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为什么讨厌梁实秋 -- aokrayd

共:💬164 🌺26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角度精准犀利,花你!
      • 家园 赞同
      • 家园 还是那句话……

        先搞清楚梁实秋在抗战时候到底“袖手”了没……

        • 家园 梁先生在抗战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

          他仍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闲情逸致方面。

          当然您可以说即使是国难当头百姓也有精神消费的需求,也需要一些轻松、幽默和

          娱乐,谁也无法忍受每时每刻的热血激昂。

          这当然很有道理,但关键问题是,梁先生提供的那些精神消费的产品,不是普通百

          姓可以消费得起的,那些关于美食、华服,精致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 和品味的文

          字... 只能是给社会中少数人消费的,而这少数人中就包括那些权贵阶层。当然这

          少数人中也包括那些生活平民化的知识分子,即所谓精神贵族,这些人消费梁先生

          那些东西,对抗战即使毫无负面作用,至少也没有什么正面作用吧?

          正是这些方面,才令我无法敬仰梁先生,甚至对其感到失望。

          我觉得梁先生在那些国难当头的日子里,最好就别写什么雅舍了,搞搞古文研究不

          是蛮好么?或者即使写了,也别在那个时候发表出来... 保持沉默就那么难?

          至于说到梁先生写这些文字之于文明传承方面的积极作用,呵呵,个人感觉那些东

          东的积极作用太微不足道了 ... 当然也许现在下这个结论还早了点... 这只是我个

          人的感觉而已。

          • 家园 呵呵,我也来个不过……

            “他仍然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闲情逸致方面。”

            这句话可以琢磨一下啦!好象鲁迅那时候也没耽误什么闲情逸致罢?朱自清先生不也有抒情散文么?要按老兄的说法,什么抒情散文的大家都不要写了。

            关于“雅舍”散文的由来,其实跟左翼作家诬蔑梁实秋有关系,我歇一会儿再说……

            很喜欢这样讨论的气氛,虽然这个楼里我算是少数派,但是观点不同没有必要强迫对方同意,平心静气的讨论最好!这点上好像我们大家的风度比起当年鲁迅和梁实秋还好些呢,哈哈,我闪……

        • 家园 先花后请教:江南兄,建议还是这样

          恕我鄙陋,也许是因为解放后政府宣传的原因吧,确实俺所知道的梁先生在抗战期间的事迹不多。但,毕竟隔开几十年时空,我也不能保证自己对梁先生的认识就一定正确。

          如果您指出梁先生当时确实没有袖手,我愿意认真倾听并修改自己的意见,您看这样可以么?

          • 家园

            梁自己最弄不明白的事情就是如何得罪了某人(并非鲁迅),以致在大陆不得翻身。

            梁一直认为学界人士不应参与当时的政事,对当时的一些丑恶现象也不乏声讨,只不过这样的声音没有鲁迅那么有影响。梁也认为不问政事不等于不问国事,抗战前也办过一些报刊宣传民主思想。

            在抗日战争时期梁及其一家可谓颠沛流离。在四川工作于国立编译馆,负责编写中小学教材,也算为国尽力了。梁在文人中交游甚广,1938年获选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也不意外,何况当时梁身在北平,如果不去后方就只能在北平侍奉伪政权。参加所谓“华北慰劳视察团”即是由国民参政会指派,在当时的条件下恐怕不是一件快活的事情。BTW,梁在国立编译馆工作,并未受领薪水。

            在后方梁只身一人,妻子与三个孩子留在北平,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与闻一多一家八个孩子的窘境相比,算是很宽裕了。后期家小赶来后方,生活即显窘迫。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知识分子的苦中作乐,本是件可怜的事情,怎么会被认为是可耻呢?

            梁是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我们不能苛求当时的每个知识分子都是闻一多、朱自清。我们不能苛求当时的每个知识分子都要“不食救济粮”。至少梁与当时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尽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

            也许,宽容些比较好。

            • 家园 送花!也送花给子衿。

              感谢你们还本来面目于梁先生。

              梁先生是可敬的。我收回我前面的话。

              • 家园 【京剧起唱】老-------酒--------啊......

