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酒兄曾在帖子里说过‘腰’是不能练的 。。。我找到一些帖子 -- 功不唐捐

共:💬18 🌺13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酒兄曾在帖子里说过‘腰’是不能练的 。。。我找到一些帖子

    修行随笔 化解人生矛盾的功夫

    1.

    有些文字是顺着键盘飞出去的,回头看来,免不了有些偏颇的。

    我写的东西,并不意味着我一样一样便能做好。

    在此,我也只想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贡献出来,让大家琢磨琢磨而已。

    人写东西的时候,大约少不了一点顽童心理的,像桃谷六仙似的,有话不说的话,心里多少有些憋闷的。

    当然,话既然说出来了,言者无意,闻者有心;也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

    从小,我就对飞檐走壁一类的功夫充满了好奇之心。

    十岁之前,我和身具太极功夫的外祖父朝夕相处,我虽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可耳濡目染的结果呢,心里面还是种下了几粒求道的种子。

    这几年,人好像老成一点了,妄念不多了,也想轻松点过日子了;人也多少明白一点事情了,所以,有机会了,也就将一些心里话顺便说了出来。

    我本人心地还算善良,对人也算恭敬;只是,打人的功夫,我没有,挨人打的功夫,我也没有。

    我有的只是一种化解人生矛盾的功夫,你想学的话,我会慢慢说出来的。

    3.

    大约是94年底吧,我身穿着海青服,带着弟子章杰在大树地下打坐,顺便给一些人看看命相什么的,借此体验一下古已有之的特殊生活。

    那时候,人没有觉悟,走的路也有问题。

    这几年,找对路子了,心里面安稳了,人也清净了许多;人一清净呢,心里面就会往外冒东西的。

    4.

    松腰松到如同肚皮一样松软的程度,有这种功夫的前辈是有的,其人师承的是朱怀元先生一系的东西。

    说到朱先生,我也但闻其名而已,只知道他寿龄很高,想必是修为很好的了。

    朱先生有一路通臂太极创了出来,不知何许人将其继承了下来。

    朱先生师承的是汪永泉先生,其功夫突飞猛进的分水岭就是在他明白松腰诀窍的时候;而在这之前,他一个劲法打二年,八个劲法下来就是十六年,用功可算勤勉的了。

    有幸见识过汪先生功夫的人,觉得汪先生的功夫是神秘莫测的;据说汪先生坐在座位上,来人与其接手的话,不知怎地,人就腾空飞出去了。

    像汪先生这样的功夫,现在不多见了,搭手即跌的功夫,我倒是见过的。

    朱先生最后自立门户了。

    说到朱先生,知道的人不多,说到石明先生,好多人就知道了;朱先生是石先生的老师。

    石先生后来也自立门户了。

    5.

    弟子要继承老师的东西,到了一定时候,还得发展老师的东西。可是,这两样都是不容易弄好的。

    弟子对老师有了恭敬心,真诚心,从老师那里,弟子才能学到真东西。

    弟子依教奉行,遵守老师的教导了,好好练功了,便是对老师恩德的一种报答。

    德是修来的,人得从各方面修德的。

    6.

    老派一点的老师往往有一些脾气,像李经梧先生,脾气就很大,可他的功夫确实好。

    老先生传松腰法的时候,是单独传授弟子的。后来,弟子无意之间将所学内容透露出去了,老先生当着弟子的面,将眼镜往桌子上一摔,火了。

    一段师生缘便就此结束了。

    这个松腰法,我也会的,样子像是批斗时,地富反坏右站在台上挨批时的那种姿势。

    当然,外形并不太紧要,而心法才是最主要的。

    修炼这一类功法的时候,人心里面哪还敢有丝毫的怠慢心啊?

    7.

    我们这一代人远离传统了,也少了恭敬心的教化了,所以,老师找个好弟子很难;由于同样的原因,弟子想找一个好老师也很难。

    前辈老师说,脚真松开了,就能飞檐走壁了。

    这儿说的虽然是脚,其实,说脚也就说到全身了。

    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一个地方真通了,那一定是人体这一整体发生变化了。

    8.

