的特种作战。

      前苏联武装直升机折戟于阿富汗的惨痛教训依然令人反思,其中坠机原因的1/3是自然原因(恶劣条件下直升机坠毁)和尾桨故障。类似的事故同样发生在车臣战争中,而卡-50在这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较小的翼展,无尾桨结构,紧急状况下的较强机动能力。另外,卡-50还增强了机身的装甲防护能力,载弹量也达2吨。

      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家财政紧缩,俄罗斯新式武装直升机未能被政府采购,直升机生产企业只能通过出口维持生存。卡-50进入国际市场后曾被认为拥有良好的出口前景。

      俄罗斯与土耳其曾就出口145架卡-50进行了数年谈判,俄方还专门为此研制了卡-50-2双座型,改进型直升机的所有火控系统和飞行控制系统都由以色列IAI's Lahav Division公司提供。一架卡-50-2市场价专家估计为1200-1500万美元。现在美国一架改进型“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售价约为2200万美元,相比起来卡-50-2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

      最终,土耳其没有定购卡-50-2直升机,可能会考虑米-28H或“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拒绝购买卡-50-2有以下几种原因(政治原因除外):第一,卡-50共轴双旋翼的结构特点完全与传统相反;第二,卡-50在超载允许情况下进行机动动作时很容易发生事故;第三,俄罗斯产品生产者不能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而最重要的是卡-50没有服役以及缺乏实战经验。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早就开始批量生产,不断改进并拥有多次实战经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阿帕奇”多次展示了自己的战斗性能。卡-50虽说参加过车臣战争,但有关这一方面的信息却一直没有公开。

      米-28H也面临着相似的境遇,国防部尚未明确300架米-28H的具体购买情况,作为大量购买俄制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传统国家——中国有望成为米-28H的买主。专家推测印度和土耳其也有希望引进米-28H。

      对于卡-50以及卡-52可能的出口情况,专家的推测一直很谨慎。但2004年国防部又有消息透露,某阿拉伯国家(有可能是也门)打算购买12架卡- 52“短吻鳄”,购买合同金额约为1.5亿美元。同时专家估计,由于出色的性价比和较高的战斗性能,近段时期内卡-50和卡-52还不存在竞争对手,但这仅仅是估计。

      巴鲁耶夫斯基认为卡-50对于特种作战是必需的。如果高层的这种观点可以带来财政拨款的话,那么将对目前的现状产生很大改观。假设1-2年内生产5架卡-50,便可以组建一个突击小分队用于执行北高加索山区特种作战任务。那时需要的只是由议会决定政府采购卡-50的数量了。(

    • 家园 共军买米-28???

      说这话是真睡醒了的?别是可夫同志又梦游了?

      米-28来珠海展出过没有不知道,卡可来过几次,好象都没下文。陆航好象就进了小羚羊,米8/17是业余的,武直一溜的是直9直11,直10也算有个影子了。前几年那么缺武直都没兴趣买卡和米,到这个时候银子多得花不完再来买俄系添乱?

      除非直10完蛋。土共也外购,但好像都是有点谱的事。那天看个帖子,笑了半天。就冲一句关于老印的话,说阿叉购买装备了除中国外其它所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飞机。

      咱可不能那么老杆。

      • 家园 小羚羊是骗法国人的

        按照批发价格买来8架,然后没下文,把法国人坑苦了。

        米-8/17加挂武器不能说是业余,UH-1武装型现在还是不少国家的主力,更不用说苏联演习纪录片里面那大群河马发射火箭弹的场面。

    • 家园 卡_50技术不成熟

      总体来说,共轴技术的可靠性没有充分把握.用来做反潜机,反正不用机动倒无所谓,可是做武直,玄!

      • 家园 有过一起事故,因为

        卡50剧烈机动时上下两幅螺旋桨发生干涉,碰到一起,导致坠毁。忘了哪期知识上说的了,达人解惑啊

    • 家园 有趣的是阿富汗前政权倒台的时候

      听人讲曾有两架直升飞机想叛逃中国,却因为机械失修,爬不过山口,只好把飞机降下来,飞行员和随飞机出逃的家属变成难民,步行到边境来,一架米24居然装了20多口人,不可思议。

      回想当年南越灭亡的时候,一架F-5上面也曾经一个坐一个载了三个人逃命,连舱盖都不关,竟然得以逃生,这样,米24装20人也不稀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