                这我可得说你两句了:你咋立场“这么不坚定”呢?以前在某论坛上看拥鲁反鲁两派绵延数月的论战,其中不少也算是言之有物,原始文献大段大段的摘抄,光专辑就出了四期,到了最后,可是一个“起义投诚”的都没有----要说他们还是政治观点基本一致呢。要是像老兄这样,那得转换多少次立场啊。

                要我说呢,这个本来在龙门就有点勉强。“文无第一”------扯的多了只怕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我那是被点到名了,不出来不行。

                评价人物,至少有四个难题:

                1,细节问题:就是“硬”事实:谁先开的第一枪,事物的因果承接关系,这个也是两条腿走路------多方对比第二手史料和“考古”第一手史料。这个就没那么容易,没见几十年前的事好多仍然是细节不清吗?

                2,价值观(远景):在事实没有大争议的前提下,双方有个立场问题-----这个,民族感情国家立场(或者中立)必然存在。

                3,价值观(近景):双方在2上的立场一致,可具体到那个环境,激进还是缓进,现在开打还是再等一年,那也都是要命的问题,这些分歧足以“血流成河”(论坛里的)。

                4,现实需要:123都一致了,但是现在更需要提倡什么?上面说的拥鲁反鲁,就是这个例子了,双方都反对XXX,但有的认为鲁迅的匕首投枪正是需要大力鼓吹的(当然是对XXX),另一方则不这么看。

                抛开上面这些,还有个“权重”难题: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每一件事(或者主要事迹)都可以被打分,这些事件的大小权重如何排列呢?稍有不同,加权以后的总值就不一样了。

                所以啊,我支持“无知者无畏”的态度,何况,讨论的不是蒋毛这一类,说到底还是几个文人之间的高低嘛。各自表述算了。

                元宝推荐:神仙驴,神仙驴,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也花您一下
            • 家园 送花!这也是我敬重梁先生的原因!
            • 家园 同意老兄的发言

              这里诸位的发言大概多还是有立场的因素

              梁在抗战期间的作为, 应该说还是有立场有担当的. 何况,他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不但和他的立场有关, 恐怕还和他的位置有关,据说有段时间他是挺不得志的,恐怕很多时候也是报国无门吧?到前线视察所见的现象,如果为鲁等人所见,或许也要投枪了,但在梁看来,也许这种投枪未必能起到正面效果, 正如很多人也认为对目前国内的一些现象,不应有过于激烈的负面批评(因为这样会被认为是来自敌对阵营而引起反感),而应该多提建设性的意见一样. 立场不一,自然采取的行动也不一样.

              再说即便是左派,不是也提倡“革命乐观主义”,梁其实当时生活也比较困苦,雅舍精食什么的,不过也是苦中作乐,只不过比起左派文人的“革命乐观主义”,多了些小资情调而已,和革命文艺,说起来也应该只是“审美情趣”的区分而已.

              若说前方将士在奋勇作战,后方就不能有适当的娱乐,朱毛诸公与史沫特莱等相拥而舞又作何解释?  更不提抗战将士在前方作战, 要保护就是民众的生活,这个生活包括农民们的日出而作,日出而息,也应该包含知识分子偶尔小资一下的条件,只要能Appreciate将士们这种付出,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给与支持和呼吁,就不失为有良心的知识分子.

              至于对闻一多的那篇文章,那么写,恐怕多半还是因为不赞成闻的选择吧,既然不赞成,不认同,那么很可能也就不理解。何况又是在那种政治情况下, 不这么写还能怎么写,难道一定要梁来高声歌颂闻的舍生取义么? 看看留下大陆的那些文人是怎么写胡适和梁的呢?其中不乏曾经的朋友和知己吧? 即便考虑到双方政治压力强度有所不同的事实,两相对比,也就知道这么要求梁未免过于苛求了。

              • 家园 送朵花给你!

                我在西西河潜水很久了,实话实说,子矜的帖子里面这是唯一一篇我同意的,所以,不得不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