    松腰好了,那个地方便能忽闪忽闪地动了。

    松腰看似简单,实际不然,全身有一处不通的话,你松腰也是松不到家的。

    腰部这个地方是人的命门,生命之门啊,也就是形体生命的根本了。

    松腰的本质是人体内外上下的气机彻底活跃起来了,和谐起来了;这样的话,松腰当然便与人体之健康、生命力之旺盛有着重大关联了。

    站在整体论角度上看,松腰也的确是不简单的,松腰关乎到生命体的健康层次啊;不然的话,腰这个地方为何叫命门呢?

    9.

    上世纪91年秋的一天,在德胜门楼下的马路台阶上,我坐在82岁高龄吴派太极门郝菊庄先生旁边,老先生隔着我的衣服摸我的尾闾,嘱咐我一定要重视尾闾这个地方。

    遥想当年,一切还是清清楚楚的,可老先生已拂袖而去了。

    如今,我也真明白了,尾闾的确是至关重要的。

    彻底的松腰,是不容易的;然而,低层次的松腰还是有办法校验的:

    两手举过头顶,仿佛直插云霄似的,而后两手沿着天边划一道彩虹;脊背像刺猬一般卷曲着,节节放松下来,两手触地,再将两手按在大地上。

    注意,校验的时候,两腿并拢,两腿绷直。

    如果你的全手掌能轻轻松松按在大地上了,你的腰算是松了一些了;如果不能的话,你赶快找你的太极拳老师去。

    你做不到上面的低层次松腰,腰部还是僵化的,你揉手时用的也多半是笨力气了。

    老师可以给弟子如下法松腰:

    弟子如上法弯腰已毕,一身舒适了,而后,老师便以蕴含着外气的空心掌,自上而下,反复拍击弟子的脊背。

    拍击的时候,腰部可以用大一点的松沉劲拍打,腰部以上,就不能用大劲拍打,只能用小小的劲了。

    老师的意念可以深入身体里面去,仿佛深入进了宽阔的草原,深入进了深邃的湖泊。

    10.

    松肩的窍门是:肩膀之上一边一盏灯,头顶一盏灯。

    体会三灯互照的意趣,若有意若无意的,灯灯相映,环环相套,头光与背光融为一片。

    各门派都会传下一些窍门下来的,只是,少有人说罢了。

    我的话当然是对修炼太极拳的人说的,搞杂技的人,他出的东西和修炼武功的人相比,还是不一样的。

    一些柔韧性好的女子,也很容易做出这些姿势来,可如果她没有一定内功相辅的话,她那种东西也是不成的。

    只有内功好了,再有了一定外在表现了,功夫才算小有成绩了。

    其实,我也不算哪一派的人,我也只是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已;像王小波似的,在生活中,我属于沉默着的一位,而在功态中,我才有可能深入生命之海。

    补充日期: 2005-08-03 18:20:36

    修行随笔 松腰再说

    1.

    前一阵子,我很少说形体,原因在于好多人都在说形体,关注形体;而关注神意气的人是不太多的,因此,我就多说了些神意气方面的东西。

    其实,身和心是分不了家的,至少,在我们这个修炼阶段上是如此的。

    色身是重要的,即便是借假修真的话,色身之假也蕴含着独特的意味的。

    2.

    松腰的诀窍在于松尾闾。

    尾闾真松了,尾闾便能微微转动了,就像鹿尾巴似的,或是像乌龟尾巴似的。

    松尾闾之难,比起松腰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开后胯的难度比开前胯的难度更大,因为松开骶骨是极为艰难的。

    前胯开了,打坐就可以双盘了;

    后胯开了,腰就差不多松开了。

    3.

    腰松到家的标准是炼精化气能自动自如进行,到了这时候,练功者的身体便深入无漏之境了。

    松腰到了极值了,腰部能够像肚皮一样松软如意地动弹了。

    问题在于,我们自以为是的松腰还不能说是真松腰了,包括一些大师级别的人物也是如此的。

    真正松腰了,他的身心状态一定会非常好。

    反之,一个太极拳修炼家,不管他的功夫有多高,倘若他的身体过早出现了病态现象,人也过早地离世了的话,那这必定是与松腰不到家有关的了。

    4.

    松腰是无止境的,那些功夫好的人,他的腰会比一般人松得好,可是,他滥用身体能量之后所造成的后果,也必然是其命门气机虚衰。

    假如说命门处有50个能量通道的话,真正松腰的人,命门处的50个能量通道全都打开了;这时,人体能量真相便自动呈现出来了。

    唯有如此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功夫大师。

    不练功的人,他需要5个能量通道就能维持全身气机平衡了。

    一般练功者,命门处有10个能量通道,就可以维持其身心平衡了。

    着重技击的太极功夫者,他命门处开了30个能量通道也未必能满足他贪得无厌、欲竭其精的耗功之需要啊。

    5.

