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通缩有什么不好 -- 本嘉明

共:💬276 🌺1119 🌵2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内年轻人越来越少,他们是消费主力,这样必然长期通缩。
    • 家园 原话照搬
    • 家园 【原创】不可能

      这么说吧,五年内国内不可能同所,通胀的苗头已现,接下来会愈演愈烈,直到最后整个社会承受不住成本加息到崩盘!

      • 家园 【讨论】这确实是主要担忧的地方

        通缩,跟通胀不太一样的地方,我认为有几点:

        一,通缩发生时,很可能不是全领域全光谱的。具体到中国经济,部分领域的通缩,早已持续了近20年。

        二,通缩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往往不是致命伤,最多算一种“缓癌”。我们看全球经济史,因为通胀而失败的例子不少,比如1949年的蒋介石反动政权。但是通缩就把一个国家憋死?好像没见过。

        三,通缩时期结束时,很可能会随之而来通胀,这是一个对冲效应、钟摆效应。具体到中国这次,几乎不用怀疑,通缩被强行终止之时,必然会有通胀,而且不是普通、较良性的通胀,是高通胀。因为发钞太多了。所以目前反通缩的经济举措,非常不容易拿捏分寸。

        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我之前说过,是一些领域通缩,一些领域通胀,阴阳对抗,此起彼伏不断变动,谁也吃不掉谁。目前看通缩占大头、占上风,但最终结局必然是通胀反攻,最后通胀吞噬所有领域。通胀压倒性的大反攻何时到来,取决于中国是否投入大型热战。一旦有了热战,我们就不必谈了。

        假如始终有定力不热战,中国能否避过大通胀的结局呢?应该说避免大通胀的成功率,不满40%。但是病去如抽丝,从40%起步,尚有可为。

    • 家园 【讨论】这篇讲两个事情

      1,中国在生存力上的韧性。

      2,当今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与基层现实严重脱节。

      一,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60年,深远影响了中华文明1800年,还会影响下去。但是三国时代,人口数与东汉承平时期相比较,十不存一,千里无鸡鸣。就是说,很短的时间里,衰败到这么少的人口,中华文明还是挺过来了,并且有所闪亮。

      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国内大量的短视频、社会报道、自媒体,一片漆黑,大有炸平庐山之势,后30年积累的各种虚假繁荣、纸面富贵,总之30年目睹之假富贵,此起彼伏地塌房,今天你觉得马云高攀不起,明天就能对他爱搭不理------这些都不假,有人要唱衰,你得让人家唱,不要动不动反动势力。但你不要说什么“汾桥经验”了,太小儿科,你就说说“三国经验”呗,总家庭数里面,20%破产怎么了?30%破产怎么了?难道比东汉末年还糟吗?这就是一个“唱响韧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

      今天全球的社科学界,一片乌烟瘴气。比如炸药奖说制度决定经济,你不是放屁吗?上层建筑能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吗?你怎么不颁奖给马克思呢?比如那什么斯海默,说日本侵华是理性决策,你不是放屁吗?特勒老师自杀也是理性决策好不好?

      纯粹都是一批傻逼学阀,挖空心思,语不惊人死不休。

      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局面,这条也适用,大家慢慢看,不要急于下结论。

      附带说一个平行世界的例子,加拿大近几年民怨沸腾,反特鲁多反得厉害,重要原因就是特鲁多放进来太多的印度人(尤其是签证学生,带工作许可)。本地人反得这么厉害,最本质的原因,是印度人在颠覆加拿大传统商业运作体系。印度人能搞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相当多个行业里,最能精打细算杀成本的华人企业,都做不过新冒出来的印度人企业,只能退出市场,那些老白人企业同行虽然霸着蓝海,也得瑟瑟发抖。我们这批人,算是混“加拿大特色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也是大开眼界,一再突破智商的边界。我算过,三个印度留学生一个月的伙食费,是我们一家三口伙食费的8%弱,你敢信吗?

