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松静桩五趾抓地的体会 -- bigyazi

共:💬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关于松静桩五趾抓地的体会

    潜水太久,出来冒个泡,争取早日出去。

    关于松静桩中新加的五趾抓地的动作,看大家讨论的很热烈,我也来说点自己的体会。我体会了五趾抓地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它解答了我一个一直没弄明白的问题——怎么才是身体的“中正”。这个问题在站桩的时候特别明显,但是,请注意,我说的“中正”是自然放松情况下的,不是用力(哪怕只是用一点力,或者偷偷用点力)做出来的。

    其实就算看上去很“正”了,如果是有意无意用力摆姿势的话,你的身体也会告诉你的:肩膀不放松的肩膀会酸,膝盖没放松的膝盖会痛。内家拳练的不是肌肉,所以如果站桩练

    到了肌肉上,那想必是错了。

    我平时站桩是从上往下调整的,从头到颈到肩到腰一路放松下来。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果上半身都松下来了,那么力量会集中到膝盖。这个时候会感觉

    膝盖是被大腿外侧的两条肌肉“钳”住的。再用意识把“钳子”松开的话,人会前倾,身体的重量会压在前半脚掌,而脚后跟其实是虚着的。但是,这样前倾的形态是否就是“中

    正”呢?关于这个问题问题似乎有不同的说法。站杨式的无极桩的话,似乎身体确实有些前倾的(我没真正接触过杨太的老师,只是自己的体验而已)。台湾一位练杨太的老师(网名"纵横太极“)在他的书里提到,站桩时身体的重量压在涌泉穴上,积累日久后涌泉穴会生出特别的反应。如果按前面说的方法站的话,下桩之后涌泉确实是会发麻的。但是,也有其他人认为(也是杨太),涌泉是应该涵空的。这就和灵云山老师说的很接近了。似乎记得以前看过龙魂在别的坛子上的帖子,说的是如果要出功夫是站脚跟,内养的话站涌泉,不知记错了没有。

    东拉西扯了一些,言归正传。我个人目前的体会是:五趾抓地之后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在身体绝大部分放松的情况下站出”中正“的形态。说白了,抓地其实是把脚掌这块基座给调平稳了,所谓的外侧和脚跟着地则是脚板放正后的自然效果。有了这条标准,该用多大的劲抓地我想就比较清楚了——抓到脚掌放平。前面河里有同志提到脚掌应该像湿面团一样粘在地上,我想,这也是只有在脚掌平稳的情况才能做出的。

    我体会的具体的程序就是:头——颈——肩——腰——膝,依次放松。这时,身体前倾,站涌泉。然后,脚趾抓地,身体会有一个回复的过程,当脚掌平稳(标准:没有局部过分受力;脚外侧、脚趾、脚后跟有踏实地接触地面的感觉)后保持形态,尽量放松。个人认为,所有刻意的、过犹不及的动作都是错误的。比如,翻脚踝或过分用力地抓地。

    河里可能有同志要问,那么抓地是不是算用力了呢?我的猜测:也是也不是。是,因为确实是主动用力去抓地的;不是,是因为形态完成后的放松为全身进一步的放松创造了条件。而脚掌,似乎也是能放松的,这可能涉及到筋骨锻炼的问题,但是我体会不深,不敢妄言。

    另外要请问灵云山老师的是:抓地是着重用大脚趾呢还是中趾。虽然其实脚趾动了一个其余的都会动,但是感觉扣大脚趾和扣其余四趾(感觉最明显的是中趾)还是不太一样的。

    因为是初学,所谈只是个人体会,不知对否,请各位前辈多多指教!在此谢过了!

    关键词(Tags): #松静桩#五趾抓地
    • 家园 类似这样的指导性帖子是否应该能整理一下,放在一起?

      灵山云兄弟的回答解答了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

    • 家园 请问你站了多长时间?有什么感觉?

      兄弟的文章里,自己的感觉谈得比较少。

      请问你现在肩膀松开了没有?手头是否有了沉重感?

      命门后贴、尾闾前卷两个要领是否做到位了?呼吸是否顺畅?

      五趾抓地是在内形基本定位的基础上,引动内劲的窍门,如果这些基本内容还没有感觉的话,建议——并且是强烈建议,不要尝试五趾抓地,错误的动作不但不会锻炼内部,而且会造成精力的分散,干扰功力的自然生长。

      另外特别提一句,兄说上身松下来,重量会压在膝盖上,证明下盘三节还需要调整。具体内容,容我专门写个帖子,细细道来。

    • 家园 参考,花之
    • 家园 能否麻烦斑竹把这贴转到武术版,贴里的体会是要请老师指正的,谢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