    松膝盖的难度也很大。

    膝盖真松开了,人站直了,向下单独跪膝盖的话,膝盖可以跪到足面上了。

    松膝盖有一方便之法:

    距离大树一尺多远站好了,而后,你将脊背贴靠在大树上,人慢慢下蹲,待到膝盖弯成直角了,便稳住身体姿势不动了;两手开始结弥陀印,或是合掌而立,站桩好了。

    6.

    脚真松开了,湿淋淋的脚走在地面上,地面上的脚印是混沌的,就像大烧饼似的,不会有鱼形的脚印出现,这就像是鸭子的脚了。

    手要松开也是很难的,手部24节都要松开;手真松开了,整只手就像绵软的绸缎了。

    以上所说,是站在形体角度说话的。

    实际上,形体的松本质上是在神意气层面上进行着的,形体之松只是表现于外的一种现象而已。

    7.

    有人说世上真有隐现自在的人,这样的人可以来去自由的,你相信吗?

    有人说,活了几百岁的人也有,这人在阳光下,身体的影子显现不出来,唯见其头顶上的破草帽云云。

    这么一说,就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了。

    功夫到家了,彻悟大道了,人就不言语了。

    如今,我依然言语着,因为我还在探寻着,还在努力着。

    我想,明天会更好一点的吧。

    仲浩群 2002.5.4

    补充日期: 2005-08-03 18:28:03

    修行随笔 松腰略说

    1.

    我说的松腰法是隐居于怀柔乡下的前辈传出来的法子,另有几种松腰法需口传心授才行。

    当然,这个法子不是你说做就能做得出的。

    其实,你这时做不到也没有什么的,我说的只是一种检验法,你至少知道向那个目标迈进就行了。

    还有,这个法子就像站桩一样的,也不是让你一下子就蹲下去的,你大半个钟头能下去的话,也是很好的了。

    这个法子是非常珍贵的,得来不易;它也确实是太极门里面的东西,只是,少有人知道罢了。

    蹲的时候,胸的两扇门向后敞开;背气圆散,全身透空,深入忘我境界。

    2.

    李经梧先生是我莱州老乡,老先生在晚年也传出来一种松腰法;这个法子是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出来的,老先生知道后大发大脾气了。

    这个法子非常妙,然而,它又是一个让人伤心的法子。

    另外,百会、会阴连线云云只是让人意会而已,执着在形上就滞了。

    背后有一根旗杆,向下一插,三关竖立了。

    头光释,背光生。

    顶头悬云云,其实是那个环儿领起来的,可不是一根线的问题啊。

    三圈一摞,中线一贯穿,诸法便齐备了。

    仲浩群 2002.5.3

    修行随笔 松腰的问题

    1.

    安光先生所说提肛、命门后撑诸多问题,其实就是松腰、松命门的问题。

    松腰了,那些外形上的东西,也就都该放下了。

    松腰是无止境的,松腰到了极值了,腰部能像肚皮一样松软地动弹了。

    怀元先生打拳十六年,不得其门而入,老师一说这个窍要,他就茅塞顿开了。

    2.

    松腰与否可以检验一下:

    不穿鞋,两脚并拢,脚尖抵住门板,鼻尖贴平滑的门板下划,人体下蹲;

    两手不扶任何东西,脚尖也不上翘,你能蹲下来,再原样站起来就算松腰到位了。

    当然,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修炼松腰的功法。

    平时练松腰的时候,可以降低一点要求:

    两脚分开,不贴门板站;功夫深了,你再慢慢缩小那个距离就行了。

    真诚拜佛了,其附带的好处便是松腰。

    松腰还有一些秘传的方法,老师能教你松腰之法了,这个老师就是行家了。

    3.

    松腰了,练精化气可以自动进行,不漏了;

    揉手也可以左右逢源了。

    一些大师过早去世,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松腰没到家;他的功夫越大,他的功夫越会伤害到他的健康了。

    松腰不好,上实下虚;气滞于上,命门亏虚。

    发劲越多,隐患越大。

    一些大师多发心脑血管疾患,以及由于命门亏虚所致疾患,像糖尿病一类的疾患,其病根多在此也。

    4.

