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随便写写看过的影视——阿加莎篇 -- 那云桓

共:💬13 🌺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随便写写看过的影视——阿加莎篇

    呵欠,阿婆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偶看的不多,虽然有一阵子狂迷阿婆的小说同时也狂找她故事背景的电视电影来看,但素每次都觉得看完以后粉幻灭,感觉和偶自己对书的印象完全8同,有的电视剧好象明明素素英国自己拍的,想当然尔在文化背景上应该比偶了解得深刻吧,可素看着感觉就8是那么回事,所以看了几部以后也就不再找来看了。

    元宝推荐:履虎尾,
    • 家园 将不HD进行到底——(四)总有种电影能拍得让你泪流满面……

      请相信我这绝不是褒义……

      饿错了饿真的错了……饿知道阿加莎电影总是很少有真正符合饿滴想象滴,可是看到有地方下载偶还是下了好几部来看……然后唯一一部下完的就在半小时内把饿打倒了……

      好吧这部特立独行的片子是1971年版的长夜,貌似是英国童星出身的女演员Hayley Mills主演的……事实上偶在看片子之前也不知道她是谁,还是刚刚GOOGLE到的这个信息……本来还以为又是一美国傻妞的说,因为片子里的造型实在……看来盎格鲁萨克逊美女们果然不是偶所喜爱的类型……

      总之其实在片子的一开头偶就有了不祥的预感……开头是大海……N分钟的海浪汹涌……可是就偶记得的长夜书里的情节好象跟海没那么大的关系除非片子里给做了巨大的修改,于是跳过这个片头……然后看到了一个金发的女孩子站在树后面,脸转过来……一片空白……

      偶寒,貌似这也不是恐怖片?

      我忍~~~~~~~~~~~看到男主角出场就有了流泪的冲动,前后不过35年而已人类的审美观就差别那么大吗?好歹男主角也是骗到了两个大美女为他牺牲奉献的,偶不要求他帅如因因,但是好歹在正常水平线上这个要求不高吧?结果就是个一脸苦大仇深的金发青年,还是一圆脸……

      不过男主角反正一向是可以被无视的,所以他还没打击到我看片的热情。于是看到如同书上所言的男主角和雇主吵了架被解雇回到家然后作业余摄影师状……业余摄影师?原文有这段吗?本来还觉得至少情节改变不多的……

      总之下面就到了真正让偶流泪的地方了……阿加莎小说所有女主角中按偶喜欢的程度排名的话进不了三甲也能进五强的爱丽啊……虽然说同样的出生同样的美貌偶更喜欢林内特那样的性格吧,但不管怎么样……

      爱丽怎么可以是个棕色皮肤穿着廉价白连衣裙跳特傻的现代舞出场的(顺便说一句,她跳舞的时候还有点走光,莫非是导演的恶趣味?)……做人要HD,所以偶对她的长相不予置评了,还是看看书里的形容吧:

      “ 所以我走到公路中这处地方,在这我头一次见到了爱丽;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他就站在

      一棵好大的数旁,她的神色,如果我能解释的话,就象一个人一刹那前还不在,却突然出现

      了,就像是从这棵树里出来的。她身穿一身暗绿的苏格兰呢料衣服,头发象秋天树叶的那种

      柔柔淡淡的棕色,好象有点儿梦想气质似的。我一见到她就站住了。她在望着我呢,嘴唇张

      开着,神色有点惊慌;我想我有点慌张,想说点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偶滴那个脆弱的小心肝啊……在这样的期待下看到了那样的爱丽,当场就碎成了一片一片的了……人家是富家女富家女富家女好不好,就算金钱买不来品位好歹给人家点看着能豪华点的衣服好不好,就算不知道豪华两个字怎么写好歹就照原书上的描写好不好!!!

      在如此的打击下偶开始了快进……快进……必须承认爱丽的继母还稍微象点样,律师厉安德倒是相当符合也很是有型,再然后……传说中的葛丽娜,出场了……

      如果说在接受了两大打击之后偶还抗着准备看金发美女的话,那么她的出场绝对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看清楚她的脸偶就把电影关了……黑线……

      再来看下原文的描写好了:

      厉安德的评论:“出身很好,各方面都出色的女孩,一半瑞典人,一半德国人“

      男主角的评论:”对于描写人物我素来都不行,但是对于形容葛莉娜倒是要试试看。最先要说的,你不能否认这一点,诚如爱丽所说过的,非常之美;也如同厉安德勉勉强强承认的,非常妩媚。这两件事实际上并不相同。如果你说一个女人妩媚,那并不指你自己确实赞赏她。我料想,厉安德并不赞赏葛莉娜。但也还是一样,一到葛莉娜走过休息室进了一家大饭店或者餐厅时,男人都掉转头来望着她。她是北欧典型的金发美人儿,纯金黄色头发,并没有伦敦高级住宅区的传统——直直地垂落在脸部两侧,而按照当时的流行——高高卷起在头上。看得出她是哪一国人——瑞典,要不就是德国北部。

      事实上,插上一对飞翼,她就可以到化装舞会里,变成神话中的一员女飞天了。她的眼睛亮晶晶明晃晃,身材轮廓真叫人艳羡。我得承认了,她真是天生尤物!“

      好吧,事实上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这句话是对的,总之一句话,演这位金发尤物的演员为什么也要找个圆脸的典型盎格鲁萨克逊的……非美女啊??????????泪奔~~~~~~~~~~

    • 家园 我最喜欢看彼得乌斯迪诺夫的菠萝

      虽然他的形象和原著相差比较多,但是表演很入神,个人认为是无人出其右的.后来看布鲁斯南版的<环游地球八十天>,让我对他更加喜爱.相反<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菠萝外型倒是很符合原著,可惜表演太过做作,成了影片里面最大的缺憾.

