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西行帕米尔 -- georgenine

共:💬7 🌺8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西行帕米尔

    外链出处

    ○本刊记者 柳 刚

      帕米尔高原,位于祖国西陲边疆,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结,祁连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玛拉雅山等世界上最高峻的山脉都把根扎在此地;这里,又是片孤寂但充满诱惑的高地,丝绸古道穿行而过,风中飘荡着塔吉克族悠扬的鹰笛声;这里,还是高寒缺氧的风雪高原,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官兵常年驻守在大山之间的褶皱中,用青春捍卫着祖国的边防线。

      至今我仍忘不了,那次我怀着"朝圣"的心情走向了帕米尔,那条路漫长而艰辛……

    中阿边界最前沿---克克吐鲁克边防连,海拔4900多米,与战士一起雪夜潜伏

      从兰州出发,大约辗转了一个星期,我才到达了塔什库尔干。山风萧瑟,群山逶迤。从县城西行,翻过明铁盖达坂,我们进入了一个冰雪覆盖的白色世界。"古道倚长剑,边关扫西风"。路边明铁盖边防连墙上用红油漆写的这副对联,在白雪的映衬下异常醒目。

      连队营院只剩下指导员和三四个留守的兵,其他人都到边界线---海拔5100多米的南瓦根基达坂上去了。在连队喝了点水,我们接着赶往南瓦根基达坂。临走时,指导员再三告诫我们,晚上一定要撤回来,那里海拔太高,有危险。

      雪更厚,路更难走。穿越一个无名冰湖,翻过三个长坡,一座破烂不堪的蒙古包出现在视野之中。由于事先接到通知,战士们在风雪中列队迎接我们,脸吹得红彤彤的。今天,战士们刚好在这里坚守了一个月,他们身上穿的衣服油光发亮,脸都跟小花猫似的,样子十分好笑。后来,我才知道造成他们"滑稽"形象的原因:山上用水只能依靠化雪,根本没有多余的水洗衣服、洗脸,再加上高原紫外线太强烈,脸上的垢污还可以挡挡,减少晒伤。

      走进蒙古包,光线很暗,里面很拥挤,中间摆着炉子,四周都是床铺,墙壁上到处塞着报纸和破布,以抵挡寒风从缝隙和窟窿中入侵。

      晚饭,连队照旧是炸油饼。3天前,高压锅坏了,除了把面弄成薄薄一小块炸熟了能吃,其他东西都煮不熟。没办法,战士只好连续3天吃炸油饼。蜡烛发出的光时明时暗,十几个人围着炉子坐成一圈,金黄色的小饼在油锅里翻滚,雪花从蒙古包顶部飘落下来,落在锅中溅起油花。连长用筷子夹起炸熟的第一块油饼,递给我说:"来,尝尝我们特色佳肴---'南瓦根基'油饼。"刚吃,味道不错,可再吃几口,我就感觉很腻,有些面还是浆糊状。旁边一个小战士偷偷告诉我,他们早就吃腻了,但还要坚持填饱肚子,在这种高海拔的地方,饿着很可能诱发高原昏厥。这话效果很明显,原本打算不吃的我一气吃了8个。也许因为我们的到来,战士们情绪很高,一边吃着一边唱着。问到他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得到的答案出人意料的一致: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平安!可,就是这种简单的愿望,在这种地方也好比水中捞月,根本无法实现。我们只能象征性地安慰几句。

      无论他们怎么劝说,我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今夜一定要留下来和战士们呆在一起。我扛着枪背着睡袋,和战士一起潜伏去了。

      潜伏地点选在离边界铁丝网不到50米远的一块巨石旁,那里视野开阔,又利于隐蔽。不远处,界碑上刻的红色"中国"两字清晰可见。满天星斗下,趴在雪地里,四周静静的,没有一点声音。刚开始,我还觉得很好玩,用红外线夜视仪四处张望,可没多久,乐趣消失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也潮水般涌来,头疼、胸闷,心跳得像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一样快。此时,我想起"老高原"提醒的"真正的考验在晚上"这句话。为了对付缺氧,我不得不像狗一样,伸着舌头,张着嘴大口出气。我咬牙坚持,一旁的排长觉察出来,他想尽办法分散我的注意力,讲笑话,说他的爱情故事等,但这丝毫缓解不了我的痛苦。

      时间,在煎熬中一分钟一分钟过去,我感到自己状况越来越差。凌晨2点,下起了大雪,气温急剧下降,随身带的温度计显示,摄氏零下29度。睡袋里的双腿冰凉,雪花打在脸上犹如针扎,我不得不把大衣盖在头上,可时间一长,又喘不过气来。在缺氧和寒冷的双重夹击下,4点半,我撤出了阵地,被战士搀扶回蒙古包。(有关雪夜潜伏,我专门写了一篇报道。)

      天蒙蒙亮,我就起来了。喘着粗气来到潜伏点,看着雪地里昨夜一起潜伏的战友,我吓了一跳:他们在岩石后缩成一团,一个个睡袋上结满了冰凌子。上午11点,车来了,我与战友们一一告别。握着他们那一双双粗糙如树根的手,我不禁想起一位将军来这视察后写的一首诗:

      雪涌边关路,巡逻马不前;紧握战士手,十指如树根;

      面透青还紫,唇裂留血痕;解囊倾其有,留与官与兵;