    气贴背应是“背贴气”,这是老前辈谆谆告诫的秘诀;

    奥妙在此,须深刻体悟之,方得其真滋真味也。

    打拳不要在形体上执着,要真正忘形才好。

    一切皆是意;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

    几个圈要弄明白,还有,一切皆是点的运行。

    要体会形体懒洋洋的劲势,形体懒洋洋了,才会有真意趣。

    5.

    行拳走架要自动自如;在神凝心静的大背景下,全身松散通空了,人也就深入禅悦之境了。

    仲浩群 2002.5.4

    补充日期: 2005-08-16 22:13:37

    欲练太极先“松腰”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太极之道,大道自然,自然为一太极。”

    太极拳在我国历代人民的长期实践中不断地演进和发展,成为具有宝贵医疗价值,轻松柔和的运动项目。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学习。

    但许多人在学习时往往把太极拳当作一项柔软体操运动来练习,在练习太极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就会产生“太极拳不过如此”的疑问。如果想探寻太极的真谛,真正优化自己的生命活动,那就先关注一下你的腰吧! ——编 者

    为什么松腰对太极拳习练者非常重要呢(对于从事各种体育锻炼的人也同样重要)?

    在太极拳经典文献中,有关松腰的论述有许多,如“腰为驱使”、“源功腰脊转股肱”、“刻意留心在腰间”“决窍以两腰之中,两肾之间命门,为上下体之关键枢纽”等。

    在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先生口述《太极拳术十要》中,松腰是作为很重要的一个要点来阐述的:“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有不得力,必由腰腿求之也。”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想练好太极拳,必须对松腰高度重视。

    腰部通过训练,能松动如弹簧、灵活如柳条、通畅如江河,如是则肾的功能就会增强,人的精力就会旺盛,腰主宰一身活动之职能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太极运动真正实现“气遍周身不稍滞。”

    腰怎么样才会松

    如何松腰,许多练太极的人并不清楚。这主要是历代武术把松腰的方法视为不传之秘,师傅要用松腰的方法(如蹲墙)自我锻炼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人支走,自己练。

    练太极拳讲究“心为令、意为帅、气为旗、腰为露”,所以,松腰时一定要用心发指令,在意念的带领下,引领着内外气往腰部那儿冲,去帮助松腰。

    通俗的讲,松腰就是松扎腰带的地方。怎样才算腰松开了?“坐着时腰椎往前塌,把肚子腆出来,但不能把胸脯一起挺出去,脚要含,这就是坐着的松腰。一般人坐着时腰往后弓,成了一个大罗锅,一个弧形,这样的状态肯定不是松腰。普通人站着的姿势胸往后去,腰往前塌。我们坐着时符合一般人站立时脊椎的状态,就算松腰了。当然头顶要放松、要中正。如果我们站立时按普通人坐着的姿势就是松腰了。”

    腰怎么样才会松?

    一是通过蹲墙松腰。蹲墙过去是千金不卖,会的在家里练,不许出去练,任何人都看不到。越简单越不会,因为谁也想不到松腰的方法竟然这样简单。二是通过站桩松腰。这是站桩时强化姿势、呼吸、意念等方面的松腰锻炼。三是通过转腰涮胯松腰。这个方法除有很好的松腰效果外,还能垂尾闾、运动尾闾、封闭会阴、扩大丹田的领域。四是通过直腿坐松腰。这是种坐在床上松腰的方法。

    四种太极松腰法

    一、面壁蹲墙松腰法

    面壁蹲墙松腰法是太极拳松透形体关键一环,也是太极拳练灵劲上身的保庙功夫,是一项全身性的均匀运动,也是保持良好身心状态的便捷之法。经常进行本法训练,能有效调整周身气机,对治疗全身疾病有神奇效果;能排除身体上的一些不良反应,纠治因锻炼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对太极拳整体水平的上升有帮助作用。

    面壁蹲墙法看起来很简单,其整个运动过程,却包含了无极(站立或蹲下的动作)化太极(下蹲上起的过程)的过程。

    基本动作

    面壁而立,两脚并拢,周身中正,全身放松,会阴上提,脚尖顶墙根,两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彻底蹲下后再缓缓上起。如此反复多次。下蹲时,可先想用意念想一下丹田或注意一下脚底涌泉穴,同时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节放松下落;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或先想一下蓝天,然后再将脊柱逐节抻起、拉直。