      点看全图点看全图

      附网上抄来的介绍:

      点看全图

      东方快车谋杀案》可以说是第一部以巨星云集的方式拍摄的克里斯蒂作品,它在艺术上和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因此为后来的侦探片所模仿。

      与克里斯蒂的许多其他小说一样,《东方快车谋杀案》也建立在一个真实事件的基础上,那就是三十年代著名的林德伯格绑架案。著名美国飞行员林德伯格是第一个飞越大西洋的人。1932年3月1日晚,绑匪从他位于新泽西的豪宅中绑走了他20个月大的儿子,并索赎金五万美元。尽管付出了赎金,11天后小查尔斯·林德伯格的尸体还是在离家不远的灌木丛中被发现。保姆贝蒂·格罗与其男友受到调查,但后来被证明是清白的。女佣薇奥莱特·夏普因证词含糊也被怀疑,她选择了自杀而不是说出实情,实情是:她与几个男人有染而且案发当晚在一家底下酒吧鬼混。两年后,警方终于发现了一名犯罪嫌疑人,纽约木匠豪普曼。豪普曼是一名非法移民,犯有前科,并且还有若干不利证据指向他,尤其是在他家车库发现了部分被记下号码的赎金。在法庭上,证据被一一出示,七个笔迹专家认为豪普曼的笔迹与勒索赎金纸条上的笔迹相符;绑匪用来爬上婴儿室窗口的梯子上的木料有的来自豪普曼家附近一棵松树,有的来自他家的地板;另外还有人看到他在绑架案发生的当天出现在林德伯格家附近;据交付赎金的中间人指认,豪普曼就是收赎金的那个有德国口音的人;当然,最有力的证据是那些赎金本身,事实上,豪普曼就是因为使用这些钱才被发现的,而且尽管他没有固定的工作,在大萧条时期却过着与其收入不符的优越生活。豪普曼否认对他的指控,辩称这些钱是一个皮货商留在他家的,那人已经死在德国;他的妻子证明案发当晚他在家里没有外出;他的辩护律师则指责警方伪造证据。有些人认为孩子是在从窗口掉下来意外身亡的,但法官告诉陪审团,即使如此也不能改变恶性谋杀的性质。经过11小时的讨论,陪审团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罪名成立。豪普曼始终拒绝认罪,上诉被驳回后,1936年4月他被送上了电椅。豪普曼被处死后,有关此事的议论依然未平息。有些人认为他是无辜的,因为他拒绝了坦白以换取终身监禁的提议;有些人认为那个皮货商才是真凶;还有人甚至认为是林德伯格自己或者他妻子的姐姐杀死了孩子;而豪普曼的妻子安娜则至死都在呼吁还她丈夫清白。

      显然,这件轰动一时的绑架案给了克里斯蒂创作的灵感,《东方快车谋杀案》与其相似之处一目了然:小说开始就是美国著名飞行员阿姆斯特朗的小女儿戴西被绑架并撕票,几个月后,绑匪被抓获,但其中的头目凯赛梯却凭借着金钱的力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戴西怀孕的母亲悲伤过度而死,父亲因而自杀,家里的一个女佣也因无辜受到怀疑而自杀。几年后,在伊斯坦布尔开往加莱的东方快车上,一个叫雷切特的人被刺了十二刀身亡,作为旅客一员的波洛开始了调查,他首先查明的就是这个雷切特原来正是当年逃脱法网的凯赛梯,后来他又查明同车的旅客几乎个个与阿姆斯特朗一家有瓜葛,那么凶手到底是他们中的哪一个呢?或者另有其人?……

      这部拍摄于1974年的电影集中了大量老牌明星或当时正走红的新人,其中至少有六位是奥斯卡得主。

      饰演波洛的阿尔伯特·芬尼(Albert Finney)是活跃在英美两国的资深演员。1961年他因《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晨》中的出色表演获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新人奖,1963年他在奥斯卡获奖大片《汤姆·琼斯》中扮演汤姆·琼斯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后来又以《东方快车谋杀案》等影片三获提名。他最近的重要作品是《华盛顿广场》。

      波洛的老朋友、客车公司董事比安奇(Bianchi)由美国演员马丁·巴尔萨姆(Martin Balsam)饰演。他曾在《码头风云》、《十二个愤怒的人》、《精神病患者》、《在蒂芬尼公司的早餐》、《虎、虎、虎》、《总统班底》、《圣艾尔默之火》等名片中扮演过重要角色。1965年他以《一千个小丑》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验尸的希腊医生康斯坦丁(Dr. Constantine)由乔治·库鲁里斯扮演。他从影也相当早,曾在《公民凯恩》、《战地钟声》、《圣那贞德》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作恶多端的绑匪雷切特(Ratchett)的扮演者是理查德·威德马克(Richard Widmark)也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主演过著名影片《纽伦堡审判》。

      雷切特的秘书麦奎因(McQueen)由安东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饰演。他主演过的最著名的电影恐怕就是阿尔佛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的《精神病患者》了,他将一个双重人格的变态者刻画得丝丝入扣,令人毛骨悚然。1992年9月,安东尼·柏金斯死于艾滋病。

      雷切特的英国男仆贝多斯(Beddoes)的扮演者是英国著名性格演员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爵士。他早年即以演出莎剧而出名,他在百老汇舞台上塑造的哈姆雷特被认为足以使其成为传奇人物。和劳伦斯·奥利弗一样,他也因在舞台和银幕上的杰出表现获英女王册封。1981年他以《阿瑟》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他所出演的影片不乏我国观众熟悉的,比如在《王子复仇记》中他扮演老哈姆雷特的鬼魂;在《裘力斯·恺撒》中扮演凯歇斯;在《理查三世》中扮演克拉伦斯公爵;在《火的战车》中扮演教师三位一体;在《甘地传》中扮演欧文勋爵;在《第一骑士》中扮演奥斯瓦尔德;在《贵妇肖像》中扮演图切特先生;在《闪亮》中扮演帕克斯教授;在《伊丽莎白》中扮演教皇。尽管他今年已经95岁高龄,仍然活跃在银幕上。曾在我国放映的电视剧《战争与回忆》中也有吉尔古德的角色,他扮演的犹太学者贾斯特罗,文雅、睿智而又带点天真,谁能认得出这就是《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那个不苟言笑的男仆呢?吉尔古德作为性格演员高超的演技由此可见一斑。

      扮演大惊小怪的哈巴德太太(Mrs. Hubbard)的是好莱坞大明星劳伦·白考尔(Lauren Bacall)。她主演过的著名影片有:《如何嫁给百万富翁》、《爱的礼物》、《弥赛丽》、《成衣》、《镜子的两面》(获第69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是著名硬派影星亨佛莱·鲍嘉的妻子。