      归途几回首,一路默无言;试问名利客,几人能戍边。

    中阿4号界碑---托克满苏边防连,海拔5200米,满天飞雪满天愁……

      一夜未眠,上车我就睡着了。醒来时,已经到了托克满苏边防连。中午在连队吃完饭,我们驱车赶到前方托克满苏达坂。车只能开到山下,从山下到达坂上的中阿4号界碑,还要走3公里雪路。短短一段路,海拔从4600米一下上升到5200米。前些天,连队维修边境设施,不少战士背钢丝累得吐血。指着蜿蜒在山上的路,那里的负责人风趣地说,上过一回后,毛驴子都不愿往上走!在一个干事陪同下,我决心继续往上爬。

      踩在厚厚的积雪上,脚步越走越沉重,我几次想半途而返,但回头看到自己在雪地里留下的长长足迹,又不忍放弃。停留喘息之间,好胜心击溃了软弱,支撑着自己往前走。终于,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我的视线中出现了几个黑点。看了看表,整整走了2个小时40分钟。

      山上的7个战士,已坚守了一个多月。帐篷里很潮湿,尽管垫着羊皮褥子,但被子还是潮的。我的到来着实给他们一个惊喜,因为没有外人来看过他们,每次工作组就是打电话问问而已。他们又是端水,又是递药,但我此时累得只能喘气,根本顾不上体会这份热情。

      中阿4号界碑在离帐篷不到100米远的地方。亲手抚摸冰凉的界碑时,我心里忍不住有点激动。界碑我方这一面刻满了边防战士的名字,每年老兵退伍前,就会到这里刻上自己名字,与界碑合影。而界碑阿方那一面,至今一片空白。这种反差也直接体现出两个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力弱,则有边无防,国力强,边防固若金汤。我无意中还发现,在我方界碑的下面,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刻了这样一句话:"满天飞雪满天愁,为什么,我不愁。"望着这行字,眼前浮现出风雪中一双被冻得红肿的手在水泥碑上吃力地刻着的情景……也许,每个人都希望被记住,希望证明自己,边防战士也一样。

    慕士塔格峰下---卡拉苏边防连,海拔4300多米,高连长的情诗……

      高连长有一张在高原上很少见的白皙脸庞。他是陕西汉中人,说话很利索,性情豪放。我去的那晚,他特意让连队杀了一只羊。酒中闲聊,我对他有了更多了解。从当兵起,他就在帕米尔边防上,到现在已经11年了。以前上军校时,他身体素质特好,5公里在全队可以拿前三名。可现在,由于长期呆在高原,今年刚30岁的他患上严重心肌炎。他的妻子是老师,在老家汉中市教高中,小孩刚满2岁,可做爸爸的他只见过一次。他原打算年底回去探家,可谁知部队突然停止休假,计划落空了。

      吃完饭,夜已深了。忙碌一天的我竟毫无睡意。不知过了多久,高连长突然推门而入,这让我感到十分意外。

      他不太自然地坐在对面,好像有事要说。借着晃动的烛光,我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橘红色的日记本。憋了一阵,他很羞涩地说:"我写了一首诗,是专门为我老婆写的,想请你看看行不行?"虽然我不懂诗,但这时也不能推辞,接过那个橘红色的日记本,仔细地读了起来:

      浩瀚的星河,满天的星斗,数不清哪一颗,在跟我一起走;

      美丽的花园,盛开着鲜花,却不知哪一朵,最容易害羞;

      你的到来,在我没有发觉的时候,

      披霜带露,迎着风风雨雨,

      给我刚强的勇气,和你许多的温柔,

      谢谢你,和我一起吃苦!

      读完,我连说了三声:"好!好!好!"。不为别的,就为这最后一句"谢谢你,和我一起吃苦!"这是一个边防军人从心窝"飞"出的肺腑之言,这是一位军嫂用多年辛苦和泪水诠释出来的质朴诗句。

      高连长在得到"专家"肯定之后,异常高兴。他一边拿出爱妻和儿子的照片给我看,一边说着自己的家事。他说,妻子和他结婚后没过一天舒服日子,她从没有怨言,一个人带小孩、照顾婆婆,从早忙到黑,现在自己也成了病号,还要牵挂远方的他。说着说着,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普通战士心情不好可以闹情绪,而他不行。作为一连之长,他平时必须板着面孔保持"铁人"形象,而现在难得有一个释放情感的机会,哭吧,男子汉!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极力不去打断他的话,让他痛痛快快倾述心声。

      此后,他又说了很多很多,许多内容我也不记得了,但最后的两句话至今记忆犹新。他悄悄地说:"按理在高原呆这么多年,应该习惯了,可现在,我特别想家。"我问为啥?沉默了许久,他嘴里蹦出来一句话:"我想,之所以想家,是因为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   

      对内地人来说,边防线就好像是长城,巍巍而立,谁也不能改变。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边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是实力的对抗。在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我整整呆了一个月。那是一个让人讨厌的地方,缺氧,寒冷,强紫外线照射,无边的寂寞和孤独。原以为下山时,自己会欢天喜地,可真的走了,多少有点留念。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丢在那里,以至于回到城市许久,我还会不由想起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一切。去了趟帕米尔,我深深体会到:和平,这两个字看上去很容易,但又是最难写,因为它必须用边防军人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去书写。现在,每当看到"和平",眼前就会浮现出边防军人那被紫外线灼伤的脸,那指甲深陷苦如树根的手,以及干裂乌黑的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