    进步阶梯

    将面壁蹲墙法作为独立的增长功力的方法来锻炼,根据功夫层次由易到难的原则,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的进步阶梯。

    第一、初始阶段。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离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姿势蹲。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可以按照要求去做了——两脚并拢,脚尖抵墙地完成蹲墙上下蹲起动作,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

    理论上讲,此时应注意神做主宰,即意念动,形体就动。开始做不到用神主宰身体,那就用腰做主宰。腰主宰形体得通过气,这就需要把气和腰结合起来,也就是要气沉丹田,气沉丹田后再和腰脊结合起来。“腰脊是第一主宰,丹田是第一宾辅”就是这个意思。此阶段的腰放松,还是从形上走的,还需要用力,一用力就有气和形的变化,等形已经松了,气通了,我们就可改成“用意不用力”的方式进行锻炼了。

    第二、提高阶段。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标准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此方式可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上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平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注意不要手碰墙壁。

    背手蹲墙:1.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2.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顶球蹲墙:等腰松得比较好的了,可头顶气球上下蹲起——这是强化太极拳虚灵顶劲要求的练法,杨澄甫说:“项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时,并不是把精神都注意到头上,如过多注意头顶的气球,气球就会不稳,此时,要在上起之前,先想一下天空;下蹲之前,先想一下脚下,这样顶球蹲起可能会更稳一些。

    定势蹲墙: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桩来练。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则效果会更好,当然,这是难度最大的练法。

    第三、化境阶段。从形的动过渡到意念的动之后,就要注意按照太极拳的“意在先,气催姿势”的要求,只管意念不管形,也不管气,这样,意一动则形就动(这个形是被气催着动的)。此时灵动之劲就会上身了,这时连续蹲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而且很轻松,甚至会出现一种无为而不为的状况(自己的身形虽然在上下蹲起,却又好像没有上下蹲起)。这一阶段所出,现在的身心变化,离太极拳“阶及神明”之境界已经不远了。

    时间阶梯

    在面壁蹲墙法的锻炼过程中,由于进步阶梯的不同,其上下蹲起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一)均匀速度。此阶段,上下蹲起的速度是和身体素质相对应的,一般的要求是以不喘气、不劳累为准则,速度不快也不慢。

    (二)快慢有序。等身体素质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按照先快后慢的顺序进行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

    1.快速蹲起:首先可进行一定时间的快速蹲起。当然,一定要按照要领蹲起。此时,微微有些喘气也没有关系,全身出汗也没有关系。

    2.慢速蹲起:等连续快速蹲起1小时也不出汗了,就可进入慢速蹲起阶段。这一阶段速度越慢越好,慢到上下蹲起一次好几分钟,甚至能十几分钟一次,这其实是一种修心的锻炼,此时力争逐渐做到不烦不燥、内心平和。

    (三)随意潇洒。经过了以上各种速度的锻炼之后,就可以按照随意潇洒的要求,怎么惬意、怎么舒服就怎么蹲起。

    练习要求

    练习面壁蹲墙法,要把握在下上蹲起的过程中保持“意先、气匀、形中正”的原则;在蹲下时要把握“紧、近、静、尽”的要点。

    “意先、气匀、形中正”就是按照太极拳锻炼的要求,形体动之前,意念先动。比如,下蹲时先想一下丹田或涌泉穴,然后再下蹲;上起时先想一下百会或蓝天。气匀,就是不要有具体把导气到什么地方和部位的概念,让内气自自然然的发生变化。形中正,就是形体不要左右歪斜,要保持上下一条线。“紧“就是指全身各个部位包括头颅、躯干、四肢以肚脐(神阙穴)为中心紧缩、使命门向后凸。“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蹲者的臀部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地面。二是指身体各部位要最大限度地贴近,使之接近于母腹中胎儿的姿势。“静”,也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蹲的环境要静,不可嘈杂喧哗;另一方面,蹲时头脑必须“静”,不存杂念、妄想,要专一心念。“尽”就是要尽心尽力。一方面精神放松地要求自己做到“静”、“紧”、“近”;另一方面,面壁蹲墙法不是蹲一两次就能蹲出个境界的,练习者必须尽力尽心、持之以恒地蹲起,要做到练无止境。(未完待续)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