      阿巴思诺特上校(Col. Arbuthnot)由第一代007肖恩·康纳利(Sean Connery)饰演。他演过大量的惊险片、动作片,包括:《No博士》(007)、《来自俄国的爱情》(007)、《金手指》(007)、《雷霆万钧》(007)、《你只能活两次》(007)、《钻石恒久远》(007)、《玫瑰之名》、《铁面无私》(获1987年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俄罗斯之家》、《追踪红十月》、《罗宾汉》、《第一骑士》等。他参演的其他影片还有《最长的一天》、《罗宾汉与玛丽安》等。

      上校的女友玛丽·德贝汉(Mary Debenham)由英国女演员凡妮莎·雷德格烈芙(Vanessa Redgrave)扮演。出身于演员世家的凡妮莎不但被认为是英国最优秀的戏剧演员之一,也是积极的左翼社会活动家。她与简·方达合演的《朱莉娅》为她赢得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并因《霍华兹庄园》再次获提名,此外她还多次获得过嘎那电影节与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德拉戈米罗夫公爵夫人(Princess Dragomiroff)的扮演者温迪·希勒(Wendy Hiller)是英国资深老演员,三十年代就已登上银幕。1958年,她以《分开的桌子》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还在我国观众熟悉的影片《苦海余生》中扮演过一个角色。

      公爵夫人的女仆希尔德加德(Hildegarde)的扮演者雷切尔·罗伯茨(Rachel Roberts)也是一位著名的英国演员,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她还主演过澳大利亚影片《悬崖上的野餐》。1980年她在洛杉矶自杀。

      安德烈伯爵(Count Andrenyi)由迈克尔·约克扮演。我国观众对他也不会陌生,他曾应该影片《孤星血泪》中饰演皮普,在电视剧《无畏的人》和《待到重逢时》中他都是男主角。他主演的其他著名影片还有:《罗密欧于朱丽叶》(饰演提伯尔特)、英国版《三个火枪手》(饰演达达尼昂)等。

      安德烈伯爵夫人(Countess Andrenyi)的扮演者杰奎琳·比塞特一度是个模特,从影后以美貌著名,后来出演过<拿破仑和约瑟芬>中的约瑟芬.

      尽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多数作品棗尤其是长篇小说都已被改变成了影视剧,对中国观众来说,最为熟悉的应该还是改革开放后不久引进的英国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和《阳光下的罪恶》。确实,这两部拍摄于七、八十年代克斯斯蒂改编新高潮的影片制作精良、演员阵容强大,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前者,所以就让我们从《尼罗河上的惨岸》一片说起吧。

      点看全图

      《尼罗河上的惨案》摄制于1978年,在那之前不久,第一部群星荟萃的克里斯蒂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尼罗河上的惨案》基本沿袭了《东》片的模式。谋杀同样发生在一个相当封闭的空间,作为旅行者中一员的波洛不情愿地承担起了破案的任务。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东方快车上,似乎没有人有谋杀的动机,而在尼罗河里的一艘游船上,每个人好象都有杀死美丽的女继承人林内特·里奇韦的理由,其中一个的动机特别强烈,那就是她的情敌棗杰奎琳·德·贝尔福特。唯一没有凶嫌的是死者的新婚丈夫棗西蒙·道尔。而出乎意料的是,凶手竟是------

      该片让人印象最深的除了扑朔迷离的情节外,也许就是那些演技出众、风度翩翩的大牌明星了。事实上,其中至少有五位是奥斯卡奖获得者,且听我一一道来。

      大侦探波洛(Hercule Poirot)的扮演者是美国著名影星、剧作家彼得·乌斯蒂诺夫(,他曾以《斯巴达克斯》和《托普卡皮宫》两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本片是他第一次出演波洛。

      波洛的助手,雷斯上校(Colonel Rice)由大卫·尼文(David Niven)饰演,他曾以《分开的桌子》一片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美丽动人的女继承人林内特·里吉韦(Linnet Ridgeway)由007女郎洛伊丝·奇尔斯(Lois Chiles)扮演。她曾与罗杰·摩尔共同出演《铁金刚大闹太空城》,她还在《往日情怀》、《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电视剧《达拉斯》中饰演过比较重要的配角。

      林内特的情敌杰奎琳·德·贝尔福特(Jacqueline De Bellefort)的扮演者是当时好莱坞崭露头角的新星米亚·法罗(Mia Farrow)。米亚的父母都是好莱坞名流,米亚十八岁的时候成为歌星弗兰克·辛那特拉(Frank Sinatra)的第三任妻子。但真正使米亚成长为一名艺术家的是著名的喜剧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他们合作的影片包括《开罗的紫玫瑰》、《汉娜和她的姐妹们》、《丈夫们与妻子们》。他们的合作与感情终止于1992年米亚发现艾伦与她的越南裔养女宋仪关系暧昧。米亚的其他重要作品有:《罗丝玛丽的婴儿》、《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林内特的女佣贪婪而愚蠢的路易丝由简·伯金(Jane Birkin)扮演。她虽然是英国演员,但当时正在法国发展,因此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正符合法国女佣这一身份。她还出演过《七三年的唐璜》和《尘土》等影片。

      疯疯癫癫的色情小时女作家萨洛美·奥特勃恩太太(Mrs. Salome Otterbourne)一角由资深老演员安吉拉·兰斯伯里饰演。安吉拉初登银幕就因在影片《煤气灯下》中的表演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她出演的著名影片有《三个火枪手》--1948年金·凯利(Gene Kelly)版本、《哈维姑娘》等。在迪斯尼动画片《美女与野兽 》中,安吉拉为茶壶太太配音。她后来还扮演过玛普尔小姐.