      特鲁多到底是害了加拿大,还是在倒逼加拿大开眼看世界、改革求存?他对于加拿大的功过,要等将来定论,今天不要急于给人家扣帽子。

      总之一句话,不要信首经们,不要信知识分子瞎逼逼。信首经,死得快。像那个任泽平,搁以前锅得厉害,狂吹恒大;到今天丧得厉害,罪己诏。这屁股比锥子都尖,稳不住,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 家园 说不定加拿大能够向死而生

        印度人能搞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相当多个行业里,最能精打细算杀成本的华人企业,都做不过新冒出来的印度人企业,只能退出市场,那些老白人企业同行虽然霸着蓝海,也得瑟瑟发抖。

        说不定印度人能帮助加拿大能够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制造业基地了。

        难怪特朗普想把加拿大变成一个州!😉😉😉

        • 家园 加拿大的机会在Christina Freeland身上

          这个人听说最近离开了小土豆政府,但她的政策会影响加拿大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

          川普的tariff威胁的目的也是类似MAGA,就是制造业回归。相比美国的产业链回归集中在高新产业,低端产业归墨西哥的安排,加拿大这些年的移民更多的亚太科技人才,所以加拿大的未来产业生态在川普计划中是与美国相同的,比美国优势大的地方是加拿大的政治生态比美国稳定,甚至更偏保守,不存在美国庞大的“弱势”群体的政治影响力问题。

          但小土豆虽然是个木偶,加拿大的未来是不应该有他的位置的,这个人早下台加拿大早上正轨。

        • 家园 大家拿没问题

          问题就是脑子里包太多,装圣母。

          穷一点不装了,马上就药到病除了。

          大家躺在资源上差不多就够了。

        • 家园 【讨论】不是制造业

          是服务业,比如集装箱公路运输。这种集卡车头🛻,可以拉两种车厢,一种是集装箱(此时需要一个平板车身);一种是Trailer,自带车轮,集卡车🛻挂上就能走。

          运输公司的硬件费用,全加拿大都一样,但印度人运输公司报价就是低。

          第二点就是,印度人在收货货仓的接收端,占据了各级职位,一旦货仓爆满,就只收印度人司机送进的货,其他司机的货,各种理由拒收,找不到理由的时候就破坏你的包装再拒收。所以有些生意,非印度人的公司只能退出竞争,你塞小费都塞不进去。

          这是一个例子。加拿大小院高墙惯了,大陆新移民虽然不间断来了20多年,但都是入乡随俗,对社会的触动不大。印度人在极短时间里来得太多,冲击力太大,而且印度社会里生存下来再出来的,底线很不同,最近加拿大政府跟莫迪当局对掐,就是印度特工跑过来杀人。

          • 家园 印度人为啥能以极低价格做服务业?

            是不是奴役工人了

            • 家园 【讨论】说起来细节就比较多了

              特鲁多政府在最近一两年里,放任留学签证的漏洞,大约有200万以上印度人涌入加拿大,多数滞留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少数大城市,少数非法入境美国。

              他们在印度办留学签证,做全套假文件拿到留学签证,办理费60万卢比(一万加元),到加拿大后给他们发入学通知书的野鸡学院把学费退还给学生,扣下一笔手续费。就是一条龙走私人口,再分赃。

              很多印度人是吃素的,每周做一次菜,一大盆咖喱杂菜,每顿饭两张面饼(馕)裹一点咖喱。住宿,最差的按钟点租床,每24小时一张床2、3个人轮流睡。

              这200万人到达,要生存要还债(很多人借债办的假留学),至少100万是这种极限低价的劳动力,注入加拿大人力市场,怎么办?

              印度人的至暗时刻!

              点看全图

          • 家园 不是中东人吗?

            美国这里哪里人都有,但是据说是中东人挺能吃苦的。

            到了加拿大干不过老印了?

            这东西一个是能吃苦,晚上不睡旅店,睡车上。一个是有点本钱。我知道一个延边老乡,省吃俭用把车头盘下来了。这样他就成个体户,不用被盘剥了。

            • 家园 【讨论】是印度裔

              现在多伦多地区的华人、韩国人超市,都是用印巴裔小工了,肯定是比本族裔的男性普工更便宜,还差不多一样好使吧。

        • 家园 你这几句话值100万美刀,还不赶快去投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