      偷窃狂范·斯库勒太太(Mrs. Van Schuyler)的饰演者是老牌明星贝蒂·黛维丝。她曾以《危险的》和《红衫泪痕》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并因《小狐狸》、《彗星美人》、《明星》、《简的婴儿怎么了?》等片八次获提名。她在《彗星美人》中饰演的人老珠黄的女演员玛戈·钱宁为她赢得了戛那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她还曾在电视剧《大饭店》中扮演过饭店女老板。

      林内特的美国律师安德鲁·彭宁顿(Andrew Pennington)由乔治·肯尼迪(George Kennedy)扮演。1967年的影片《冷手路克》为他赢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萨洛美·奥特勃恩太太的女儿罗莎莉(Rosalie)的扮演者是奥利维亚·赫西(Olivia Hussey)。赫西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伊诺斯艾利斯。她因在1968年的影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饰演朱丽叶而成名,当时年仅十七岁。

      罗莎莉的追求者共产主义者弗格森(Ferguson)由约翰·芬奇饰演。他以出演莎剧以及由莎剧改变的影视剧闻名。

      范·斯库勒太太的护士鲍尔斯(Miss Bowers)由玛吉·史密斯(Maggie Smith)饰演。她曾因影片《琼·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一片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又因《加州套房》一片获最佳女配角奖。她在《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表演使再次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她是《尼罗河》一片中少数几个至今仍活跃在银幕上的演员之一,她的近期作品包括《华盛顿广场》和1999新片《与墨索里尼喝茶》。

      德国医生路德维希·贝斯那(Dr. Ludwig Bessner)的饰演者是杰克·沃登。他出演过的著名影片有:《十二个愤怒的人》、《香波》、《百老汇上空的子弹》和《强力爱神》等。

      影片中唯一的无名小卒大概要算扮演林内特的丈夫西蒙·道尔(Simon Doyle)的西蒙·麦考金戴尔(Simon MacCorkindale)。也许还有一些人记得他在《鹰冠庄园》中扮演的一个律师角色。除此以外,他所拍摄的影片乏善可陈。

      影片由约翰·吉勒明(John Guillermin)导演,他执导过的著名影片还有《摩天大楼失火记》。著名电影作曲家尼诺·罗塔(Nino Rota)为影片作曲,他曾为《战争与和平》、《教父》(三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影片作过曲。影片的服装设计安东尼·鲍威尔(Anthony Powell)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这部影片能在中国广受欢迎,成为引进外国片的经典,为其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功不可没。这里提一下在影片中担任配音的几位演员:

      波洛:毕克

      雷斯上校:邱岳峰

      林内特:李梓

      杰基:刘广宁

      路易丝:丁建华

      奥特勃恩太太:苏秀(有趣的是,她的音色与安吉拉·兰斯伯里的极其相似)

      范·斯库勒太太:赵慎之

      安德鲁·彭宁顿:胡庆汉

      罗莎莉:程晓桦

      鲍尔斯:潘我源

      弗格森:童自荣

      贝斯那:于鼎

      西蒙·道尔:乔榛

      点看全图

      1982年摄制于西班牙马略卡岛的《阳光下的罪恶》和《尼罗河的惨案》相似之处很多。同样是发生在风光如画的旅游胜地的谋杀案,死者同样是一位美艳动人的女郎,而她又同样树敌多多,同样地卷入了一场三角恋爱,甚至连凶手……

      《阳光下的罪恶》几乎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原班人马出演,演员有:

      波洛仍由彼得·乌斯蒂诺夫扮演。

      女明星阿丽娜·马歇尔(Arlena Marshall)由另一位007女郎黛安娜·里格(Diana Rigg)扮演。她与第二代007出演过《女王密令》一片。她还在1982年拍摄的根据克里斯蒂短篇小说《原告的证人》中饰演过女主角克里斯汀·沃尔。曾在我国播放的由安吉拉·兰斯伯里(Angela Lansbury)主演的电视剧《哈里斯太太去巴黎》中也有里格的角色。

      阿丽娜的丈夫肯尼斯·马歇尔(Kenneth Marshall)由丹尼斯·奎利饰演。他曾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扮演意大利司机福斯卡雷里。

      阿丽娜的情人帕特里克·雷德费恩(Patrick Redfern)的扮演者是尼古拉斯·克莱(Nicholas Clay)。他曾在《王者之剑》中饰演骑士兰斯洛特,在电视剧《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饰演恶棍斯台普吞。

      他的妻子克里斯汀·雷德费恩(Christine Redfern)由简·伯金饰演。就是<尼罗河惨案>里面那个女仆.

      马歇尔的女儿、阿丽娜的继女琳达·马歇尔(Linda Marshall)由埃米莉·霍恩饰演,她的作品不多。

      旅馆老板娘也是阿丽娜过去的竞争对手达芙尼·卡索尔(Daphne Castle)由玛吉·史密斯扮演。和<尼罗河>里面那个鲍尔斯对比一下看看.

      霍拉斯·布拉特爵士(Sir Horace Blatt)的扮演者科林·布莱克利也曾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饰演过美国侦探哈特曼。

      奥德尔·加德纳(Odell Gardener)由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扮演。他成名于影片《多余者出局》,曾在《裘力斯·恺撒》中饰演布鲁托斯,并因在朱迪·嘉伦版本的《一个明星的诞生》中的表演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他出演的著名影片还有希区柯克的《西北偏北》和《罗马帝国衰亡史》。

      其妻玛拉·加德纳(Myra Gardner)的饰演者是西尔维亚·迈尔斯(Sylvia Miles)。她曾因在《午夜牛郎》中扮演一个小角色而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在影片《华尔街》中她饰演了一个经纪人。

      饰演雷克斯·布鲁斯特(Rex Brewster)的罗迪·麦克道威尔十三岁是就在奥斯卡获奖影片《青山翠谷》中扮演重要角色,后来又在《灵犬莱西》中和伊丽莎白·泰勒合作。六十年代他出演过反映诺曼底登陆的影片《最长的一天》,并在终身好友泰勒的巨片《埃及艳后》中扮演屋大维,他担任角色的其他著名影片还有灾难片《海神号遇险记》。

      影片同样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译制,主要配音演员有:

      波洛:毕克

      阿丽娜:李梓

      帕特里克·雷德费恩:乔榛

      克里斯汀·雷德费恩:刘广宁

      达芙尼·卡索尔:曹雷

      最后说一句,后来出演过菠萝的David Suchet是不是,<百万英镑>里面那个服装店老板呢?

      点看全图

    • 家园 电视剧的色调没那么灰暗

      没看过原作,不过看过几集英国拍的maple系列剧,还是挺好看的

      • 家园 觉得原作是比较清新的暖色调

        阿婆有时候还是比较幽默的,而很具有中产阶级特色的波洛和马普尔小姐也极之可爱。但所有看过的影视剧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比较阴冷的背景,所以看起来有点幻灭感,多数就没看完了。也看过一集马普尔小姐的电视,怎么说呢,大概是对书中的形象已经有个模糊的概念在那里了,发现电视里的演员和想象中不同的时候就会有点难以接受……

        如果是看书之前看的电影/电视,也许会反过来对书一时不太能够接受吧,笑。

    • 家园 【击节送花】补一个:阳光下的罪恶,也应是阿加莎的
    • 家园 (三)东方快车,及其他

      本来想说的色调问题,另外一篇已经提了,真不知道为什么东方快车谋杀案就一定要把色调弄得昏昏暗暗?总觉得东方快车的颜色也是明亮的,是白雪皑皑下的计划谋杀,也是一个私人的十三人陪审团为自己亲爱的人进行复仇的故事,而电影……8管它素不素很有名8管里面素不素有英格利褒曼(说到她我就想起了桑桑的那句评论“其实英格利褒曼也不算什么美人”,忍笑ing),我还是要说,我真的看不下去这部,好象也是对书改动比较大的吧,真不懂为啥电影里的演员一个个做苦大仇深状?好吧,也许我不该期待那么多。

      最要庆幸的是没有看到两本书的改编电视或电影,一是H庄园的一次午餐,想不出谁能演埃莉诺,那个外表冰冷而内心炙热的埃莉诺,虽然她更喜欢的是热烈的红玫瑰,我却是因为喜欢她而喜欢上了童话里的冰雪皇后的,只因为罗迪将她比为冰雪皇后。玛丽倒是好找些,一朵野玫瑰似的漂亮姑娘,罗迪将她称为绝代佳人,但讽刺的是她一死魔力立刻也就消失了,我总觉得漂亮和美丽是可以严格区分的,象玛丽这种的漂亮,大抵现在的女演员中不难找。希区柯克总爱拍金发的女演员,如果他来拍的话玛丽肯定能重现书中那种风韵,不过埃莉诺就难说了,冰冷中带着热烈,冷静又刚强,而且我觉得她也该是黑发,雪肤的那种-_-///一如我心目中的冰雪皇后。

      还有一本是伯特伦旅馆,好吧我承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旅馆里提到的那些老式英国下午茶,及热腾腾的早餐,那可真是想到都要留口水的……寒死,瓶子说反正现在在英国没见过,阿婆那时候就已经用缅怀的态度写到的,现在肯定就更难找了吧,那满是黄油的松饼,咬一口就能漫出鲜红草莓酱的面包,还有其他美食(哀怨哭泣ing),反正庆幸没看过这本改编的电视,肯定又会破坏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啦。

      大概是个人性格问题吧,感觉上阿婆的书多为以轻松的态度叙述谋杀情节间中点缀着一些粉可爱的感情故事的,所以很少会把她的小说和昏暗的背景联系起来,可素不知为啥至今为止看过的阿婆电影或电视都是昏暗的色调加苦大仇深的演员-_-谋杀案不是非要这样演的啊老大……

      • 家园 俺喜欢把《尼罗河》和《快车》对照来看

        《尼罗河》是,全部的人都有嫌疑,但谋杀者却是最没有嫌疑的。

        《快车》是,全部的人都有嫌疑,结果全部的人都干了。

        最期待莫过于《十个小印第安人》,全部的人都有嫌疑,结果全部的人都被杀掉了。

    • 家园 (二)啤酒谋杀案

      看这部电影好象素已经过了找阿婆电影来看的热潮了,只素正好在星雪看到有下,就顺手下来看了,毕竟与其胡乱找些8知道的电影来碰运气的看,还8如看阿婆的故事改编的,起码大方向8会错

      虽然说米有期待也就米有好失望的,可素啊可素~~~~~~~~~~~~~~

      首先可能素色调的问题吧,对阿婆的作品,可能是因为那时不时一闪而过的幽默,或是波罗和马普小姐身上都具有的那种温暖的中产阶级情调,除了少数几部作品之外,偶总觉得她的故事都该是色彩明快的,可素啊可素,为虾米偶看过的所有电视或电影改编,都把故事弄得昏昏暗暗的,背景弄得小小窄窄的,人弄得脏脏丑丑的?

      这部更不例外了,开篇就是凯若琳的死,对不起,偶不承认那个脏脏乱乱神色惊慌被狱卒送上绞刑架发出一声惨叫而死的女人是我家优雅的凯若琳,书里不是明明说了吗,凯若琳素死在判刑的一年后,病死,而非那么惊心动魄的绞刑:

      《 “我知道。”蒙太爵士耸耸肩,说:“当然,我当时没现在这么多经验,不过我也尽了一切力量。可是要是得不到合作,实在做不了事。我们总算只让她判了无期徒刑。很多有地位人士的太太和母亲都很同情她,替她请愿。”》

      《 “她看看他---她真是个美丽优雅的女人---说:‘喔,不,不,不,我没有。’这句话实在太平淡,太难叫人相信了。我看到狄普利奇在座位上局促不安地动了动,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法格顿了顿,又说:“可是……我不知道,从某些方面来说,她只有这么做最聪明,就像是骑士精神---那种使多数外国人认为我们英国人是无所不能的骗子,而且跟血腥运动有关的奇怪骑士精神!陪审团认为,她一点机会都没有,甚至连为自己奋斗的机会都没有,碰上老韩福瑞那么聪明的家伙,她当然什么把戏都耍不出来。她用那么柔弱无助的,难以让人相信的声音说:‘喔,不,不,不---我不是凶手。’真是惹人同情---可是也只是同情而已,她是罪有应得!”》

      好吧,就算是为了激化矛盾吧,可素偶美丽优雅的凯若琳啊:

      《法格平静地说:“当然,就是这个原因。你说对了,我始终对她的印象很深…很可笑,浪漫情调,她就有那种特性。我不知道她到底漂不漂亮……她不很年轻---看起来很累,眼睛下面有黑圈,可是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她身上。话说回来,她至少有一半时间不在那儿,嘴角礼貌地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她始终心不在焉,可是,却比另外那个女人有活力---就是那个有漂亮身材,美丽脸蛋和年轻人精力的女孩。我欣赏爱莎·葛理,因为她有胆量,敢反抗,勇于面对使她苦恼的人,而且从不畏缩!可是我欣赏凯若琳却是因为她没有起来反抗,因为她退缩到她自己阴暗的世界。她绝对不会失败,因为她从来也没打过仗。”他顿了顿,又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她深深爱着她所杀的那个男人,所以他一死,她也等于死了一半……”》

      而电影里那个-_-忘记那素英国人拍的还素米国人拍的了,偶只能礼貌地说她不符合偶的审美观点,也无法把她和书里那样的形容联系在一起,说起来,昨天看了埃及艳后的任务,片子虽然除了比较搞笑以外基本没啥可取的,但素里面的美女们啊,真素要身材有身材要脸蛋有脸蛋五官完美精致,或者我的审美观和法国人比较一致?

      不过还好啦,反正电影里的凯若琳和爱莎基本属于同一等级的,凯若琳的打扮普通而略显老气,拜托并不是总穿着一身长裙就能显得优雅啊优雅的导演!!!!或者伊莎贝拉阿佳尼(偶能想到的又是个法国美人,汗)比较符合偶心中的印象,黑发,碧眼,美得有些朦胧而苍白,惟有那样的美人才能让我联想到书中的评论:

      《他看到一张椭圆形的脸,优美的下巴线条和一幅甜美,略带羞涩的表情。那是张没什么自信的脸,重感情,带着畏缩隐蔽的美。她不如她女儿那么活力充沛---卡拉这一点显然是父亲遗传给她的。凯若琳就不如她积极。但是从这张脸上,波洛却能明白,像昆丁·法格那种想象力丰富的人,为什么没有忘了她。》

      惟有那样的美人,才能让我理解这句话:

      《 法格顿了顿,擦擦眼镜,又接着说:“老天,我所说的事好像很不可思议!你知道,当时我还很年轻,只是个野心勃勃的年轻小伙子。这些事都留在我脑海里。无论如何,我肯定凯若琳是个与众不同的女人,我永远不会忘记她,是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 》

      因为我就是看到这句话,然后莫名地喜欢上凯若琳这个角色的。

      至于爱莎嘛,反正书里我就粉讨厌她,但是还是得说电影里的她实在是……就是个飞女形象嘛,短头发,黑色大眼,过分前卫了的烟熏妆,好吧,也许只是黑眼圈,说到底爱莎虽然是那种掠夺性很强,家里有了她,母亲和妻子就会感觉不再安全的那种人(咦,我怎么联想到了FBB的狐狸脸,当然极度怀疑FBB演不出后半段里爱莎的心若死灰,HOHO),但素啊

      《他站起来,走到书架边,拿出一本书,翻开某一页,念道:“‘如果你的爱是正直可敬的为的是想娶我,那么唤我到你身边来,告诉我你将在何时何地举行仪式我会把我所有的财富放在你脚边追随你,直到天涯海角我的主人啊’这是用朱丽叶的话说出年轻人的爱。毫不沉默,毫不退却,也没有所谓的少女矜持。有的只是勇气,坚持,年轻人的活力。莎士比亚非常了解年轻人。朱丽叶的表现胜过罗密欧,黛斯狄莫娜也胜过奥赛罗。她们没有疑虑,没有畏惧,也不骄傲,这就是年轻人。”》

      而电影里的那个-_-///反正不喜欢这个角色,我就不说什么了。

      好象除了片头片尾改得比较多,其他情节基本忠实原著,我说好象,是因为我其实是跳着看的……

      片尾让卡拉(凯若琳的女儿)用枪指着爱莎,然后在波罗的劝说下放下了枪,所有人鱼贯而出,对爱莎表达了自己无言的鄙视。好吧我承认这样很戏剧,而剧里爱莎的眼神(以及那黑黑的眼熏妆),那表情(尽管稍微有点呆滞,但确实也能看出心理活动的变化)确实使我难忘(只不过难以和书合二为一而已)。

      好象是损了点,主要是觉得电影破坏了我对书的感觉吧-_-///书里的情节还是有那么点没心没肺的中产情调的

      《爱莎·狄提善带着她一贯的略显傲慢、不耐烦的表情走进来。她对麦瑞迪微笑一下,冷冷地看看安姬拉和菲力浦,然后走到窗边一个远离其他人的位置坐下来。她解开领子上昂贵的披肩,让它掉落在身后。她打量了房间一会儿,然后看着卡拉,女孩也回看着她,暗自赞赏着这个曾经破坏她双亲之间感情的女人。她年轻热切的脸上没有恨意,只有好奇。》

      即使在真相大白之后,书的结局也只是这么一句形容:

      《在大厅里,她走过两个刚刚展开生命的年轻人身边。》

      还是矛盾不激烈不戏剧化就不能成其为电影?

    • 家园 (一)尼罗河上的惨案

      最著名的也素最使偶幻灭但素也素很少有的一部好象我没怎么快进看完的阿婆电影,诀窍在于不把书和电影当成一回事-_-

      粉喜欢粉喜欢书,也粉喜欢书里的林娜,金发的妩媚的聪明又果断的林娜,咳嗽,以前有过专门的一篇用以表达偶对林娜MM的仰慕犹如江水之滔滔不绝这一意思的,所以就不多说这个问题了。电影里演林娜的演员其实粉美,8过素黑发,至于性格设定上的改变偶就更不用多说了,总之粉让偶郁闷。金发的女演员偶特别喜欢的8多,可素前段时间看的ROSWELL那部米国电视,里面演TESS的那个金发女演员,感觉应该可以演林娜吧,至少从外表上来说,尤其素她在第三部里惊鸿一瞥的出场,真正长腿细腰,金发闪闪发光,五官标致,穿着宽大衬衫牛仔裤都那么好看,第二部里尚存的一点婴儿肥完全不见,让偶愈加为她不平同时觉得真正主角的那对实在暗淡无光,HOHO,女主角米有多大变化8说,男主角也愈长愈丑,不觉得配得上偶们家TESS呢,而TESS的角色设定素原本外星球的皇后(男主角前世的爱人),气质上演林娜应该足够了吧。咳嗽,还有一点就素TESS和林娜都属于第三者的样子-_-///8过TESS严格说来也8能算第三者吧,毕竟她保持着前世的记忆又明明记得自己和丈夫素恩爱的,偶又是从第二部开始看的ROSWELL,所以对TESS偏心到底。而林娜就素明抢了,可素偶依然那么喜欢她,说起来,死亡日记里的小叶也让偶喜欢加心疼,所以说以前对蓝嘉文的讨厌应该8算偏执狂吧,纯粹那个角色太令人心生厌恶了-_-///啊,想起蓝嘉文,那真是8堪回首的回忆啊,当时好象就素憋着一口气“一定要看看这个女人怎么个不得好下场”才硬撑着看完整个刑侦第二部的,HOHOHO

      好象偏题了-_-

      其实理论上电影对书的改编8算太多,毕竟书厚厚的一本而电影只有不到两个小时,所以对细枝末节的大量缩减和必要的激化矛盾是肯定的,之所以让偶恨恨到要把书和电影分开来看基本素由于偶对林娜的偏袒吧。若8是从看书起对林娜就那样有好感,看完电影肯定会非常,非常,非常地8喜欢这个角色,对林娜死忠如偶都不得不这样承认。

      富有但小气,美貌但肤浅到只剩一层皮,电影里的林娜我唯一认可的就素她的美貌程度,确实是可以让人心生赞叹的(如果素偶家TESS妹妹那个演员偶会更赞叹),但素啊,偶们家林娜会小气到克扣女仆的工钱吗?会跟个医生如此过8去吗?会跟个三流小说作者有虾米言语纠葛吗?她可素样样都8缺的,用钱买不到就用微笑来买到的,驾着金色的轿车的林娜,一个给人甜头的暴君,而非抠门小气的富家女-_-可素电影里那个啊,书里的希蒙对贾姬说他不会爱上林娜我绝对存疑,电影里这么说我绝对相信,555555555555555我对不起我家林娜啊啊啊啊啊啊啊

      总之电影里的林娜就素魅力大减就对了,原书里可是让所谓的“仇家”之女都真心赞叹她的美貌(当然也素由于那个MM比较朴实-_-),电影里却把仇家之女和精明冷酷的女秘书合二为一还给了她一肘子(暴寒一记)。书里的罗莎莉和林娜并无过节,纵然看她8爽^_^也素由于嫉妒有些人怎么可以什么都有——美貌金钱和爱情,电影里却变成了她们母女近乎被林娜逼得走投无路。书里的医生几乎和林娜米打过交道,电影里变成为了虾米官司要被林娜起诉-_-

      反而那个贾姬却确实有了点楚楚可人的味道——仅限于电影中,她和林娜的发色在电影中和书中对调了,原本应该素有点异国情调的黑发美女的(当然米有偶们林娜那么美),电影中成了金发,瘦削,8素粉美(或者外国人的审美观和偶差太远了?)但素至今偶还记得她一双大眼睛,把贾姬对希蒙那种绝望的爱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爱人的也会被爱,是的,我不相信。

      希蒙好象没啥好说的,中规中矩,不过不失。在书里他的形象就很黯淡,夹在两个形象鲜明的女人中间,电影中也差不多,总之偶不明白为虾米林娜为虾米喜欢他,还不惜和自己的好友翻脸……

      其他细节上大致保留了原书的味道,尤其是那串假如,假如的台词,假如我当初没有睡着,假如我上了甲板……真的是粉经典,波洛老爹的形象也没有太大的偏差,比较有趣的人物删减了粉多,象那个思想先进的道黎胥爵士,原书里的描写其实让偶粉惋惜他米有和珂妮亚在一起,HOHOHO

      酗酒的鄂特伯恩太太,改变也8大,值得一提的是在看电影的时候顺便好象找到了她年轻时候的剧照,那种幻灭啊,犹如对比十六岁的伊莉莎白泰勒和如今的她……,真正是自古红颜如名将,8许人间见白头啊!!!!!!!

      • 家园 附:勉强算是关于尼罗河惨案的书评的旧文~

        原来的主题是比较长夜以及尼罗河上的惨案,后来觉得可能说是写给林娜JJ的表忠心书更恰当一点,寒……

        (由于文里透露了凶手,米看过阿婆这两本书并且不想在看侦探小说之前知道凶手的人慎入)

        把这两本书联系在一起其实是在最近第N遍重看阿加莎全集的时候……

        阿婆写书象大多数作品众多的作者一样,经常有套路,有同样的模式,甚至有同样情节扩展成短篇和长篇(另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亦舒,大概因为她的书我也看得全并且次数看得多吧)

        表面上看来长夜和尼罗河上的惨案其实相当不同,除了故事的主线。两个故事都可以用同样的几句话概括出来:漂亮的富家女爱上了穷小子,没想到一步登天,看上去对妻子体贴入微的穷小子原来居心叵测,而故事中都存在一个女伴/亲密的女友,她们才是穷小子真正喜欢的人,并且也是他们杀人的得力助手,甚至是实际上的谋杀策划者和主谋。

        故事之所以看来完全不同,也许是在人物性格。我觉得所有侦探小说里我最喜欢阿婆的文章,就是因为她笔下的人物性格多变而富有层次感,并且绝不雷同,每个人物都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在长夜里爱丽给人感觉就是个真正正正的可怜的小富女,身边的所有人(或许除了厉安德和桑托尼)都觊觎着她的财富,她唯一的亲密女伴葛丽娜更是暗中与别人串通了想要谋害她,她深爱的丈夫从一开始就计划好要谋杀她……但是对爱丽我却没有对林娜那样的喜爱……或许因为她的形象温柔善良得几近完美,反而无须过分去喜欢或者可怜她了,毕竟,最后男主角(洛佩克,是这个名字吧?)内心深处发现原来最爱的是她……

        而尼罗河上的惨案里,林娜却是个截然不同的富家女形象。看看原文中对她的形容吧,显赫,富有,并且漂亮。我觉得或许还应该加上积极,迷人,和专断。先说积极,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处理文件的方式,叹气,如果她生为男儿身或者生晚几十年投身商业的话,应该是个很成功的商人吧,蜜月也没有影响她的判断力。迷人,和漂亮这个形容词略有区别,说起来这个印象是从乔安娜对她的描述中来的:用支票买不到的就用微笑买到,样样都不缺的女孩。她也专横,但是和电影中的概念完全不同(电影中的诠释完全是另外一种了,虽然演员很漂亮,符合书里的描绘),她不是那种小气的会以借口克扣女仆工钱的人(电影里的这一情节就让我很不舒服),她是乔安娜口中的给人甜头的暴君,专断而不自私,她的生活中金钱和魅力都起相当大的作用,她的专断让人恨她,她父亲(估计跟她的性格肯定很接近)做生意的方式让人诟病也造成过别人家破人亡,但毕竟不象电影里那样她会到处树敌。她所作的最过分(或者是最明显的过分)的一件事是抢走了她最好朋友的情人,因此造成她自己的良心上的不安,即使在度蜜月的时候也精神恍惚,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贾姬在文章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以一副受害者,小可怜的模样出现的,招来不少同情,但是看完了文章结尾再考虑,贾姬真的那么可怜吗?看看她的爱人是什么样的人吧:“他本来有份很好的工作,但他丢了职。可以说这完全是他自己的错。他试图在账目里打主意,结果被发现了。我不相信他真的企图行骗,他只是以为城里人都这样做罢了。”这是贾姬的说法,客观一点的说,希蒙是个骗子,即使金玉其外到足以让林娜和贾姬两个相当出色的姑娘都爱他爱到疯狂,仍然完全的败絮其中。他是被动地接受林娜的吗?显然不是。林娜疯狂追求希蒙是无可否认的,贾姬说(仍然是只有她自己的孤证),希蒙对此不屑一顾,他说他只爱贾姬,只不过他不在乎娶林娜一年然后毒死她……而贾姬在这种情况下,也就积极地为他筹划了一系列完美的谋杀(她担心他用的法子过分简单)。对,她担心希蒙并且想要照顾他,她说林娜是她最好的朋友只不过让她失望——如果林娜没有背叛她没有想要追求希蒙呢?或许后来是希蒙做假被发现贾姬“想要保护他”而再度谋划杀人;或许是希蒙面对有钱的富女还是按捺不住他的想法,于是林娜有很大的可能仍难逃一死……只不过目前的情节里,贾姬显得比较无辜,因为她的爱情……

        那么来到最后一个问题上,希蒙真的爱她象她爱他一样吗?从她的叙述里她显然是这样相信的。但是看完了长夜……那个结局却令我有个不同的假设。假设他们的阴谋没被发现,假设希蒙如愿娶了贾姬……他确实真的爱贾姬吗?或许有那么一点可能,贾姬和长夜里的葛丽娜下场相同,或许不,因为贾姬如此冷酷聪明,她只是太爱希蒙。而希蒙会不会终于发现他也爱着林娜?如果他能如愿得到一切的财富?他说他厌恶占有欲太强的女人,贾姬一相情愿地由此认为他讨厌林娜,这句话是专指林娜的,可是她自己对希蒙又何止是占有欲而已呢……

        笑,罗罗嗦嗦说了这么一大堆,其实主题就是,偶真的很喜欢林娜,尽管对她的某些做法不敢苟同(她是真的专断,某些意义上来说,而且她抢她自己最好朋友的爱人,也是我绝不赞同的),但是偶对这种漂亮有魅力又聪明的米女真的很喜欢,只是她不该爱错了人,又选错了朋友,叹气

        恩恩,其实每个故事都无外乎那么几个线索和情节,不过我还是坚持觉得长夜漫漫和尼罗河惨案更为相似:受害者都是富家女,尽管林内特和爱丽性格差异极大。帮凶都是看似无辜的女人,都和男主角是情人,都和女主角(曾经)是最好的朋友。都表现得很厌恶/憎恨男主角。男主角和帮凶的女配角才是一对,从开头就设计好了谋杀这场戏。

        我是偏爱林内特的,所以把她看得极好,其实当然她没有那样好。这故事里一段著名的对话出自那个作证的女佣之口,也是与原书最为符合的一个情节:假如……假如……所以我看书的时候很喜欢假设:假如林内特身边有一个真正关心她的朋友(她的英国律师其实对她很好,可惜故事发生的时候实在鞭长莫及,而且变故也是他们想不到的);假如她没有交错一个朋友;假如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和贾姬去抢西蒙,假如……可惜一切假设都没有发生,所以故事就走到了最后一步:最后上岸的,是林娜.道尔的尸体。全世界的无线电机开始转动,向大众宣布林娜.道尔——一度显赫、漂亮而富有的林娜.黎吉薇已经死了。

        我喜欢阿婆描写的那个有魅力,有能力,又有些专断的林内特,如果她象爱丽那样完美可爱,也就不是她了,表面上她什么都有,但是“钱太多对她并没有好处”。不过她的命运从她作为阿婆笔下的人物出现起其实就注定了,看多了阿婆的书就知道,阿加莎并不欣赏这种过分追求爱情,感情过于外露的人物,可能她本人是带有点英国中上层那种含蓄性格的吧,尽管她描写这样的人物栩栩如生,但却很少给她们好下场,比如尼罗河里的林内特和贾姬,一个被杀一个杀人;比如啤酒谋杀案里的凯瑟琳和爱莎,一个被冤死一个生不如死几十年;比如H庄园谋杀案……这些对应的女子形象如同红玫瑰与白玫瑰,或者感情外露或者内敛,但无疑在阿婆看来她们都爱得太过火,而过分的爱情往往使她们下场悲惨……

        继续哭一声我的林内特,电影里的演员那叫一个美则美矣毫无灵魂,外加被导演刻意丑化的她的形象,基本是一个死不足惜的傲慢富家女。而书里,书里的林内特不是这样的……

      • 家园 那姑娘的网言网语用得也很老道啊

        就跟看尼罗河上的惨案电影一样,一边看一边琢磨,不看到最后就素8明白,HOHOHO。

        落伍了落伍了

        当然花海是少不了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